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313|回复: 91

[教学相关] “唐宋诗词选讲”答疑专用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6 21: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选课的同学如在听课或课下读书的过程中有何疑问,不妨在此提出。

答疑专用帖,还请诸位别在这里灌水闲聊,谢谢配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27 9:55:34编辑过]
发表于 2009-11-11 00: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李白、杜甫

今天老师在课堂上讲到李杜之对比时引用了李银河的一段话,大意是这个时代的一大悲哀是绝大多数人为了自己心灵的宁静愉悦对社会黑暗、百姓疾苦背过脸去、视而不见。这话说的很好、很犀利。但个人认为在谈李杜对比时引用这句话容易让人产生贬李尊杜的错觉。

我觉得,杜甫的诗作艺术价值很高,其关注民生百姓疾苦的悲号呐喊更添其价值。但李诗中少见残酷现实绝不能丝毫损害它的价值与魅力。且不说他的家世背景与经历,李白生性豪放,生于盛世成为一吟游诗人,若逢乱世也会成为一流浪歌手。他并不属于出世之人,仕途失意对他这一古代知识分子来说可算是事业上终生不得志。但其行文却不改飘逸豪放,这与他的乐观天性是分不开的。李白不是没有苦难,他只是更愿意看到积极的一面,并在其诗文中显露出来罢了。

社会的黑暗需要犀利敏锐的揭露,但能在政治的黑暗窒息中抬起头享受真实的阳光,难道这不重要吗?李白这位不可被复制的天才,在自己不得志之时,仍能仰天大笑、羽化而仙,给我们留下读之令人酣畅淋漓的惊天之作,何其幸哉!!

李诗或许没有起到警醒世人、当头棒喝或为百姓写史的作用,但个人觉得这种“山峰式”的伟大至少有两种作用或价值。一种是像张继的《枫桥夜泊》。很多人有过相似的经历或感受,但总是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或不可言传,但这种作品却一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说进了心坎里,将微妙难言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只有他们可以做到。另一种是纯粹的美,通过高超的技巧或敏感的诗心展现给我们惊心的美,破碎的美,自然的美,哀愁的美……对此种作品,我们乐在对其膜拜而再三感慨其天才。难道谁可以否认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美的享受吗?社会是没有因为这些作品而改变,它没有让我们“看见”隐藏的黑暗,却让我们“看见”了隐藏的美。社会没有变,但我们的心变了……

老师在说到此时,让我觉得有一种伤感(或不甘、或自责),当然这是我自己的观点。当初觉得老师从计算机系转到中文系,很有勇气和追求。研究文学并不是逃避现实,恰恰相反,文学是人类最有力的武器,思想的挚友。觉得老师能讲授自己喜爱的文学,应是一件幸福的事。将自己的爱好作为事业,并在大学校园与我们分享文学之美,又是一件播种感受幸福之心的事。如今社会上很多人感慨现实,却跑不出陈词滥调甚或破口大骂,在网络上“愤青”,现实中却事不关己。难道这改善了社会吗?

在知识分子中间,也不能一概而论。个人的天性、兴趣、方向不同。如果文学只是不停地揭露、呼号,老师说过的伟大时代、伟大国家的天真何在?不能感受美、寻找快乐的民族,人民幸福何在?更何况,所谓社会、所谓现实,绝不是靠一己之力改变的,如果实在不能改变(情况大多如此),应该回复自己的宁静与平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意盖在此。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拯救一个人等于拯救全世界”,这正是她的行动的意义所在。那么我认为,让自己真正快乐也有相似的意义。社会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社会这个词本身没有意义,没有感情。

回到“山峰式”的伟大。西方有一种Aestheticism,主张Art for art's sake。我不同意它的“生活来源于艺术、艺术在生活之上”的观点,但其思想仍有积极意义。“河谷式”的伟大是针对特定背景环境的。如今缺乏诚信,所以诚信为贵。如今社会不和谐,所以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而如今社会太浮华,所以我们需要回归心灵的宁静。否则我们的灵魂跟不上身体,思想跟不上行为,丧失了天真,这一问题难道不和其他问题一样重要吗?或许纯艺术在这方面会起到不自觉的作用。

所以,难道“山峰”就不可以有“河谷"的伟大吗?我想更多时候两者是殊途同归的吧。

有些离题,有些啰嗦。老师和同学有什么看法?

邵丹青

09.11.10晚

[此贴子已经被白水于2009-11-11 22:34:5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7 12: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白水)以下是引用冰鉴在2009-11-15 21:17:29的...

多谢!多谢!

不仅是因为老师那么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还因为在此过程中对我独立思考的引导和肯定,让我从中所得,远胜于选课之时的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7 12: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寒凝)呵呵,刚开始还敢大着胆子班门弄斧,一...

多谢寒凝,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篇帖子,不禁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不论文采还是文章内容我都不敢与木末比肩。

还有,其实你的回复虽不像诸位老师那样深刻,不过也是很能给人另辟蹊径的灵感和启发,所以,不要不回帖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19: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老师一个问题

孙老师您好,再选您这门《唐宋诗词选讲》课程之前,我对于诗词,实话实说,可以说是很不了解。所以,我的问题可能有些稚嫩,还望老师不吝赐教!

我在摘抄诗词的时候,读到了一首毛诗《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的最后一联言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对其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不甚理解:全诗一直在说解放南京后诗人的喜悦,和应该注意历史教训,这反映了诗人在喜悦后的冷静,最后一句也可理解为是人对于未来新国家新制度的展望,唯独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让我觉得有些许突兀,我一开始认为,这句有可能是指历朝历代或者历届政府的更迭,没有什么势力能够永久的存在,与天长存,因为后一句也确实提到了”正道“和”沧桑”;但是这一个“情”字却又是我更加迷惑,一般认为,天不变,但是情感是一定会变的呀,鉴于诗人又是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所以我个人认为是不是不能按照套路来理解这句话,因此想请教老师一下,这句话到底要表一个什么样的意思?谢谢老师!

祝愉!

                                              您的学生王伟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0: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王小愚在2009-11-3 19:30:17的发言:

孙老师您好,再选您这门《唐宋诗词选讲》课程之前,我对于诗词,实话实说,可以说是很不了解。所以,我的问题可能有些稚嫩,还望老师不吝赐教!

我在摘抄诗词的时候,读到了一首毛诗《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的最后一联言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对其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不甚理解:全诗一直在说解放南京后诗人的喜悦,和应该注意历史教训,这反映了诗人在喜悦后的冷静,最后一句也可理解为是人对于未来新国家新制度的展望,唯独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让我觉得有些许突兀,我一开始认为,这句有可能是指历朝历代或者历届政府的更迭,没有什么势力能够永久的存在,与天长存,因为后一句也确实提到了”正道“和”沧桑”;但是这一个“情”字却又是我更加迷惑,一般认为,天不变,但是情感是一定会变的呀,鉴于诗人又是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所以我个人认为是不是不能按照套路来理解这句话,因此想请教老师一下,这句话到底要表一个什么样的意思?谢谢老师!

祝愉!

                                              您的学生王伟辰

伟辰好!

      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先跟你谈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那就是我在读大学时,曾听一位老师说过,学生尽量不要拿老师当工具书来使用。那位先生这样说的意思,我想有两点,第一点是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各种工具书解决一些初级问题,第二,和老师最好更多地探讨工具书解决不了的问题。当年我的那位老师对我说的话,同样可以移用的到这里。比如一首诗的作者简介、产生背景、字词翻译以及一般性的赏析等等,现在往往连工具书都不用查,在网上百度一下即可得。如你这里问到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的出处,及在毛诗中的含义,这些,在网上都有现成答案,我刚看了下,这些答案基本无误。所以,你不妨自己先找找看。看了,仍有不解之处,或某一字句可以找到多种不同的说法,一时难以取舍,这时再来问老师,再来探讨,是不是更有效呢?本来我可以直接将答案告诉你,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觉得如能养成自己查资料解决初级问题的习惯,可能对你会更有帮助,你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12: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一个问题~~

老师上课的时候曾经提到一个问题,说一篇反映时代疾苦的一流诗作,在后世人看来未必比得上一篇风花雪月的二三流作品,但它依旧因其对它那个时代的巨大影响和感召而不失其伟大。

是在讲杜甫的时候讲到这个问题。首先我觉得上面这段话用来形容杜诗并不恰当,虽然杜甫也不过是在反映他那个时代的横断面,但诗中那种深沉的爱与悲痛时隔千秋万世依旧动人心魄,相比于风花雪月,它们是另一种悲壮的美。

其实在讲到这个问题时我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人物是鲁迅。我个人一直不大喜欢鲁迅,因为中学里学他的作品时没有注释就根本不知道他想说什么。人血馒头那篇文章印象尤深。我一直怀疑那个时代的人民是否能很轻松的读懂那么晦涩的文字。不讨论那个时代,我也一直怀疑时代性如此之强的作品是否适合让这一代代的学生给予如此高的重视。是他的作品的确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还是别的什么缘故?

当然老师讲过鲁迅“看见”的功夫后,我对鲁迅有了新的认识,但上面的疑问依旧没有消除。

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对那些确然符合最上面提到的那句话的作品,后世人应该如何看待?是否还有去鉴赏的必要?还是只是把它当做史料来看就够了?

多谢赐教~~~

[此贴子已经被白水于2010-11-9 5:06:5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12: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老师,我上面那个帖子原来发错地方了,所以在文学区还有个相同的帖子,看了半天还是不会删除,所以麻烦老师帮忙删一下吧,多谢啦

学生唐灵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13: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冰鉴在2009-11-4 12:09:50的发言:
请教一个问题~~
 

老师上课的时候曾经提到一个问题,说一篇反映时代疾苦的一流诗作,在后世人看来未必比得上一篇风花雪月的二三流作品,但它依旧因其对它那个时代的巨大影响和感召而不失其伟大。

是在讲杜甫的时候讲到这个问题。首先我觉得上面这段话用来形容杜诗并不恰当,虽然杜甫也不过是在反映他那个时代的横断面,但诗中那种深沉的爱与悲痛时隔千秋万世依旧动人心魄,相比于风花雪月,它们是另一种悲壮的美。

呵呵,我先来说几句吧:)

我很赞成你的看法,而这与说“因其对它那个时代的巨大影响和感召而不失其伟大”并不矛盾呀。诗的时代意义和美学价值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我想老师的意思,也是强调杜诗在拥有美学价值的同时,有着较其它诗作更为重大的时代意义吧。

关于鲁迅,他的作品是在对人性进行讨论揭示,因而其意义是超越了时代而一直存在的。鲁迅写的绝不仅仅是那时的人那时的事,任何时代,只要人存在,人群存在,鲁迅笔下的人物就会换身行头继续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当然如果可能,在人们精神到达了最高境界的共产主义社会,那时境况如何就无从想象了……)我在反思自己的时候,偶尔就会联想到鲁迅写到的某个情节某种心理,两下对比常常有不少相似之处,呵呵。

对于最后的那个问题,我只是觉得,会有一部作品,它仅具时代性而不含其它,却存在并长久地流传了么?

以上是我看到这些问题时的一点个人理解,不敢僭越,还是等白水老师给你解答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22: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寒凝)以下是引用冰鉴在2009-11-4 12:09:50的...

楼上过谦了,看过你的评论,很受启发。

记得中学学鲁迅时,重点在讲它的社会性,却鲜少提到人性。也许就是这种引导让我对鲁迅产生了比较片面的理解,又或许是以当时的阅历我尚不能理解何为人性。总之,看过楼上的评论,再回想鲁迅的文章,的确如你所言,多谢赐教。

不过这样一来我更觉得不应该让中学生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鲁迅----难得其精华。貌似跑题了,这跟唐诗宋词没半点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19 23:33 , Processed in 0.0501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