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白水

[教学相关] “古典小说名著专题研究”答疑专用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7 15: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李晨在2009-12-16 0:15:00的发言:
老师好!

      课程上了这么多,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在看小说、电视的时候竟然能偶尔看出作者、导演的手法,感觉不错~~
      不过我始终有一个问题没想明白,就是恶与审美的关系。我觉得这个现象很普遍,我自己也能亲身体会,可是究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不知道应该从哪下手。这应该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现象,我不知道是否应该研究一下心理学??

 

由于期末的作业我也想选择“恶与审美”这个话题来展开论述,所以对李晨同学的问题也十分感兴趣。自己没学过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可能没法用专业理论来评述这种现象,但是我想从自己心理上的主观判断来说说一些比较通俗的想法。

相信大家都知道两个俗语,“货比三家”,“人比人气死人”,人们普遍都会有一种心理,某一样东西单独摆放出来时可以毫不起眼,但当有了别的同类物品进行对比或衬托时,往往你就会下意识地去区分孰好孰坏,从而觉得好的那个身价倍增,差的那个则令人生厌。恶与审美也大抵如此。所谓恶,很多时候是被运用来衬托美好事物的,形成的反差越大,越能满足人们心中对完美的追捧,越是将其之好无限放大,从而就有可能形成一种文学审美的趋势,以恶衬美,有恶更美。比如金庸的小说,或者别的其它武侠小说,比如现今各类电影电视,比如商场中同类产品的对比促销手段,这些其实都是在运用一种恶与审美的原则,有反派角色之恶,愈显正派角色之美。

在此还想像老师请教个问题,您所说的“恶与审美”,在我的理解看来包涵两层含意,一层是以上所说的,将恶与美对立起来,使其存在与不同个体之上,从而形成一种矛盾与对比的张力,更凸显恶之污秽,美之纯净;第二层则是,恶与美同时出现在一个个体身上,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区别就是其各自程度所占高低,而并非纯粹地将一个个体塑造成至善至恶的形象,从而使角色塑造更有血有肉,比如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类的人物身上其实都闪耀着善恶碰撞的火花,让人既爱又恨。

不知道老师您是希望我们从以上哪层涵意来展开对“恶与审美”的论述呢?还想问问老师,看您能否推荐一些与这个话题有关的文章或书籍作为参考,我查了一下,好像没发现太多的资料。谢谢老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7 15:31:1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7 15: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老师课上提到的《悲剧心理学》

PS:这是朱光潜老先生在法国写的一篇英语博士论文,比比自己现在着手写的,差距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22: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郝小焕在2009-12-12 15:56:39的发言:

今天上课讲《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叙事中关于“反推”这一要素的时候,我在想,孔明之战胜曹操是不是在“知彼”这一点上占了先机:

孔明既决定辅刘备成就霸业,那必然下足了工夫。而孔明既然能拿出一幅详尽的“西川五十四州图”,指明天下三分的大势,那么必然对曹操和孙权的历次战争也有详尽的分析。战争讲究“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军事战争在“反推”上所体现的是心理战术,孔明通过对于曹操领导历次的战争进行分析就会了解曹操的性格特点,了解了他作战的心理,那么对于针对曹操的战略战术有了下手的依凭。而孔明“出茅庐”之前未有任何战争的先例供曹操参考,所以在这“知彼”一点上就先输了一步,再加上自身骄傲自大,未能真正“知己”,所以造成战争的失利。

同样的,之后的司马懿之胜孔明是不是又带有了相似的原因?

 

呵呵,看了楼上几位对郝小焕同学的回应,发现大家都是被郝小焕的思路牵着走。呵呵,就没有哪位同学想到从前提上质疑这种思路么?郝小焕的分析,其实是将《三国演义》当成史料来读的,将小说中的人物当成历史中的真实人物,来分析史事记载背后的因果,这种做法,是天然合理的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22: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寒凝在2009-12-15 0:35:00的发言:

至于为什么华容道、空城计这样二级胜一级的反推留给读者的印象,会比四级五级的更为深刻?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情节简单,便于理解记忆,多级反推太过复杂,边读边分析很容易疲劳。这里的疲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思考反推过程而造成的疲劳,二是因内容较长期的固定在一场战争中,难免有些审美疲劳。对多级反推草草读过,也就无法留下深刻印象了。

此外,总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和反推级数关系不大,华容道、空城计这两处写得很精彩,其不只是在写战争本身,曹操选择哪条路,对之后关羽放曹起着关键作用;诸葛亮城上抚琴,风度翩翩,是一次优雅的胜利。想这也是武戏中“文”的因素,让这两段内容格外出彩吧。

思路是对的,但“想这也是武戏中‘文’的因素,让这两段内容格外出彩”的说法套用我课上的东西过于机械了。其实答案很简单,印象深的原因是足够戏剧化,你已经把这个意思差不多说出来了,只是没有提炼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22: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李晨在2009-12-16 0:15:00的发言:
老师好!

      课程上了这么多,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在看小说、电视的时候竟然能偶尔看出作者、导演的手法,感觉不错~~
      不过我始终有一个问题没想明白,就是恶与审美的关系。我觉得这个现象很普遍,我自己也能亲身体会,可是究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不知道应该从哪下手。这应该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现象,我不知道是否应该研究一下心理学??

 

是会涉及心理学等很深层次的东西,研究起来相当有难度,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23: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廖思思在2009-12-17 15:30:17的发言:

由于期末的作业我也想选择“恶与审美”这个话题来展开论述,所以对李晨同学的问题也十分感兴趣。自己没学过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可能没法用专业理论来评述这种现象,但是我想从自己心理上的主观判断来说说一些比较通俗的想法。

相信大家都知道两个俗语,“货比三家”,“人比人气死人”,人们普遍都会有一种心理,某一样东西单独摆放出来时可以毫不起眼,但当有了别的同类物品进行对比或衬托时,往往你就会下意识地去区分孰好孰坏,从而觉得好的那个身价倍增,差的那个则令人生厌。恶与审美也大抵如此。所谓恶,很多时候是被运用来衬托美好事物的,形成的反差越大,越能满足人们心中对完美的追捧,越是将其之好无限放大,从而就有可能形成一种文学审美的趋势,以恶衬美,有恶更美。比如金庸的小说,或者别的其它武侠小说,比如现今各类电影电视,比如商场中同类产品的对比促销手段,这些其实都是在运用一种恶与审美的原则,有反派角色之恶,愈显正派角色之美。

在此还想像老师请教个问题,您所说的“恶与审美”,在我的理解看来包涵两层含意,一层是以上所说的,将恶与美对立起来,使其存在与不同个体之上,从而形成一种矛盾与对比的张力,更凸显恶之污秽,美之纯净;第二层则是,恶与美同时出现在一个个体身上,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区别就是其各自程度所占高低,而并非纯粹地将一个个体塑造成至善至恶的形象,从而使角色塑造更有血有肉,比如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类的人物身上其实都闪耀着善恶碰撞的火花,让人既爱又恨。

你说的这些也有道理,但和我在课堂上讲的,还不是一回事。下面有位同学推荐了《悲剧心理学》,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3: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恩 我也觉得这本书很值得一看~~~既有内容 又有深度~~认真思考里面说的一些话 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3: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09-12-18 22:40:38的发言:

呵呵,看了楼上几位对郝小焕同学的回应,发现大家都是被郝小焕的思路牵着走。呵呵,就没有哪位同学想到从前提上质疑这种思路么?郝小焕的分析,其实是将《三国演义》当成史料来读的,将小说中的人物当成历史中的真实人物,来分析史事记载背后的因果,这种做法,是天然合理的么?

 

这个。。。老师,我并没有觉得郝小焕同学是在把《三国》当史料分析,我觉得我们讨论的也是基于小说、针对小说而言的。我们的出发点是小说中的事实,小说中的“真实”,分析的对象是作者在小说中描写的“历史”和人物,探讨的是“反推”在小说里成立的原因,而不是真实的史实吧。

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有误(也可能是因为我对史料不甚了解)。还请老师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9 00: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不是那么合理。虽然作者本人的文学创作成分也很多,可是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根据历史改编而来的小说,而且对战争的描写占这部小说很大一部分,所以就会很容易使人运用诸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战略战术去分析两方的优劣势。老师课中说的反推,诸葛和司马不也是由于对对方硬性条件(兵力,自然环境)及软件(性格,思维方式)有所了解,才能推下去,甚至成功吗?

      不明白老师说的,将之当做史料来读,会有什么区别?

      意识中,我并没有把两者分的很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9 0:13:0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11: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清和在2009-12-18 23:33:20的发言:

这个。。。老师,我并没有觉得郝小焕同学是在把《三国》当史料分析,我觉得我们讨论的也是基于小说、针对小说而言的。我们的出发点是小说中的事实,小说中的“真实”,分析的对象是作者在小说中描写的“历史”和人物,探讨的是“反推”在小说里成立的原因,而不是真实的史实吧。

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有误(也可能是因为我对史料不甚了解)。还请老师指点。

 

呵呵,是我的表述不够准确,更准确的说法应是,郝小焕同学是用读史料的方式来读《三国》。接下来引出的问题是,小说世界和史料所指向的那个历史世界有何不同?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可以留待明天探讨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19 03:51 , Processed in 0.04240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