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虎也来胡扯几句。 1)读史的目的:是做研究呢,还只是学习知识呢?目的不同,读法不同。王老师说的读法是做学术研究,窃以为不太适合学生。学生将来的专业方向未定,很可能向其他方面发展,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啃古文、读25史(哪怕主贴所列几部)? 2) 这里只说学习知识的读法(针对学生)。学习知识,当然首要是新。因此愚意应先读最新的书,近现代的书。最新的书往往能兼容旧著的知识与观点,可事半功倍。 3)先通史再断代史,再专题史。先中国史再外国史。中国古典史籍穿插着读,《史记》、《左传》不必通读,选其精华可也。(《史记》、《左传》按现代的标准都不算严格的史学著作,若不搞历史,不读也可) 4)要有系统性。读通史就这段时间都读通史,这样集中读效果好,印象深刻。不要今天读通史,明天读专题史,今天读中国史,明天读外国史。这种平均主义,到头哪方面都稀里胡涂。毛主席教导我们: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5)同一类别的书,多读不同作者不同观点的书,加以对照比较,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此外,多读外国人写的书(如剑桥中国史),或在外国的中国人写的书(如黄仁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