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91|回复: 7

[原创文字] 古典文学的现代意义——读《古诗十九首》(改后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6 23: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天清晨,打开手机,收到好友午夜发时来的的一条长长的短信:

“我对目前做的事情发生了怀疑,我觉得到处都弥漫了成功学的气息,甚至我自己也被卷了进去,速成,即刻成功,标准模式的复制,对于事件特别是对于成功的关注远远超出了对人了关注,对于生命的悲悯。缓慢唯美的方式被遗忘了,特立独行的人越来越少,思考被固定在复制加粘贴之内,价值观永远是支持或者反对。狂热不已和死气沉沉,混乱和刻板,构成了环境还有我自己,我彻底混乱了。”

那日天气十分晴朗,灿烂的晨光有些晃眼,屋外已是熙攘的声音,而我却在她的短信中感受到一种迷惘和荒凉。世事纷乱,忙碌已成为常态,人来人往,我们却忘记了自己要什么、人生到底为什么,浮躁空虚的背后是一种深沉的荒芜。我们感慨这是一个“伪”时代,怀疑环境、怀疑自我为其一,有些东西是否存在、是真是伪则是我们产生怀疑的根源。

这种空洞而深沉的荒凉感总是让我想起古诗,一些没有作者、说不清年代的诗句中抒发的最真切朴实的情感。所以一直对《古诗十九首》念念不忘,就是有感于其中流露的古今相通的情感,以及那些情感的真挚。

《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关于其内十九首诗的作者和时代的问题,旧说最为纷纭。萧统在《文选》里将其总题为“古诗”,本来就是由于弄不清作者和时代的缘故。读到好诗,问起“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古诗十九首》的不可考为其原有的魅力上更增添了苍远的美感。依据各家的言论,我们依稀可以推知《古诗十九首》为建安以前东汉末期的作品。东汉末年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得最尖锐的时期,同时也是政治上最混乱、最黑暗的时期,十九首古诗虽然各自成篇,但合起来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时代主题:羁旅愁怀之思,人生虚无之感,生活上的牢骚和不平,时代中的哀愁和苦闷。“出门独彷徨,愁思当告谁”、“思还故闾里,遇归道无因”……五言之字,深刻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比时代离乱感更打动人的,是诗歌本身。无论是所表达的情感还是所运用的语言,《古诗十九首》给人的印象都是真挚和自然。用自然的语言抒发最自然的感情,不刻意做作,不暗讽掩饰。初读《古诗》,是为里面的爱情诗,最钟情的当数那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第一次读这首诗的那天恰逢大雪,外面白茫茫一片,而我脑海中萦绕不去的是这个女子的形象:送别,一程又一程,“生别离”、“天一涯”,羸弱的身影下是荒凉旷远的背景;不知何日重逢,君心是否依旧,绵绵思念,断绝不可;恍然岁月已老,奈何不得,不说,多吃饭吧,保重身体。当时自己应该还没有这样的人生经历,却已为诗中的情景痴迷和疼痛。后来,渐读渐有感于其中抒发失意沉沦和人生无常的诗作,如“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今日良宴会》)的无奈,“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西北有高楼》)的悲哀,“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回车驾言迈》)的凄茫,以及“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今日良宴会》)等中深沉的人生感叹。

有人说,只有处于离乱的时代,生活上找不到出路,生命活力无力发舒的人才会有生命短暂的悲哀,但我却越来越经常地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瞬然与渺小和人生天地间的荒凉。昨天在校医院打吊针的时候遇见一个在紫光大厦里工作的北漂,毕业不算很久,已经换了好几个省市,河北、海南、北京,想再去云南时被家人劝住了。他说,很多事情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在实施中却发现阻碍重重,很多时候来不及思考却已经做出了决定,现实总是让自己失望,所以就一直这样行走寻找。我能感觉他言语里深深的无力感。

时间的加速,很多东西来不及品味甚至回味,一方面加深了人的离乱和虚无感,另一方面也让人与人之间隔膜越来越厚。缺少沟通和理解,所以会猜忌;经常猜忌和防备,真情便会被掩埋。许久不看《新闻联播》,有时会怀念当时眼中简单的世界,而现在,五官里充斥的已基本上都是负面信息了。消极的观念被扩大以至很多现代人只看到那些黑色的斑点,从此再没有人敢在马路上扶起摔倒的老奶奶,为灾区捐款之前也会多了一重原本不必要的心。读《孟冬寒气至》和《客从远方来》时甚至会羡慕诗中女子,因为相思再苦也胜过貌合神离与漠然相对。有感于古诗里的那份真切与诚挚,渴求现实生活中的区区之心。

其实这个世界也不乏抒发情感的言语,只是喧嚣之中夹杂着太多的空虚和炒作,你会把凤姐的言论看成是真挚单纯的爱恋吗?显然不会。很多时候真的只希望这些“直抒胸臆”的人能够安静一点,使我们能正真回归内心去体悟一些情感,然后以最自然的形式表达出来,让这个世界能够多一些温柔、恬静与澄澈。

现在的社会究竟应该怎样定义,恐怕大部分人都难以回答。说它是进步的,的确有道理,但答案绝没有如此简单。无意要将古诗里的社会与现今社会作比,只是当你发现自己的无力感能在古人旷远悠长的情思中找到一种回归时,你会不经意地感动,被这种穿越时空的沧桑和同处人世的荒凉。

记过马一浮先生的一句话:“诗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扑者之起,如病者之苏。”其实诗就是离心灵最近的东西,反映生命的苏醒,倒映出我们的真身。胡晓明教授在一篇演讲中提到“唐诗表达了古今相同的人性”,而《古诗十九首》何尝不是。当我们困顿时,发现千百年前的古人和我们同样地困顿,当我们渴求舒展心灵时,我们发现一些无名诗人已经替我们表达。也许阅读并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能让自己从一个世界跳出来,去另外一个时代感受千百年来不变的真挚与清新。古典与现代的共鸣会让我们找到一种安宁,使自己静下来去思考与感受些什么,擦亮日益模糊的心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6 23:52:0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23: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远风老师的指导将原来的文章修改了一下,不知道改后效果怎么样,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文中的观点也希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O(∩_∩)O哈~

[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6 23:48:2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6 23: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远风老师发上来的时候我就想,哈哈,小楼同学怎么自己不来发呢。不然我就加精了。

现在看到了本人现身,正欲加精,却发现已经被捷足先登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6 23:58:4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00: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欧阳柳在2010-6-16 23:57:25的发言:

写的真好,远风老师发上来的时候我就想,哈哈,小楼同学怎么自己不来发呢。不然我就加精了。

现在看到了本人现身,正欲加精,却发现已经被捷足先登啦~


哈哈,我也没想到自己的文章会被发到这里来。

我的电脑有一段时间登不上水云间,自那后我就不怎么来这里逛了……

[em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00: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文学的现代意义”,远风兄的这一题目出得相当好,激发起同学们的兴趣,出了不少好文章。

小楼的这一篇不错,初稿在这里被转过,颇得好评,但因本人前一段时间忙,那一稿没看,现在直接看了这一稿,新旧稿之差异,不妨由都看过的几位来评评。单就这一稿而言,仍有些语句可以再打磨,如“渴求现实生活中的区区之心”这一类的句子。但文中的种种思考非常难得,引发出很多很有意义的话题,如,随手举一个例子——

“现在的社会究竟应该怎样定义,恐怕大部分人都难以回答。说它是进步的,的确有道理,但答案绝没有如此简单。无意要将古诗里的社会与现今社会作比,只是当你发现自己的无力感能在古人旷远悠长的情思中找到一种回归时,你会不经意地感动,被这种穿越时空的沧桑和同处人世的荒凉。”

说得好。其实进化论这种东西,由自然科学领域引入到社会科学,已经有很多问题,若是引入到人文学科,只怕问题更大。物质的进步确实有,但精神呢?我还是相信那句话,千古不变是人心,情感,欲望,以及一些关于存在的思考与困惑,这些东西,千百年来,并无多大的变化,也正因如此,对古典文学的阅读,也就具有了一种当下的意义。小楼的这篇文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00: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楼在2010-6-17 0:05:15的发言:

哈哈,我也没想到自己的文章会被发到这里来。

我的电脑有一段时间登不上水云间,自那后我就不怎么来这里逛了……

[em04]

我也有段时间登不了啊。

可能是服务器不大稳定。

不过现在好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7 0:19:2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22: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真美:)

读诗是种享受。读有真情实感的诗更是享受~~~

对于现代社会的是与非,如今身处其中的我们恐怕看不清真相。不过要说今不如昔,倒也不必。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所谓的“进步”和“退步”的方面,私以为如果我们回到古代,大概也只能发出“不过如此”的感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14: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社会究竟应该怎样定义,恐怕大部分人都难以回答。说它是进步的,的确有道理,但答案绝没有如此简单。无意要将古诗里的社会与现今社会作比,只是当 你发现自己的无力感能在古人旷远悠长的情思中找到一种回归时,你会不经意地感动,被这种穿越时空的沧桑和同处人世的荒凉。”


我认为,单就知识层面,自然科学领域的变革发展,几乎都可以用“进步”来描述,而社会科学领域,就难讲了,不但不全是进步,确实的倒退恐怕也是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23:31 , Processed in 0.0778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