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木耳

[外语学习] 我们一起背单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9 10: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3-5-8 07:57 发表 apron :[英][ˈeiprən]     [美][ˈeprən]     围裙,用围裙围住,围绕。             & ...
         聽木蘭老師這麼一說,我也很想看看這位老師的書呢,中國教育比較不缺飽識之士,更缺有分享精神和創造力的人才。
         昨晚下班時澳門下了特大暴雨 (rained cats and dogs),路上行人大多淋成落湯雞(drowned rats/bedraggled chickens),很多街道嚴重積水(had  strict water-logging),我回家途中看到好幾部救護車(ambulance [ˈæmbjələns])身邊呼嘯而過(roared pas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9 11: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5-8 20:06 发表 看到这么多数字完全懵掉了,关键是对音就没有个感性认识。要么你介绍下乐器?或者再简单一点吧。不过看了后还是受益匪浅,知道那几个基本概念是什么意思了。我还是汇报一下比较俗的:馒头:steamed bread   s ...
        嗚嗚,那些數字看不懂啊,嗯,是我的原因,也是文字的局限。那段是我前幾天看樂理書結合維基上的中西樂常識學習后認為最值得普及的東西,也算是萃取的精華吧(extract the essences of the knowledge),但我不確定文字是否達到普及的可能(I don't know if I can spread them)。
        
        介紹樂器吧:

         風笛  bagpipes,air  whistle,在英國的蘇格蘭地區非常流行,是蘇格蘭傳統文化的一部份。
         《The level plain》是蘇格蘭風笛名曲之一,旋律優美,風笛舒緩綿長,音色很容易帶人進入廣闊遼遠的天際草原。
          ps: 第29秒開始才加入風笛,請耐心聽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12: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3-5-9 11:16 发表         嗚嗚,那些數字看不懂啊,嗯,是我的原因,也是文字的局限。那段是我前幾天看樂理書結合維基上的中西樂常識學習后認為最值得普及的東西,也算是萃取的精華吧(extract the essences of ...

 

disseminate  [diˈsemineit]
vt.
1.
撒, 播
2.
传播, 散布
disseminate rumors
散布谣言
disseminate Buddhism
传播佛教
vi.  广为传播
 
propagate  ['prɒpәgeit]
vt.  繁殖, 传播, 传送
vi.  繁殖, 蔓延
[医] 传播, 繁殖
 

对比了三个词,还是spread应用范围广,也比较口语化。另外,上面那个下雨的帖子特别可爱,看中文像是小学生作文,正好配着英文翻译,对我这种英语很差的人还是很有实用性啊。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19: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闷热:hot and stuffy
青菜:pakchoi  ['pɑ:k'tʃɔi](小白菜)
茄子:eggplant
冬瓜:white gourd
西瓜:watermelon
南瓜:pumpkin squash
丝瓜:sponge gourd  towel gourd    loofah   
吊瓜:没查到呀没查到
甜瓜:muskmelon
哈密瓜:hami melon
瓜分:melon cutting(分红,分赃)
西葫芦:marro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9 19: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加盖一层吧——

 

치매 痴呆

 

前几天打车的时候,看到旁边一辆出租车身上喷上了一家医院的广告,其中有这个词,当时曾猜它可能是个汉字词,根据发音(近于汉语的“七妹”),怎么也想不出是哪两个汉字。回来一查,见是“痴呆”这两个字,愣了一下,“痴”在韩语里读音是치(“七”),这我知道,但“呆”和매(“妹”)就差得太远了,这是怎么回事?这种现象不会平白出现,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呆”这个字,在古音里曾读若“妹”。手边没有像样的工具书,只能用网络凑合着查,这一查,还真查出线索来了——

 

《類篇》同槑省。或作某,通作梅。《本草》梅,杏類,倒杏爲呆。俗以爲癡獃之獃,誤。 《說文》从𠙵不从口。𣏁,本字。

 

大致来说,“呆”这个字的本义就是“梅”,有时写作“某”,“某”有时加上木字旁,就是“楳”,这个字也正是“梅”的异体字。“呆”这个字有时也写作“槑”,恰好也是“梅”的异体字。而用来表示头脑迟钝的那个字,本来是“獃”,后来不知经过什么样的一个过程,就用“呆”来代替“獃”了。韩语里这个字的意思,用了头脑迟钝的意思,但发音,却还保留了本义“梅”的痕迹(“梅”在韩语里的发音恰好也是매“妹”),所以我没能从这个字音猜出背后的这个汉字。就这样,经此一番查证,由“呆”这个汉字的韩式发音挖出这么一小串儿东西,说起来也还是挺有意思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8 收起 理由
木耳 + 10 十分好帖,小线索大故事
灵儿 + 8 确实很有意思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9 22: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语言学习就是要多用,直接把接触到的东西翻译就是了,或者直接去看阅读、电影、听歌,没更好的方法了。一用就知道不足,还可以保持孩子的求知欲~~

        第二件介绍的乐器,竖琴  harp,也是古老的乐器,在亚洲、美洲、欧洲流传很广,现代管弦乐的重要演奏乐器,可独奏、重奏和合奏,音色与钢琴相似。古埃及称为贝妮琴,古希腊和古罗马称为里拉琴,中国古代称作箜篌
        李贺有著名的《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国之中央,意京城)。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推荐曲目,《D大调卡农》( Canon in D )
        卡农(Canon)并非歌名,而是一种音乐谱曲技巧,也指用这种技巧写出来的音乐作品,十九世纪的交响曲、鸣奏曲常用此技巧。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是卡农代表作,曾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被美国航空航天局通过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 本帖最后由 灵儿 于 2013-5-9 22:3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0 08: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3-5-9 19:59 发表 我也来加盖一层吧—— 치매 痴呆 前几天打车的时候,看到旁边一辆出租车身上喷上了一家医院的广告,其中有这个词,当时曾猜它可能是个汉字词,根据发音(近于汉语的“七妹”),怎么也想不出是 ...
哇~~~太有意思了!不过,原来“呆”和“獃”无论形还是音都八竿子打不着啊。。。古人这是咋想的?这样也能代替着用??除非“獃”字原来也有和“mei”相似的读音,或者在方言里?

 

说起语言的演化,想起这学期上课时老师说的葡语里的一个现象。在葡语里,基本上所有的字母在单词里都影响读音。所谓影响读音,是指这个字母存在或者不存在,单词的读音会受到影响。但以字母h开头单词,h在不在,读音都一样。比如,“故事”这个词,história,有没有前边的h,都念“一时多利亚”。。。这注音,囧。。。

 

但也有一些单词,在词内部有字母不影响读音。比如,“极好的”这个词,óptimo,其中p是不发音且不影响这个单词的读音的,即有没有p都念“凹地木”。1990年,葡语国家之间规定了一个关于葡语拼写的“正字法”。正字法规定,不再写出对单词读音不起作用的字母。现在在巴西,人们拼写单词是按照读音来拼写的,即ótimo;但在葡萄牙,很多人还是习惯书写成óptimo。老师说,她认为新的拼写规则“割断了单词的历史”。比如“óptimo”这个词,拉丁语是“Optimē”,而新写法ótimo就看不出拉丁文的影子了。

 

我想说的是,首先,这个老师不是教语言学的。可能和我们的“小学”传统不同,在葡萄牙(可能很多西方国家都如此吧,我猜测)语言学和文学是区分非常非常明显的两个学科。当然,汉语语言学和文学也分属不同的学科,但我感觉两者还是有紧密联系的。所以“隔行如隔山”用在俺这老师身上,不知是不是合适。。。其次,葡萄牙人相对比较传统和保守。再次,这个现象多像我们的“汉字繁简字之争”啊。。。

 

木耳兄,为了表示我不是来灌水的,我来介绍一下história这个词吧。

 

在英语里,“历史”和“故事”分别是history和story,但在葡语里都是história。我是不是能理解为:历史都是由故事组成的?要是有研究英语词源学的朋友就好了,可以问一问history和story是不是源自同一个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木耳 + 10 十分好帖,从没想到这俩词还有这等关联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0 09: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灵儿介绍“卡农”这个词,就又想发表长篇大论了。。。

 

“卡农”一词,葡语是cânon,读音大概为“噶(一声)农”。第一次见到这个词,是在一篇讲经典文学的文章里,那时还是一个我不认识的新单词。查了下字典,发现哪个义项带到句子里都不合适。问过老师之后,才知道“卡农”一词在文学研究领域,专指“经典文学”作家作品,主要强调作家。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比如浪漫主义时期的雨果。用老师的话讲,就是文学史再怎么改写,再怎么删减,这些人都不会被抹掉。所以我觉得可以翻译成“经典文学”。

 

再回来看cânon这个词的义项,我就明白其间的联系了。

 

这个词本义是“宗教教规”,后来引申为“宗教的正经、正典”,最后又引申出“标准、原则、准则”的意思来。那么,经典文学作家作品,不正是被人们看做为文学的“标准、原则”么?这样我就理解了。(联想一下中文里“经”字的演变过程。。。)

 

但下一个问题是:这跟音乐的卡农曲有什么关系?上网查了下,原来“卡农(Canon)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我猜想,这“导句”起的就是“规定标准”的作用吧?所以人们把这种作曲技法定义为“卡农”。(联想到了“赋比兴”里“兴”的作用。。。)

 

注:本楼加黑加粗的字,为《葡汉词典》里cânon一词的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0 10: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天有点儿话唠。。。

 

还是想说葡语里一个词,lira。这个词,英语为lyre [ˈlaɪə(r)],正是灵儿姐姐说的古希腊的里拉琴。之所以说这个词,是因为这个词不仅有“里拉琴,古七弦竖琴”的意思,这是它的本义,在诗歌领域,还指“诗的灵感”。而抒情诗一词,在葡语为lírica,英语为lyric [ˈlɪrɪk]。当然,可能更常用的是它的形容词形式:lyrical [ˈlɪrɪkl],意为“抒情的,热情奔放的,感情丰富的”。

 

说这个词,是想说诗歌和音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特别是诗歌的源头。这个观点既可以用诗经楚辞来证明,在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腊时代,也是如此。

 

写到这里,又重读一下《诗大序》,竟生出了一种悲悯的情怀: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本帖最后由 罗勒 于 2013-5-10 10:0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4 收起 理由
木耳 + 14 我居然一直把“不知”念做“不如”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0 10: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罗勒 于 2013-5-10 08:56 发表   history和story是不是源自同一个词 

推薦一個網上英語詞源字典http://www.etymonline.com/,不過最權威的還是要查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網上說,history 詞源如下:

late 14c., "relation of incidents" (true or false), from Old French estoire, estorie "chronicle, history, story" (12c., Modern French histoire), from Latin historia"narrative of past events, account, tale, story," from Greek historia "a learning or knowing by inquiry; an account of one's inquiries, history, record, narrative," from historein "inquire," from histor "wise man, judge," from PIE *wid-tor-, from root *weid- "to know," literally "to see" (see vision). 

Related to Greek idein "to see," and to eidenai "to know." In Middle English, not differentiated from story; sense of "record of past events" probably first attested late 15c. As a branch of knowledge, from 1842. Sense of "systematic account (without reference to time) of a set of natural phenomena" (1560s) is now obsolete except in natural history.

 

One difference between history and imaginative literature ... is that history neither anticipates nor satisfies our curiosity, whereas literature does. [Guy Davenport, "Wheel Ruts," 1996]


大概來說,history來自拉丁文historia,希臘文historia和histor,跟葡萄牙文應該是同源。中古英語中history和story也是不分的。

對現代女權主義來說,history是個極端政治不正確的詞:)
[ 本帖最后由 清和 于 2013-5-10 10:5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木耳 + 10 看来女权主义者天生就是历史批判家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18 20:30 , Processed in 0.0529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