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木耳

[读名著] 我们一起读名著(二)《Jane Eyre》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1: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3-11-8 15:09 发表        太弱了,這麼多天才到第六章,       第九章昨晚讀完,現在不趕緊記下來就涼了。       春天來了,早春四月天里,冰雪融化, ...

第九章这一章挺感人的,老让人想起Melanie的离开,她们的离开都有一个特点,过程很缓慢安详,但氛围却压抑冰冷。在这种压抑冰冷中,却也显现着沉静的仪式感和无比崇高的庄严肃穆感,也许主要是宗教精神照耀下的伟大人格力量使然吧。

中国文学作品中,能与之媲美的,恐怕只有我党先烈临终前掏出党费和账本的平静而伟大的壮举吧,像我的老乡《高山下的花环》里的男主角梁三喜同志的账本,真是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9 11: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1-9 01:23 发表 第九章这一章挺感人的,老让人想起Melanie的离开,她们的离开都有一个特点,过程很缓慢安详,但氛围却压抑冰冷。在这种压抑冰冷中,却也显现着沉静的仪式感和无比崇高的庄严肃穆感,也许主要是宗教精神照耀下的伟大人 ...
       很理解,這個感受是就像:我一向喜歡飛天,輕盈飄逸,亦如煙雨江南,如詩如畫如歌舞翩躚;而當我第一眼見到玉龍雪山,那遠古威嚴的力量立刻召喚回我心底的敬意,我自願俯首稱臣,爲了肅穆放棄遊弋。假如我被這樣的神聖力量賦予使命,那也是光榮的。
       就是這樣的感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9 11: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1-9 01:06 发表 太没想象力了,Temple那叫看么。我本来以为是她舅妈来看她呢。
           但她描述Temple離開后那段,我還真得體會體會,我長這麼大都沒過這麼失去主心骨的感受。
           另外,辭職的一段很好笑,想起在白雲山藥業的第一份工作,辭職時也是跑了人事部、生產部、後勤部,層層簽名,對了,特別重要的轉計生任務,和居委會都認識了。折騰一個月終於見到公司副總,離職手續完批。
           辭之前公司年飯上我們這幫新人組織晚會,排了出喜劇《梁祝》,我演英台。辭的時候好多人說,英台要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0 07: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3-11-6 12:18 发表        第六章Helen暗藏的锋芒初露,气场不凡。十几岁的女孩说出人生道理来,闻者皆可叹服。三观尽现,Jane的生命里这一定是最难忘的一段。
      摘录几句台词:

      It is far better to endure patiently a smart which nobody feels but yourself, than to commit a hasty action whose evil consequences will extend to all connected with you; and besides, the Bible bids us return good for evil

 

Yet it would be your duty to bear it, if you could not avoid it: it is weak and silly to say you CANNOT BEAR what it is your fate to be required to bear.’

 

     Life appears to me too short to be spent in nursing animosity or registering wrongs.

 

      when debasement and sin will fall from us with this cumbrous frame of flesh, and only the spark of the spirit will remain.

還有最後一句:"I live in calm, looking to the end.",擲地有聲。

Helen雖然氣度非凡,但也並不完美,還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Jane的性格更是優點缺點參半。女作家筆下的女性形象,是個有趣的題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12: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12章一开始有大段的心理精神描写和女权主义思想萌动,反映了Jane内心的蓬勃和不安分。在她去Hay送信的路上遇到了一个人因为马在冰上打滑而受伤,后来才知道正是男主角的Rochester,这是继Fairyfax介绍后男主角的正式登场。Jane回来的时候在门口徘徊,并不想重进庄园,再次强调了她的不安分和对普通平静生活的厌倦。从她在路上救助Rochester的文字来看,她长大了,太需要爱情的来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1 15: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1-9 00:07 发表 第十一章Jane来到了庄园,见到了法国学生,很喜欢这里的环境。Fairfax太太带她参观房间和阁楼时,她听到了异样的声音。但被告知是仆人的声音后,也就不了了之。这一段跟第一章一样,又有点恐怖风格啦。
       昨天病了,左肩一直疼,一邊昏睡一邊看,看到第十四章。
       十一章開頭還比較愉悅,她期待著熱情的接待和優雅的老貴婦畫面,對新生活滿心嚮往。但當她到達目的地車站后,陰濕的天氣里卻沒有如春的款待,只有一個也很冷的男接送。
       到達Thornfield后,Jane見到了Fairfax,和想像中一樣。Jane終於有一個獨立房間,一切都很新鮮,她感覺良好。
       Thornfield在文中看來比較孤立,缺少陽氣。Jane和Fairfax談到鬼故事,聽到笑聲,都讓人隱隱覺得古宅心慌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1 15: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1-10 12:02 发表 12章一开始有大段的心理精神描写和女权主义思想萌动,反映了Jane内心的蓬勃和不安分。在她去Hay送信的路上遇到了一个人因为马在冰上打滑而受伤,后来才知道正是男主角的Rochester,这是继Fairyfax介绍后男主角的正式 ...
        第十二章男主角終於出現,雖然不太漂亮,也缺少浪漫。
        Jane目睹一個男的驅馬車及一條狗雪夜奔來,喜歡浮想的她又和故事聯繫一塊,雖然不敢想像美麗的邂逅發生在自己身上,但還是波瀾了。也算男主角倒楣,隨後就摔倒。Jane想幫忙,但男主角不太領情。雖然Jane還是幫他回到馬上,但故事也到此為止。Jane被意外攪動了心靈,又開始不安了。寄完信回Thornfield的路上,Jane開始厭倦三個月來的生活,對著善意的老太太已不是她想要的日子。然後,她看到那晚讓她不安的男主角的狗,再然後,她知道master回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1 16: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章:Rochester腳受了傷,當天很早睡,第二天又見了當地的客人,晚餐時Jane才見到他。Jane對他第一印象很不好,覺得這人傲慢無禮、陰晴不定,實在難以相處。Jane表現出勉強的合作精神,並對Rochester的冷嘲熱諷表示了不卑不亢。男主人點評Jane三幅在校假期時間作的畫,評價不高。
        這段將男主角的自傲,和前一章很呼應。Ro明知Jane前一日幫了自己,雖是小恩,但他也毫不感激。他以一家之主的身份出現,對底下人並沒有好語氣,善良的女管家Fairfax就是飯桌上顯得很透明的人,完全不被重視。至於Jane,有自尊的人又被他頻頻壓制。總之,這飯吃的真難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1 16: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章我有些應付不來,是一場壓倒性的辯論。有一天Rochester酒後和Jane大發討論平等、權利和神性魔性話題,我看下來的感覺就和Jane一樣,they're too difficult to me。我想得重看一遍才寫得出東西來。這段應該很適合木耳兄看,但我覺得太淩厲了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1 16: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和 于 2013-11-10 07:34 发表 還有最後一句:"I live in calm, looking to the end.",擲地有聲。Helen雖然氣度非凡,但也並不完美,還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Jane的性格更是優點缺點參半。女作家筆下的女性形象,是個有趣的題目。
        哈,這也是我喜歡女性作家的一面,她們讓人物更真實。我現實中遇到的Helen級別的人,不管男女,精神一旦至上,生活似乎都比較沒味道。坦白說,不算有趣的人:)
       我很尊敬Helen這樣的,但我更喜歡陸小鳳那樣的朋友,他們更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3 16:09 , Processed in 0.06058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