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94|回复: 7

[论文写作] [求助]被白水老师退回重写的文献综述重写稿,请各位老师同学给点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4 15: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_<)~~~~ 在白水老师课上写的论文综述作业,由于不合格被退回来重写了。这是我一个星期改的成果。不知是否是选题无法驾驭,还是文献不够多,抑或是本人驽钝,还没掌握到写综述的技巧和模式,总觉得和论坛上老师推荐的师兄的毕业论文以及自己看的一些文献综述感觉不同,因此特地把这个星期重写的稿子发到论坛上,希望得到大家的一些意见。不胜感激啊~~~

闽南语词汇与古汉语关系的文献综述

【摘要】作为汉语的一个方言,闽南语与现代汉语存在诸多差异,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均有其显著特色,被称为“语言中的活化石”。闽南语与古汉语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汉语发展史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学界对此关注颇多,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从闽南语词汇与古汉语之间的关系入手,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梳理,力图能使读者对于闽南语与古汉语的关系有个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闽南语    古汉语   词汇

前言:

历史上几次大规模南迁,大量北人在八闽大地定居,险恶的山水阻碍了文化交流,使这里的语言避免了中原地区的流变,稳定地保留了许多古语的特色,因此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闽南语。下面笔者将就闽南语词汇与古汉语关系的研究状况予以总结。

闽南语方言词汇非常有特色,与古汉语的关系极为密切。对闽南语词汇与古汉语关系的研究,主要从语义角度、音节角度、词类角度、文化角度、词源角度等进行划分。

一、语义角度

陈梓生先生认为,“闽南语的古老性体现在词汇上。”他主要从语义继承角度分析:

1、闽南语保留了古汉语中原有语义,而在现代汉语中,此类词已经不再使用。例如:糜,稀饭。《礼记·月令》:“行糜粥饭食。”至今,闽南语仍保留此意。而现代汉语中则由“粥”取代了“糜的意思。[1]

2、闽南语保留了有些词语的古义,而普通话这些词的词义已经转义。例如:鼎(闽南语[dnia44],锅也。 行(闽南语[gnia35],走也。搦(闽南语[liah23],捉也

[1] 陈梓生,《闽南方言的文化特性》,《东南传播》2007年第十二期

二、音节角度

许绿翎与陈笃彬在《闽南方言词汇初探》一文中则认为,闽南方言作为汉语的一个分支,与汉民族共同语还是具有相同点的,例如有实词、虚词、外来词、成语谚语等的分类。但他们同时也指出,闽南方言词汇中还是保留了大量古汉语词汇,他们根据词汇音节角度进行阐述。

1、“上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所以闽南语中保留下来的古语词也是以单音节为主。”[2]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多以双音节的词为主,但是在闽南语以及古语中,单音节的词则占多数。在另几篇文章中,其他作者也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该问题,并且列举了非常详实的例子,例如:日,“出日”即为“出太阳”之意;“厝”,即为“房子”之意;“某”,即为“妻子”之意。

2、“古汉语向着双音节化发展,闽南语也继承了不少双音节词语。”[3]例如:“灶脚”,即为“灶台”之意;“早起”,即为“早上”之意,等等。许、陈二位学者同时认为,这一变化趋势表明了闽南语虽然相对于其他的语言来得更稳定,但是并不是一成不变,它也是跟着时代的变化,语言的发展不断地更新的。

三、虚词角度

以上两个角度都偏向于对实词的研究,而林宝卿与林华东两位学者则着重从虚词的角度分析闽南语词汇与古汉语之间的关系。

在《闽南方言中的古虚词》一文中,林宝卿分析了闽南语中保留下来的古虚词,包括在古语中较常见的“尔、无、未”等。他认为,“闽南语保留的虚词,如作副词的伤、犹,作介词的则,连词的共,抑,以及语气助词等也能够看出闽南语与古汉语有源流关系。”[4]

[2] 许绿翎,陈笃彬,《闽南方言词汇初探》,《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一期

[3] 2

[4] 林宝卿,《闽南方言中的古虚词》,《东南学术》1998年第六期

林华东先生则更注重虚词中关于语气词的研究。他认为“闽南方言语气词系统很有特色。一是继承了古汉语的部分语气词;二是有一些语气词与普通话同源,但用法、语气却有所不同;三是拥有句首语气词,保留了古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5]“尔”、“耶”、“不”等语气词的用法,包括语气词兼类等现象在闽南语中的出现,都可以作为闽南语词汇与古汉语有关系的一个例证。

四、词汇层次角度

罗杰瑞[6]在《闽语词汇的时代层次》一文中提到:“当语言影响的浪潮向南推进时,闽语与其他方言相比,所受影响要少,它较好地保留了原有的汉语词汇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当吸收来自北方地区新的语言形式时,它仍保留早期词源形式,这就导致了同源双式词甚至三式词的产生。”[7]这些语词表现出的时代层次性,则是闽南语不断发展的证据,同时展现了闽南语词汇与古汉语之间的关系。

五、文化传承、交流角度

前文所述四个角度,均为从语言学方面阐述闽南语词汇与古汉语之间的关系。但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文化传承中,可以探究语言的发展。林叶连先生和李如龙先生[8]在探讨闽南语源流时,都从文化传承交流方面进行了研究。林叶连先生在《从<诗经>探讨闽南语存古现象》中提到,闽南语词汇中反映的民俗及其文化内涵恰与周朝相同或相似。例如,婚丧用语与上古一致,这也可作为闽南语存古的一个例证。

而李如龙先生则认为,闽南文化是“海播文化”,自唐宋以来的文化交流,融合了许多国家的词汇,如“番薯”等,这些词语存在百年,亦可以作为闽南语稳定性的一个佐证,从而为闽南语与古汉语存在源流关系提供佐证。许绿翎及陈笃彬等对此也有相近的论述:“唐宋以来,闽南地区海外贸易频繁,……采用音译、意译或借词的方法吸收外来词语丰富自己的词库。”[9]

[5] 林华东,《闽南方言语气词研究》,《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年第五期

[6] 罗杰瑞,美国汉学家。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汉语方言特别是闽方言的研究。出版《汉语概说(Chinese)》等著作和许多重要论文,研究成果在国际语言学界有重要影响

[7] 罗杰瑞,《闽语词汇的时代层次》,《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二期

[8] 李如龙,师从语言学家黄典诚,现为厦门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是公认的闽南语研究大家。

[9] 许绿翎,陈笃彬,《闽南方言词汇初探》,《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一期

总结 :

本人通过查阅、分析有关闽南语词汇与古汉语关系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对闽南语与古汉语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同时对不同研究角度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我认为,闽南语词汇,无论从词义、音节、实词虚词、词汇层次以及文化上分析,都带有鲜明的古汉语色彩。但是,笔者发现,此类研究仍有不足。

1、研究相对滞后,新的研究成果不多;

2、研究不够全面和系统。不同作者均立足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而鲜有观点的碰撞,也没有学者对不同角度进行综合的分析比对。

3、在此类研究论文中,举例丰富而分析少。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对闽南语词汇与古汉语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既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同时又有众多的研究、事例可供参考,是个不错的选题。

 

【参考文献】

[1] 许绿翎,陈笃彬.闽南方言词汇初探[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1).

[2]李如龙.福建方言与福建文化的类型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2).

[3]罗杰瑞.闽语词汇的时代层次[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02).

[4]林宝卿.闽南方言中的古虚词 [J].东南学术.1998 (06).

[5] 林叶连.从《诗经》探讨闽南语存古现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6]林华东.闽南方言语气词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05).

[7] 马重奇,张凡.闽台闽南方言词汇比较考源(一)[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9).

[8] 陈梓生.闽南方言的文化特性[J].东南传播.2007(12).

[9]马重奇.闽台方言的源流与嬗变[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10]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发表于 2010-12-4 17: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俺的语言学很差,普通话也不好,不过还是来抛几块砖,楼主勿怪。

第一,从你很少的参考文献来看,俺揣测你是从中国期刊网或者那个什么维普啥东西上面下的。如果是毕业论文的话,文献可能不够多,文献质量貌似也不够高,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缺少专著;二是学报名声似乎不够。当然,因为可能是课堂作业,所以形式和方法更重要一些吧(再次说明,很多情况都是揣测,比如俺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专著,俺也不知道哪些学报在闽南语方面质量很高,所以俺姑妄揣测,您姑妄听之)

第二,摘要也许可以更加精炼。窃以为一篇文章的摘要看过后,读者应该大体能够揣测出整篇文章的内容和论证,而不是仅仅知道文章要干什么,这是题目要做的事情。

第三,正文和论证可以更加丰满。比如说第一部分语义吧,总得宏观上讲一讲学界的流派和观点,指出哪些是主流哪些是支流,并做简单的分析比较,然后再举出相应的例子加以支持。楼主在第一部分只举了一个例子,也没有总述,貌似与综述之“综”略微偏离了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4 17:56:1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7: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文献,上者自己读过很多书;中者可以找老师推荐;下者可以到期刊库搜些名校的优秀硕士论文或者博士论文,后面会罗列很多文献的,罪过罪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9: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被白水老师退回重写的文献综述重写稿,请各位老师同学给点意见!

谢谢木耳的意见。

关于参考文献,虽然近几年来研究闽南语的文献越来越多,但是与我综述所涉及到的文献不多。此为第一点。其二,我也曾就文献质量问题求教过白水老师,白水老师说可能闽南语这类方言有地域性,因此大的杂志发表的比较少,多集中在地方上。另外,鉴于我的语言学知识也很基础,做这个题目属于对家乡语言感兴趣而做的,因此一些大家,如李如龙、罗杰瑞等的专业性过强的文章,也无法驾驭。

关于摘要的意见很中肯。

改为“闽南语被称为“语言中的活化石”。闽南语与古汉语之间的关系,一直深受学界关注。本文拟从闽南语词汇与古汉语之间的关系入手,分别从语义继承、音节、虚词、词汇层次以及文化传承交流等方面,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梳理,力图能使读者对于闽南语与古汉语的关系有个清晰的认识。”

不知是否更好一点?

关于正文的问题,这也是我认为我这篇文章很难解决的硬伤。由于文献比较少,因此其实每一种分类方法,支持的人都比较单一;鉴于研究成果少,研究者互相之间又比较独立,没有观点上的碰撞,所以难以进行比较。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很苦恼。

所以又有一个问题:如果所研究问题的文献或研究少,其实是件好事,因为你的论文就可以有所创新;但是在此种情况下些文献综述,应该怎么平衡综述内容与实际资料之间的关系。

O(∩_∩)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21: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过心晴在2010-12-4 19:43:27的发言:

谢谢木耳的意见。

关于参考文献,虽然近几年来研究闽南语的文献越来越多,但是与我综述所涉及到的文献不多。此为第一点。其二,我也曾就文献质量问题求教过白水老师,白水老师说可能闽南语这类方言有地域性,因此大的杂志发表的比较少,多集中在地方上。另外,鉴于我的语言学知识也很基础,做这个题目属于对家乡语言感兴趣而做的,因此一些大家,如李如龙、罗杰瑞等的专业性过强的文章,也无法驾驭。

关于摘要的意见很中肯。

改为“闽南语被称为“语言中的活化石”。闽南语与古汉语之间的关系,一直深受学界关注。本文拟从闽南语词汇与古汉语之间的关系入手,分别从语义继承、音节、虚词、词汇层次以及文化传承交流等方面,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梳理,力图能使读者对于闽南语与古汉语的关系有个清晰的认识。”

不知是否更好一点?

关于正文的问题,这也是我认为我这篇文章很难解决的硬伤。由于文献比较少,因此其实每一种分类方法,支持的人都比较单一;鉴于研究成果少,研究者互相之间又比较独立,没有观点上的碰撞,所以难以进行比较。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很苦恼。

所以又有一个问题:如果所研究问题的文献或研究少,其实是件好事,因为你的论文就可以有所创新;但是在此种情况下些文献综述,应该怎么平衡综述内容与实际资料之间的关系。

O(∩_∩)O~

继续揣测……为什么之前揣测你是在期刊网搜的呢,当然实际上可能不是,而是资料确实很少。因为,个人猜测研究闽南语和古汉语之间的关系的话,不见得必然借助以此为标题的论文。比如参考文献所列第10本,如果为真的话,举一反三,类似的书可能很多很多。既然闽南语是活化石,其他名家学者应该也有些只言片语的论述吧。当然,如果实际上没有,那实在难为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3: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被白水老师退回重写的文献综述重写稿,请各位老师同学给点意见!

恩,这也是一个思路。我确实是在期刊网上搜的前几篇文章,后面两本书是在图书馆找的,图书馆写方言的书还算不少,看来还得下下功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06: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10-12-4 21:14:02的发言:

继续揣测……为什么之前揣测你是在期刊网搜的呢,当然实际上可能不是,而是资料确实很少。因为,个人猜测研究闽南语和古汉语之间的关系的话,不见得必然借助以此为标题的论文。比如参考文献所列第10本,如果为真的话,举一反三,类似的书可能很多很多。既然闽南语是活化石,其他名家学者应该也有些只言片语的论述吧。当然,如果实际上没有,那实在难为你了:)

这样热心细致的指点太难得了!:)说的也很对,“研究闽南语和古汉语之间的关系的话,不见得必然借助以此为标题的论文。比如参考文献所列第10本,如果为真的话,举一反三,类似的书可能很多很多。既然闽南语是活化石,其他名家学者应该也有些只言片语的论述吧”,我听到这个题目,也觉得相关研究应不少,但很多论述,却并不见得是在期刊网的论文里,这时单靠计算机检索就不行了,这时就需要专业的指导老师来发挥指路的作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7 6:31:1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19: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查找综述写作的讨论,才发现这个帖子。里面涉及的文献查找、综述写作、摘要写作等问题,不妨看看下面的介绍:

http://www.shuiyunjian.bj.cn/dispbbs.asp?boardid=12&id=921&authorid=0&page=0&star=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3-29 09:30 , Processed in 0.0619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