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66|回复: 23

[思 想] 大学不能承受之“怪”?——怪在没有复兴自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8 16: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马 于 2019-9-8 23:56 编辑

有感于白水老师的帖子:http://www.shuiyunjian.bj.cn/dispbbs.asp?boardid=9&ID=1815&replyID=1815

中国习惯了逆来顺受,也习惯了自欺欺人。

发表于 2010-3-28 19: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兴你自己”,这个说法不错。按照天马的说法,水云间意义重大呵,当我们有这样的抱负的时候,水云间才能走得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19: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马对坛子的评价令我很惭愧。

但我非常同意文中指出当下“说的太多,做的太少”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20: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远风在2010-3-28 19:48:24的发言:

天马对坛子的评价令我很惭愧。

但我非常同意文中指出当下“说的太多,做的太少”的观点。

我非常同意文中其他的论述,唯独此句不敢苟同。

首先,胡适的原话不知被共产党人批得多厉害了。即使不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也难见这话的外延到底有多广,胡适本人不还提倡“全盘西化”么,这不是主义和说又是什么。

其次,说和做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具体到不同的人和事身上时,其所指并不是对立的,两者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譬如一个谏官如果想做好的话,他就必须敢说能说。如果说我们今天说的太多的话,那也是废话说的太多,该说的话不但不多,反而是太少。做的太少同样是这个道理,不是因为说的多了而导致少了,两者不但没有必然联系,甚至于很少直接联系。教授不论是在课堂上公开说话,还是在研究室里闷头写作,本质上都是一个法律词语:言论。不能说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就是说,在屋子里闷头写作就是做,更不能说教授该去五七干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胡适的话是有所指的,可我们如果滥用的话,那只能导致机械唯物主义的滥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8 23: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马 于 2019-9-8 23:55 编辑

恩,赞同木耳君对“说的太多,做的太少”的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23: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天马在2010-3-28 23:02:51的发言:

为了思想多元化的倡导,不要圈圈囿囿在牢笼之中。好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思想的多元化趋势勃勃生机,因为我们终究是回不去的,回不去那个充满教条主义的时代了。

这个我也很赞同。不过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是经济发展?是政治开明?是高校扩招?还是互联网普及?最跟本的原因应该在哪呢,能不能更进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23: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篇文章涉及的问题很多,比如中国的“秩序”是否具有宗教属性及其历史功过,这就不是三言两语都说清的。论证的过程也多跳跃,但大意还是能看明白的,那就是不主张简单激进的反抗,“你们要做的是要教育这个政府,慢慢取得它的信任,慢慢去驯服它,而不是激怒它。中国知识分子要变得聪明,用的是smart power,而不是用weapon power。”这个思路,在你的《师德与生德》一文中也有所体现。今天我重读那篇文章时注意到,你很看重一种理念在某种具体的现实条件下的执行效果,比较倾向于“妥协——推进——妥协——推进”的实践思路。这当然没什么不对,但似乎不应视作唯一合理的选择。因为若只有如此方属合理,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文天祥、史可法的慷慨就义?他们不也可先屈膝事敌然后再徐图恢复么?但他们没有这样做,那么,他们错了?大概是二十年前,我读柯云路的小说《夜与昼》,认识到很多时代,都需要心怀理想而又向现实适度妥协去迂回地实现理想的人,后来读《宋明理学史》,为一些理学家的坚守而深深感动,那时又认识到,无论何时,一个民族总该有些追求纯粹的批判者及不计成败利钝的理想主义者,两种人都需要,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吧,也许,我们不妨用这样一种思路去看待历史和今天的一些人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8 23: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马 于 2019-9-8 23:55 编辑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10-3-28 23:15:37的发言:

这个我也很赞同。不过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0: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马 于 2019-9-8 23:55 编辑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0-3-28 23:56:01的发言:
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00: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天马在2010-3-28 23:56:16的发言:

马葛尔尼单膝向乾隆下跪时,奉送了英国出产的瓷器,乾隆盛怒:你们XX国家的瓷器还敢送给我?你不知道你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吗?——这里的关键是马葛尔尼在晋见乾隆时没有拿宋词与英国瓷器作比较。之后,他从北京一路南下,看到了中国之盛美,比较了英国之糟糕,方知中国的科技领先度,不只一点点。

看到这几句,不禁一愣,这些说法的出处是?

在硬盘里找到一篇十几年前文章的草稿,现将第一部分转录于此,供君参考:

硝烟中的景泰蓝      

                      ----中国近代化历程一瞥

    一八四一年五月二十一日,满清帝国的奕山将军发出了攻击令。一排排燃着的木排,顺江而下,冲向停在黄埔江上的英国舰队。火光熊熊,这时,也许这位满清将军的脑中,正浮现出满人嗜读的《三国演义》中那场名垂史册的著名大战的场景。战斗随之发生,是役,中国战舰被毁七十一只,岸上炮台失守六十座,英军在复仇女神号炮火掩护下登陆,占据广州旧城外北高地,重镇广州城完全暴露在野战炮炮口之下,大清帝国的军队败局已定。

其实早在半世纪前,败局已经定下。一七九四年,英使马戛尔尼乘船行将离开中国时,对这个古老帝国的未来做了如下预言:“如果禁止英国人贸易或给他们造成重大损失,那么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而守卫虎门的要塞,将被“六门舷侧炮”摧毁。

事实正是如此。除此之外,马戛尔尼还预言,如果中英发生战争,那么一系列后果就是:“朝鲜人将马上就会获得独立”;“把中国和台湾维系在一起的联系是如此脆弱”,只需外国介入,它立即就会被切断;“广州就会窒息”,数百万依靠外贸或捕鱼为生的中国人将“被迫挨饿,抢劫或起义”,这“将使俄国有机会在黑龙江流域建立统治权并攫取蒙古诸省”,“各国的冒险家都将来到中国”,……总之,在马戛尔尼眼里,“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它将象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海岸上撞得粉碎。”(530~533页)

半个世纪后的历史,证明了马戛尔尼勋爵预言的惊人准确。惊叹之余,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马戛尔尼这近乎神奇的预言能力自何而来?

读一下法国学者、作家阿兰·佩雷菲特的《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也许会找到答案,至少,它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考的线索,是书对马戛尔尼使团使华的全过程做了生动、细致、详尽的描述,并时时伴入精警透僻的分析,实足启人深思。

一七九三年七月,英使马戛尔尼率领有七百人的庞大船队历尽艰险抵达澳门,来到中国,这个此前和当时被欧洲无数显贵和智者狂热地迷恋和向往的国度。当然,马戛尔尼不远万里的跋涉并非出自浪漫的寻梦动机,名义上,他是来为统治着这个古老帝国的高龄君主乾隆皇帝祝寿,实际上,他还担负着重要使命,即为英国这一势力日益膨胀、上升时期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打开庞大的市场,促使中英两个帝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贸易。说它平等互利,是因为当时英国人的目标是改变中国以天朝上国独尊、轻慢英人的局面,改变中国视为惯例的国际关系中的纳贡结构,还并不具备凌驾其上的野心。这一点在马戛尔尼委托和转交中国皇帝的照会中有所体现,照会中提出希望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但同时强调英国商人“必须服从中国的法律和习俗,并安分守规矩。”马戛尔尼对中华帝国的权威仍持审慎的认同态度。

但是这种审慎究竟又于事何补呢?众所周知,马戛尔尼拒绝叩头,得罪了天朝上邦,使团的逗留时间被缩短,最后很不体面地离去。至于开放市场、互派使节云云更是全被断然拒绝,理由很简单:不合天朝体制。须知大清帝国乃天朝上国,德威远被,贵重之物,无所不有,尔等万里之外蕞尔小邦所出奇巧之物又何足道哉!那么马戛尔尼使团带来了哪些“奇巧之物”呢?从礼品清单的介绍中可知有:天体运行仪,一个地球仪,英国最大的、装备有最大口径火炮110门的君王号战舰模型,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赫歇尔天文望眼镜、秒表……对于这些礼品的效用,马戛尔尼曾深具信心:“把我们的最新发明如: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介绍给中国人,准会让这个好奇而又灵巧的民族高兴的。”“许多曾去过东方的使团写的纪行使我们深信每个使团均应配备卫队,在皇帝面前迅速变换队形,表演现代炮兵的装备定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而支持我们的外交活动。”(8~9页)但是马戛尔尼勋爵的这种乐观又是多么一厢情愿啊!面对这些工业文明的丰硕成果的展示,负责接待英使的钦差徵瑞奉命(当然是奉乾隆之命)只如是淡淡评价道:

                 “至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

       好一个“天朝原亦有之”!就这样农业文明所孕育出的古老帝国的智慧将大英帝国的傲气、将空前解放了生产力的伟大的工业文明的荣光轻轻巧巧地摆平了!多么高明啊!可是为什么当一八六零年英法联军的队伍攻向古老帝京时,涌上城头的军民只能挥舞着神旗神符,用纸龙和符咒抵挡呼啸的炮火,“天朝原亦有之”的坚兵利器又哪里去了呢?好一个“天朝原亦有之”!一句话换来的代价是几代人在噩梦中泣血自省,是“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是半个世纪后这个古老帝国在风云际会的世界历史舞台上屈辱的命运!相形之下,马戛尔尼使团的失败又算得了什么呢?这种对近代科学成果的展示的蔑视、轻慢乃至哄笑在马戛尔尼使华的全过程中一次次上演。马戛尔尼使华的最终失败,就在于他太相信这些近代工业文明的成果对这一因循守旧的古老民族的魅力,并把使华成功的希望主要寄托于此,至于他叩不叩头,对其使命的影响并不象一些学者想象的那样重要。(在马戛尔尼之后,蒂津带领的荷兰使团恶梦般的经历反证了这一点,他们叩头了,但是除了屈辱以外一无所获。569~575页)

    但是,在马戛尔尼出使的失败的表象下,掩盖的恰恰是惊人的成功,即对中国这一古老帝国的深刻的检省,并预见到它行将面临的全面崩溃。在马戛尔尼及其随行人员的眼中,中华帝国已不再如欧洲人曾经向往的那样梦幻般的繁荣、开明和富于理性,相反,它野蛮、落后,傲慢而又颟顸无知。随团画家W·亚历山大描绘了一幅幅关于这个古老帝国的图画(见书前所附画页),在这些画中,我们已经很难见到辉煌灿烂的古老文明的荣光,而是鬼影幢幢。是帝国主义的蓄意丑化吗?可是这位画家不是也曾象许多欧洲人一样热切地向往过这个神奇古老的国度吗?那么,是什么使这古老帝国在全盛的表象下呈现出衰落乃至崩溃的征兆?

马戛尔尼的出使至少作出了两种解释,一个是西方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不断地革新技术向前大步迈进时,中国却迷恋于古老的传统,对先进科技采取抵制态度。这一点无疑给马戛尔尼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从一次次具体事例中,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这样一个国家,人们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并认为任何改进的打算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罪的。”(382页)再有,就是当西方各国投向广阔的世界市场时,中国却闭关自守起来,拒绝向世界开放市场,拒绝自由贸易,总之,拒绝纳入世界的近代潮流。除了这两点外,还可以从别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马戛尔尼也这样做了,而这些分析给马戛尔尼们甚至给世界留下了无可估价的思想财富:

“在看到中国停滞时,他们也更感觉到自己的运动。英国人在看到中国任何人除了做社会希望他们就地能做的事之外无法从事任何其它事情时就明白了个人积极性的重要。当他们看到中国唯一的人的实体就是整个集体时,就认识到西方人的力量。当他们了解在中国无人能超越规定给他的位置,否则就会影响已定的等级体系时,也就测定了在他们国内竞争所起的作用。他们在猜测商人在那里受到何种程度的蔑视时,也就量出商人对他们来说又是何等的重要……总之,他们更为理解个人主义、竞争与革新就是他们的财富和强盛的动力。”(624~625页)

这段话对今天的中国人不也有深刻的启迪作用么?据现代学者研究,“当时的西方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在工业、交通运输、文教、医疗卫生和人民参预政治生活的程度等方面都是‘不发达’的。”“以安居乐业这句俗话来衡量,叛乱前的中国民众跟进入城市与工厂生活的英国民众相比,差距也许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大。”(《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235~23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这里描述的是十九世纪中叶的情况,这种比照恰恰反证了马戛尔尼分析的深刻。以中国为镜,他明白了英国日趋强盛的动力,以英国为镜,他明白了中国只是一个泥足巨人,不堪一击。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29 0:15:1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3-29 20:19 , Processed in 0.0380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