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01|回复: 14

[原创文字] [原创]扫眉才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3 12: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眉才子

我想写一篇文章好久了,为了纪念大唐的女子。

不得不承认,我是冲着宋词而选的唐宋诗词选讲课。而宋词吸引我的不只是它的细腻抑或豪放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那词的世界中还有那么几朵奇葩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唐诗在这方面虽然不如宋词,但是就事论事,唐代女子在诗中的成就也是一点不逊色的,只是我们讲的太少,或者说是流传下来诗作太少。

唐宋诗词课将近上了一个学期了,课上提到的大唐女子总共不过是屈指几个,大概也就是我们早就熟悉的武则天,杨贵妃之类的。至于女诗人就更近于没有了。可事实上,如此的大唐盛世,岂会缺乏女子?即便没有贸大一样的比例,但大唐的巾帼之姿绝对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纵观整个封建古代社会,唐朝的女子应该是最“完美”的了,她们没有畸形的小脚,这个毒害女人一辈子的变态风俗,她们有艳丽的服装,有魅力的打扮,若真的如课上老师设想的“长安的一天”,大概吸引我们眼球的就不只是那些盛名的诗人或诗作了,唐代的女子将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了。她们娇艳妩媚,但绝不是“珍重芳姿昼掩门”似的大家闺秀,她们矜持但不矫情,而她们“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该是性感火热的诱惑了,衣带飘飘,溢彩流芳,面露微笑,酥胸半露,这样的装束即便是在现代,应该也算摩登了吧。

美人如花花有情,唐代的女子可不是只有光艳的外表,她们的才情也是一点不逊色的。唐诗中自然也有她们的倩影幽魂,只可惜,如同在帝王家史中一样,红颜女子的身影少之又少,嫔妃公主如此,那些并非金枝玉叶的平凡女子就更难有什么踪迹可寻的了。但凡我们知道的,也不过是像武则天,太平公主,杨贵妃等屈指可数的几位,不过寥寥。即便是流传下来的,我们也多是只知其名,不知其人。的确,有多少人知道,步飞烟和赵象的爱情故事,以及演绎出的一首首爱情诗,“相思只恨难相见,相见还愁却别君。愿得化为云上鹤,一双飞去入行云”。有多少人知道,上官婉儿的“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又有多少人知道那首名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和当时的名妓杜秋娘有这千丝万缕的渊源,而至于李季兰,鱼玄机,薛涛等一位位重量级的唐代女诗人,我们也很少提到,或者根本就不了解。我们仅存的关于大唐的碎片,也许本来就没有女子的一席之地。

李白有首诗叫《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了解诗的背景,就会以为这是李白很平常的寄情山水的诗,其实,李白终其一生都对玉真公主有爱慕之心,当时玉真公主为了躲避宫廷倾轧,自愿在敬亭山上做修道女,所以李白才终日对着敬亭山,心驰神往,有感而作。而大才子李白看中的女子有岂会缺乏才情?但是这样的故事要不是仗着李白的名气或者早早就被人遗忘了,可想而知类似的不知已失传了多少,唐代女子本来就寥寥的身影若想再被后人了解可算是难于等登天了。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或许,长安的女子才算是真正的“隐士”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2: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孙老师要求,发表这篇关于“我在唐宋诗词选讲课上的感受”的拙作,请各位有才之士多多指教。----骆元岸

[此贴子已经被白水于2010-6-23 12:59:5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2: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贴上来了?好。我看到你的作业时就很欣赏你能提出不同的见解,也想跟你多聊几句,但那纸作业留下的空间不够,现在,在这来说,正好。

唐代的女子,或唐代的女诗人,这确实个可说的话题。但要看以何种形式来说,愚以为,最好的方式是做专题讲座。做讲座,可以就事论事,只关注言说对象本身就够了。但要放到史的脉络里说,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时就必须全面考量言说对象在这一史的脉络中的分量。讲宋词,李清照无法绕过,因为她的分量在那摆着。讲唐诗,如果时间少得连柳宗元、刘禹锡这样一流的角色都要放弃,李益这样的准一流诗人都只能提上那么一句,那么鱼玄机、薛涛是确实没有办法进入话题的,这不是因为有意忽视,或者“根本就不了解”,而是总体的框架决定的。鱼玄机、薛涛的诗我都看过一点,就诗论诗,说是“一点也不逊色的”“重量级的”,可能过了。你关注到了老师没有讲到的唐代女诗人这一群落,称美她们的独特价值,这我很赞赏。呵呵,只是要稍加注意的是,指出独特就很好,不必把独特强调成重大,独特已经是很难得的事,但定要说成重大,而后续的论证又不足以支持“重大”这种观点,这反而会对论说造成损害。 夸大言说对象的重要性,这个毛病我过去没少犯,现在也不敢说绝对没有,但还是尽量警惕吧:)

还是回到你的文章,除了对唐代女诗人诗歌创作成就的评价我有所保留外,其它的我都同意,对你的文笔也很欣赏,顺便再补充一条材料,说到唐代女诗人这个话题,你不该把“秤量天下文士”的上官婉儿漏掉啊,这位大诗歌评价家的风采,也值得书上一笔。

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3 13:00:4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7: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看问题很独到,作为一个2000年的女子,我表示赞叹!

[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8: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扫眉才子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0-6-23 12:58:50的发言:

呵呵,贴上来了?好。我看到你的作业时就很欣赏你能提出不同的见解,也想跟你多聊几句,但那纸作业留下的空间不够,现在,在这来说,正好。

唐代的女子,或唐代的女诗人,这确实个可说的话题。但要看以何种形式来说,愚以为,最好的方式是做专题讲座。做讲座,可以就事论事,只关注言说对象本身就够了。但要放到史的脉络里说,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时就必须全面考量言说对象在这一史的脉络中的分量。讲宋词,李清照无法绕过,因为她的分量在那摆着。讲唐诗,如果时间少得连柳宗元、刘禹锡这样一流的角色都要放弃,李益这样的准一流诗人都只能提上那么一句,那么鱼玄机、薛涛是确实没有办法进入话题的,这不是因为有意忽视,或者“根本就不了解”,而是总体的框架决定的。鱼玄机、薛涛的诗我都看过一点,就诗论诗,说是“一点也不逊色的”“重量级的”,可能过了。你关注到了老师没有讲到的唐代女诗人这一群落,称美她们的独特价值,这我很赞赏。呵呵,只是要稍加注意的是,指出独特就很好,不必把独特强调成重大,独特已经是很难得的事,但定要说成重大,而后续的论证又不足以支持“重大”这种观点,这反而会对论说造成损害。 夸大言说对象的重要性,这个毛病我过去没少犯,现在也不敢说绝对没有,但还是尽量警惕吧:)

还是回到你的文章,除了对唐代女诗人诗歌创作成就的评价我有所保留外,其它的我都同意,对你的文笔也很欣赏,顺便再补充一条材料,说到唐代女诗人这个话题,你不该把“秤量天下文士”的上官婉儿漏掉啊,这位大诗歌评价家的风采,也值得书上一笔。

精。


     

   老师说的的确很在理的,女子的诗的成就确实是没有那么“重大”,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在唐诗的世界里还有那么几朵“奇葩”,她们的贡献不能说是很大,但至少正是因为有了她们我们才觉得诗的世界不至于那么单调,乏味,老师说的我当时的确是没有考虑到,过分的夸大她们的成就是不对的,但是如果现在要我改这文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改,我想如果我不去强调的话,那我本来的立意或许就显得乏力,写文章需要突出重点,重点的突出最基础的方法就是强调,强调和夸大有时候很难分清界限。再则加上我们本来就对“女子和诗”这个话题讨论的很少 ,所以我觉得这时候稍微的“夸大其词”是有必要的,因此对“夸大言说对象的重要性”这样的做法正确与否,还得看场合。再则老师其实也认为这是很多人的通病,尽量警惕的做法我完全同意,但绝不至于完全杜绝,必要时候也是可以这样做的。

   另外加一句,老师,上官婉儿在我的文章中有啊,就在倒数第三段,虽然是一笔带过,也算没有遗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9: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床前明月光在2010-6-23 18:51:17的发言:

     

   老师说的的确很在理的,女子的诗的成就确实是没有那么“重大”,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在唐诗的世界里还有那么几朵“奇葩”,她们的贡献不能说是很大,但至少正是因为有了她们我们才觉得诗的世界不至于那么单调,乏味,老师说的我当时的确是没有考虑到,过分的夸大她们的成就是不对的,但是如果现在要我改这文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改,我想如果我不去强调的话,那我本来的立意或许就显得乏力,写文章需要突出重点,重点的突出最基础的方法就是强调,强调和夸大有时候很难分清界限。再则加上我们本来就对“女子和诗”这个话题讨论的很少 ,所以我觉得这时候稍微的“夸大其词”是有必要的,因此对“夸大言说对象的重要性”这样的做法正确与否,还得看场合。再则老师其实也认为这是很多人的通病,尽量警惕的做法我完全同意,但绝不至于完全杜绝,必要时候也是可以这样做的。

   另外加一句,老师,上官婉儿在我的文章中有啊,就在倒数第三段,虽然是一笔带过,也算没有遗漏吧。

要改起来也不是很难,把“重量级的诗人”这类话改成“留下独特的身影”一类的表述即可,其它的不用动。

上官婉儿,哦,我看到了,是我看得不细。呵呵,就诗而言,上官婉儿的诗其实也不甚出色,但当时她秤量天下文士的那种丰采、宋之问沈佺期等一干文臣都战战兢兢地在彩楼下等她的评判结果那一幕,更值得大书特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9: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太以下是引用欧阳柳在2010-6-23 17:00:16的发言:

楼主看问题很独到,作为一个2000年的女子,我表示赞叹!

[em01]

楼主总多情,红颜多顾盼 [em01]

不过,您是00后?还是老妖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22: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好朋友乱侃的时候说起来过,如果穿越到古代,性别不变,我最希望做一个青楼女子

呃……在这里说这话很要胆子啊,不知道会不会被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22: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豆豉在2010-6-23 22:11:14的发言:

和好朋友乱侃的时候说起来过,如果穿越到古代,性别不变,我最希望做一个青楼女子

呃……在这里说这话很要胆子啊,不知道会不会被拍……

五彩斑斓的当今社会,是个性张扬与理解包容并在的时代,你只说说自己的想法,有何不可?何况,你应该是向往北里才女那种别样的风度与自由吧,你不会有亲身品尝她们痛苦的意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22: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远风在2010-6-23 22:33:48的发言:

你应该是向往北里才女那种别样的风度与自由吧,你不会有亲身品尝她们痛苦的意思吧?

老师您说得对。不过,那些负面因素倒也想过,但以我浅薄的阅历和知识,无才是德、深居简出等的重重压迫和无聊,这种囚笼般的束缚,也许更为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23:46 , Processed in 0.0693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