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读书会第十三夜内容形式别致,令人耳目一新。地点在教工活动室,前一个小时曹流携几位演员给大家表演了《迷蝶香》、《琥珀》片断,后面的时间观众们跟导演、演员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晚八点准时结束。交流话题包括对演员精彩表演的评论、《迷蝶香》的创作、其象征意义的表现方式、廖一梅戏剧的特点、剧本的导演与排练过程等等,气氛热烈,互动愉快,结束时大家都还意犹未尽。
我本来准备阅读的是卡夫卡的《忽然散步》,因为这篇散文比较短小,里面充满了假设句式,去年我们曾在讨论林徽因作品《莲灯》时探讨过假设句式跟使用者性别有没有关系,所以我选了这一篇。
晚上,如果一个人晚饭后似乎已经打定了主意留在家里不出门了,他穿上家居便服,坐在灯光明亮的桌旁,找点儿什么睡前的活儿或消遣做做,如果外面天气很差叫人根本兴不起出门的念头,如果他在桌旁已经静静地坐了那么久,以至于他的突然离去肯定会惹人侧目,如果楼道已经黑了楼门也已经锁上,如果他现在毫不顾虑这一切,心中带着突然的不安站了起来,换下便服,很快穿戴整齐,声称自己得出去,随便说声再见就真的走了,并且明知随着关门的快慢家中肯定会有或多或少的怒气,如果这人到了巷子里重新精神大振,四肢因为这不期而至的自由而显得特别灵活,如果他感到在这一决定中聚集了所有的决定的能力,如果他饶有深意地看出,他具有的力量原来比他需要的更多,能够轻易而快速地改变事态,并且有能力承受这种改变,如果他就这样沿着巷子走下去,——那么,这一晚上他就真的完全走出了家,家变得模糊不清逐渐消失,而这个人自己则稳固坚实,轮廓分明,他拍拍大腿,起而找回了他自己的本来面目。这一切还会更加有力量,如果这个人在这么晚的时候去找个朋友,看看他过得怎么样。 (谢莹莹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