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白水

[教学相关] 【作业】说说你最喜欢的一首《诗经》中的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4 17: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佳蓓在2007-10-21 23:43:07的发言: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夭夭:花朵怒放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华:同花。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
   
故称
    
宜:和顺、亲善。
    
(fén):肥大。有蕡即蕡蕡。
    
(zhēn):叶子茂盛。
    
喜欢的理由

        最初看到这首诗,是被她的名字所吸引.桃夭,充满魅惑,仿佛美丽的女子.

简单的就是最好的.这首诗虽短却精,短短几语,却勾勒出无数的意象.

      一首简单朴实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正如女子化妆,粉黛轻施的淡妆总有无穷的神韵,没有的地方总觉得有,有的地方总觉得没有。浓妆艳抹,厚粉浓膏,不仅艳俗,而且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疑心厚重的脂粉底下有多少真实的货色,或许卸下妆来是半老徐娘一个或满脸雀斑。
   
  
  
简单是质朴,是真实,是实在,是亲切,是萦绕心间不能忘却的情思。刻意修饰是媚俗,是虚伪,是浮泛,是浅薄,是令人生厌,是古人常说的恶俗。

      桃夭,简单质朴却又不失精彩.


【译文】    春暖的花开带走冬天的感伤,微风吹来浪漫的气息.在这桃花朵朵开的今日,伴着教堂的钟声,这对男女将要结为夫妻.,他们,将要手牵手一路到尽头, 同心建立起美满的家庭,不要忘了这一切是多么的神圣.

    春暖的花香带走冬天的气寒, 微风吹来意外的爱情.
   
在这桃花朵朵开的今日, 伴着教堂的钟声, 这对男女将要结为夫妻.,他们,将要手牵手一路到尽头, 同心建立起美满的家庭,不要忘了这一切是多么的神圣.

     夏日的热情打动春天的懒散, 阳光照耀美满的家庭.在这桃花烂漫的季节,在这绿叶如荫的季节,这对结为夫妻的男女,手牵手一路到尽头,同心建立着他们美满的家庭,不要忘了,这一切是多么的神圣.爱情,让一切美好.

呵呵,不错啊,套用陶喆和Jolin的歌曲,创意不错!重章复沓的感觉也很好,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06: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4]无论是在古代的诗经里,还是在现代的生活中,爱情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我的心目中,爱情是那种发起于内心深处的情感,在内心里贮存得越久就越是香醇,因此我更喜欢《卫风*氓》中的段落:“不见复关,涕泣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还有《邶风*静女》中的传神的细节描写都是我所钟爱的。因而我对于现代社会上一些露骨的表达感到很不舒服。既然老师已在课上提到了一些中国文化走向衰退之现象,那么我们何不从古代挖掘出一些更为深沉和精粹的文化来弥补现代人在文化上的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08: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我也很喜欢《郑风·子矜》,就是那句“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虽然很简单,读起来却特有感觉。以前不知道的的时候,还以为“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也是其中的诗句呢。不过那两句加上也可以啊,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挺和的,就是因为一开始看见了那句,后来在看到原诗的时候才特激动,一下子记住了。郑风就是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佳蓓同学的《桃夭》的翻译套用歌词,很有创意啊~~

[em07]

[此贴子已经被白水于2007-11-8 18:18:1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09: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没读过诗经之时先知道了琼瑶阿姨的《在水一方》,很喜欢这个名字,很诗意。后来学到《蒹葭》便喜欢上这首诗。

喜欢《蒹葭》,喜欢它那种烟水迷蒙的意境。蒹葭苍茫,伊人立于河畔,轻风拂过,裙带飘扬……这种意境,无法言传……

[此贴子已经被白水于2007-11-8 18:16:3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5 09: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有这么多热烈的讨论了,很好,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10: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看到大家

    哇,先惭愧一下,这是第一次发帖子,很多地方不懂规矩,希望大家多多指点啦

看过大家的帖子觉得高人好多,个人比较欣赏三楼的《子衿》,特别是译文,忒有才了

[em17]以前一直很喜欢语文,但是对《诗经》了解布什很多,看来要加油了。希望能和同学们多切磋切磋。还有老师哟,我现在相当崇拜您了,希望可以有机会深入交流,和您多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10: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有才,很喜欢三楼同学诗化的译文,文笔淡雅隽永,还要向大家好好学习啊

[em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10: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谢媛在2007-10-20 10:13:07的发言:
 
 

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1]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注释】:

[1]:音气,翘起脚跟望

崇朝:终朝


又是一年秋风起,浩荡的黄河依旧奔腾不息。游子孤寂的身影在河边久久伫立,漫天的芦苇飞絮触动他的心绪,迷离了他的双眼:年迈的母亲还在等待那疲倦的身影?而她呢?是否依然对月嗟伤,守望飞过的鸿雁?一阵酸楚涌上心头,使他不由发出了喟叹:是谁说这黄河广阔无边啊?不过是一束芦苇的距离。是谁说我的家国遥不可见啊?不过是一个踮脚的动作罢了。是谁说这黄河浩淼无边啊?它还不及一叶小舟宽。

是谁说我的家国遥不可及啊?它的距离还不够一个早晨的奔走。

原来秋风带不走他的思念……

喜欢的原因:

它又一次触发了我的思乡情,勾起了对家人的牵挂。虽电话粥天天煲,短信到处飞,消减不了思念。

其次是一水之隔,两种不同看法引发的感触。初看《周南汉广》,觉得其长歌浩叹,感情深厚。与这篇《河广》相比,才发现那种未行先怯,缺乏勇气的心理实在比不上自信坚定。也有人引申《河广》精神为:面对挑战,勇往直前,没有过不去的河,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我更欣赏后一种心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知你的看法如何?



很喜欢谢媛对《河广》的诠释~~语言简单清新,感情深沉真挚。尤其是她把《河广》和《汉广》作了比较,角度新颖独特。[em07]

                                                                                                                200544023

                                                                                                                于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12: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桃夭,温情的季节, 温柔的色彩, 温红的面容, 温暖的心情,仿佛沐浴着春日的暖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0:14 , Processed in 0.07052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