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屋子

[思 想] 乐与教——旅呼伦贝尔兴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4 12: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毕此文,真妙哉、妙哉!

屋子师此佳作是继祥龙师后与中国古人神思牵挂后的绝妙之笔。屋师尝言,于己体悟出西学不能解决人生问题,实不及中学耳。吾试解之,想海氏已是西哲中出西入东最远者,其阴沉沉的在黑森林里独立浅吟低唱,已与先前西哲大不同。然其论人生皆着眼于此在之沉沦,历经诸物与迷惘后人心近于枯槁,心理状态已近阴暗与沉郁。究因,其不明古人素心发心之理哉。

西哲从探索存在开端,此可开出科学研究之学,然其对待人生问题亦如研究物理也,多数西哲学家都在探究常人平均状态的人生问题,均在探究人事是怎样的,故能发现并表述常人的无聊与绝望,叔本华尼采者如是说。中华哲学—道学不然,从开始道即与生命悠悠相关,并悬设一圣人理式作尽善尽美者,望常人发心自新,由常心得圣心,造境自游之素心。故中国思维是教人怎样做,此可开出的是修身养性之学。取向不同,则得其道者亦不同。西哲式的人常常理性而冰冷,深刻却不见可爱;得中国古典思维者常让人感受到气韵生动,由内而外美德香薰,气象万千。西人从前是难堪本质主义的重负,当下是不忍存在主义的焦虑,生命或重或轻,但依旧不能安顿。故其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哲学,但多为一时代对自己审视存在的视角与思维的总结,人心与精神联与其中,美名为“时代精神”。而中国古典儒释道自身内部已圆融通达,开新不易,反而是越古典越醇厚。此间不同,又不可不察。

暑假里惊觉西哲所讨论的问题佛学均已论述,释尊所言已甚深,余亦将有转向乎?

为人师表者有二,以学服人与以德服人。屋子师德才兼备,从学与教中得大逍遥,吾心往之,今将追慕如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24 16:27:0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4 12: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09-10-23 11:02:17的发言:

若人人安其居,乐其业,固大同矣。喜乐好乐,人之天性;业中有乐,亦其天性。所谓乐其业,人业相谐也。然当下之世,趋利就名,蔚为风尚,谋生与乐业难相谐也,故需“造乐”。而“造”一语,已非性(天然)矣,实为伪(人为)也。乐本在业中,只需适矣,谐矣,何须造也?

乐者,有同乐,有独乐。孟子欲以圣王一天下,故曰“与民同乐”;庄周惠施辩于濠梁,人鱼饮水,莫衷一乐,盖道术为天下裂,可知之矣。吾非非鱼,不谙子之乐也,然亦自乐道,虽有谋生之忧,不敢废也。盖所异非性,习而已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者,习也,习者,伪也。吾之从教,日浅习陋,唯知教之道如学之道,旷兮恍兮,仰之弥高,钻之弥深。仰之钻之,教者、学者、匠者之本分,伪亦何伤?“造”亦何妨?

后生妄言,前辈哂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4 18: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西谦虚,所言极好!

人皆有其习,因习而生乐,固为乐业之一种也。吾所谓人业相谐,实乃人生之理想境地,故曰人人循本性而从业,为大同矣。退而求之,现下时世,造乐于习(业)已为极高境界。性与伪、谐与造本无褒贬,止难易耳,犹“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之异。故窃以为循性谐业殊属不易矣!

铁西于中西思想皆有心得,望闲暇多到水云一游。有朋自远方来,其乐也融融;有朋自近处来,其乐也泄泄!

吾等在此絮叨,自说自话,恐见笑于作者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12: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柳下翚在2009-10-22 20:51:39的发言:

上次一聚,已逾半载!流光何其抛人也!屋子去一趟《黑骏马》的世界回来,之乎者也,俨然“出西入东”,不过仍有“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嫌疑,呵呵。

     事过境迁。

 但中西之辩确是当代中国学人绕不开的情节,背景深远且有血泪.然在下比较警觉于其中的狭隘民族主义以及狭隘西化的局守立场,更不以横空出世的某某之间比较的轻飘飘洋洋姿态为然."体用"话题当警于前,而比较文学中的某种路数当警于后.

     不过,有时歪想,造端于血泪的中西之辩对中国学人来说未尝又不是幸运的,一百多年来,它在中国学人的文化思想视野的更新建立中所形成的谦和从容、有容乃大的姿态整体上要好于西方学人中经常存在的自我优越心理,因为这主要由学术思想之外的某些历史现实表现所形成的优越心理往往带来视野的盲点以及偶然的游览猎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12: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远风在2009-10-22 21:03:01的发言:
好贴,有山水有玄言,玄学儒学兼及,可见屋子打通古今中西之志向。

风兄谬赞。屋子的学养还差得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13: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09-10-22 22:58:18的发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诚哉斯言。

一日,众人相聚海底捞,侍者言笑晏晏,殷勤备至。屋子忽正色发问:“汝等每入课堂,可有如此之乐怀?”举座惟赵氏文筠欣欣曰然。非鱼心生愧意:教者,向非吾所乐也,本性使然,故难为良师,止教匠耳。


非鱼岂能谦虚若斯。

非鱼将在下的微言末语大义化了,倒让在下心生惭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13: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09-10-23 11:02:17的发言:

若人人安其居,乐其业,固大同矣。喜乐好乐,人之天性;业中有乐,亦其天性。所谓乐其业,人业相谐也。然当下之世,趋利就名,蔚为风尚,谋生与乐业难相谐也,故需“造乐”。而“造”一语,已非性(天然)矣,实为伪(人为)也。乐本在业中,只需适矣,谐矣,何须造也?

安居乐业。

  安居者,可求而得之,小至个人,大到国家,皆有法可寻,有目可张;但乐业则难矣。乐者无处可寻。因为乐者,非谓一现成者,仿佛藏匿于某处,找到门和秘匙即可进入,此乃顶楼文中悉辩之寻乐。作为非现成者之乐,只能于不期然间当下而生,若偶有一缕秋风入窗而生出的时空打通的丰富意味。此生者,即为造也。造者,给出也。原本的给出来,即为赏,苏子于寻常闲月处而给出来“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实为赏也。能给出、赏出若斯,其赏与给出、造出必是欣欣然的,故又有“欣然起行”之谓。此即“欣赏”。

  欣赏之“造”,端在为“人为”正名。人为者,主动也。然学人常将此主动性解为目的性。目的者,有目可寻,有的可好(老子之所谓“大伪”盖发乎此),若此,则夫子“好之者”与“乐之者”如何分别?须知在“目的性”之外,还有原本的创造性,此即在下所论之“乐”。然打落了目的性之“人为”,又非仅止于素、朴而就乎(适、谐)大化(天然)而沦落为空荡荡的“受动性”。其要在空而能生,素而能给,正所谓“绘事后素”。有别于止素、止性(天然)之孤峭无味(味者,已经有所造出),乐者所给出、造出的是盎然丰富的欢乐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14: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0-23 15:35:05的发言:

 若后学不好其教,盖因不乐其教。此不乐,过在师也。

此句要是让屁股决定脑袋的人看到,老师和学生可就各有其罪可受了。。。

昨晚读了两遍,今天复读,文质彬彬,俨然《前赤壁赋》再世。


上、下之间,若出现问题,就大端处说,过均在上也。学生有其上(师者),而目下社会体制现实中,师者亦有其“上”,呵呵,其理相同。

另,木耳朋友实在谬赞。《前赤壁赋》里哪有在下陋文中满眼的“之乎者也”呀。之乎者也多一些,通达朗然就少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14: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0-23 15:37:55的发言:

或者寻根究源,中西精义本就异曲同工。

此语有大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14: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inxiaolixia在2009-10-23 18:32:45的发言:

啊~~勉强看懂了,虽是说理,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深入浅出~~感觉。

受教,顶一下。

多谢linxiaolixia朋友阅读,在下自知还有诸多滞气不通之处,请多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6 06:06 , Processed in 0.03513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