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54|回复: 4

[教学相关] 一个外国留学生的诗经作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7 14: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王老师:
        你好!
        我是蓝玉,上您周一第三节课的大学语文课。我虽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没法跟中国学生比较,但是我对它的兴趣很大。
        我是日内瓦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因为在瑞士大学之前没有汉语课,我在大学才开始学中文,本科生没有用中文上课。我很高兴有机会在中国学习古代文学。
        您给的作业我也写了一篇,如果老师在百忙之中看我的作业,我非常感谢。

        敬礼
此致

                                                                            蓝玉

                        《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

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

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

不素飧兮!

 

在本文中首先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要评论其古体词。最后我会分析诗人怎么把这首诗的古体和内容巧妙地融合起来让读者理解诗人的心情。

《伐檀》

坎坎地砍檀树

把它放在河边

河水清清起着波浪

不种也不收割

怎么家里堆满三百束粟呢?

不打猎

怎么见你家里挂着猪獾呢?

那个公子呀!

可不是白吃午饭 !

 

坎坎地做车辐

把它放在河边

河水清清平静的流

不种也不收割

怎么家里堆满三百束粟呢?

不打猎

怎么见你家里挂着野物呢?

那个公子呀

可不是白吃午饭!

 

坎坎地做车轮

把它放在河边

河水清清,风吹起波纹

不种也不收割

怎么家里有三百囤粟呢?

不打猎

怎么见你家里挂着鹌鹑呢?

那个公子呀

可不是白吃晚饭!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4: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诗经的丰富多彩的诗歌当中,我为什么选择《伐檀》这一首诗?在读《诗经》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最感兴趣的是当时的风俗习惯,换言之是《国风》。无意中,找到了让我感动的一首。虽然我比较喜欢乐观的诗或者爱情故事的,但是我一看这首诗就被感动了。

什么方面吸引我了? 首先是它的古体。全诗三章,每章九行。每行的长短不同,最短四个字,最长八个字。最初看到那个页面上富有艺术性的布置就十分中意。(上面的布置)它的古体和常见的,传统的四个字的古体很有区别,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自由,他不必按照传统的古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古体和内容怎么配合,我们下面再说。

读完了之后发现它的词汇较简单。对我,母语不是中文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不用求助于辞典才能感受到它的美丽。对中国的读者来说,这意味着不须是读书人才能读明白,因此强调指出这首诗的来历,即农民的叫苦声。

每一章的内容相同,但诗人只改一个字就能抒发他痛苦的程度。第一章中,工匠是砍伐檀树,把木放在河边,他呼喊自己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说:公子怎么吃得饱!贵族什么活都不干,吃得饱,欣赏别人的劳动。第二章中工匠做车辐,把它们放在河边。又喊到:公子怎么吃得饱!第三章中,工匠做车轮,把它们放在河边。最后再喊到:公子怎么吃得饱!

诗的情况逐渐的进行变化。诗人用两种形象化的比喻:有变化和无变化的。由此可见贵族和农民永远不变的关系。诗中有两个方面存在变化。第一工匠先砍树,做车辐,最后做车轮,这表示技术进步。第二是河水,表示生活状况和时间。无论是什么状况,动荡一点的还是安静的,但时间还象水一样消逝。

诗中也有两个方面不举行变化。诗人用三个同义词来表示工匠劳动的地方:工匠先在河之干,然后在河之侧,最后在河之漘。工匠一直在河边,他的位置不变,他的命运也不变。另外一个不变的比喻是公子的生活。诗人又用三个同义词表示公子的食品多少: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人是怎么算也都一样,他吃得饱,吃的也不错: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胡瞻尔庭有县特兮?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公子能吃肉!他的生活水平和地位也不变。

时间慢慢的消逝,工匠的时间也慢慢的消逝了,但没有变化。诗人三次呼喊公子怎么不稼不穑不狩不猎,三次用反抗的语调喊叫公子的称呼:彼君子兮也三次谴责他的财富:不素餐兮最后一章喊叫不素飧兮素飧是表示临近死亡的工匠的失望。我们能理解工匠为了生活下去劳动,劳动有果实,有进步。他为了希望明天好一点更加努力,但最后还是一样,好像他劳动没有目的,没有成功因为他没有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连吃的吃不饱

诗人就对富和贫的差异感觉非正义,但他也觉得没有什么希望,在那时的社会这个方面不可能改变。即使在今日的中国,情况改变了。诗人的时代两千五百年之后,人都是法律上平等的。贵族是理论上不存在,但如果是看被叫贫穷的那些地区的话,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情况实际上改变了吗?虽然在自食其力的今天农民的生活是有一点能提高自己的希望存在,但是今日的农民和工人还吃不饱,他的命运不在雇主的手里的话,就在买主的手里。

这首诗的古体以上已经描述了。古体是很自由的但是也不是随便的。和内容相比的话,发现内容是不自由的,工匠没有自由去别的地方,做别的事情。但我们想诗人的情况的话,这样表达自己的不满意味着他有言论自由。用这样不传统,自由的古体,读者能感觉到诗人的渴望和理想:公平的社会,谁劳动谁得到劳动的果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6: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远风在2009-10-27 14:56:39的发言:
 在诗经的丰富多彩的诗歌当中,我为什么选择《伐檀》这一首诗?在读《诗经》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最感兴趣的是当时的风俗习惯,换言之是《国风》。无意中,找到了让我感动的一首。虽然我比较喜欢乐观的诗或者爱情故事的,但是我一看这首诗就被感动了。

什么方面吸引我了? 首先是它的古体。全诗三章,每章九行。每行的长短不同,最短四个字,最长八个字。最初看到那个页面上富有艺术性的布置就十分中意。(上面的布置)它的古体和常见的,传统的四个字的古体很有区别,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自由,他不必按照传统的古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古体和内容怎么配合,我们下面再说。

-------------错落的富有跳跃性的语言形式,象征着诗意的自由传递。

读完了之后发现它的词汇较简单。对我,母语不是中文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不用求助于辞典才能感受到它的美丽。对中国的读者来说,这意味着不须是读书人才能读明白,因此强调指出这首诗的来历,即农民的叫苦声。

     -----这句话不太通顺。

每一章的内容相同,但诗人只改一个字就能抒发他痛苦的程度。第一章中,工匠是砍伐檀树,把木放在河边,他呼喊自己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说:公子怎么吃得饱!贵族什么活都不干,吃得饱,欣赏别人的劳动。第二章中工匠做车辐,把它们放在河边。又喊到:公子怎么吃得饱!第三章中,工匠做车轮,把它们放在河边。最后再喊到:公子怎么吃得饱!

诗的情况逐渐的进行变化。诗人用两种形象化的比喻:有变化和无变化的。由此可见贵族和农民永远不变的关系。诗中有两个方面存在变化。第一工匠先砍树,做车辐,最后做车轮,这表示技术进步。第二是河水,表示生活状况和时间。无论是什么状况,动荡一点的还是安静的,但时间还象水一样消逝。

----------很好的理解呀,很有启发性。从变动中看不动。

诗中也有两个方面不举行没有)变化。诗人用三个同义词来表示工匠劳动的地方:工匠先在河之干,然后在河之侧,最后在河之漘。工匠一直在河边,他的位置不变,他的命运也不变。另外一个不变的比喻是公子的生活。诗人又用三个同义词表示公子的食品多少: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人是怎么算也都一样,他吃得饱,吃的也不错: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胡瞻尔庭有县特兮?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公子能吃肉!他的生活水平和地位也不变。

时间慢慢的消逝,工匠的时间也慢慢的消逝了,但没有变化。诗人三次呼喊公子怎么不稼不穑不狩不猎,三次用反抗的语调喊叫公子的称呼:彼君子兮也三次谴责他的财富:不素餐兮最后一章喊叫不素飧兮素飧是表示临近死亡的工匠的失望。我们能理解工匠为了生活下去劳动,劳动有果实,有进步。他为了希望明天好一点更加努力,但最后还是一样,好像他劳动没有目的,没有成功因为他没有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连吃的吃不饱

诗人就对富和贫的差异感觉非正义,但他也觉得没有什么希望,在那时的社会这个方面不可能改变。即使在今日的中国,情况改变了。诗人的时代两千五百年之后,人都是法律上平等的。贵族是理论上不存在,但如果是看被叫贫穷的那些地区的话,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情况实际上改变了吗?虽然在自食其力的今天农民的生活是有一点能提高自己的希望存在,但是今日的农民和工人还吃不饱,他的命运不在雇主的手里的话,就在买主的手里。

这首诗的古体以上已经描述了。古体是很自由的但是也不是随便的。和内容相比的话,发现内容是不自由的,工匠没有自由去别的地方,做别的事情。但我们想诗人的情况的话,这样表达自己的不满意味着他有言论自由。用这样不传统,自由的古体,读者能感觉到诗人的渴望和理想:公平的社会,谁劳动谁得到劳动的果实。----------这一段表述上有点乱,有的词汇还需要调整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27 16:26:3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7: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样的新鲜感。

我的印象好像是很典型的西方人读中国古诗的切入方式,比如他们常常注意到视觉/形式的特点,关注“时间”问题。

前两天看到程抱一分析王维的“木末芙蓉花”就说到了这种视觉特征,他说:按照顺序来读这几个字,会产生一种目睹一株树开花过程的印象(第一个字:一株光秃秃的树;第二个字:枝头上长出一些东西;第三个字:出现了一个花蕾;第四个字,花蕾绽放开来;第五个字:一朵盛开的花)……后面还有进一步的论述,我看着觉得很好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23: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比如他们常常注意到视觉/形式的特点,关注“时间”问题。

我看当代文学,外国学者对于中国当代作品的分析,也是如先生所言。比如顾彬先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分析。

这个可能和他们的文化背景和思维逻辑有关,没有思考过,今后注意一下相关资料的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0 03:45 , Processed in 0.0440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