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90|回复: 12

[历 史] [转帖]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龙门石窟陈抟石碑对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0 10: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院洛阳游龙门石窟见陈抟石碑对联,郑导满口胡说八道,瞎说一气,本人在网上已查到,转帖如下: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http://iask.sina.com.cn/b/10183734.html

 

1开张,形容词,形容雄伟开阔之貌,语出杜甫《天育骠图歌》: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遂令大奴守天育,别养骥子怜神俊。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说文解字》:岸,水厓而高者。天岸,天之厓。天岸马,一跃而至天厓之马,天下良马之最佳者。古人说,马八尺为龙。良马,乃龙也。故此句为隐语,赞美伊阙风光,如飞龙在天。

奇逸人中龙中,奇逸,变幻莫测之貌。人中龙,人中之俊杰。比如象爱我洛阳这样的帅哥。这里是陈抟自比。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字面意思:伟俊哉,驰骋天下之良驹!奇逸哉,龙行江湖之英豪!字里隐意:伟哉龙门,美如良骥!陈抟人杰,何人能敌?


2
、陈抟,出生年不详,卒于989年,五代宋初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毫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隐居不仕,赐号希夷先生。著有《无极图》和《先天图》,认为万物一体,只有超绝万有的一大理法存在,此论为宋代理学家所推崇。工书法,胎息北魏王远《石门铭》。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这十字刻石并非陈抟亲书,是明代好事者集其字成此联而上石。

此十字,笔笔从《石门铭》中来,字字从《石门铭》中出。书法雄浑圆劲又清华超逸,绝无重浊之气,所谓似不食人间之烟火者。那种开张的气势、奇逸的意态,确如天岸马、人中龙,自有一种仙风道骨。这与陈抟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二十余年、修炼得道的习性和身份很是吻合。

宋代石延年诗道:希夷先生人中龙,天岸梦逐东王公,酣睡忽醒骨灵通,腕指忽忽来天风。鸾舞广漠凤翔空,俯视羲献皆庸工,投笔再拜称伎穷,太华少华白云封。诗中对陈抟推崇备至,称为人中龙,并把王羲之、王献之贬为庸工。看来这件刻石的联语: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是由此诗简括而来。

陈抟书之所祖《石门铭》,乃北魏名刻。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将此铭列为神品,认为《石门铭》飞逸奇浑,分行疏宕,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鹤跨鸾。所谓若瑶岛散仙,骖鹤跨鸾,无非是称其字翩翩欲仙,超逸可爱。其书好在笔画的圆融流动,字势的疏宕奇逸,无一俗笔,无一俗姿。腕下忽忽来天风,纸上拂拂有仙气,与那些搔首弄姿、拳打脚踢之书,有着天壤之别。
不消说,陈抟学《石门铭》十分到家,可谓形神毕肖。然而这一点一画都是《石门铭》,仅仅形神毕肖而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属于陈抟自己的?鹦鹉学舌,不是自己的语言;邯郸学步,不是自己的步伐。这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尽管陈抟书学《石门铭》,已经登堂入室,那开张的气势、奇逸的意态,令人欣赏,但最终寄人篱下,没有别开生面,论价值毕竟不大。陈抟至多只是人中龙,而不是书中龙。诗道:俯视羲献皆庸工,此言差矣。陈抟书比起二王来,正如俗话所说:短裤子,短袜子,上下相差一截子!”


3
、陈抟(871—989),宋代真源(今河南鹿邑)人。字图南,自号扶摇子,隐居不仕。书法取法《石门铭》。此联为晚明人集陈抟书法而成,全联用笔于矫健灵动之中,参以锥辣之趣,结体奇险,势态崚嶒,虽然很少有牵带萦回,却能承上启下,笔断意连,可谓联中之稀有珍品。


4
、这对联的具体写法见下面网址
http://www.sf108.com/bbs/viewthread.php?tid=156014

 

-------------------------------------------------------------------------

龙门石窟: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20080926 星期五 12:22

http://hi.baidu.com/%B2%BB%BC%FB%B7%E7%D3%EA%BC%FB%B2%CA%BA%E7/blog/item/d5db75a4e6cebff19152eee2.html

 

此副作品为宋末陈抟所书。陈抟。宋末真源人,五代时期隐居华山。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十个大字,其中,有减笔;三字亭然腾举;三字短足而矮。头八个字横写一排。都强调撇和捺的斜画,造成大步迈行的动势,给人以极广阔的向横拓展的感觉,的确渗透了开张奇逸的意味。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10: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洒家贴不上来,有会者请代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0 10: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说的很靠谱,当时俺就觉得郑导的思路有问题。与他又说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0 16: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导游基本知识都不懂,何况文化概念了。曾经去天坑,导游说,这是经过几百亿年形成的,古老壮观。众人听后,无不叹服称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0: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导游出于职业关系,喜欢夸张演绎臆解,耸人听闻,以引起游客兴趣,这也是人情之常,可以理解。不过这个郑导确实是我见过最能胡吹的一个,比如释永信智斗日商的故事,除了YY之外没有别的词可形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12: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哈哈,谢谢虎哥!我最高兴了,“馬”还是“馬”~~~

那个“竒”字,我和高高费尽口舌,也没法让郑导相信没少一画,他可真够顽固的,(*^__^*) 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12: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岸马”,一跃而至天厓之马,天下良马之最佳者。古人说,马八尺为龙。良马,乃龙也。故此句为隐语,赞美伊阙风光,如飞龙在天。

 

开张天岸马——回想龙门气象,还真是如此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12: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郑导的一路解说,好比“唐诗剑法”被生生解成“躺尸剑法”,大好山河气象全无,但不靠谱本身也是一谱,以讹传讹说不定又能传出一部《连城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1 12:56:2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13: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虎师说的是否是这样的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14: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导游往往是编故事的能手,却不是行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21:56 , Processed in 0.0766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