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19|回复: 6

[历 史] [转]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5 09: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近日,教育部向广东省政府发出通知,正式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部要求南科大遵守基本教育制度,学校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经费由广东统筹安排解决。南科大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8000人。

 

中新网4月24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向广东省政府发出通知,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部同时要求该校遵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依法办学,遵循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通知指出,根据《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讨论议定,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学校代码为14325。

通知明确,南方科技大学系多科性本科学校,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由广东省统筹安排解决。同时,应遵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依法办学,遵循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通知提出,广东省和深圳市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学校新校区的建设速度,力争在未来3至4年内完成学校二期工程的建设任务,使南方科技大学的硬件条件基本形成。

通知要求,南方科技大学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该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8000人。学校新专业的增设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应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办理。

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学校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部分特色文、管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上办学,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专业学部和研究中心(所),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模式,建成类似加州理工学院和洛克菲勒大学那样小规模高质量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出任创校校长。

2011年6月,南方科技大学首批入学的45名学生全部放弃高考,一度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在该校公布的管理暂行办法中,“教授治学、学术自治”原则被写入总则。(完)

 

南科大大事记:

2007年3月,在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

2007年4月,深圳市政府组建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工作办公室,开展筹建前期工作。

2007年8月,深圳市政府批准《筹建南方科技大学论证报告》(原办学方案),要求按照规划、选址、论证、上报项目启动同步推进的思路,加快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工作。

2008年3月,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成立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办的通知》,筹备办负责学校批准设立和招生办学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2008年3月至12月,深圳市有关部门同意南方科技大学校区建设工程计划立项,明确校区选址区域和用地面积,并通过了环境保护评估。

2009年1月,深圳市政府通过了南方科技大学校园规划实施方案。

2009年3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遴选委员会召开会议,朱清时院士以全票当选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

2009年4月,深圳市有关部门明确南方科技大学选址南山区西丽塘朗山片区,占地面积197.98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该项分三期建设,预计总投资24.8686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4.6291亿元。

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常委会议同意聘任朱清时院士为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

2009年9月,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向朱清时院士颁发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聘书,标志着南方科技大学(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9年12月,深圳市代市长王荣主持召开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把筹建南方科技大学提升为落实《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重要任务,明确办学思路,全力以赴、扎扎实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2009年12月21日,朱清时校长参加澳门回归10周年暨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破土动工仪式。

2010年1月,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办公室全面接收原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作为南方科技大大学(筹)启动校区。

2010年2月25日,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设立南方科技大学(筹)的通知》(深编[2010]23号)。文件明确南方科技大学(筹)为深圳市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经费形式为市财政核拨。南方科技大学将尝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2010年度核拨给南方科技大学的员额为50人。

2010年12月18日,南科大在未获得教育部批准招生情况下举办首场招生咨询会,现场异常火爆。

2011年03月1日,南科大正式开学,46名新生报道,3月20日正式上课。

2011年3月11日,教育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出该通知,同意筹建南科大,学校代码为14325。教育部批准筹建期的南科大可以试办本科专业。南科大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由广东省统筹解决。

2011年05月03日,教育部公布除军校以及港澳台高校之外今年具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南方科技大学不在列。该校仍未获得招生权。

2011年5月10日,南科大网站公布《关于公开推荐选拔南方科技大学(筹)副校长等领导干部的公告》,其中,明确注明正局级行政级别的两个南科大副校长职位。截至10日,报名人数已达86人。朱清时在接受采访时说,学校虽然提出去行政化,但如果完全跟政府不对接,也有困难之处。对于任命正局级副校长一事,南科大被指架空朱清时的人事权。5月27日,南科大副校长9位候选人胜出。

2011年5月27日,教育部正式回应南科大45名教改班生须参加高考。朱清时表示不认同此做法。

2011年6月7日,南科大无人参加高考。45名学生集体缺考,考场被迫取消。

2011年6月9日,南科大对外公布《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充分放权"和"鼓励创新"成为该《办法》的两个关键词,它赋予南科大在机构编制、人事财务、教学科研和招生收费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

2011年6月19日,南科大内部出现分歧,多位核心团队成员离开。朱清时对此回应,称三位港科大教授系因薪酬方面原因离开。对于教授离去,南科大学生和家长都表示这种做法是"落井下石",力挺朱清时和南科大。有家长表示离开的教授从未给学生上过课。

2011年6月29日,南科大一名学生退学称不满拒绝高考行动,朱清时回应称每个学校都会遇到学生退学,对于学生离开一事,朱清时称"不上课和不参加考试"才是该学生离开的真正原因。退学学生事后承认自己言论偏激了,对于未来他表示会复读一年,明年再次高考。

2011年7月16日,南科大召开首次理事会会议。南科大理事会共有20多位,而昨日出席的理事共20名,其中有一半是厅局级以上官员,还有6名大学校长和4名企业董事长。有6位现任或原任大学校长出任理事,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李未、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延保、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谢绳武、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占到理事成员的30%。此外,还有20%理事来自企业界,包括平安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华侨城集团董事长任克雷、研祥集团董事长陈志列。

2011年12月3日,南方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召开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该校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南科大校长朱清时透露,学校已接收捐款超过200万元。

2012年4月24日,教育部日前向广东省政府发出通知,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学校代码为14325。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842197768&owner=422240059

发表于 2012-4-26 11: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科大千万不要被同化啊,寄托了多少教育人的梦想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18: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科技大学首批入学的45名学生全部放弃高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19: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觉得中国的高等教育不错,就像贸大中文系就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7: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抱香斋 于 2012-4-26 11:06 发表 南科大千万不要被同化啊,寄托了多少教育人的梦想啊。

 

教育部招安,就看南科大要不要做宋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7: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酒神 于 2012-4-27 18:19 发表 "南方科技大学首批入学的45名学生全部放弃高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南科大首批入学的学生是从2010年高二的学生中选拔的。2011年国家要求他们回生源地参加应届高考,这45位学生放弃了。

 

致所有关心南科大发展的人们的封公开信

  (节选)

  所有关心我们学校发展的人们,最近的事情让大家纠结了。现在,我们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最紧迫的(是)高考问题。

  南科大从呱呱坠地就打出了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响亮口号,这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和努力方向,也是我们引领文化、强调个人自主发展的最重要的保障。可以说,这是我们45名同学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把我们团结在一起的共同信念。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做出了最大的牺牲,放弃了一切,甘愿成为一些人眼中的小白鼠。

  但是,现在教育部提出我们必须要高考,回到高考的体制下去。

  南科大之所以为南科大,也正是图其大者不顾小节,我们学校的建校本意即是此,既为教改探路,也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寻求经验。在这里的同学绝大多数都怀着这样的心态:即抛下铁文凭,捡起真本事。在现在无数毕业生疯狂报考公务员的情况下,我们从未担心过自己的职业和未来。因为我们都怀着一颗“实验”的心态,我们想在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精神上作出努力。我们的老师,也在积极地向我们传达着这样的信号。有同学梦想成为中国的爱因斯坦……

  总而言之,我们想重复我们朱校长的话:“其实南科大做的事情并没有别出心裁的地方,南科大做的事情是全世界一流大学都在做的,比如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成功的一流大学都在做这个事情,是办好大学的必由之路。”

  我们对自己的选择坚定不移,对南科大的未来充满希望。但是我们同时也是无助的,我们仅仅是学生,我们需要大家对我们学校有一个既不过度悲观也不过度乐观的看法……

  ——来自南科大的学子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回应学生拒高考举动

  记者:您现在睡觉是不是还是得靠吃安眠药才行,朱校长?

  朱清时:是,因为着急的事情太多了。当初发出公开信号召这些学生的时候,我一夜没有睡着。当初担心的事现在果然都发生了,我还没有想出好的办法来化解。

  看到学生们的公开信,朱清时的回答是:我不表示任何态度,孩子们的未来由他们自己来决定。

  朱清时:这件事情我不表态,我们想做改革,但是对每一个孩子来讲这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命运,他们的将来,我让他们自己跟他们家长来做决定,所以我不表示任何态度。

  在公开信里,学生们说起了他们3个月来的收获:前清华教师张贤科的线性代数课每次让大家学得“叫苦连天”而又“乐此不疲”。教普通物理的两位老师风格完全不同,唐叔贤院士细致入微,而李元杰教授则气势如虹,但都让他们痴迷其中。

  不仅如此,学生们始终记着朱清时重复了很多遍的话:南科大做的事情并没有别出心裁的地方,我们做的事情是全世界一流大学都在做的,比如自主招生、自授学位, “我们自授学位就是想走全世界一流大学都想走的路,让学生跟老师‘背水一战’,只有学到真本事,社会才会欢迎你、接受你,而不是看你的文凭盖了什么大印。”

  学生们3个月来的表现,让朱清时也格外自豪,孩子们让他看到了希望。

  朱清时:这次对孩子们的表现我觉得非常受鼓舞,我觉得中国的未来还是在这些孩子们手上。孩子们的聪明,他们对问题看待的深度大大超越我们很多的成年人,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的未来还是在孩子们身上。

  如今当问题袭来,朱清时说,最让他揪心的,还是他的45名学生。

  朱清时:如果改革走不下去了,我最难割舍的就这些孩子们。他们是响应我的号召,被我号召来参加这个教改的,我当然要对他们负责了。我希望把他们每个人都能够安排好。

  联系到朱清时校长时,他并不在最为熟悉的南科大校园,而是在另外一个城市,因为有很多问题需要他理清思路,寻找办法。

  朱清时:孩子们写了一个公开信,你们应该看到他们这几个月对这种教育他们是相当满意的,而且他们收获是很大的。如果让我们再走下去,走四年让他们去玩那不是更好吗?现在中国到处都在大声疾呼要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为什么不让我们这种已经开了头的非常好的这种教育方式再继续试验一番呢。

  之前朱清时曾经坦率地说过,任何重要的改革都是越过法规的,如果强调不能越过,那就不能进行改革。如果教改不能进行,那他担任南科大校长也就失去了意义。这番话曾让人猜测,朱清时校长是不是做好了要知难而退的准备?面对这样的疑问,朱清时说,他还没有时间为自己想退路,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仍然没有绝望。

  朱清时:我其实以前就估计到这个难度会很大,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大,会来得这么快。我至今仍然抱着希望能够化解这些,南科大仍然保持最初做中国教改试验田的这种目标前进,所以我还没有绝望,还希望能够继续做下去。

  学生们在公开信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我们对自己的选择坚定不移,对南科大的未来充满希望。但是我们同时也是无助的,我们仅仅是学生,我们需要大家对我们学校有一个既不过度悲观也不过度乐观的看法。”朱清时说,今天的南科大没有失败。他也坚信,总有一天,南科大会成功。

  朱清时:不管我们是否能把南科大建成原来预订的那个目标——一流研究型大学,我们付出的劳动,我们的努力,我们辛苦包括这些孩子们的参与,都非常有价值,就是通过实验来回答了钱学森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一流大学?这样讲,没有失败者,南科大这个理念是成功的。不管我们把南科大建成了一流大学还是没有在我们手上建成,我相信将来有人一定会把它建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22: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玉雕像 于 2012-4-28 17:09 发表   教育部招安,就看南科大要不要做宋江了。

 

宋江不被招安,就是早一步的方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02:08 , Processed in 0.0609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