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03|回复: 16

[文 学] 【公告】惠忠庵读书夜-第十二夜:读顾城组诗《水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4 22: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吧,尝试打开一个奇怪的文字世界。

 

时间:2012510日晚6-8

地点:贸大求索楼216

主题:读顾城组诗《水银》

议程:

开场发言(15分钟):张云斐(中文学院大四学生)

自由讨论(95分钟):学生及老师

终场总结(10分钟):耿涛(中

准备:

参加者请提前阅读《水银》及顾城相关资料。觉得有用的网上资料请跟贴在本通知帖下共赏。

 

组诗《水银》阅读网址:

http://www.gucheng.net/gc/gczp/gcsg/200502/883.html#19

 

“顾城之城”网站:

http://www.gucheng.net/gc/Index.html

 

相关资料阅读:

http://www.gucheng.net/gc/gczp/gcsw/dhft/200501/11.html

 

http://www.gucheng.net/gc/gczp/gczx/200502/164.html

发表于 2012-5-6 16: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吧,尝试打开一个奇怪的文字世界”,好像这是历次英雄帖中最短的正文。

支持!提供了明确的会议环节和内容这么详尽的链接,小即想得越来越周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03: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银》组诗涉及顾城对于汉语中单个字的功能的理解,是文学与语言学、文字学的跨学科课题,希望听到各位文字学专家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08: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2-5-6 16:45 发表 “来吧,尝试打开一个奇怪的文字世界”,好像这是历次英雄帖中最短的正文。 支持!提供了明确的会议环节和内容这么详尽的链接,小即想得越来越周到了。

 

同意,明确会议环节,也是个新思路,跟以前全凭自由发言相比,也许可以深化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1: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10日估计不行唉,有汪晖的讲座。

 

【题目】变动秩序中的中国文化自觉
【时间】2012年5月10日 19:00~21:00 18:30入场
【地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宁远三层国际会议厅
【主持】刘岩
【主讲】汪晖
【主题】20世纪已经逝去而影响弥长。这是个交锋的世纪: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左翼与右翼……在这个广阔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该如何理解现代中国?
本次讲座中,汪晖教授将从世界范围内社会秩序变迁与思想史互动的角度考察中国发展的独特经验,并以此为依托回溯现代中国思想兴起的历史。从中解读中国经验及中国文化的内在张力,寻求中国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的文化自觉。

[ 本帖最后由 不为 于 2012-5-7 11:3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2: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2-5-7 03:21 发表 《水银》组诗涉及顾城对于汉语中单个字的功能的理解,是文学与语言学、文字学的跨学科课题,希望听到各位文字学专家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5: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为 于 2012-5-7 11:37 发表 5月10日估计不行唉,有汪晖的讲座。   【题目】变动秩序中的中国文化自觉 【时间】2012年5月10日 19:00~21:00 18:30入场 【地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宁远三层国际会议厅 【主持】刘岩 【主讲】汪晖 【主题】20 ...

 

这是个很让人遗憾的冲突,如果没有读书夜,我一定会去听汪晖。不过,读书夜的通知已经下发了,要改比较麻烦。大家分流一下,对汪晖特感兴趣的去听汪晖,回头给大家传达一下;愿意讨论《水银》的,还是讨论《水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6: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顾城谈诗:

 

我觉得语言是一种气息,而不在文字语法上的关系,也不在词汇。词汇可能用任何词汇,结构也可以用任何结构;甚或可以自造。我现在造字还不敢呵,但是呢,有时候会造出一个词来,我在字典上追索它的合理性,找不到就放弃了。我在梦里听见整个的这么一句话:“你是一个暴行/有电的金属兰若/它迫你走纯洁之路/所以诗是纯洁的”。其中“兰若”不解,但是梦里听得清楚,我感觉它的确是有意味的。我就去查,意兰花、杜若,两种草的合称,又是佛语中的庙宇。我不求透解;知它来自梦。

 

我的词汇和句法,有一个来源就是我的梦。我梦中听到的声音,我有时记下来;字的选择有时不用想,有时需要想明白,再翻译成字;有的直接就是诗;如果写的话,那必是在一种心境下,在一种特殊的呼吸、特殊的气息之下。一些话都是很平常的,像:“是早晨都有的冰雪/一共四个/他总是靠边骑车/小孩跟着攘一大块土/路就成了”,这本身好像有些超现实的意象,但是话都是最最平常的北京话,可这些平常话这时出来,就都让我感到新鲜。

 

 我比较喜欢老子那句话: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是你向外执求的时候,几乎什么都不能帮助你。我呢,心性到的时候,有时候也找一些新词,它是一种变戏法游戏式的,一会儿变出一个这样的,一会儿又变出个那样的;但是我知道,我要的东西,根本上的,不是这个词汇,而是这些字生长出来时的气息;它使我回归本源,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这样的时刻我获得喜悦和安慰。

 

所以我现在也做一点儿语言上的事。基于我从小听、说,直至进入思想、感觉里的北京话,很多现在的摩登语言、外国语言,对我都成为不重要的了。对我重要的是能使我自由呼吸的、能使我表达我的哭声的那种语言。 他们看了些我最近的诗,说没法翻译;比方说这个“猫”字,它一会儿变成了叫声“喵”,后来又变成了瞄准的“瞄”;这中间有一个声音的通感,字只是换了个偏旁;这种变幻像是同一个精灵它换了换外衣;它的几度出现像有一种魔性,有一种暗示和提醒的意味。这种表达除了使用中文没有第二个办法,外文没有办法。中国古代做一些文字游戏,像回文诗什么的,那都没法译成外文。像我写的一首诗《大清》,你可以有一千个读法,那往外文译几乎是不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6: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顾城谈《水银》:

 

 一九八五年后,我放弃了所有先验的写诗目的,诗不到来不写,我发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文字会自己行动,像一粒粒水银,滚动或变成空气,每个字都是自由的,不再代表人加与它的意义,就像我们辞去了外在的职务恢复了原本的性情。这是解脱了魔法的文字,它会碰到另一些字,结成故事,或者沿着一个谐音、一个同声、一个偏旁溜走,有时是我的声音在字中间找到了它的形体,就像托生那样。

 

文字的自由给人的世界带来危险,也带来了平白的语气和清朗的气象,它们最终汇合一起,回到最初的梦寐之中。 我以为诗是自然语言的图像,它的美妙并非在于它对你的描述,而在于它自身的自如,恰恰反映了你,和你光彩相映。

你用不着

拿照片

拿语言

拿烟

 

微微一蓝

蓝过来了

[ 本帖最后由 古小即 于 2012-5-7 16:2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8: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小即转来的文字

我“汗”的原因是“课题”二字让我想起了被某两位朋友非常友善地“恨铁不成钢”的某些时候:P

但严格地说,顾城的语言文字不属于学科划分意义上的语言文字学了,而属于语言哲学,是屋子的那碗饭。

这些年对语言文字的缘起与方向、保守与创新、规矩与自由、工具性与生命力等也有一些胡思乱想,但终究是不务正业,幼稚浅薄得很,同期待听到专家见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03:21 , Processed in 0.0766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