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261|回复: 116

[教学相关] [课程讨论]2011年春季学期周五第三节宁远306文学专题课班级讨论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5 23: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春季学期周五第三节宁远306文学专题课班级讨论帖

 

缘起:本门课程鼓励大家自由发表看法,尤其欢迎不拘陈见,直见性命。因课上留给同学发言的时间有限(一般为10分钟左右),故特辟此贴延伸讨论。欢迎课上未能发言的同学将自己的看法跟贴如下,亦欢迎围观大侠拍砖,冀有益于增进我们对世界的感受与认知。

 

阅读材料一:鲁迅《狂人日记》、《长明灯》

 

先转帖这两天收到的两封同学来信:

 

胡老师:
     您好~~~
      其实我一直都有一个问题搞不清楚:为什么人们总要赋予作品那么多的象征意义,就像是我们以前一直做的语文阅读题~~经常会问:作者在这里为什么用这个词,这个词有什么意义,代表了什么什么思想~~~虽然我们私下里,总是开玩笑的说,有的时候,作者这样写,可能也只是一种语感罢了,有些东西,也许连作者本人也不清楚。
      说是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总是试着从自己的思想出发,但是这种思想却又总是被局限在自己所强加的框架里~~就像是上课时讲的《长明灯》,提到它,大家就会说,封建礼教,荼毒之类的~~我觉得,其实,阅读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最直白的感觉。理解一个作品要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这没错,但是,如果把阅读一个作品硬生生的只往你所认为的那个方向套,也许,有的时候,你可以尝试解释清楚,但是那种知道结果的文学,真的是真正的文学吗?
    提起鲁迅,就是反封建礼教,就是卫道士~~我认为,这不是文学,而是一种标准答案,人们提供的标准答案。
    看一个作品,要结合时代背景。但是,我觉得不能把时代背景当做解释所有文学作品的唯一答案。
    就如我对《长明灯》的理解就是凉薄,人与人之间的凉薄,那是一种不能言说的悲剧,长辈,同龄人,晚辈,一切的凉薄。就像是《孔乙己》的最后,也许,他是真的死了。
     我总是会从鲁迅的作品中看到凉薄,那种淡淡的悲哀。
     而那些反封建礼教的~~在我,却是凉薄之后,那些附加的诠释。
     从小参加过很多语文阅读比赛,有时,也会有些不错的成绩,但是,每次,当我看着那些专家们给出的标准答案,和老师辅导时跟我们说,这几点,一定要答到,这个格式一定要写清,时代背景一定要联系,我总有些不知所措的惊愕,诚然,有时,这些方法的确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但是,我确总有种文学不再是文学的感觉,它只是一种理解,一种标准的理解。文学不应该只是文学吗? 
 
     最后,感谢老师看完我的小小牢骚~~~
 
                                                          伪文艺女青年的
                                                                           frye O(∩_∩)O哈哈~

 


      回信:小沉,你好!我完全赞同你的意见,你说到的“标准答案”的问题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它需要评分,所以需要标准化。而现在大学里,你完全可以自由发挥,随意联想,勿使思维陷入某种框框。我一直强调尊重个人的阅读直觉,比如你读出的“凉薄”,这就很好,是你的创见,对老师也很有启发。希望你一如既往地独立思考,质疑权威,收获一个自己的世界。

 

胡老师:
        您好!!因为上课时间有限,我在课堂上没有发言,在此希望与您交流我读《狂人日记》《长明灯》的读后感。
        我想讨论的是我看完这两篇同是描写“疯子”的小说的直观感觉,也是有关两篇小说形象设置和表现手法的看法。虽然说这两篇的主人公都是疯子,但是我觉得这两个“疯子”也不是一样的,而且通过“疯子”这个文学形象表现主题的手法也是有利有弊。
       1、我认为《狂人日记》中的“疯子”是个患有妄想症的偏执狂,书评里通常的说法我都认同,即:在那个时代,普通人都习惯了封建礼教的束缚,所以对这个吃人的本质都麻木了,并不能觉察到,所以只有是象征“先驱者”的疯子才能发现这个老百姓都习以为常的黑暗本质。但是我认为用偏执狂的视野来表现吃人社会的主旨也是有一定弊端的。偏执狂所看到的吃人的社会,不止是被封建礼教扭曲的,而且很大程度也是被他自己扭曲的(就比如别人对他善意的打招呼微笑——无论时代怎样黑暗,邻里关系的友好应该还是存在的;医生嘱咐的吃药等等细节方面……虽然我也同意这是为表现主人公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偏执狂,但这种描写还是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难免会使读者(起码让我这个读者)产生一种困惑:这个吃人的社会究竟可怕到什么程度?吃人本质虽然存在,但是它或许没有那么严重,小说是否只是为了阐述这个主旨而过分地夸张了?也就是说,过分地夸张反而削弱了小说的说服力和主旨的可信度。
      2、《长明灯》里的疯子显然是比较普通的疯子,不像《狂人日记》偏执、妄想到了那样的程度,整个故事也比《狂人日记》更平和。但是其弊端是没有用第一人称来叙事,所以一些情节也没有交代清楚。长明灯代表的是封建礼教的束缚,普通的村民就是封建卫道士,他们保护长明灯就是在捍卫封建礼教,这都是公认的论断。疯子象征启蒙者,但是疯子从头到尾所说过的为什么要熄灭长明灯的原因只有一句话,即熄了就不会有虫子洪水什么的东西。但至于他何以有这样的想法(即为什么打破封建礼教才能获得幸福)却因为非第一人称叙事而没有交代,比起《狂人日记》,剖析的深度显然就差了一点。
       所以我的意见是,“疯子”的象征义是阐述这种革新主题最好的表现手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多少还是有些不足(我的说法可能有些狂妄,但是这确实是我看完以后自己的直观感觉)。不过我觉得更高明的表现手法是《变形记》里荒诞的人变虫的手法,外表变成非人,但是依然保留了人的思想意识,在普通人看来他确实是不同的、异化的,但他依然可以用普通人的视角来公正地审视社会的弊病,所表现的主题也更加公允。
       以上是我个人的见解,感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畅所欲言、思维碰撞的平台,恳请您指正!!
       祝好!!!
                                                                           商院08级 郭宇杰  3.12.

 

回信:宇杰,你好!你的想法令我击节赞叹。你涉及的是鲁迅小说表达的限度,它的有限性。我课上说这两则小说都是“寓言”,大概也是这种感觉,就是说它像雕像一样象征了某种现实,但并非写实,并非对现实精雕细刻、大规模地铺开。《鲁迅批判》的作者李长之说,鲁迅本质上是诗人和战士,而不是小说家。你列举的《变形记》的例子表明,卡夫卡和鲁迅相比,更是一个小说家。这大概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鲁迅的小说事业为何未能兴旺发达。不过,《变形记》可能是卡夫卡小说中的特别的例子,卡夫卡的其他一些小说如《在流放地》、《乡村医生》其实也蛮像鲁迅这两篇的。当代作家残雪既喜欢卡夫卡,也喜欢鲁迅,她的小说继承了鲁迅和卡夫卡的传统。
你的观点使我受益。多谢

 


 

 

[此贴子已经被白水于2011-3-17 12:34:2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3: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11-4-17 20:27:44的发言:

每次看这楼都觉得很美好——纯净的感悟、美丽的文字,温暖的对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7 23:44:23编辑过]

 

谢谢鱼大侠的倾情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9 21: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子与顾城,似乎脱离于我们的世界,很洁净的像一个孩子在看着周围的一草一物,静静动动

 

看顾城的信,突然想到了高中和好友写信的日子,那种已经渐渐远离的情感方式,厚厚的一沓,一段记忆,不会轻易的去打钩、删除,不会被压埋在各色广告的邮箱,它静静的躺在抽屉里,等待着哪一天,我又去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9 21: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子与顾城,似乎脱离于我们的世界,很洁净的像一个孩子在看着周围的一草一物,静静动动

 

看顾城的信,突然想到了高中和好友写信的日子,那种已经渐渐远离的情感方式,厚厚的一沓,一段记忆,不会轻易的去打钩、删除,不会被压埋在各色广告的邮箱,它静静的躺在抽屉里,等待着哪一天,我又去回忆。


 

 

还是我,只是改不了昵称又换了个号,,,罪过罪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9 22: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古小即在2011-4-19 13:23:55的发言:

 

谢谢鱼大侠的倾情支持!

不客气,下次去蹭课你假装没看见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23: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三羊在2011-4-19 21:41:12的发言:

海子与顾城,似乎脱离于我们的世界,很洁净的像一个孩子在看着周围的一草一物,静静动动

 

看顾城的信,突然想到了高中和好友写信的日子,那种已经渐渐远离的情感方式,厚厚的一沓,一段记忆,不会轻易的去打钩、删除,不会被压埋在各色广告的邮箱,它静静的躺在抽屉里,等待着哪一天,我又去回忆。


 

 

还是我,只是改不了昵称又换了个号,,,罪过罪过,,,

“洁净”,很准确的词。要达到洁净,他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你的联想对我是一个重要的提醒。重读顾城和谢烨的通信,的确会使人怀念以前用钢笔写信的日子,而这样的信都已经多少年没有了啊,可以预见,它们会彻底消失。再不会有那样缓慢的节奏和耐心了,记得我曾经那么迷恋在家乡的老街上行走,看见街边手艺人的店铺多少年没有改变,体会到一种沉静的东西————打住,不知不觉,又陷入了“酸腐”的怀旧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9 23: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顾城的信也有种很奇特的感觉,总让我想起“低语”“呢喃”这样的词汇。他真像个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0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寒凝在2011-4-19 23:28:39的发言:

我看顾城的信也有种很奇特的感觉,总让我想起“低语”“呢喃”这样的词汇。他真像个孩子。

 

我倒觉得他本就是孩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0 23: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拉斐尔的宁静圣洁相比,梵高一直不是我最喜欢的画家。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梵高的画会说话。翻看了几张梵高的画,其中的《鸢尾花》、《向日葵》等花的静物有个共同的特点:画面上半部的花都开放得明亮到疯狂的地步,而下半部则大多会有几朵枯萎的死亡的花。从同一幅画中我能听到生命的呐喊和沉重的死寂,或者说,在死亡的同时获得新生。

     这也许就是海子自杀的一个原因吧。让他以为的近于枯萎的生命去拥抱死亡,从而得到更灿烂的开放。如果是这样,那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的温暖和明媚就可以理解了,因为那是海子将要去的地方啊。就像即将远行的青年一样,有对旧地的不舍和祝福,也对梦想中的目的地充满了憧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0 23: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汐颜在2011-4-15 23:39:25的发言:

以前对海子的印象始终停留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首诗,直到去年去了甘肃青海一带,看到那杳无人烟的荒漠,突然近似疯狂地喜欢上了海子的那种“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这样的感觉,尤其是《日记》给我的感觉:我只是我,一个个体,游离在世界之外,与周围的人群是那么格格不入;欢笑与痛苦是别人的,胜利与失败与我无关,我只是一个人独自想念那个不知道存在与否的亲人;我一无所有,两手空空,草原与荒漠于我仍旧孤独,即便有着那些居住活路过草原荒漠上的人们;夜很深,车厢里众人都已入睡,而我却因为这份孤独无眠、因为这份孤独而更孤独、因为这份孤独而思念那些可能会是亲人的人,即使他们或许不存在……

当我站在风化的岩石群之前,向远处眺望却只看到了一个矮小的房子孤零零地停在天与戈壁之间,天和地无限蔓延,云彩翻滚着从屋顶上方流过,它却是静止的、渺小的;而回身时看到同行的游人正三五成群地拍照留念,不禁有种从天外回到凡尘的感觉。置身戈壁,仿佛觉得这里不是人世、而我也不属于人世。我存在于天地间却不存在于人世……这样的感觉特别于我特别像读海子的一些诗时候的感觉。

海子的诗总是给我一种很强烈的个体感,他像是游离于尘世之外,不属于这个世界……

同感哦~第一次去草原,清晨起来还是雾蒙蒙的,四周除了一座巨大的玛尼堆以外什么都没有,玛尼堆上的陈年的彩色布条随风飘动。很冷。第一想法是从小就读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写得太妙了。站了一会儿突发奇想自己是一颗草一块石头吧,谁知道呢?就站在这里,用草的方式呼吸,用石头的眼睛环顾草原。觉得自己是个神奇的存在。这么想的时候就有了一种很安宁的归属感,好像自己生生世世都生活在这里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0 11:46 , Processed in 0.0574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