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90|回复: 2

斗胆思考一下——古汉语数字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7 19: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10-1-30 22:54:03的发言:

开始看这篇文字时一直被内容吸引,再看,才注意到开头到结尾的这些关涉节律的话语。

“二”、“三”是大自然本有的节律,还是人类文化的节律呢?

真是很好的令人兴奋的感悟和思路,继续往下走啊,希望春天回来时会有更多的思考



“三”是天地人之道啊,难怪。我记得上学期汉语史提到过数字的问题,顺便特地查了一下。说起来脸红,好多上学期的问题还没解决。

“五”由“二”字发展而来,“二”为天与地,添上指示符号X表示天地之间,即为“五”。所以在“一”与“九”的正中就是“五”了。

图中显示“九”有三种不同的来源,一是太阳的变化(?),二是“肘”的本字,三是本来就用它来表示数字。我认为,基本词汇的来源和古人的生产生活有最直接的关系(三被排除),而对于自己身体的认识(二)应当在认识世界(一)之后,因此,“九”字可能表示古人观测到的太阳的轨迹,曲折变换非常之多,因此用一条曲里拐弯的线表达这个意思。(我们在北半球看太阳的轨迹不就是个弧线吗?还有什么好曲折的。这种解释好像很不通诶,那应该怎么解释呢?)

“八”的字形是  )(  ,本义为分开,后世借用为数目。“分”字的上面正是个“八”字,用刀分开。

“七”《说文》:“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里出也。”古文字形为  十  。原义是从中切开,为“切”的本字,而“切”的左半部分正是七,右边也是个“刀”。

就在我纳闷为什么用“八”来表示8的时候,“七”的解释让我明白了许多。如果“五”居“一”“九”的中间而分阴阳,则“五”至“九”是为阳,“七”居其中而均分,则为“阳之正(中)”,而“八”则是在“七”与“九”之间等而分之。

“六”
《说文》:“六,《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六”的下面正好也是个“八”,亦有分开的意思。“阴变于六,正于八。”看不懂这句话,不过“六”字上面的“亠”应该正是为了与“八”区分而加上去的。

“四”
说文:“阴数也。象四分之形。”很单纯的象形字。

“一”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象形兼指事。

“二”
《说文》:“二,地之数也。”象形兼指事。

另外发现,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不明白为什么。“二”是天地并举,有什么阴呀阳呀的?

《中文工具书基础》这本书挺好,今天刚买,好像是文献方向的基础课教材,赞。另,要不是这本书,也想不起来查数字,嘿嘿。

[em04]
发表于 2010-3-8 08: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了这么多资料,小版主辛苦了!

欢迎继续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10: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学课上推荐过的一本书,里面讲到数字与阴阳五行: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邹晓丽著,中华书局20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20:44 , Processed in 0.0941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