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第一句是:“吾人所有一切知识始于经验,此不容疑者也。”相信这句话至今仍可以获得各派的认可,此为不变之真理。 政治是最大的现实,现代的政治是从近现代的国家上发展出来的,来自于市民社会的兴起。这形成了一种以私人利益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从而经济生活对政治生活产生了控制,政治需要从经济中寻求合法性的支持,政治的职能变成了维护经济利益的展开。个人关于政治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经验,因此往往对自身所不具有而他者拥有的这种现实有所幻想或主观上的偏好。能够独立于自我经验,或者最起码不完全依赖于自我经验而探讨政治的人自古不多,又多以空想之身份而终结,此是由于关于非政治的基本假设往往脱离了现实,而断不能将自己的设想在现实中得到确证之故,如《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等等。因此个人的政治理想很难达到准确。王元化等先生曾经回忆说,五四之前某些爱国志士关于民主的认识实际上是很不完整的,由于民族危机的急迫性,导致一些年轻人只看了某一派关于民主的言论便自以为深得民主之真谛,并以此反击别人的言论,而这种情况在五四之后相对有所改良。 在这种层次上讲,政治应当属于一个集体,或者说一个想象共同体(并非完全忠实于原著),而并非垄断于某个个人,除非这个个人能够永久性地代表人民的意愿,而这又是不太可能的。 那么个人在政治完美化或者说政治完善化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当一个什么角色呢? 借用加缪的话,真正严肃的政治问题只有一个:个人与政治。 但是从此处才是笔者想说的关键,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那么一目了然的,那么既然个人终将受限制于自身的经验,那么个人是否对政治有发言权?一种答案是个人的经验和经历也是现实存在的,每个人如果能如实反映这些现实就是尽到了自己对于政治完善化的责任。而另一种答案是只有当个人的经验和经历累积成了体制性问题时才应当被算做一种责任。当然,笔者认为还有一种答案,就是学习历史和政治理论。各种方法孰优孰劣并不应当年成为固定的答案。 就学习这一方法而言:信奉自由主义的人应该去读读卡尔施密特;信奉极权主义的人不妨去读读哈耶克;信仰精英政治的人不妨去读读查特杰;信仰民粹主义的人更应该去读读斯特劳斯。这种阅读将会是很艰难的,很有可能造成“信什么,读什么,不信则不读”的结果,但是作为一个严肃的学者这将是必须的。否则对于现代政治恐怕会缺乏一个整体上的认识,难免有失偏颇。 笔者真诚的希望,作为一个严肃的学者,在讨论问题时能够多听多想,不要总是拿自己的理论去压制别人,否则只会造成别人思想的混乱和信仰的缺失。10月4日读书偶感,赘述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