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白水

[推荐书目] 白水荐书——20101128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2: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木兰晓芙在2010-12-7 14:52:17的发言:

     是大部头吧?内容虽极重要但想必比较艰深枯燥,学生们(包括我)要下决心花功夫啃一遍,多么多么不容易呀!


所以才感叹如果能在学生时代遇到该多好,那时还是能啃大部头的东西的。学生时代还说不容易,那什么时候容易?工作以后就更不容易了。大部头的东西,主要靠学生时代看,比如学生时代看过《战争与和平》,那就是看过了,没看过,等工作以后再看,那更不可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9 13: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0-12-7 22:04:05的发言:

所以才感叹如果能在学生时代遇到该多好,那时还是能啃大部头的东西的。学生时代还说不容易,那什么时候容易?工作以后就更不容易了。大部头的东西,主要靠学生时代看,比如学生时代看过《战争与和平》,那就是看过了,没看过,等工作以后再看,那更不可能了


        您说的很对,应该趁着在校上学几年好好读些大部头经典。《复活》很多年前看过,但至今还没碰过《战争与和平》。聂绀弩说《资本论》文笔好,我打算趁期末期间去图书馆翻看翻看这两个大部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20: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0-12-7 22:04:05的发言:

所以才感叹如果能在学生时代遇到该多好,那时还是能啃大部头的东西的。学生时代还说不容易,那什么时候容易?工作以后就更不容易了。大部头的东西,主要靠学生时代看,比如学生时代看过《战争与和平》,那就是看过了,没看过,等工作以后再看,那更不可能了


读书要趁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7 20:54:1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23: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看的书,视野都这样开阔,很羡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8 17: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峰回路转在2010-12-24 23:32:05的发言:

大家看的书,视野都这样开阔,很羡慕。

      您也来荐书呀!期待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7 14: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则小故事:

  周立禺中学刚毕业时值对外留学开放尺度,他的父母立即措资使他到美国上大学。初时他不肯去,因为当时他热恋同班的张惜音,果然,他还在爱荷华州忙大考的时候她已和人订婚;等他获得学士学位回国她已结婚。而周立禺仍是孑然一身,而且美国学位也没有当初想像的有用。五年之后,立禺想起当日父母催逼自己勉从的一段经过,不能无介于怀。

  他又再度游欧,十年之后自己的婚姻事业也有了成就,张惜音则在离婚之后酗酒。立禺再看到她的时候前后已判若两人,他就难于想像自己当初何以会爱上她……再隔五年十年旧梦重温必更有不同的看法,往事本身的基数未变,他和她对过去之观感则因以后的发展而转移。


  这个故事,是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虚构出来的。那么他想说明什么呢?他想说明:“在某些地方我们每一个人也就是周立禺或张惜音。我们也都是各人未出版之自传的作家,也经常对我们心目中之自传经年累月地不断修改,修改起来的时候,不仅前后措辞不同,即取材也有很大的差别,以前认为重要的转折点今日可以置之不顾。当初忽视的机遇,今日看来实为成败关头。”“个人经历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遭遇和发展亦然。”所以,黄仁宇先生反复说,要用长时距的眼光来审视历史,这也就是他的大历史观。围绕着这一历史观,黄仁宇出版过多部著作,《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从大历史的角度看蒋介石日记》等等,这些书,有的朋友可能看过一些乃至全部,还有的朋友可能一本也没看过,无论是那种朋友,都建议你读一下这本论文和演讲稿合集《大历史不会萎缩》,尤其是没看过黄著的朋友,即使只读这本书中“中国现代的长期革命”一文,也能使你对黄的历史观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且,在如何看待历史和思考现实上,也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这个时候,正是期末师生都很繁忙的时候,水云间也正遭受病毒侵袭。看到这个荐书帖很感慨,第一,认真持久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是多么不容易;第二,也许黄先生的书我看不到,但推荐语提到的虚构故事、谈到的黄先生的大历史观以及字里行间传达出的诚意和质朴令人感动和难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01: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学期的大学语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借那些篇目,重温了一些作品。曹禺的《北京人》我原来一直认为是一出很意念化的剧作,但读了节选之后,震惊不已,写得太好了。算是自己给自己荐书,有空想把它借回来。

还有一本书,是《人与衣——张爱玲传奇的服饰描写研究》,这是一本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论著。这样的书,我一般只是翻翻。但这本书从内容到语言都有吸引力,难得的是,我把它从头到尾看完了。有些地方看了不止一两遍。我自认为是个内行的张迷,但读了之后发现,对她不了解、看错了的地方其实还是很多。这就是这本书的收益。对于文学批评来说,看走眼了对自己多少是个提醒。

晚上应孩子的要求,念了绘本《巴巴爸爸搬新家》。读的时候,就让人眼前一亮,心旷神怡。成人经典与之相比,未免惨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23: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峰回路转在2011-1-10 1:03:48的发言:

晚上应孩子的要求,念了绘本《巴巴爸爸搬新家》。读的时候,就让人眼前一亮,心旷神怡。成人经典与之相比,未免惨伤。


同感

有时间可以让小家伙们换书看,让他们互相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22: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峰回路转在2011-1-10 1:03:48的发言:

还有一本书,是《人与衣——张爱玲传奇的服饰描写研究》,这是一本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论著。这样的书,我一般只是翻翻。但这本书从内容到语言都有吸引力,难得的是,我把它从头到尾看完了。有些地方看了不止一两遍。我自认为是个内行的张迷,但读了之后发现,对她不了解、看错了的地方其实还是很多。这就是这本书的收益。对于文学批评来说,看走眼了对自己多少是个提醒。


 

啧啧,难道你没有注意这本书的作者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3 00: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1-1-7 14:52 发表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则小故事:  周立禺中学刚毕业时值对外留学开放尺度,他的父母立即措资使他到美国上大学。初时他不肯去,因为当时他热恋同班的张惜音,果然,他还在爱荷华州忙大考的时候她已和人订婚;等他获得学 ...
昨天看到群里白水师在谈设立荐书公众号的事情,今天睡前特意翻出所有白水荐书的帖子细细浏览,看到这篇也追忆起了大学里的某次经历。 大二因为某次选课落榜,只好补选进了以打分吝啬闻名的荣老爷子讲授的中国通史。期末考试最后一道大题是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当时我唯一的参考书就是随手从家里带来的《中国大历史》,一边抄一边震惊:作者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竟然是负面的!而支持其结论的解释看起来又格外合乎逻辑与经济常识!这种对我来说如同排山倒海,把高中历史课本里所谓的历史价值观冲的一干二净!第一次懵懵懂懂地感受到这是作者自身的思考所赋予的历史观,历史不只是简单的考据与考证。这种想法让我激动不已,只感觉胸中热浪翻滚,飞快膨胀,坐立难安...... 这件事情带来的益处有二,一是凭借最后大题的发挥,荣老爷子给了我全班第一的分数,让我再接再厉大学期间把老爷子的三门大课全部上了一遍,没有缺过一节课,甚至在将近十年以后的今天,我还在引用当年课上学到的观点,终生受益;二是在学过国际经济学关于贸易的理论之后,更理解了书中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缘由,才明白了读书的意义所在--每一本书都是在空间中看似杂乱无章的点,但总有任意三点组成一个面,若干个面又能组成一个“体”,每一个个体连接起来就是一个人的“体系”,这个体系负责提供给我们判断力,思维模式以及美与哀的感受,是整个人生的依托;而那些书海无涯式的悲观更是毫无道理--永远会有一本书,如同一个“巧妙”的点,衍生出无数个“面”,又引爆体系的空间,让其呈几何级数增长。 那一个从书架上抽出《中国大历史》的动作,就和黄仁宇提到的“当初忽视的机遇,今日看来实为成败关头”颇有类似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5 贡献 +2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5 厉害!
白水 + 20 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3 17:23 , Processed in 0.0348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