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钱氏一直以来是我们中国学术界的骄傲,而这样辉煌的家族同样也出现在别的许多国家。其中20世纪在汉学方面一直流传着一句谚语:“江浙钱氏,和歌小川”。类似这样的谚语在《古谣谚》一书中有很多记载,比如“张家长,李家短”就是指在明末齐名的两位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与李自成,再比如在近代,也有很多,比如南王北钱,是指上海的王元化与北京的钱锺书;南金北季,是指台湾的金性尧和北京的季羡林。这样的说法通常有几种目的,其一在于突出两者在某一领域的重要地位,其二在于将两人进行对比,其三是在某些谚语当中突出其某一方面的特质。而分类的标准,一般有方位、朝代、籍贯、领域等等。此实当进一步进行考证和分析。此处按住不表。 今天想特别介绍“江浙钱氏,和歌小川”这一说法,众所周知,江浙钱氏在历史上非常著名,尤其是近代学界人才辈出,其中著名者包括,钱锺书、钱穆、钱学森、钱三强、钱文忠、钱玄同、钱伟长、钱基博、钱颖一、钱永健等等。 而相似的,近邻日本也曾出现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家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钱氏争雄。这就是小川家族。 小川琢治,京都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世界著名汉学家,是中国地理学和中国地缘地理学方面的开创者。有四个儿子。 小川芳树,是著名的冶金学家,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享誉全球。 贝塚茂树,是世界级的历史学家,京都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汉学研究方面堪称大家。 汤川秀树,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京都帝国大学教授。 小川环树,是世界著名的汉学家,京都帝国大学的教授。 同时,由于小川环树与滨田耕作女儿的婚姻,使得这个家族影响更加巨大。 滨田耕作,第一代京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界知名的汉学家。 滨田敦,滨田耕作之子,研究日本语言学方面的著名学者,京都大学教授。 而其第三代中也有很多正在学界第一线的知名学者。不过这种说法中国并不流行,因为上述小川家族和滨田家族中的一些人由于在某一种程度上,虽然普遍较低,但是的确参与到了侵华战争当中来,因此有人认为钱氏家族不愿与之并列。但是,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两个家族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比如说京都学派对世界汉学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汪晖在《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中所使用的研究体系就是来源于京都学派,这在汪晖的序言中已经写明,而再比如对于王国维、鲁迅和周作人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其影响。早在1931,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就对胡适说,“汉学正统此时在西京呢?还在巴黎?”(笔者按:所谓西京,由于京都地处日本的关西地区,因此早期留日学者称京都为西京,以区别于地处关东的东京。)结果二人“相对叹气,盼望十年之后也许可以在北京了”!可见京都学派对汉学界的巨大影响。这句谚语所进行之比较,是为两个家族在学术界的巨大成就和贡献。而江浙自不用说,和歌为日本的和歌县,小川琢治生长于此地。 一般来说,如果能够押韵最妙,但是有时为了实事求是,这样的谚语并不刻意追求押韵,只需工整即可。此可录入我的《古谣谚续编》。 另外,两个家族之间也有过很多次的交流,比如说在1981年10月,汉学家小川环树曾应邀出席了新亚书院的“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同邀的还有许倬云、中国科技史大家李约瑟、朱光潜、刘述先等,而众所周知,新亚书院正是钱穆先生创办的,而当时钱先生尚在世。小川此次的演讲题目为《论中国诗》,“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系列的译本已经由贵州人民出版社于2009年8月出版。下图为笔者在三味书屋所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10 10:13:2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