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79|回复: 52

[原创文字] 文质新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9 15: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质新疆

 

耿涛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

——《论语·雍也》

 

 

一、车窗外的哈萨克人家

从乌鲁木齐去喀纳斯有两条路,一条是航空线,从乌市直飞喀纳斯机场,另一路是坐火车到达北屯然后换乘大巴途经布尔津到达贾登峪。幸亏我们选择了第二种,否则我们便遇不上车厢里开朗健谈的新疆老伯,吃不到布尔津甜得让人大吃一惊的西瓜,看不到奔腾跳跃的额尔齐斯河,闻不到漫漫戈壁干燥而新鲜的空气。经过一段极其险峻的盘山公路,我们进入了哈萨克人的高山牧区。

车速变快了,时间却仿佛变慢了。车窗外的绿色山野上远近点缀着白色尖顶的哈萨克毡房。毡房外,一位裹着头巾的哈萨克大妈正在整理晾晒的毛毯,颜色鲜艳的毛毯充分吸收了太阳的热度散发出耀眼的光泽。一位哈萨克大伯正沿着山路往上走,前方不远处一座毡房冒着一缕炊烟,大概是刚刚做完活正赶着回家喝一碗香气四溢的奶茶。一座巨大的毡房外,长凳上挤坐着一排肤色健康神情活泼的哈萨克小伙,他们手里夹着莫合烟正在热烈地聊着什么。

我的目光一直被车窗外的民俗景观吸引着。吸引我的并不是异域异族的日常生活方式的新鲜,而是在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下他们依然坚守着自己古老生活方式的那份从容。他们的质朴的家园毫无疑问有些落后,但他们的家园却是有根的。一座座尖顶白色毡房不仅是人工建造的,同时也仿佛扎根土里,如古老的树一样有着一种可以感受到的生机。

[ 本帖最后由 屋子 于 2012-9-19 15:4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5: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乌鲁木齐的窗口

       2012717,新疆之行的最后一天,今天不用赶路。八点醒来,打开窗帘,从十七层的酒店窗口向外眺望。呼吸着新鲜空气,精神为之一振。人声车声已经渐渐多了起来。窗户的对面仿佛不到几米远矗立着玻璃外观的一座座大厦。这一幕很熟悉。记得8年前刚刚参加工作时租住在亚运村慧忠北里的房间窗口外就是这样的极其相似的景象。繁荣、富庶、现代、科技,同时也显得有些拥挤、紧张。飘在半空,似乎无根。不仅感叹:为什么当我们与一座陌生的城市相遇时经常遇见的是一张相似的面孔呢?越是中心城市越是发达城市,这样的千城一面的现象就越明显。记得30年前,中国大地上大多数的城镇居民还居住在一排排胡同相间的平房里。那时候在看着不远处几层高的崭新居民楼房一点点盖起来、一天天多起来时,大多数的中国人心里对住进楼房是心怀羡慕与憧憬的。似乎那里才是最好的房子、最好的家。在这种时代氛围中,建筑与家园开始了它的高速的变迁史。现在,最发达的农村已经高楼林立,象个城市。而更多的农村向往县城,县城向往省城,省城向往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向往纽约、东京等世界大都市。于是才有了我们从一个陌生城市窗口望去却看到同一张面孔的感慨。于是,一方面农村这个词似乎永远与贫穷落后挂钩,农村的归宿似乎只能是城市化,而农村的另一个久未被人提及的同义词——田园——似乎已经被人有意无意地遗忘或者只是作为一种浪漫想象被放在字典里。另一方面,大大小小的城市也以世界大都市为唯一模板在高度和广度上进行着它的大规模扩张。可是,如果这样的家园图景是我们期待的美好归宿的话,为什么人们会向往喀纳斯这样的“人间净土”?当喀纳斯在旅游传播策略上被自豪地称为“人间最后一片净土”从而在更多人那里产生巨大吸引力时,这“最后一片”的限定语不是也明白地显示出了一丝悲哀吗?

    这两个窗口的景象所构成的对立就是所谓的现代性的困境。问题是:如何走出?

[ 本帖最后由 屋子 于 2012-9-19 15:4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5: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文质彬彬

    如果可以走出现代性困境,首先要透彻全面地认识它。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论语·雍也》)

这句话有三个关键词:质、文、彬彬。上文中提到的车窗外的高山牧区属于这里的“质”的方面。而乌鲁木齐酒店窗外的景象属于这里的“文”的方面。

   “文”是什么?文胜质则史。也就是说,无质之文、极端的单方面的文就是“史”。这个“史”不是字面理解的历史之意。史的甲骨文写作 *(史的甲骨文上传不了),字形与“事”相通。意思是手拿着长柄工具抓捕猎物。人类最开始的事情就是抓捕猎物以求生存。后来,事的意思扩大到一切“做的事情”。故“史”的原意也是做事情。后来演变为“记事”(史,记事者也。——《说文》)。所以,“文胜质则史”的意思是:缺少了质,就只剩下做事情,也就是说,只剩下“人为”。所以文质彬彬中的“文”指的就是“人为”之意。现在我们熟悉的大词“文化”、“文明”在最广义上都是指“人为”。

   按照这样的理解,与此相对的“质”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成“非-人为”。也就是“自然”。不过,这个“自然”不是指物理自然,而是“道法自然”之“自然”,是性情自然、是生命自然。“质胜文则野”,这个野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野蛮之意,更不是疯狂、癫狂之意(古希腊的酒神精神)。《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自称“村间野人也”。它是摒弃了人为造作之后的“复归于朴”的“朴野”。诸葛亮名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中的淡泊宁静指向着这里所说的野,也就是质。

     如此看来,上文提到的现代性困境其实就是“文胜”与“质胜”的尖锐对立局面。单纯强调人为建设,就会遮蔽“质”,人完全生活在人工食物、人造光、人造温度、人造花、人造地面上。而单纯强调复归于朴,人类文明也无从谈起。所以在理解了文、质之后,我们还要看到更为重要的一个词:彬彬。按照主流理解,彬彬是文质相半貌(朱熹),这个说法虽然照顾到两面,但并未说透。两者中间还有一墙之隔。那么,彬彬何谓?彬彬的意思是互沁、融合。对文质并举的理解不能单从共时切面的静止角度审视,而是要投入生命成长的纵向时间向度中体会:它说的是“起初-之后”的格局。要在起点处含蕴着性情自然的种子,而在之后、后来的成长中一直葆有着这份初心去做事情。这样,我们的人为建设以及人为建设物就是有根的。否则就会是一种所谓“破坏性建设”,这种破坏性不仅仅是指对外在对象的破坏,更是指对自己的生命之根的破坏。“作”是一个多音字,既是三声的中性的“作为”之作,也可能沦为一声的“作”。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走出现代性困境的最重要方面。子曰:“绘事后素”。我们要首先葆有一颗素朴真挚的初心,也就是养润好健康丰沛的自然性情,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下,我们才可能产生生机盎然、动人心脾的人生愿景、世界蓝图,所谓“静水映大千”,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下才会产生发自内心的事业心、事业志向、事业蓝图;然后再去完善蓝图、实现蓝图,并且还要有节律地时时回返到我们宁静而活泼的性情自然、体会生命潮汐的韵律与乐感。

 

[ 本帖最后由 屋子 于 2012-9-19 15:5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5: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对人才培养的启示:培养与制作

   当我们思考“人才培养”这个大问题时,“培养”这个词本身就是颇值得思考与体会的。如果我们说“人才制作”,就会觉得别扭。为什么?制作与培养的本质区别何在?制作是纯粹的人为,指向工业、工厂;而培养也是一种人为,只不过这种人为是一种特殊的人为,它需要一个前提:一颗有生命的种子,就像农民种植小麦一种,他的耕种、灌溉、施肥、除草等人为劳作首先需要一颗可以生长扎根的小麦种子,这颗种子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无中生有地凭空制作出来。培养指向农业、田园。因此,人才培养本身说的就是“文-质彬彬”的意思。目前来看,我们的教育现状不缺乏“文教”,从孩子的学前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我们的社会提供了各种大量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另一方面,我们缺乏“质教”:一种对健康生命的性情自然的呵护养润。这不是知识教育、也不是技能教育,它需要一种特殊的培养方式。如果缺少了这方面的培养,那么我们所谓的“人才培养”就会沦为“人才制作”、“人在加工”、“人才打造”;我们的学校就会成为“人才工厂”、“人才加工流水线”。学生就只是一种产品。这种单方面的“工业思维”虽然可以制作出知识渊博、技能强大的人才产品,但是在实质上制造的只是工具、物品,这种片面教育以及所形成的社会氛围会极大地戕害人的“质的方面”,也就是健康丰沛、平静活泼的性情自然方面。当一个人性情衰微甚至性情败坏同时却具有着强大的技能时,他的存在对世界来说是一种灾难。更多的情况是,这样的孩子自身就是一种悲哀,他在根本上(注意“根”、“本”的生命本义)缺乏生命的盎然生机、活力,他虽然也被给予了各种人生目标,每天很忙碌,但不知自己的忙碌最终走向何方,象身边的人一样他确定了自己的一个个人生目标、人生意义,但他却感觉活在自己的人生意义的外面。抑郁症越来越多,真心的快乐越来越难找,是现代性时代图景中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这些也都与我们这里所说的对人的生命的“文胜质”的片面思维模式有着极大关系。时代呼唤我们在文教的同时,真正重视质教。质教其实也不是什么奇怪的词,它其实是我们熟悉的“素质教育”的简称。更确切地说,素质教育必须放到“文质彬彬”格局中,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素是绘事后素的素、见素抱朴的素,质是文质彬彬的质。因此,素质教育其实是在对人的全面理解、对生命的真正尊重的基础上对健康性情的认可、启发与培养。怎么做?

[ 本帖最后由 屋子 于 2012-9-19 15:4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5: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人才培养的起点在诗教:诗的本质

    前面说过,质教需要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不同于文教的的知识与技能的不断增益,质教需要在起点处作减法。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里的损益功夫为文质培养的不同方式给出了分际。它要通过减损的方式让被人为重重包裹遮蔽下的已经休眠的生命种子重新萌芽。“教”的甲骨文写作 *(教的甲骨文无法显示),意思是老师手拿斧子为一个种子删除上面的杂草。它的深意是每个人在别人的帮助下最终要从自己的生命中生发、成长、抽枝、结果、落实。回到当代教育,她的启示是,我们的教育要在起点处帮助学生发现并感受、养润自己的干净、纯洁、真挚、质朴、宁静而充满活力生机的生命初衷。落实到具体的做法上,孔子的诗教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式。子曰:“兴于诗”。人生的起兴、腾飞的出发点应该从诗开始。这个诗教不是狭义的文字形式的诗歌教育,而是广义上的人文艺术教育。“艺”的本义就是“种植、培养”(“艺,种也。”《说文》)艺术的本质是诗(海德格尔)。而诗,不仅仅是辞藻的点缀、格律,或者某种漂亮样子。诗的本质在于性情抒发。一切艺术在本质上最独具的魅力就在于性情自然在宁静从容中的一种抒发。它让人感到生命的丰沛与美好,感受到人生在广阔天地中的“将翱将翔”(《诗经 女曰鸡鸣》)的起兴;人们对自身生命蓝图的描绘、对世界蓝图的描绘、对美好未来的描绘在这里有着纯正的开始之点;人对这蓝图的感叹与赞美是人生志向的发自肺腑的真挚的保证,正所谓“诗言志”。所以,提倡诗教就是重视活生生的人的性情抒达。缺少了这份性情的抒达,人的一切行为即便是初衷良好也会渐渐变了味道,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间就会象行尸走肉般麻木不仁(孔子讲仁。而仁其实就是一颗生命种子——果仁儿:成果之仁儿)。子曰:“依于仁,游于艺。”诗歌、书法、音乐、绘画、篆刻……这些独具特点的艺术形式的共同的要义就在于宁静从容的与天地万物融合互沁的和气感受与真挚丰沛的性情抒达。重视诗教(广义的人文艺术教育),把诗教真正落实到大学本科教育的学分模块中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完善人才培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最后,让我以这次新疆之行中草就的几行拙诗来做本次心路旅行的尾声吧:

 

         

[ 本帖最后由 屋子 于 2012-9-19 16:2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5: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疆月

明月照天山,天山可采莲。

采莲清泉下,清泉逐大川。

明月照大漠,大漠自起落。

起落黄沙里,黄沙沉兵戈。

明月照边关,边关无烽烟。

烽烟曾乍起,古碑一孤禅。

明月照天下,天下或无涯。

无涯生境界,乘月驰骏马。

明月照我梦,梦里天山横。

山横三万里,谁人问征程?

                                 (完)

                                         20129

[ 本帖最后由 屋子 于 2012-9-19 15:4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8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28 很有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6: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今次参加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后写作的实践报告,请朋友多作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9 18: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屋师此文本身就是对“文质彬彬”的好诠释,最后的诗文更是别具匠心。读来的感觉是,前五楼文章部分适合春秋读,第六楼诗歌适合冬夏读,说不出很明确的原因,大概是文章平和舒畅,最后的题诗大气浮沉吧,呵呵,见笑见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9 19: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想和你们在一起

屋师讲道

我们拾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9 19: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质教育居然可以这样解释,大开眼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5 06:43 , Processed in 0.0344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