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15|回复: 12

[灌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8 16: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掉牙故事

                                  

       有画名曰《双重之谜》,画的是一个悬于左上空的烟斗和一幅置于右下方的画,画中之画里又是一个烟斗。老师启示:若在这《双重之谜》左上空再悬一个烟斗,将烟斗、《双重之谜》共作成一画——且名为《三重之谜》——再如此炮制以至于无穷,将成《无数重烟斗》。

       重重复重重,谁真谁假?真义何在?

                                                   

      《无数重谜》是单向的迷惑:从《一万重谜》跳到《9999重谜》,能真一些——至少不难有这种感觉——虽身在无穷最低端,总因为攀爬带来的接近真实的快感所鼓舞。所以人世间有儒家精神,有科学家品质,有以有限追求无限的人类壮美剧目上演,世代流传。

       两面镜相对,身在其中,立时两镜生出无数影像。想要理清谁是谁的像么?目光往返两镜之间,无穷无尽。

       两点间重复地穿梭,循环而没有始终:尚有勇气追讨否?

                                                               

      初中时曾讨论电影的逼真,觉得再周密的人为布置始终不如造化,于是觉得造化真是一个大导也,并戏曰:人生如戏。

      讨论完情节布置,又会论演员,不否认对好演员的无限佩服,但严肃求真的我们终于也得到一个结论:无论演技再高,由于不是真像,所以也不能完美。

      我突发奇想:若发达的未来有一种药或机器——总之一种手段——将演员的一切一切都重塑了,使其具有真像一样的真实,然后把演员放进同样高度真实的舞台中,任其表演……

那么,对演员来说,已不是在表演,而是在人为的控制下生活。

那么,我,“我”,我!——是不是演员??!!

从它诞生起,虽是我虚拟的故事,我却被它所控制。常自思:我什么时候能下台休息?休息时我会怎么思考与做事、怎么生活——总之,会是如何的一个真是的我?反转考量,又明白过来——这些其实在我下台结束表演后都不成问题,但我现在在表演,假我永远不能明白真我的哪怕一丝一毫。

我恨极了这个故事,它会让我“心理不正常”:困顿苦惑时常让自己不由在心里大呼“我不想再演了!”——这还只能是在心里,一旦这声音从嘴里吐出,我只能进精神病院,当此之时,我只徒然又给自己招来一个狂人角色而已。

又再说精神病人,常听人们说这些人“生活在幻想中”既是生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那么,这些人自是别于我们的真实世界在自己的世界中入情表演了。可是,如果这个自己创造的世界能给自己多大的真实感呢?能完全乱真吗?如果这样的话,那与我的故事无异了,精神病人就是演员,其还想的世界就是那高度逼真的舞台。如同我被我的演戏的故事困惑一样,我再次被这个精神病故事所吓倒:我是不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精神病患者?如果是,那么真实世界的人正看着我的行为或哭或笑或乐或悲我却依然无知地“生活”着了!!对于笑我、拿我的取乐的人我其实没什么,但对于情至深的亲友,我如何开脱他们为我而得的悲哀!于是我常想对空气说:爸爸,妈妈,对不起。希望以此让守护着我的至亲得到哪怕一点点的安慰……然而,我们亦常见疯人说胡话,我们以为正确的语言,在那个真实的世界是否一样有效呢……

对这些故事怀着恐惧与恨意,只能哭着说:人生戏。

                      

    不知庄生前,小时候喜欢读包公案。包拯,昼理人间事,夜眠下冥间决鬼案。我想,若其醒来,一次事告与人知,人岂不曰“梦”而已矣。真像只得包公一人知尔。

    但万一呢?万一晚上人的睡眠其实真是灵魂回归另一个世界进行自己的生活呢?而且灵魂与肉体的生活体验完全阻隔(由此可见,现在我没有涉及“梦”,只讨论“睡时状态”,这与庄生故事的起点又不同),这样,冥冥中我们比包拯更多了一点因为无知带来的可悲——包公虽没人相信,但自己心里明白,我们却连自己也不能信了。当然,没有根据的话,我们何必乱加猜测又自寻烦恼。

   不过,庄生却以梦来作根据进行另一番探讨了。凭着这个梦,现实世界的人问起自己来:我是真的还是蝴蝶是真的?反过来,又不免设想,梦中蝴蝶也在问:我是真的还是人是真的?两相推拒,徘徊其间。饭炒得太旧,老路走得太多,有力气也无心思;穿梭千万遍,有心思也没力气。

                          

这些故事虽已被说太多,听得老耳出茧,也渐渐越来越更不真实。

但我知道,必然看到我的文字。

发表于 2007-10-18 21: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创作啊。

我看到了,看来有些朋友喜欢用文字来表达。

大家都来谈谈吧,

关于马格丽特的《双重之谜》,关于真实与虚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9 08: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好的东东,不要埋在水区里,转到思想区里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9 8:50:1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9 08: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

请大家都来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9 13: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为什么,一开始看《双重之谜》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卞之琳的《断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9 22: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这不是一个烟斗》时,脑海中一下子就想起以前读的《小王子》里那幅帽子的图片,虽然我们大部分人第一感觉都会觉得它是一顶帽子,可作者偏偏告诉你说,它实质上是一只刚刚吃了大象的蟒蛇的剖面图。此二者应该表现的是同样的一个道理:不管你眼睛里看到的是什么,它不一定就是你想的那个东西,而且它的实质很可能会跟你的最初想法差上十万八千里。

关于《双重之谜》,其实远风师上课之时,我就想到了以多重镜子作为例子。既然无聊的注册兄已提到,无需赘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0 10: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实际行动支持白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

真实/虚幻永远是一个缠绕不清的话题;网络的出现好像使这个漩涡更深、席卷更多。《黑客帝国》其实也在探讨这个问题,据说编导沃卓斯基兄弟中的老大就偏爱哲学,这部电影本身直接受到鲍德里亚《仿真与拟像》(国内已出中文版)的影响。楼主假想的表演的极端状态,是不是很类似某哲学家的关于“缸中之脑”的设想:

一个人被邪恶的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起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被连接在一台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输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他来说,似乎人、物、天空都还存在着,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被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自己正在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假设文字:一个人被邪恶的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起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被连接在一台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输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

格非的小说《锦瑟》以梦套梦,是中国式的关于真假的思考。(不过个人粗略的看法,西方求真的思维传统把这种思辨引向遍体生凉的绝望;而中国的传统不强调绝对的界限,反而上升为一种混沌而神秘的美)。

这似乎跟大家理解的多重镜像也可以挂钩。那么埃舍尔式的世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0 10: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贴相关的图片  《公民凯恩》

 

[灌水]

[灌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0 10:23:36编辑过]

[灌水]

[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0 10: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

[灌水]

[灌水]

[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0 10: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埃舍尔的矛盾空间

 

[灌水]

[灌水]

[灌水]

[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3-28 20:37 , Processed in 0.0601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