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俞溜在2007-11-30 22:13:08的发言:[原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④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⑤?”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 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⑥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
①值:适逢。②郡:这里指城。③相视:看望你。④一:整个。⑤独止:一个人留下。⑥无义:不懂道义。 [译文]
有一次荀巨伯千里迢迢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刚好碰上外族敌寇攻打那座郡城,朋友就劝巨伯离开,说:“我马上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这儿吧!”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您,您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换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事情吗?”最终没有离开。郡城陷落后,敌寇进了城,很奇怪荀巨伯还呆在这里,就问他:“我们大军一进城,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然还敢一个人留下来?”巨伯回答道:“我的朋友生了病,我不忍心丢下他一个人,如果你们非要杀他,我愿意用我的命来抵换。”敌寇听后内心大受震动,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个有道义的地方。”于是就撤军而回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感想] 看完这一小段文章,想说的有两点。 其一,说说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吧。荀巨伯为朋友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这让在下甚为感触!在如今这个经济时代,以前所谓的“为朋友两肋插刀”在不经意间却已被“为利益插朋友两刀”所取代。在这个有些病态的社会里,想要寻得一位真正的朋友委实不容易,就更别提如荀巨伯这般以生命相交的朋友了。当利益与“朋友”间发生冲突时,不少人会选择远离“朋友”,与利益牵手。社会在呼唤朋友,朋友在呼唤你! 其二,很想赞美一下胡贼。尽管他们声称自己“无义”,而我看来他们心中有着真正意义的“义”。他们能为荀巨伯所感动,不可否认他们内心的善;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无义”,可见他们仍有义。他们心中的“义”战胜了“利”,所以郡城得以保全。由此,我不由地想到了前不久看过的“落叶归根”。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赵本山乘车遇劫的一段:劫匪都被赵本山感动了,而那些冠冕堂皇的乘客却不为所动,无情的把赵本山赶下了车。劫匪固然不可爱,但他们何尝不比那些无义的乘客好上千万倍!内心有义之人是可敬的!如果内心无义,外表无论装得多么高贵,那都是一个卑微可怜的人。心灵在期待义! 以上是在下的一点感想,因在下语文水平有限,文章不是很有文采,若有什么不当之处,望能予以指点,在下不胜感谢! 俞溜 学号:200741178 呵呵,文章固然不能说得上很有文采,但语句却也很流畅,这说明你的文字基本功还是不错的:) 说到强盗,那么,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个《世说新语》里关于强盗的故事吧: 戴渊少时,游侠不冶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西将军。 呵呵,这就是《世说新语》的时代,连盗贼都这么令人神往。于今古风不存矣…… 成绩: 俞溜 8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