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古小即

[教学相关] [课程讨论]2011年春季学期周五第三节宁远306文学专题课班级讨论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2: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刘虎在2011-3-27 0:34:25的发言:

至于鲁迅与卡夫卡,确实鲁迅比不上卡夫卡,所以说鲁迅是中国的,卡夫卡是世界的,呵呵!

虎哥你一贯的就是西方好,中国不行,什么禅宗比不上基督教啊,鲁迅比不上卡夫卡啊。我就不同意你这些观点。我的观点是:他们没法比较优劣。就好比我们不能说老虎比不上狮子,企鹅比不上鳄鱼什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2: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汐颜在2011-3-27 13:12:13的发言:

 

嗯,除了我之前说的“愤青理论”,是不是还因为那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学”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从少数我看过的文学作品来看)?又或者是它们隐约都含着说教的意味?就像我不是太喜欢汪国真的《我喜欢出发》的后半部分,觉得有点像喊口号,这类文字看的有点多了……

不过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我们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吧,我们不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与现实(小即老师在课上也提过这一点),很难形成共鸣。比如我爸特别喜欢反映抗战时期的作品,但是我就是看不下去,因为我不是很理解那些人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听了XX宣言就热血激昂?而相反的,何其芳的爱情诗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因为爱情是一个永恒存在的母题,我们感同身受。

 

我不是太喜欢毛泽东写的东西。。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一般人难以企及。但我总觉得他的许多作品都有着阶级斗争的痕迹,不管是写在纸上的,还是写在中国的土地上的。

“阶级”也是一个观察社会的有效视角。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是否受一个人所从属的阶级角色的影响?通常我喜欢的书和音乐,在我父亲看来是毫无美感可言;而他喜欢的文化产品,我也只能远观并表示理解。是否因为我们平时总是和读书人谈论文学,才自以为有某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学标准?一旦突出了这个群体的边界,那些规则是否就失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3: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lilysirius在2011-3-27 14:36:31的发言:

   对于第三条,我当然也会跳出窗去解救一个要饿死的人。我只是觉得,在解救之后,没有必要再在屋里写一首诗用诗再救一次。虽然有现实主义文学,但文学不是现实,否则,文学就失去了太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27 14:40:05编辑过]

 

很难判定“解救”的工作是否结束的,所以才有“继续革命”的口号。再就是,“社会主义文学”恰恰不是现实,它是相当高于现实的,它写了很多理想化的东西。可为什么在我们看来,还是“失去太多”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9 18: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古小即在2011-3-29 13:03:51的发言:

 

很难判定“解救”的工作是否结束的,所以才有“继续革命”的口号。再就是,“社会主义文学”恰恰不是现实,它是相当高于现实的,它写了很多理想化的东西。可为什么在我们看来,还是“失去太多”了呢?

 

我在网上搜集到了这样的文字:

再解读的第二类研究可以归纳为“新左派文学史观”的文学史叙述,它力图消除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对革命文学的负面印象,塑造全新的二十世纪中国革命文学的现代性面貌,这类研究使人们耳目一新,但往往撇开二十世纪中国问题的复杂性而“走入自造的概念迷宫” [5] 而使其概念缺乏更深厚的涵括力,从而表露出“大概念迷信”的症候。唐小兵的《我们怎样想象历史(代导言)》就是此类观点的滥觞。几乎与之同时,李杨的《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是此类研究的系统展开。

 

 

不知道我是否是断章取义,我觉得社会主义文学是现实的,它的确写了很多他传达出人们的理想,理想必然相当高于现实吗?当时的理想虽然充满了激情与热血,然而我觉得更大程度上说只是一种空想,如果定要把空想划到某个范畴,我不知道究竟答案是什么,但我觉得不是高于现实。它就是当时的现实,一种实在的思想状态。

文学需要来源于现实,需要描写现实,如果用现实本身存在的手法去描述现实,除了现实,就什么也不剩了。记录周代各种礼仪的《仪礼》就是这样的,原始的宗教仪式很快地转化为礼仪制度,维护统治。用礼仪的手段记录礼仪,虽传达出了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很少有文学价值了。这个说法的确有点牵强,想法也只是一点点想法,望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1 00: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古小即在2011-3-29 12:57:12的发言:

“阶级”也是一个观察社会的有效视角。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是否受一个人所从属的阶级角色的影响?通常我喜欢的书和音乐,在我父亲看来是毫无美感可言;而他喜欢的文化产品,我也只能远观并表示理解。是否因为我们平时总是和读书人谈论文学,才自以为有某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学标准?一旦突出了这个群体的边界,那些规则是否就失效了?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我以为都是相当个人化的,必然受到一个人的经历与背景包括他属于的阶级角色的影响(如此看来我似乎就不是和毛同志是一个阶级的……)。这让我想起了对历史的解读,我觉得历史其实也是个人化的,不仅是“胜利者”书写他眼中的历史,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套中国历史,这些历史是相似的,但不会是完全相同的。

其实我始终觉得我们这样的自诩为读书人或者“文学青年”的人,总有着点清高或者自傲的感觉,虽然那可以很淡。我们多少有点觉得和别人不一样,不属于同一个群体,而我们常常与之讨论文学的人和我们属于同一个群体,而这个群体很容易形成一套独特的从属于这个时代的标准。其实这个标准并不适用于世界或者历史,别人也不一定理解,但是我们总是以这样的标准去判定碰到的文学作品或者各种现象。这个是不是有点像“流派”这样的说法?比如说花间派,被划归到花间派的词人算是一个群体,他们有着一套标准觉得词应该写成艳丽的样子,但是别的评论人可能并不赞同。

这样的话,是不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是个体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相似的个体又组合成了一些小群体……?(有点像“我们都是个体,但是我们又从属于不同的国家”……)

这些想法有点乱了……觉得这个题越想越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7: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汐颜在2011-3-31 0:41:50的发言:

这样的话,是不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是个体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相似的个体又组合成了一些小群体……?(有点像“我们都是个体,但是我们又从属于不同的国家”……)

 

 

处在类似境况、类似地域、类似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人可能形成相近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这就是“阶级”学说的合理性所在吧。但它并不能解释一切。马克思设想世界按阶级来划分,设想“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以国家为单位,这个国家的工人阶级打那个国家的工人阶级。世界总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含混的。我们既是人,有作为人的共性,但又有作为个体的差异,共性和个性交缠在一起。观察文学是以“纯文学”的视角来看,还是“政治化”解读?我感觉似乎也要结合这两方面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8: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lilysirius在2011-3-29 18:00:49的发言:

 

我在网上搜集到了这样的文字:

再解读的第二类研究可以归纳为“新左派文学史观”的文学史叙述,它力图消除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对革命文学的负面印象,塑造全新的二十世纪中国革命文学的现代性面貌,这类研究使人们耳目一新,但往往撇开二十世纪中国问题的复杂性而“走入自造的概念迷宫” [5] 而使其概念缺乏更深厚的涵括力,从而表露出“大概念迷信”的症候。唐小兵的《我们怎样想象历史(代导言)》就是此类观点的滥觞。几乎与之同时,李杨的《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是此类研究的系统展开。

 

 

不知道我是否是断章取义,我觉得社会主义文学是现实的,它的确写了很多他传达出人们的理想,理想必然相当高于现实吗?当时的理想虽然充满了激情与热血,然而我觉得更大程度上说只是一种空想,如果定要把空想划到某个范畴,我不知道究竟答案是什么,但我觉得不是高于现实。它就是当时的现实,一种实在的思想状态。

文学需要来源于现实,需要描写现实,如果用现实本身存在的手法去描述现实,除了现实,就什么也不剩了。记录周代各种礼仪的《仪礼》就是这样的,原始的宗教仪式很快地转化为礼仪制度,维护统治。用礼仪的手段记录礼仪,虽传达出了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很少有文学价值了。这个说法的确有点牵强,想法也只是一点点想法,望指正~

 

现在咱们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主义文学是现实的吗?这个问题要是往哲学意义上深推,很难回答,因为首先什么是“现实”就不好定义,现实是指物质意义上的“眼见为实”?还是“心外无物”?是客观现实还是心理现实?是过去的现实,还是现在的现实或未来的现实?是某个人的现实还是某种历史规律暗示的现实?是局部的还是整体的?是表层的还是深层的?
咱们就从最通常的意义上理解,现实指的是,在实际生活中真实存在或发生着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文学是不是现实的呢?我们可以看社会主义文学的一些代表作:《创业史》、《金光大道》、《艳阳天》,这些作品里出现的正面人物应该是“高于现实”的。作家浩然说:
“我在构思小说时,对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常常从完全相反的角度去设想。譬如,到商店去,遇到一个营业员态度特别恶劣,甚至挨了骂,但在写小说时,我就设想遇到一个好营业员,对人如何热情如何周到;一个生产队员懒惰消极自私自利,我就设想一个勤劳积极大公无私的形象……”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个针对社会主义文学的专有名词,它其实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双结合,就是说,描写的是“未来的理想的现实”,是“理应如此的现实”。可以结合下列两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家的言论来理解:
高尔基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必须在“过去的现实”、“现在的现实”之外同时写出“未来的现实”:如果没有它,我们就不会理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是什么。
 
茅盾说:各种浪漫主义所表现的对于崇高理想的追求,对于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梦想”,是有现实基础的,是被现实的革命运动所指引而向着确定的目标并且烧起了旺盛的斗争的情绪的;表现在人物描写上,这就是肯定的人物性格往往为作者的理想所提高,比现实人物更完美,因而也就有更大的教育意义。

 

再谈关于文学是不是要高于现实。我一直有一个想法:现实就是最伟大的一本小说,而作家的任务是不断逼肖现实,无限地靠近现实的“真实”。由于“语言”这一工具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和现实一模一样,但我们需要无限靠近它。如果有作家表达出我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复杂心绪的万分之一,我已认为他是了不起的作者。这说的是写作的目的。而写作的手段却可以“高于现实”,但最终要传达出“真实感”,“现实感”,从内在与现实持平。后者的例子是《大话西游》,它有一个魔幻的外表,是高于现实的,但它传达出的人的身不由己却是刻骨铭心的“现实”。这方面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很多电视剧走了魔幻路线,但让人看不下去,就是因为它们最终并没有传达出一种“真实感”、“现实感”。打个比方,各种表现手法就像是旋转的陀螺,而“逼肖现实”却是它唯一的不可脱离的圆点。引《麻西小胡》的作者文珍的一句话:“于我而言,没有什么比逼肖现实更重要的文学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 20: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某课上,小即同学是不是曾说过一个话,大意是故事虚构没关系,但细节必须真实才能打动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 20: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现实就是最伟大的一本小说,而作家的任务是不断逼肖现实,无限地靠近现实的“真实”。由于“语言”这一工具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和现实一模一样,但我们需要无限靠近它。如果有作家表达出我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复杂心绪的万分之一,我已认为他是了不起的作者。这说的是写作的目的。而写作的手段却可以“高于现实”,但最终要传达出“真实感”,“现实感”,从内在与现实持平。”我非常认同。我觉得社会主义文学时期正是在远离“现实的真实”。虽然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隔阂,但是好的作品是可以穿越时代的,触及读者心里的真实感。就这个层面说,那个时期的很多文学作品是失败的。

对于哲学,我一点都不懂,对于文学,我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到这个课堂。我希望通过这门课,去读一些我可能一生都不会去读的作品,在交流中收获更多。现在看来这个选择太明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23: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11-4-2 20:04:30的发言:
在某课上,小即同学是不是曾说过一个话,大意是故事虚构没关系,但细节必须真实才能打动人?

对,说过。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典型的例子,一个虚构的大框架,但是人作为甲虫的每一个细节都追求准确、真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3 18:35 , Processed in 0.02810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