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古小即

[教学相关] [课程讨论]2011年春季学期周五第三节宁远306文学专题课班级讨论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7 18: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嗯,很赞!尤其是第二封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9 21: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材料二:沈从文小说《静》,《生》

 

阅读材料三:何其芳诗十首

 

预言(潘冰)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停下你疲劳的奔波,

进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脚知道每一条平安的路径,

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脚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

 

1931年秋天,北平

 

 

雨天(葛亚运)

 

北方的气候也变成南方的了:

今年是多雨的夏季。

这如同我心里的气候的变化,

没有温暖,没有明霁。

 

是谁第一次窥见我寂寞的泪,

用温存的手为我拭去?

是谁窃去了我十九岁的骄傲的心,

而又毫无顾念地遗弃?

 

呵,我曾用泪染湿过你的手的人,

爱情原如树叶一样,

在人忽视里绿了,在忍耐里露出蓓蕾,

在被忘记里红色的花瓣开放。

 

红色的花瓣颤抖着过成熟的香气,

这是我日与夜的相思,

而且飘散在这多雨水的夏季里,

过分地缠绵,更加一点润湿。

 

1932818

 

罗衫(贾诗琪)

 

我是曾装饰过你一夏季的罗衫,

如今柔柔地折叠着,和着幽怨。

襟上留着你嬉游时双桨打起的荷香,

袖间是你欢乐时的眼泪,慵困时的口脂,

还有一枝月下锦葵花的影子

是在你合眼时偷偷映到胸前的。

眉眉,当秋天暖暖的阳光照进你房里,

你不打开衣箱,检点你昔日的衣裳吗?

我想再听你的声音。再向我说:

“日子又快要渐渐地暖和。”

我将忘记快来的是冰与雪的冬天,

永远不信你甜蜜的声音是欺骗。

 

19329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9 21: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季候病(穆晓文)


说我是害着病,我不回一声否。

说是一种刻骨的相思,恋中的症候。

但是谁的一角轻扬的裙衣,

我郁郁的梦魂日夜萦系?

谁的流盼的黑睛像牧人的笛声

呼唤着驯服的羊群,我可怜的心?

不,我是忆着,梦着,怀想着秋夭!

九月的晴空是多么高,多么圆!

我的灵魂将多么轻轻地举起,飞翔,

穿过白露的空气,如我叹息的目光!

南方的乔木都落下如掌的红叶,

一径马蹄踏破深山的寂默,

或者一湾小溪流着透明的忧愁,

有若渐渐地舒解,又若更深地绸缪……


过了春又到了夏,我在暗暗地憔悴,

迷漠地怀想着,不做声,也不流泪!


1932年6月23日


月下(陈曦)


今宵准有银色的梦了,

如白鸽展开沐浴的双翅,

如素莲从水影里坠下的花瓣,

如从琉璃似的梧桐叶

流到积霜的瓦上的秋声。

但眉眉,你那里也有这银色的月波吗?

即有,怕也结成玲珑的冰了。

梦纵如一只顺风的船,

能驶到冻结的夜里去吗?


1932年10月11日


圆月夜(石金琼)


圆月散下银色的平静,

浸着青草的根如寒冷的水。

睡莲从梦里展开它处女的心,

羞涩的花瓣尖如被吻而红了。

夏夜的花蚊是不寐的,

它的双翅如粘满花蜜的黄蜂的足,

窃带我们的私语去告诉茸茸的芦苇。


说呵,是什么哀怨,什么寒冷摇撼

你的心,如林叶颤抖于月光的摩抚,

摇坠了你眼里纯洁的珍珠,悲伤的露?

“是的,我哭了,因为今夜这样美丽!”

你的声音柔美如天使雪白之手臂

触着每秒光阴都成了黄金。

你以为我是一个残忍的爱人吗?


若我的胸怀如蓝色海波一样柔媚,

枕你有海藻气息的头于我的心脉上。

它的颤跳如鱼嘴里吐出的珠沫,

一串银圈作眠歌之回旋。

迷人的梦已栖止在你的眉尖。

你的眼如含苞未放的并蒂二月兰,

蕴藏着神秘的夜之香麝。


你听见金色的星殒在林间吗?

是黄熟的槐花离开了枝头。

你感到一片绿荫压上你的发际吗?

是从密叶间滑下的微风。

玲珑的阑干的影子已移到我们脚边了。

你沉默的朱唇期待的是什么回答?

是无声的落花一样的吻?


1933年春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9 21: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刘然)

 

在六月槐花的微风里新沐过了,

你的鬓发流滴着凉滑的幽芬。

圆圆的绿阴作我们的天空,

你美目里有明星的微笑。

 

菊花悄睡在翠叶的梦间,

它淡香的呼吸如流萤的金翅

飞在湖畔,飞在迷离的草际,

扑到你裙衣轻覆着的膝头。

 

你柔柔的手臂如繁实的葡萄藤

围上我的颈,和着红熟的甜的私语。

你说你听见了我胸间的颤跳.

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

 

是的,一株新的奇树生长在我心里了,

且快在我的唇上开出红色的花。

 

 

脚步(张欢)

 

你的脚步常低响在我的记忆中,

在我深思的心上踏起甜蜜的凄动,

有如虚阁悬琴,久失去了亲切的手指,

黄昏风过,弦弦犹颤着昔日的声息,

又如白杨的落叶飘在无言的荒郊,

片片互递的叹息犹似树上的萧萧。

呵,那是江南的秋夜!

深秋正梦得酣熟,

而又清彻,脆薄,如不胜你低抑之脚步!

你是怎样悄悄地扶上曲折的阑干,

怎样轻捷地跑来,楼上一灯守着夜寒,

带着幼稚的欢欣给我一张稿纸,

喊看你的新词,

那第一夜你知道我写诗!

 

193251

 

  乐(胡玲利)

 

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

         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

         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

         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

         

         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

         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

         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

         而且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

         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阴?

         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

         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

         

         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

         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

 

                                         1932.6.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19 21:45:5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9 21: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慨叹(刘欣蔚)

 

我是丧失了多少清晨露珠的新鲜?

多少夜星空的静寂滴下绿荫的树间?

春与夏的笑语?花与叶的欢欣?

二十年华待唱出的青春的歌声?

 

我饮着不幸的爱情给我的苦泪,

日夜等待熟悉的梦来覆着我睡,

不管外面的呼唤草一样青青蔓延,

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

 

如今我悼惜我丧失了的年华,

悼惜它,如死在青条上的未开的花。

爱情虽在痛苦里结了红色的果实,

我知道最易落掉,最难拣拾。

 

1932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6: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去听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22: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图书馆按索书号找半天都没找到何其芳的诗集或文集……郁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5 20: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秋天》发上来,之后的回帖会提到。还有一篇超经典赏析,好像是初中语文教师用书上的。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个人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难得地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

所谓氛围,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体性的境象、风神、气韵。它与严羽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气象有所类似,又有所不同,气象所指更为廓大,包括内容、形式各个方面;氛围似乎主要关乎内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氛围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图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难状。”亦如唐人所言:“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但读之有感,了然于心,也应能言追心意,形之于文。

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诗经》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吗?“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用在这里才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背瓜果所伴随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来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秋天)西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其中“雾”“霜”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还有上一节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渔,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画面在这里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在此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化清静了,人在寂静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真是“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何其芳诗《夏夜》)。写恋爱尤其是初恋,是早年何诗所擅长的,这次他写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这一节才五行,就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角度,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见出那里面的清纯、明净,那是初恋少女似恋非恋时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较这三节诗我们可以看到,前两节主要写外在景物与人事,这第三节真正写入心灵深处,写出了微妙的感觉,使全诗收束在感情的实处。不这么写,难以入情、入神,诗就“飘浮”起来了。


总之,《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它写的是世处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一样专用轻柔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景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围。诗中各幅画面,以及画面里的各个意象,无一不和谐地统一;因而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点也无一不达于极致。技盖至此,非高手不能为。可是何其芳写这首诗时才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赏析读完一遍不妨再读一遍,关注一下其中带到的这首诗和诗人同时期其他诗作的区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25 21:07:3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5 22: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上课时时间太匆忙了,课上没有机会发言,下面是一些我的想法。

全国解放后,何其芳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工作。可能是现实磨去了他浪漫的诗情,主义丧送了他细腻的诗意,那时的他再也写不出青年时代那样的文字。

何其芳编纂的《不怕鬼的故事》非常有趣,但当我看到他写的序时,却怎么也笑不出声,“当中国还是魔鬼当道、魑魅横行的时候,毛泽东同志主办的《湘江评论》创刊号就向中国人民发出号召:‘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同样是写鬼魅,刺贪刺虐的《聊斋志异》与社会大众也紧密相连,为何读来却那么自然、舒坦?历朝历代政治文人不计其数,他们胸怀天下,为何随着历史的车轮慢慢驶近,忧国忧民却被曲解,矛头对准了资本家,对准了官僚?读中国的古代史,就算是当代人所作,与近代史相比也是判若霄壤。不管是谁写的近代史,读上去有什么区别呢?那些文字在中学背过几段后,现在我也能写出。每次想到这,我都觉得很悲凉。

有人说过,毛泽东个人和他所代表的先进集体的革命风格同气魄,深深地感染了何其芳这样一位写过《画梦录》和许多抒情诗篇的人。我不了解那个时代,不了解那个时代的文人,仅是单纯地觉得文学,抑或是艺术,被可怜地扭曲了。

后来何其芳又编了一本《怕鬼的故事》,正值文化大革命爆发,他自然百口难辩。毛泽东亲手修改过的《不怕鬼的故事》序言的事,变成了莫大的讽刺。可是文革结束后,何其芳写作了《毛泽东之歌》,可那不是诗歌,试问被抹掉灵性的他还能写出怎样的诗句?

对何其芳的诗作,我谈不上喜欢,只是当我读到他晚年写的那些旧体诗,感到一股无法消除的沧桑和惆怅。我不知道他为何又专注于写古诗,是因为千年来古诗的积淀足以弥补他消退的诗情?求解。我强烈地觉得他像一只飞蛾,扑向了理想的火焰,不知道理想的火焰是不是还是红色,只是它还是火焰。

“怜君苦读三更夜,假我光阴二十年。胼手不知老已至,鞠躬尽瘁死如眠。”

“积劳成疾居心腹,营馔和羹用地盐。”

(旧俄罗斯谚语:“知识分子乃土地之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5 23: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兰谷在2011-3-25 20:43:17的发言:

先把《秋天》发上来,之后的回帖会提到。还有一篇超经典赏析,好像是初中语文教师用书上的。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个人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难得地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

所谓氛围,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体性的境象、风神、气韵。它与严羽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气象有所类似,又有所不同,气象所指更为廓大,包括内容、形式各个方面;氛围似乎主要关乎内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氛围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图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难状。”亦如唐人所言:“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但读之有感,了然于心,也应能言追心意,形之于文。

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诗经》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吗?“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用在这里才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背瓜果所伴随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来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秋天)西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其中“雾”“霜”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还有上一节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渔,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画面在这里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在此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化清静了,人在寂静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真是“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何其芳诗《夏夜》)。写恋爱尤其是初恋,是早年何诗所擅长的,这次他写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这一节才五行,就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角度,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见出那里面的清纯、明净,那是初恋少女似恋非恋时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较这三节诗我们可以看到,前两节主要写外在景物与人事,这第三节真正写入心灵深处,写出了微妙的感觉,使全诗收束在感情的实处。不这么写,难以入情、入神,诗就“飘浮”起来了。


总之,《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它写的是世处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一样专用轻柔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景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围。诗中各幅画面,以及画面里的各个意象,无一不和谐地统一;因而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点也无一不达于极致。技盖至此,非高手不能为。可是何其芳写这首诗时才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赏析读完一遍不妨再读一遍,关注一下其中带到的这首诗和诗人同时期其他诗作的区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25 21:07:37编辑过]

 

《秋天》是初中语文教材的篇目,跟我提到的那些何其芳诗歌的确有区别。刚开始看赏析,我还以为是你写的呢。末尾一段提到“牛背上的笛声”,而她却是一个“牧羊女”,有意思。你自己的看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4 16:36 , Processed in 0.04164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