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晓声

[思 想] [求教]现象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5 02: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世界的两种运动方式,用海氏的话来说,也就是存在者之真理的发生方式。海氏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存在者之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中。真理在艺术作品中表现为“天空”与“大地”的“争执”。而艺术创作就是让作为“天地之争”的真理在“形象”(Gestalt)中“固定”下来。在作品中实现的世界境域的运动(或存在者之真理的发生),同时也正是物之自在存在的开启。
  

海德格尔这种对艺术和艺术作品的理解是别出心裁的,需要我们在当下艺术实践中加以体会和检验。就对物之自在存在的非主体主义理解而言,海德格尔上述思想包含着一个关键的新洞见:事物的自在存在并不是从我们的主观活动性中获得其意义的,而是从“世界”的发生运动中获得其意义的。任何一种显现都是在“天-地”两大世界区域中进行的。这两大区域的既显又隐、既对抗又共属的交互运动,乃是事物自在自持的存在的依据。  

上面我们看到,海德格尔的艺术思考已经达到这样一点:“物”乃天地之间一“造化”,而“天地之争”由“作品”固定下来。所以,我们只有借助于“作品”才能够认识物的“自在存在”。但除了艺术的道路之外,海德格尔后来认为还有另外一条接近物的自在存在的道路,那就是“思想”的道路。
  

这种“思想”被叫做“思念之思”,也被称为“审慎之思”。它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更不是哲学和科学意义上的“表象”思维。海德格尔赋予它某种玄怪的特性。大致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哲学、非科学的“思想”,一种非对象性、非客观化的“思想”。这种“思想”包含着以下两个要求:“向着物的泰然任之”和“对于神秘的虚怀敞开”。所谓“泰然任之”(Gelassenheit),简单说来就是let be,让事物如其所是地存在,让事物“安于自身”,不要总是一上来就把事物“对而象之”,急匆匆忙不迭地占有之、开发之、利用之;而所谓“虚怀敞开”(Offenheit),则是一种对神秘的敞开接纳的态度,就是要重新唤起一种对神秘的期待和敬畏的心情,要对天地人间有一种空无幽远的思绪。以我们的理解,这种解脱了主体性的“思念之思”仍然具有现象学的意义,它实质上就是现象学的“让显现”意义上的“思想”。
  

以这种“思念之思”,我们才可能接近自在自持的物。我们且来看看海德格尔给出的一个著名例子,就是他对一把壶的“思想”。如若从科学上来研究,壶不过是一个由泥土制成的器皿而已,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均可得到精确测定。但海德格尔以为,科学却不逮于壶的本性。海氏为我们端出了如下思法:壶之为壶是什么呢?壶之为壶是能够容纳,但能容纳的不是壶的底和壁,而是壶的“空洞”,可见其实是“空无”构成了壶的本性。若再想下去,空洞的壶的容纳是为了倒出什么,也就是为了有所馈赠。壶馈赠饮料、水、酒。水、酒乃天地之造化,既可解渴、欢宴,又可敬神、献祭。因此,壶之本质乃是集“天、地、神、人”于一体。
  

物的本质是对“天、地、神、人”的聚集。我们看到,晚年海德格尔的这种思法当然是十分玄妙的、诗意的。与“作诗”一样,这种“思想”仍然可以理解为对物的“阴沉”的突破,对物的虚空幽暗之境的穿透。而且,海德格尔在这里仍旧是从世界境域发生的角度来理解物的自在存在。不过,海德格尔这时的“世界”观已有所改变,“世界”已不再是“天”、“地”两维,而是由“天、地、神、人”这样“四方”构成的整体。所谓“世界”就是天、地、神、人“四方”的游戏运动。只有从“世界游戏”运动的角度来“思想”,我们才能接近自在自持的物。

宗教情怀
   东方色彩
   

海德格尔曾经设问:是否每一种思与言都是客观化或对象化的?这里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一种非客观化的思与言是如何可能的?这是一个现象学的问题。根据现象学的原则,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可以表达为:如何接近事物的自在自持的存在?海德格尔一生尝试了多种途径来解答这个问题,旨在纠科学技术思维之偏,究问天地世界人生的本来面目。
  

我们如何接近事物?海德格尔为我们给出一个玄妙的答案:只有通过“诗”(艺术)和“思”(思想),而且是后主体主义的“诗”与“思”,而且是处于近邻关系中的“诗”与“思”(所谓“诗思合一”),我们才能在“世界境域”中,才能在“天”之开启与“地”之幽闭的发生运动中接近自在自持的事物。天玄地黄。万物在天地之间生成。人也在天地之间生成。历史、文化也在天地之间生成。天地“之间”是“世界”。唯在“世界”运动中才有物的自行呈现。而人群中间,唯有从事艺术的人和从事思想的人才能超越私人境域(私人世界)而进入天地之间的共同境域(世界),去接近自在自持的事物,去揭示事物的真相。
 

说世界的两种运动方式,用海氏的话来说,也就是存在者之真理的发生方式。海氏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存在者之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中。真理在艺术作品中表现为“天空”与“大地”的“争执”。而艺术创作就是让作为“天地之争”的真理在“形象”(Gestalt)中“固定”下来。在作品中实现的世界境域的运动(或存在者之真理的发生),同时也正是物之自在存在的开启。
  

海德格尔这种对艺术和艺术作品的理解是别出心裁的,需要我们在当下艺术实践中加以体会和检验。就对物之自在存在的非主体主义理解而言,海德格尔上述思想包含着一个关键的新洞见:事物的自在存在并不是从我们的主观活动性中获得其意义的,而是从“世界”的发生运动中获得其意义的。任何一种显现都是在“天-地”两大世界区域中进行的。这两大区域的既显又隐、既对抗又共属的交互运动,乃是事物自在自持的存在的依据。  

上面我们看到,海德格尔的艺术思考已经达到这样一点:“物”乃天地之间一“造化”,而“天地之争”由“作品”固定下来。所以,我们只有借助于“作品”才能够认识物的“自在存在”。但除了艺术的道路之外,海德格尔后来认为还有另外一条接近物的自在存在的道路,那就是“思想”的道路。
  

这种“思想”被叫做“思念之思”,也被称为“审慎之思”。它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更不是哲学和科学意义上的“表象”思维。海德格尔赋予它某种玄怪的特性。大致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哲学、非科学的“思想”,一种非对象性、非客观化的“思想”。这种“思想”包含着以下两个要求:“向着物的泰然任之”和“对于神秘的虚怀敞开”。所谓“泰然任之”(Gelassenheit),简单说来就是let be,让事物如其所是地存在,让事物“安于自身”,不要总是一上来就把事物“对而象之”,急匆匆忙不迭地占有之、开发之、利用之;而所谓“虚怀敞开”(Offenheit),则是一种对神秘的敞开接纳的态度,就是要重新唤起一种对神秘的期待和敬畏的心情,要对天地人间有一种空无幽远的思绪。以我们的理解,这种解脱了主体性的“思念之思”仍然具有现象学的意义,它实质上就是现象学的“让显现”意义上的“思想”。
  

以这种“思念之思”,我们才可能接近自在自持的物。我们且来看看海德格尔给出的一个著名例子,就是他对一把壶的“思想”。如若从科学上来研究,壶不过是一个由泥土制成的器皿而已,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均可得到精确测定。但海德格尔以为,科学却不逮于壶的本性。海氏为我们端出了如下思法:壶之为壶是什么呢?壶之为壶是能够容纳,但能容纳的不是壶的底和壁,而是壶的“空洞”,可见其实是“空无”构成了壶的本性。若再想下去,空洞的壶的容纳是为了倒出什么,也就是为了有所馈赠。壶馈赠饮料、水、酒。水、酒乃天地之造化,既可解渴、欢宴,又可敬神、献祭。因此,壶之本质乃是集“天、地、神、人”于一体。
  

物的本质是对“天、地、神、人”的聚集。我们看到,晚年海德格尔的这种思法当然是十分玄妙的、诗意的。与“作诗”一样,这种“思想”仍然可以理解为对物的“阴沉”的突破,对物的虚空幽暗之境的穿透。而且,海德格尔在这里仍旧是从世界境域发生的角度来理解物的自在存在。不过,海德格尔这时的“世界”观已有所改变,“世界”已不再是“天”、“地”两维,而是由“天、地、神、人”这样“四方”构成的整体。所谓“世界”就是天、地、神、人“四方”的游戏运动。只有从“世界游戏”运动的角度来“思想”,我们才能接近自在自持的物。

宗教情怀
   东方色彩
   

海德格尔曾经设问:是否每一种思与言都是客观化或对象化的?这里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一种非客观化的思与言是如何可能的?这是一个现象学的问题。根据现象学的原则,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可以表达为:如何接近事物的自在自持的存在?海德格尔一生尝试了多种途径来解答这个问题,旨在纠科学技术思维之偏,究问天地世界人生的本来面目。
  

我们如何接近事物?海德格尔为我们给出一个玄妙的答案:只有通过“诗”(艺术)和“思”(思想),而且是后主体主义的“诗”与“思”,而且是处于近邻关系中的“诗”与“思”(所谓“诗思合一”),我们才能在“世界境域”中,才能在“天”之开启与“地”之幽闭的发生运动中接近自在自持的事物。天玄地黄。万物在天地之间生成。人也在天地之间生成。历史、文化也在天地之间生成。天地“之间”是“世界”。唯在“世界”运动中才有物的自行呈现。而人群中间,唯有从事艺术的人和从事思想的人才能超越私人境域(私人世界)而进入天地之间的共同境域(世界),去接近自在自持的事物,去揭示事物的真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8 16:45:3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5 02: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看到,海德格尔把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引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上,其基本宗旨是寻求以非形而上学和非主体主义的思想姿态去面对今天这个技术世界。海德格尔以现象学的方式表达了恢复事物的自在存在的努力,并且以自己的思想实践倡导了一种非客观化的思与言。这种思想当然是与旧哲学和科学思维格格不入的,但它业已在现代艺术和现代思想中产生的普遍效应却让我们相信:思想之虔诚就是一种坚韧不拨的力量。
   

最后一句犹适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8 16:44:0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5 02: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夜的春光很值得珍藏!

看了这几篇文章 尤其是《现象学运动的基本意义》,我越来越想研读现象学了。请大家不吝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18: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把中间的一些帖子重新编辑以下吧,看不清,字号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5 20: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提醒  在下已把较小的字调大了

不过不知是不是设置有问题 有的字不能整段编辑  要一行一行地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23: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以为,现象学是一种很精致的哲学思辨,它的影响力大大超过它的操作性。所谓“本质直观”,即先把一切先验的概念用括号括起来,悬置不论,直观内心。打个比方,许多同学在欣赏一部小说时,不是先看作品,而是先看一些评论,心里有了先入之见,这样他对小说的感受就不完全是他真实的感受。而按现象学呢,你应该不看任何评论而先看小说,那感受才是最真实的,是“本质直观”的。(但按阐释学,即使这种“真实的感受”也不能不受到文化遗传的“污染”)

我觉得现象学有些华而不实,至今在各社会科学具体领域,还未见按现象学方法产生什么重大成果。冠以“现象学”之名的书倒是不少,但在多大程度真是“现象学”的,很令人怀疑。更有不少是牵强附会的。要说科学研究方法论,至今仍难脱演绎与实证两条路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6 00: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海德格尔说两句:今日西方哲学可分为两大阵营,一是法德的人本主义,二是英美的逻辑实证主义,前者强调人对世界的一种神秘体验,后者强调科学精神。海德格尔属于前一阵营,表现出某种神秘主义。愚以为两可以互补,但应以后者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6 00: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晓声在2007-11-25 2:20:49的发言:
现象学的根本特性能否被理解为‘构成  如果能   那么它与东方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主流就大有对话和相互激发的可能了吧 

张祥龙先生比较强调构成\缘构.事实上,构成的确是现象学的重要"特性".不过,单单这样理解还会有含混.比如有的现象学家关注构成本身与构成对象.有的现象学家比较关注构成之前,甚至之前的之前之"远古".而由其所引发的"效应"就大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6 00: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晓声在2007-11-25 2:25:21的发言:

我看了张祥龙先生的《胡塞尔现象学在中国》一问,其中谈到只有与西方哲学,特别是激变之后的现代西方哲学进行更直接深入的对话,缘构发生,中国哲学才有希望摆脱开目前仍然存在的“被征服”的状态。

不知老师怎么看  


恩,张先生这样说,是基于其一贯的学理脉络的.

而自西学东渐以来,"中国哲学"就已经在经历着"危机".甚至"中国哲学"这四个字到现在还有学者在讨论其"合法性"问题.个中原因实在太复杂,不独学理层面.不过,无论怎样,我们这些说汉语(或者中文<这里汉语与中文之别的争论也见过不少,呵呵>)的思考者应该具有一种从容而谦审的态度.这样的态度真正建立起来,那么,楼上的问题就日益会成为一个乐观的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6 00: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晓声在2007-11-25 2:30:01的发言:

在海德格看来,由于胡塞尔学说的“理论化”、“科学化”的特点,它对于“体验”(Er-lebnis,去经验生活)的关注并没有充分地“生活(leb)化”,反倒有“脱离生活”(Ent-lebnis)的倾向。海德格尔张大了胡塞尔方法的革命性的一面,而反对其中的传统西方哲学的“理念”。倪梁康写道:“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之间的分歧起源于、并且首先起源于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兴趣差异,起源于近代苎Ш拖执苎У摹怠」苷飧龇制缬胨橇礁龈髯缘钠视敫鲂砸膊晃蘖怠!?lt;/span>[56]
   
因此,海德格尔式的现象学在“现代”氛围中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学生、当今著名哲学勒维特在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哲学气氛时说:‘人们很快便对他[胡塞尔]关于向纯粹意识进行“还原”的学说失去了兴趣,而年轻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提出的那些激动人心的问题却越来越吸引住我们。’”[57]
[56]
   
因此,海德格尔式的现象学在“现代”氛围中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学生、当今著名哲学勒维特在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哲学气氛时说:‘人们很快便对他[胡塞尔]关于向纯粹意识进行“还原”的学说失去了兴趣,而年轻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提出的那些激动人心的问题却越来越吸引住我们。’”[57]

此段能否回答我在3楼提的问题   :)

我把在现象学论坛上发过的帖子转过来吧.<现象学的纷争>

两年多来,思路有所改变,起码现在对海不会象帖中那样严厉了.我现在更常表述的是":现象学的刚性与柔性",这个话题今年4月份在中国学术论坛做过网聊,但我一直偷懒没有整理.

http://www.bluebell.net.cn/dispbbs.asp?boardid=8&id=439&star=1&page=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6 0:47:3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3-29 23:00 , Processed in 0.03546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