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屋子

[转帖]金庸小说中令人感动的若干片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9 23: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寒凝 于 2009-11-5 18:03 发表   阿紫的爱情,如果站在萧峰的角度,也许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可是游坦之呢?如果爱上阿紫这样的女孩,而她又不爱你,那真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 爱不能成为伤害的理由,金庸笔下荡气回肠的爱情很多,像 ...
我对阿紫的评价和寒凝相近,这个女子从始至终除了乔峰,对任何人都没有哪怕基本的怜悯和关爱,我无法接受这个女人传送出来的爱情,何况游坦之真是可怜得猪狗不如,没有底线,我也看不下去。这种前提下,只能说,我和阿紫无法共鸣,她也是金庸笔下少有的我基本不持同情态度的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0 00: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远风 于 2007-9-23 20:36 发表 我萧峰本大好男儿,却与你等竖子齐名"~赞堂堂正正,浩然之气,羞杀多少虚伪与卑劣。此语可为大丈夫洗心,壮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3 20:36:56编辑过]
       嘿嘿,何止这句话呀~
       杏子林中,乔峰的气场已然显现,在群体倒戈、污证不断的迷境中,他始终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和稳定的思路,即便在自己也怀疑出身的状态下,还是把快慢轻重缓急处理得妥妥当当,令人折服。我一路紧张下来,直到这一段:

       乔峰道:“马副帮主到底是谁所害,是谁偷了我这折扇,去陷害于乔某,终究会查个水落石出。马夫人,以乔某的身手,若要到你府上取什么物事,谅来不致空手而回,更不会失落什么随身物事。别说府上只不过三两个女流之辈,便是皇宫内院,相府帅帐,千军万马之中,乔某要取什么物事,也未必不能办到。”

       真是拍案了。我放下书,笑着看窗外,这才是自己要等的啊!枉我堂堂中华,英才辈出,能教育出几个这等好男儿?书固然要读,胆识和气节也不可缺失,这才像个堂堂正正的男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0 23: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周赵之争,我又认真地想了很多遍,倚天后记里写到“似乎他对赵敏爱得最深,最后对周芷若也这般说了,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哪一个姑娘多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作者也不知道,既然他的个性已写成了这样子,一切发展全得凭他的性格而定,作者也无法干预。”
这段话很明确地告诉读者,赵敏是张无忌的选择,而不是金庸主张下的张无忌的选择。

金庸笔下最显人为的桥段,我个人认为是段誉和王语嫣枯井定情那段,王语嫣的转变让人难以置信,对段誉由冰冷的“段公子”转为腻人的“段郎”也让我吓了一大跳。这节写得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 15: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6-5-29 23:36 发表 我对阿紫的评价和寒凝相近,这个女子从始至终除了乔峰,对任何人都没有哪怕基本的怜悯和关爱,我无法接受这个女人传送出来的爱情,何况游坦之真是可怜得猪狗不如,没有底线,我也看不下去。这种前提下,只能说,我和 ...

特别害怕有人翻旧帖,看见自己几年前的话总感觉脸红,羞愧得不行,就好像肥胖时期的照片被人拿出来翻看一样。在水云间的这九年,我的生命状态是瞬息万变的。过去的一个个自己被一次次覆盖,内心长期风起云涌。看这个主题帖里的留言也有这种感觉,非常天真幼稚,真是不好意思。18岁那年看完了14部金庸,19岁看了八成的古龙,过去太久了,不知道现在再看会有什么样不同的想法。前段时间偶然看到《情深深雨濛濛》,以前憎恶的雪姨,现在看来真是可爱。不禁感慨时间竟然可以对一个人进行天翻地覆的改变,像活了不止一辈子。

最近在看哈利波特,已经看到了最后一部,阅读感受几次让我联想到读金庸小说,那也是一个魔法江湖,有情有义有高手过招。人物形象比金庸小说里的更加丰满,更易理解,更像一个活生生的真的人。想到小即哥哥读书会上说西方文学更贴近现代人的内心世界,诚然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3 22: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6-5-30 23:39 发表  金庸笔下最显人为的桥段,我个人认为是段誉和王语嫣枯井定情那段,王语嫣的转变让人难以置信,对段誉由冰冷的“段公子”转为腻人的“段郎”也让我吓了一大跳。这节写得不好。 

这一节确实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7 19: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儿这些日子看来是迷上金庸了。话说这个帖子和白水兄的几段文字编辑一下,公众号差不多可以出个金庸专题了。此外,关于阿紫,我还有些话要说说,可惜这两天实在太忙了,过些日子再写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7 23: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剩翼 于 2016-6-7 19:39 发表 灵儿这些日子看来是迷上金庸了。话说这个帖子和白水兄的几段文字编辑一下,公众号差不多可以出个金庸专题了。此外,关于阿紫,我还有些话要说说,可惜这两天实在太忙了,过些日子再写吧。
       静候剩翼兄:)  相信你在繁忙的公务中写起江湖的文字,也是绿竹巷般的美好清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6 13: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有朋友说起新修版的金庸全集败笔多多,譬如《射雕英雄传》的结尾:

旧版

  郭靖又道:“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成吉思汗道:“难道我一生就没做过甚么好事?”郭靖道:“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只是你南征西伐,积尸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难说得很了。”他生性戆直,心中想到甚么就说甚么。成吉思汗一生自负,此际被他这么一顿数说,竟然难以辩驳,回首前尘,勒马回顾,不禁茫然若失,过了半晌,哇的一声,一大口鲜血喷在地下。

新版

  郭靖又道:“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成吉思汗道:“难道我一生就没做过什么好事?”郭靖道:“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你叫蒙古人不可自相残杀,大伙儿的日子都过得好了。你灭却数十国,归并千百部族,统帅万国,大家奉你号令,万国百姓都有太平日子好过,大家不再你打我,我打你,日子过得太平,人人心里是很感激你的。只是你南征西伐,积尸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难说得很了。”他生性戆直,心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成吉思汗一生自负,此际给他这么一顿说,竟难以辩驳,回首前尘,勒马回顾,不禁茫然若失,过了半晌,哇的一声,一大口鲜血喷在地下。

前后两版对照,旧版郭靖言辞处理的干脆利落,正有他为人戆直,不善言谈,不怕得罪人的特色。再看新版郭靖这一番话,先扬后抑,吹捧夸赞不厌其详,两句贬低则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那叫一个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把批评巧妙地隐藏在表扬之内,既表现自己具有独立人格品德,又唯恐得罪了要抱的大粗腿。

这表现我给打满分,标准官僚发言,争先恐后批评和自我批评时候都这调调的。北侠?我看是北官、北油条吧?

奇了,成吉思汗听了这一番泼天大吹捧的反应,居然不是龙颜大悦,而是吐了一大口血。你信?反正我不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7 11: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6-6-26 13:45 发表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有朋友说起新修版的金庸全集败笔多多,譬如《射雕英雄传》的结尾:旧版
  郭靖又道:“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成吉思汗道:“难道我一生就没做过甚么好事?”郭靖道:“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只是你南征西伐,积尸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难说得很了。”他生性,心中想到甚么就说甚么。成吉思汗一生自负,此际被他这么一顿数说,竟然难以辩驳,回首前尘,勒马回顾,不禁茫然若失,过了半晌,哇的一声,一大口鲜血喷在地下。
新版
  郭靖又道:“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成吉思汗道:“难道我一生就没做过什么好事?”郭靖道:“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你叫蒙古人不可自相残杀,大伙儿的日子都过得好了。你灭却数十国,归并千百部族,统帅万国,大家奉你号令,万国百姓都有太平日子好过,大家不再你打我,我打你,日子过得太平,人人心里是很感激你的。只是你南征西伐,积尸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难说得很了。”他生性直,心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成吉思汗一生自负,此际给他这么一顿说,竟难以辩驳,回首前尘,勒马回顾,不禁茫然若失,过了半晌,哇的一声,一大口鲜血喷在地下。    .
感谢白水君引用这两段资料,我第一次看到了“戆”字[zhuang4]的使用状态,以前只是在字典里见过,一个小例子看出金庸先生措词的典雅。
对比郭靖的两段话,我个人倒是不觉得更改之后显得他过于拍马奉承,对听者成吉思汗有所触动也是自然的,因为转折复句的语义重点是在后半句,即“只是”那句;只是感觉金庸先生修改得语义重复、文采平平,还不如不改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30 16: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6-6-26 13:45 发表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有朋友说起新修版的金庸全集败笔多多,譬如《射雕英雄传》的结尾:旧版  郭靖又道:“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成 ...



为什么要这么改呢?这其中的缘由颇为耐人寻味。很值得研究。

恰好今天看到洪子诚老师的一段发言,评价叶圣陶的修改的:


叶圣陶先生开始是小说家,在成为教育家和语文学家之后,便不再写小说。当他以语文学家的眼光修改自己的小说(50年代修改《倪焕之》)和他人的散文(60年代修改冯牧的《澜沧江边湖蝶会》)时,似乎都失多于得。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6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6 受益!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6 20:48 , Processed in 0.03249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