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21|回复: 46

[文 学] 读唐诗点评的几处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5 21: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读《唐诗小史》和《花间十六声》,期间遇到几个问题,自身可查阅资料和思考能力有限,想请各位共同探讨。

1.唐代诗人喜云游,联想到当时很多诗人仕途并不如意,想请问他们云游的经费一般靠什么支持?是否当时物价低,即现在所谓的穷游;或有政策对云游特别鼓励?此问题希望有典为证:)

2.杜甫诗中有一倒装名句“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请问正装后应如何排序?一开始我认为是“琥珀薄杯(杯薄)春酒浓”,“玛瑙寒碗(碗寒)冰浆碧”,后和木耳兄讨论时,他提到“寒”修饰“冰浆”可能更合理,我也认为有道理。那么,是否有可能是“玛瑙碗碧冰浆寒”?估计要真的见过的人方可知晓了。

3.花间词中常用“屈曲”一词,请问“曲”读音是否为第一声,“舟曲”也是一样吧?这问题在网上曾争论过,据说新闻联播主持人都曾读错过。在线汉语词典则更让人一头雾水,也不知是哪个组织编的,常音不对义,误人子弟,还请各位帮忙揪揪错。

另外,和各位分享一个灵儿的意外收获。去年看郎咸平解说“气候门”事件,即所谓碳排放导致气候升温是捏造事实的丑闻。郎根据统计数据指出全球气侯冷暖往复在人类历程中是正常不过的事件,碳排放只是很小的影响因素。恰好,我在读《花间十六声》第一节便看到“唐宋时代,全球气候,包括中国这一地区的气候,要比今天温暖的多”,后举了很多绘画和诗歌例子证明(16页-18页)。顿时惊喜不已,呵呵!

发表于 2011-6-11 08: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刘虎在2011-6-11 0:50:50的发言:

我认为“琥珀杯薄春酒浓,玛瑙碗碧冰浆寒”更合理,中国古诗不能完全死抠语法,很多时候要读者灵活理解。我当年在酒泉买过一对夜光杯,至今还放在家中,杯壁很薄,近似透明。下句中“碗”用“碧”、“冰浆”用“寒”修饰才对,杯薄碗碧,酒浓浆寒。

  

 

同意。瓷器也好,玉器也好,做的杯子多以薄者为上品。酒呢,当然以味厚者为上。薄酒,乃味道淡薄之酒,多用于自谦,如“一杯薄酒,不成敬意”,用于它指,则恐怕不太合适,尤其这首诗写的还是驸马府中的饮宴,更无指宴客之酒为薄酒的道理。至于灵儿说的“前后两句倒装在浓、碧、薄、寒四字上顺序不一致,不知唐诗中是否允许这样的前后错位倒装”,这其实很正常,古人作诗用这种今人眼中的所谓“倒装”,一是像非鱼君说的那样,考虑修辞效果,二,还要考虑声律。这两句中,浓和寒是平声字,薄和碧是仄声,只有按照“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这样来安排,两句末才能上仄下平,且押十四寒的韵脚,可以说声律方面的要求,也排除了这四个字按照其它顺序来安放的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4: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1-6-11 8:47:51的发言:

 

同意。瓷器也好,玉器也好,做的杯子多以薄者为上品。酒呢,当然以味厚者为上。薄酒,乃味道淡薄之酒,多用于自谦,如“一杯薄酒,不成敬意”,用于它指,则恐怕不太合适,尤其这首诗写的还是驸马府中的饮宴,更无指宴客之酒为薄酒的道理。至于灵儿说的“前后两句倒装在浓、碧、薄、寒四字上顺序不一致,不知唐诗中是否允许这样的前后错位倒装”,这其实很正常,古人作诗用这种今人眼中的所谓“倒装”,一是像非鱼君说的那样,考虑修辞效果,二,还要考虑声律。这两句中,浓和寒是平声字,薄和碧是仄声,只有按照“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这样来安排,两句末才能上仄下平,且押十四寒的韵脚,可以说声律方面的要求,也排除了这四个字按照其它顺序来安放的可能。 


总算等到第一个解答了,呵,还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啊!白水师提到的声律和十四寒我之前完全没想过,若非查了平水韵,还不知薄为仄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1 15: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1-6-11 8:47:51的发言:

 

同意。瓷器也好,玉器也好,做的杯子多以薄者为上品。酒呢,当然以味厚者为上。薄酒,乃味道淡薄之酒,多用于自谦,如“一杯薄酒,不成敬意”,用于它指,则恐怕不太合适,尤其这首诗写的还是驸马府中的饮宴,更无指宴客之酒为薄酒的道理。至于灵儿说的“前后两句倒装在浓、碧、薄、寒四字上顺序不一致,不知唐诗中是否允许这样的前后错位倒装”,这其实很正常,古人作诗用这种今人眼中的所谓“倒装”,一是像非鱼君说的那样,考虑修辞效果,二,还要考虑声律。这两句中,浓和寒是平声字,薄和碧是仄声,只有按照“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这样来安排,两句末才能上仄下平,且押十四寒的韵脚,可以说声律方面的要求,也排除了这四个字按照其它顺序来安放的可能。

 


哈,专家终于出来解答了,我和灵儿私下里都等急了

薄酒,乃味道淡薄之酒,多用于自谦,如“一杯薄酒,不成敬意”,用于它指,则恐怕不太合适,尤其这首诗写的还是驸马府中的饮宴,更无指宴客之酒为薄酒的道理

若论诗人喜欢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杯浓”“酒薄”未必不可以,但如白水老师所指,这首诗的语境限制了“酒”不能搭配“薄”,那“杯”自然也就不能和“浓”组合了。这个论据很有力,受教了,专家就是专家

“薄”是仄声字,只能说明它需要被调到句末位置,但不能证明原来的位置在“杯”后还是“酒”后。看来这里主要是语境限制了语义只能有一种的理解。

“琥珀”这句的词语一换再换,而且不是两句同样换位,这样的例子我只见过这个,很想知道唐诗中还有没有其他例子。唐诗,或者杜诗中的倒装句(这和先秦汉语所谓“倒装”性质不一样,那是原有的顺序,这是有意为之的调换位置,从语言学角度属于倒装了)到底有没有变换规律?只要为了韵律、修辞就可以随意调换词语吗?这方面有没有专门的研究论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1 16:42:0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1 16: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

大家的讨论都很精彩。还可以补充一点:

杯浓,碗碧,都是盛了酒浆的杯碗,是透过酒浆观感到的杯碗,浓与碧说的也就不只是杯碗,这样的句子就给出了一种其他改句所传达不出的“沁”感。这样来看,反倒不好说诗句是倒装句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1 16: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青丝霓裳在2011-6-11 16:08:08的发言:

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

大家的讨论都很精彩。还可以补充一点:

杯浓,碗碧,都是盛了酒浆的杯碗,是透过酒浆观感到的杯碗,浓与碧说的也就不只是杯碗,这样的句子就给出了一种其他改句所传达不出的“沁”感。这样来看,反倒不好说诗句是倒装句了呢。

 


有人对“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句的理解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作者不是故意调换词语,不是倒装句。

所谓倒装,是相对普通说话时的正常语序而言,诗词常常打破正常的语序或表达习惯,形成特殊的语言效果。这样的语句在日常会让人奇怪,但在文学作品中就会觉得很自然,很妙,如你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尤其是诗词有自己的语法规律,确实也可以不说是倒装。比如一般说话时,如果不是问答对话,动词谓语是要出现的,但诗词中就可以只罗列名词,却能达到动态的效果,最典型的就是“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1 16:37:5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1 16: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想起灵儿第三个关于声调的问题,是指“曲”字本身有两个声调,还是指表示“弯曲”有两个声调呢?

我那日的回答,“曲”有一个声调,是指“弯曲”之义。表示“曲子”时,是第三声。

上网查了一下,“舟曲”的“曲”有人念成第三声。可能有一个原因,“舟”是第一声,,两个同声调的字连读不容易,后面的声调因此在口语中变调了。这样的现象汉语中很多,比如已成规律的“连上变调”。“屈曲”念起来,可能也是变调更舒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1 16:32:5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1 16: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11-6-11 15:17:56的发言:

哈,专家终于出来解答了,我和灵儿私下里都等急了


薄酒,乃味道淡薄之酒,多用于自谦,如“一杯薄酒,不成敬意”,用于它指,则恐怕不太合适,尤其这首诗写的还是驸马府中的饮宴,更无指宴客之酒为薄酒的道理。


若论诗人喜欢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杯浓”“酒薄”未必不可以,但如白水老师所指,这首诗的语境限制了“酒”不能搭配“薄”,那“杯”自然也就不能和“浓”组合了。这个论据很有力,受教了,专家就是专家

“薄”是仄声字,只能说明它需要被调到句末位置,但不能证明原来的位置在“杯”后还是“酒”后。看来这里主要是语境限制了语义只能有一种的理解。

“琥珀”这句的词语一换再换,而且不是两句同样换位,这样的例子我只见过这个,很想知道唐诗中还有没有其他例子。唐诗,或者杜诗中的倒装句(这和先秦汉语所谓“倒装”性质不一样,那是原有的顺序,这是有意为之的调换位置,的确属于倒装了)到底有没有变换规律?只要为了韵律、修辞就可以随意调换词语吗?这方面有没有专门的研究论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1 15:19:12编辑过]

 

呵呵,专家不敢当,各言其所思而已。至于两句并非同样换位,唐诗里还是有其它例子的,老杜的诗里就有,如“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

 

有没有变换的规律我说不上,我这里想谈谈,如何理解和欣赏这种变换。这几个问题,灵儿本来是用站内信来问我的,这第二个问题激起了我长篇大论的想法,所以就请她发上来,大家一块探讨。

 

灵儿的问题是:“杜甫诗中有一倒装名句“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请问正装后应如何排序?

 

前面的几个帖子,都是用来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但这里我最想说的是,我们是否一定要问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正装”后如何排序就不能欣赏这两句诗吗?我们的欣赏一定要依赖于倒装之类的语法分析和正装还原吗?顺着这个问题走下去,又涉及到我们该如何认识古代汉语的某种特点,有没有极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某些东西?为什么古诗“译”成现代白话味道极差?等等。

 

这个话题往下说很深,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叶维廉和申小龙这两个人的观点。申小龙特别强调,古代汉语的语法是松散的,一个个汉字是意义的粒子,碰撞就会产生出意义,而现代汉语的语法则以精密见长。不能简单地拿后者套到前者身上。叶维廉则强调,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重演示重感受,用今天的语法去分析它的句法,并不是一种恰当的做法。这两个人的文章,我读叶文在前,是在大学本科时代的读到,读时有醍醐灌顶之快,申的文章是在我读研后看到的,又更强化了我的某些想法。

 

这里还是拿一些例子来说话吧:

 

如“诗酒光阴”“琴书岁月”,你看到这两个词的一瞬间,脑子里出现的是什么?是“作诗饮酒的光阴”和“弹琴读书的岁月”这样“名词动用”再加一个“偏正结构”么?还是某些直观的意象瞬时带来的冲击和诗意的回味?你看到“屋上松风吹急雨”句中的“松风”一词时,是同时感受到了松和风,还是“winds in the pines”“winds through the pines",告诉我,有in或through这种东西么?同样,“杏花春雨江南”,是说“杏花春雨代表了江南”么?还是由特写到近景到远景的镜头推换?如果说这个句子还可以勉强用“代表”来粘合成现代汉语,那么,蒲松龄写女子妩媚动人时所用的“娇波流慧”一词呢?请问,是什么语法结构?是说“娇的波流出慧”么?如果说根本就没法套到现代汉语结构里,那么这个词美不美?如果依然很美,甚至那种强大的冲击力根本无法用现代汉语复制,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多年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去套古诗句,把“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解成“风折之笋垂绿,雨肥之梅红绽”(这是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中的解法),或“风折绿笋垂,雨肥红梅绽”,似乎只有这样还原出个因果才叫读诗,但为什么就不是,诗人远处先看到鲜艳的绿色和红色,再近一点看到折下来和绽放的轮廓,更近一点才看清是笋被风吹折,是梅被雨催肥?为什么就不是从感觉到感觉最后才形成一个判断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一定是一个“风折之笋垂绿,雨肥之梅红绽”这样一个直接简单的判断呢?同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不是先听到竹喧看到莲动,然后才又见到浣女和渔舟么?难道这两句也定要解作“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如果不这样解,这些所谓的句法变换,这些非“常规”表达,背后的支撑是什么?余以为,就在于事件的自然演出,感觉的自然流动,至于背后的因果,不在诗人的考虑之列。明乎此,很多所谓的倒装句,就会明白它内在的妙味在哪儿。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王力先生还原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但如果是这样,老杜做那种句法变化,有何必要?至少不是出于声律的考虑,因为换不换都不影响句中的平仄,难道只是为了文字游戏?这个问题,倒是完全不知现代语法为何物的宋人郭知达看得透彻,郭在《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三中解释道,杜甫这样写是“特纪其旧游之渼陂,所见尚余红稻在地,乃宫中所供鹦鹉之余粒,又观所种之梧年深,即老却凤凰所栖之枝。既以红稻碧梧为主,则句法不得不然也。”也就是说,诗人是从眼前的红稻和碧梧来浮想联翩出“鹦鹉”“凤凰”,来歌颂开、天之世的承平气象,表现的重心就是红稻和碧梧,如果写成“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语义的重心就落到了鹦鹉和凤凰,并且成了两句不咸不淡的叙事,完全没有了原句由眼前景而至联想境的时间上的纵深,表现效果相去真不可以道里计。

 

说了一大圈,现在可以回到灵儿所问的这两句诗了:

 

“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就这两句,我本来也想长篇大论一番,但敲到这里时忽然觉得不必了,我只想问一句,如果不做“它的正装面目应该是什么样”这种伤脑筋的推求,你对这两句是否完全无感?如果不是,你不妨回味一下你的感受流动变换的过程,也许,那恰是老杜想要达到的效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2 8:22:0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1 16: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青丝霓裳在2011-6-11 16:08:08的发言:

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

大家的讨论都很精彩。还可以补充一点:

杯浓,碗碧,都是盛了酒浆的杯碗,是透过酒浆观感到的杯碗,浓与碧说的也就不只是杯碗,这样的句子就给出了一种其他改句所传达不出的“沁”感。这样来看,反倒不好说诗句是倒装句了呢。

 

 

解得好!同样,“寒”字也有你说的这种“沁”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1 18: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该来回答灵儿的第一个问题了:

 

“唐代诗人喜云游,联想到当时很多诗人仕途并不如意,想请问他们云游的经费一般靠什么支持?是否当时物价低,即现在所谓的穷游;或有政策对云游特别鼓励?此问题希望有典为证:)”

 

呵呵,这可是个实打实的硬问题,不好接。我讲了两年唐诗,多少读过一些东西,但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没怎么读到。这几天又翻了下手中几本关于唐代风物方面的书以及一些诗人传记,也没找到直接的材料。所以,我只能就我有限的阅读来说说我的看法。

 

先说说你提到的“唐代诗人喜云游”。这话要细说,其实也是很复杂的。唐人的所谓壮游,既有个人行为,如李白、杜甫青年时代的远游,也有的是出于科举和做官的需要。在唐代,士人做官往往注定一生或半生的漂泊,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正月,古文家李翱(韩愈的从侄女婿)与妻儿自洛阳上船,到七千五百里外的广州,出任岭南节度使的掌书记。他走了大半年,六月到了广州。这一路旅程,他记载于《来南录》中。文中可见:

 

自洛州下黄河、汴梁过淮至淮阴一千八百有三十里。顺流。
自淮阴至邵伯三百有五十里。逆流。
自邵伯至江九十里。
自润州至杭州八百里。渠有高下。水皆不流。
自杭州至常州六百九十有五里。逆流,多惊滩,以竹索引船,乃可上。
自常山至玉山八十里。陆道。谓之玉山岭。
自玉山至湖七百有一十里。顺流。谓之高溪。
自湖至洪州一百有一十八里。逆流。
自洪州至大庾岭一千有八百里。逆流。谓之漳江。
自大庾岭至浈昌一百有一十里。陆道。谓之大庾岭。
自浈昌至广州九百有四十里。顺流。谓之浈江。出韶州谓之韶江。

 

而这还不是他的第一次远游,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从汴州到长安,就走了一千二百多里地。像李翱这样的经历,在唐代文人中太普遍了,尤其是做官以后,如初唐四杰中的骆宾王,当过宫中宿卫,去过西域戍边,到了天山,又南入蜀中,到了泸州一带。最荒凉壮丽的地方和最繁华锦绣的地方都去过了。又如王维,王维出使过塞上,又到过岭南。想想这都是什么活动半径,这样一群人,想叫他们眼界不开阔都办不到。这种为做官而奔波的经历,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所说的“宦游”。形成宦游的主因是,唐人不能像汉代官员那样,可以留在自己的故乡做官,而需遵守“本籍回避”的规定,到外地或京师任官。此外,唐人还需到京城考科举和参加铨选,每任官的任期又短,再加上贬官(想想那些唐代诗人的贬官经历和诗作),往往三四十岁,还是基层文官,但足迹已遍大江南北。宦游期间,他们一路住的是官驿、官舍,费用,应该是官府出,赖瑞和先生的《唐代基层文官》一书(我上面关于宦游的描述,全都出自该书)中把这种宦游最后概括为“‘有补贴’的公务旅行”。唐代中后期,还有很多诗人到各地节度使那里入幕,从常理推测,他们既然是那些节度使所礼聘的,那么一路的费用也应该是由后者来出。

 

宦游之外的游历,那可能就要靠家庭的财力支持了,如蜀中陈子昂,到京师后能用绸缎换下索价百万的胡琴,家资富饶可以想象。又如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到“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个财力也非同小可。又如杜甫,青年时代也一直是在壮游中度过的,他十九岁开始第一次离家漫游,先到山西,不久返回洛阳。次年开始吴越之游,从洛阳出发,经过开封,徐州,淮阴,扬州,苏州,杭州,直到天台山,这一趟吴越之游整整四年。二十四岁,从吴越返洛阳,应举失败,次年再度出门远游,即齐赵之游,游历河南、河北、山东,北方的大地,这一游,又是五年。经费来源是?答:家庭支持。杜甫的父亲杜闲在杜甫五岁的时候开始任官做县尉,到了杜甫二十岁的时候,擢为奉天令,二十五岁的时候,做到兖州司马,县令、司马,已经属于中层文官了。唐代官员的俸禄,总的来说还不错,读赖瑞和先生的《唐代基层文官》一书可知,即使是基层文官,俸禄也足够生活,又有禄米、职田等杂给。那么做到县令和司马,情况会更好一些。杜甫二十五岁到兖州,就是去看在那里任职的父亲。这样的家庭,也使杜甫有条件漫游。

 

至于灵儿说到的唐代的“物价低”,这只能说,有的阶段是这样,比如,《新唐书》“食货志”叙开元年间之富裕景象,云:“是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但这种情况,安史之乱后就不复存在。所以,总的来看,唐人多壮游,经济来源有些系来自家庭财力支持,但更普遍的,恐怕还是宦游制度背后的国家财政支持。而之所以要提供这种支持,当时的朝廷有它的考虑,按照有些学者的分析,经过这样的制度设计,士人四处宦游,丧失了家乡的基业,变成了纯粹的俸禄官僚,更加依附于国家,中古那种地方势力动辄坐大的士族时代也就结束了。不过唐人也因此得以漫游天下,开阔了眼界、胸襟,助成了唐诗中的伟大气象,在我们这些后人看来,应该为之感到庆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1 20:10:3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5-17 12:41 , Processed in 0.0420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