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379|回复: 23

[原创文字] 山南之信—京遊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5 17: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

   水北一別,數十日矣。紅漆當墻,歷歷在目;綠柳成蔭,盈盈私語。本想回來即留隨筆,哪知家中俗事雜煩,難以靜心。每逢夜深,雖可暫坐臺前,然記憶碎片亂撞,難以成文。猶憶當日白水小即之言,置身其中,或難成文,即便成文,亦難深刻。遂心歸自然,待水到渠成,不吐不快,方好下筆。

   你喜遊園樂趣,我惜香茗未啓。世間諸多樂事,終以遺憾為深,更添景致。赴京前一波三折,更逢八號風球,著實擔憂,不再贅言。及至踏京,斜日白楊,秋意尚早。你慮我饑腸轆轆,我隨你淺嘗閑逛,一路談笑。

   次日晨起,滿目碧霄,果然京秋不同南。你旗袍素雅,魚紅裳俊俏,光影正好。遠風嘆絡未早,校園人少,信步行道。終于師生齊聚,圍桌而坐,天南地北,文藝社科,隨觥籌交錯,縱情言說。你言白水講課如評書,引人入境,確是不假;魚說小即境界自得,不羈常規,欲聽無緣。倒是遠風(劇眾所言)一反常態,欣然暢懷,頻頻引樂。此番相見,方知文字雖如人,然難全釋秉性。無怪乎師雲,酒肉之交方見真性情。

   散後,你們自去,我四人移步元大都。早知此處小亭怡人,原應備茶於此,可見事難十全。彼時園林如畫,古樹高聳,余輝柔和,人竟如此渺小。久居都市,偶于此間呼吸,俗事皆可暫拋腦後。及至鉤月倚半空,各自散去。

   第三日便至游園重戲,浮生半日且偷閑。不論是什剎海畔,秋日暖陽,窗外碧水藍宵,窗內潤茶甜糕;亦或是腳踏船上,偶遇趣事,艙外波光粼粼,艙內笑聲點點;還是層樓頂上,月掛梢頭,樓外景自明暗,樓內人自喜怒,日后回想,皆可細細品味。時無他擾,人景相邀,始悟柳宗元 “予心適無事,偶此成賓主”之意。然此相看兩不厭亦難長久,歸去后只能續放后花園中,不提。

   此后兩日,未名湖感慨沉浮,雍和宮來去匆匆,古往今來多少故事,道不盡,說不明。我問你,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是否如此般情形?你卻答,看那拜香之人,只為俗事三兩樁。我們都笑了,明日是何情形,實難主張,唯有活在當下,憐惜眼前,更顯正經。

   道別之初,并不難過。直至獨坐候機廳,翻看七彩中文,熟悉姓名躍然紙上,頓覺恍若隔世。雖非海棠結社,桃花詩篇,然相識之緣,想來也歷經了幾百次擦肩眼前。

   再次相見,不知你是否仍在京都。京都雖好,實非年輕人久呆之處,很難輕松。月明處處同,秋意已濃,列位保重!

 

                                                                                                                            靈兒

                                                                                                                           2011.10.15

发表于 2011-10-15 22: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名胜处做数日游不难,难的是过后还能沉潜下来写下这样一篇文字。记得几年前刚买数码相机时,就曾担心,有了它,在文字上就会懒惰很多,不会再费心去传神写意,到需要交代时拿张快门一按弄出的图像就可交代。到得后来,就连这快门一按出来的东东也懒得多看一眼,于山水间游过、与良朋饮过之后,未及回味,就又被名利红尘裹挟着随世俯仰。所以现在看到灵儿的这一大篇文字,十分羡慕,有得遇佳山水、良师友之乐,又有文字之乐,这样的岁月才是圆满丰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23: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本来游园小记是要交给行香子书写的,大家再耐心等两日。昨天晚上她问我有否感想同发,我想了下,还真是难忘多多,下笔也是时候。只是游记常落俗套,我又不善写景,恰好昨晚看她意识流里再次提到山南水北一词,又想起她曾写过一句“山南给水北寄了一封信”的好句,今晨就定了写个书信体。书信便于交流,正好有个倚靠,一如拍照时身边若有椅子或门柱,姿势便好摆很多。因少细节描写,才好用四字。写得略仓促,再读时全文时而押韵时而不压,觉得结构应还可调,还请指正。原文就此不改了,欢迎批评:)
多谢各位那几日拨忙陪伴,再美的景致,若无你们,文景皆无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5 23: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京游记颇好。那几日直是不可多得。当是赏心时,却亦随手记录一二。贴来共享。

第一日:

水云小聚,酒足饭饱的秋日午后,正宜咖啡馆里,煮一壶咖啡,排三两碟瓜子,恰七八浮生偷闲人,为人生导师者有之,说红楼三国者有之,论社会道德者有之,辩古今中西者有之,谈艺术生活者有之,况又是酒过微醺之时,趁洒然风日。

第二日:

秋日什刹海水光微漾的黄昏,小咖啡馆晚风依依的二层露天座,越过一片四合院青灰瓦的屋顶,摇摇的远的翠叶里,夕照潋滟,冉冉又冉冉地沉了。几株白杨斜倚晚空,月钩一弯,恰在树梢之上,杨叶微的飒飒声恰是清秋音。闲人三四枚,饮着暖热果茶,尝着冰凌蛋糕,听水边渺渺的歌声,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这是当时我们在什刹海边的小咖啡馆上,看日落看得惬意时,起玩心要编个短信,教人也羡慕一下。小即老师回了句,艳羡,你们玩到晚上了?远风老师却道:其中惬意,可以想见,为之神往,为之叹惋。秋天高渺,宜于放情,佳朋在侧,愈增兴致。惜之惜之。)

第三日:

今日晚聚,白水师三两杯酒下肚,便以箸击盘,朗吟郁达夫之诗。灵儿姐悄与非鱼师笑说,他醉也。岂知白水师耳尖闻见,一扬眉,一挥手,道,俺没醉,不信俺与你们背出《长恨歌》来,汉皇重色思倾国……众人大乐。

第四日:

在雍和宫,看天边白日,日下朱殿,殿前香雾,雾中人面,几人诚心向佛前,不为俗事三两件,一哂!

(灵儿姐游记里既提到了,便贴在此。尚记当时我俩走乏了,席地坐在朱殿墙下,絮絮地说着话。还在宫里看过一株老柿树,垂了累累的柿子。笑指说,若拿了蒲团,坐在这树下参悟,砸一个柿子下来,指不定能想到甚么呢。)

第五日。别后,只翻来覆去念江淹两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已不能再多说什么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5 23:56:4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6 00: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行香子在2011-10-15 23:36:03的发言:

第三日:

今日晚聚,白水师三两杯酒下肚,便以箸击盘,朗吟郁达夫之诗。灵儿姐悄与非鱼师笑说,他醉也。岂知白水师耳尖闻见,一扬眉,一挥手,道,俺没醉,不信俺与你们背出《长恨歌》来,汉皇重色思倾国……众人大乐。

 

汗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00: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不可多得啊,现在想来,几日之事,点点滴滴,汇在心底,全是生香回忆。行香子那些“照着样儿慢慢画”的随笔,初读已感文笔颇好,再读更添思绪漫飘。那日在咖啡馆的屋顶上,四女闲聊,我才明白蔡淳佳和金海心那首《女人们的咖啡》有多可贵。对了,那时你还冒了句,可以玩三国杀,直把我和小鱼风景煞,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00: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1-10-16 0:06:02的发言:

 

汗下~~~~

哈,可惜那日远风不在啊,要不众师轮着朗诵,灵儿也算听堂课了。这次去还没听到,下次挑个上课时间去,轮着蹭。不过最让灵儿艳羡的还是白水师和小鱼师家大大的几排书柜了,白水师家的当时还开着柜门晒书,这种雅事我在澳门从没见过。看到那么多书,自知浅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6 00: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1-10-16 0:06:02的发言:

 

汗下~~~~

酒酣之时见真性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6 0:28:5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6 08: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字,好性情。我现在已经很少这种书写的心境了。羡慕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6 22: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真好,“山南给水北寄了一封信”,本是佳句,难得还契合灵儿和小香儿的居处:岭之南,河之北。
      若非灵儿来京,我们这些懒人也难得在假日一聚再聚,偷得浮生几日。若有缘再聚京城,定当围坐在什刹海垂地大柳树下,饮一杯灵儿亲手冲泡的香茗,在碧霄清风间闲闲酽醉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6 22:47:1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14:30 , Processed in 0.0750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