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04|回复: 11

[【分享】在读] 【分享】在读(其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7 00: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余匡复的《德国文学史》时,有一些新的思考。
一、从反思自己过分追求形式的问题开始。在看《唐诗小史》的时候,对这个问题已有初步的反思,这一点前两天在阿乙采访手记后面,已作说明,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的思考,是结合年青一代(我所熟知的80后写作)而言。当年从《萌芽》与“新概念作文大赛”走出了一批爱好文学的少年作家,同时带来“青春文学”的风潮。这背后,是对个人主义与自由表达的复归。但这样的文学风潮,由于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在年青一代的书写里,就出现过分的个人主义,书写内容的狭隘,感伤甚至小资情调,追求外在形式(如先锋与实验的小说形式及华丽的语言)等问题。我就是在这样的文学风潮下成长起来的。这些缺点在我的文字里都不可忽视。数年时间里,我一直努力想摆脱这样的影响,但始终不得其法。固然这些是受写作者年轻化,及成长的和平自足的时代背景等因素影响,并且就目前已奔而立之年的80后写作来看,仿佛是不足深虑的。但我疑心,内里是否另有病症。
二、且不说这病症,只说当前的文学写作,乍看很蓬勃,细看却觉得混乱,驳杂,并且有种无力感。在这里,并非针对当代作家的写作能力。读《德国文学史》也好,《唐诗小史》也好,最深的感触就是时代对文学的影响。换言之,“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而在这点上,深切时代命脉的文艺理论对文学创作的指导意义是必不可少,且无可估量的。唐代先有陈子昂反对六朝绮靡文风,提出“兴寄”与“风骨”,方开盛唐气象。十八世纪德国先有莱辛诸人反对封建制度、专制主义及其代表巴洛克文学,提倡民族文学,提倡真情实意等等,才有后来狂飙突进运动里的青年歌德与席勒。再譬如我们的五四时候,群星璀璨的文艺创作都是拱月一般围绕在“人的文学”这一理念周围。(“反封建”的命题也与之相关。但我对这一段文学史缺乏深入了解,只能凭印象作些浮泛之论,如有阙漏之处,还望指正。)我看《德国文学史》的时候,深觉我国五四与欧洲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很相似。五四时候的这一命题,由于历史的原因,并没有延续下来。而建国之后提出的诸种理念,已为今人弃之。就我所知,当代文学目前并不存在一个核心的理论或理念,指导着文学创作,形成健康有力的文学风潮。(这一点,也仅就所知而论,我平日也不读当代文学期刊,或有谬误。但如今只是谈些读书感想,姑存之,以俟高明。)固然,这些有着种种的原因或理由,如现代派的“荒谬”世界观、后现代的解构主义及其所伴随的现代人的心理变化,以及当下文化多元化的诉求。对于后者,一个核心理论或理念若有纷争,自然欢迎多个流派,只要确实从不同侧面切中时代脉搏,足够令人信服,这并没问题。对于前者,也是我一直在问的:现代或后现代派之后呢?当一切都是荒谬的,一切都是可以解构的,之后人们何去何从?
三、回过头来,所谓“深切时代命脉的文艺理论”,其实是该时代的社会诉求、历史发展及思想潮流等等,反映在文学上的产物。这样的文艺理论的匮乏,也说明了在转型时期,纷纭的社会诉求,混乱的思想潮流,并没有一个明晰的方向,也并没有汇聚成积极的力量。一切都在混沌、挣扎、暗黑中。尤其是思想。文学,和时代当下深刻而有洞见的新思潮,息息相关。亚里士多德说,文学模仿自然。莱辛认为,模仿自然—生活,并不仅仅是模仿表象,更重要的是模仿本质。时代的本质,很大程度上即体现在当时的思潮里。可是目前,我们的伏尔泰在哪里,我们的萨特在哪里,甚至我们遗失在别处的古希腊罗马文献在哪里。不知道。连退而求其次,我们的莱辛在哪里,也不知道。
思想是混沌不清的,所以文艺才这样茫然,不论怎样写,看起来只是无力。余华的失败,也许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失败。就算有个得了诺奖的莫言,但单单一个莫言成不了气象。天才是成群来的。并且将带来深刻的变革,时代的,思想的,心灵的。
所以,归根结底,过分追求形式,其实是不知道应该——“写什么”。如果不知道“写什么”,其实也无所谓“怎么写”了。写作不单单只是写作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00: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又开新的“在读”帖了。每次开“在读”帖都是最开心的。这里是我读文学史的一点想法,但文学史是否可靠,也是存疑的,故只能是随便说说。对自己的意义是,终于开始关注“写什么”的命题了。这算是长久以来的一个突破吧。再次感谢诸位之前的意见和建议,真的很受益:)
同时,开始看《余光中谈翻译》了。我高中老爱看他的诗和散文了,算是文学启蒙一级的人物,后来就不怎么喜欢了。今天才看了两三篇,服气得很。英诗么,我是不懂的,但他论古诗那些,一路读来酣畅淋漓,口齿噙香。前辈这样牛气,我见了才觉羞赧,还敢贪玩不读书!
至于读后感想,容日后读过泰半,得些积攒,再与诸君分享。
也请诸君多多盖楼“在读”帖。最近深觉,真知才出灼见,还得多读书啊。
[ 本帖最后由 行香子 于 2013-8-7 00:5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7 08: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8-7 00:52 发表 好吧,又开新的“在读”帖了。每次开“在读”帖都是最开心的。这里是我读文学史的一点想法,但文学史是否可靠,也是存疑的,故只能是随便说说。对自己的意义是,终于开始关注“写什么”的命题了。这算是长久以来的一 ...
时代精神确实是不一样的,对文学的影响极大。
天才有时是成群的,但更多时候是寂寞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7 11: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时不追求形式,老了会有遗憾的:)

 

中年以后还追形式,这辈子就这样了:)

 

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什么条件走什么路,不拗不拧,顺其自然,个人时代皆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7 12: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非鱼 于 2013-8-7 11:23 发表 少年时不追求形式,老了会有遗憾的:)   中年以后还追形式,这辈子就这样了:)   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什么条件走什么路,不拗不拧,顺其自然,个人时代皆然。

 

赞同,这也是我想说的。

 

另,看到行香子这里提到的三本书,有两本是我推荐的,自己推荐的东西有人读,且有所得,甚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7 13: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8-7 00:52 发表 同时,开始看《余光中谈翻译》了。我高中老爱看他的诗和散文了,算是文学启蒙一级的人物,后来就不怎么喜欢了。今天才看了两三篇,服气得很。英诗么,我是不懂的,但他论古诗那些,一路读来酣畅淋漓,口齿噙香。

 

余光中自己的散文其实并不算特别好,我手里就有他的散文集《桥跨黄金城》,读了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但他这本《余光中谈翻译》确实写的好,其中论古诗古文的那几段文字,也令在下一读之下两眼放光拍案叫绝。如他谈前后《赤壁赋》的那几段,在下读到他的分析时,前《赤壁赋》已在大学语文课上讲了十几遍了,自谓颇有所得,但读了余的分析,仍不禁欢喜赞叹。余的这种鉴赏力,跟他同时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当不无关系,因为要将一种文学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那首先要做的,就是细细体会原文的种种明义暗义和各种精妙之处,才能译好,再加上有目标语言做对照,也就更容易体会出此种语言独有的一些妙处,因此,能见人所未见,道人所未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20: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非鱼 于 2013-8-7 11:23 发表 少年时不追求形式,老了会有遗憾的:)   中年以后还追形式,这辈子就这样了:)   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什么条件走什么路,不拗不拧,顺其自然,个人时代皆然。
呵呵,老师说得对,所以我加了限定词“过分的”。凡事过分,则会失衡,就容易走入穷途。
我想,不论个人时代,都像海上的航船,因风波隐约,时时都应持自省自警之心,确保行驶安全,航向正确。一旦迷途,即要知返。这样,才有望到达目的地。
 不过想起来,性子是有点别扭,常常不知道自不自然,只是一味横冲直撞,所以才四处碰壁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22: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给自己放了一天假,把王安忆《叔叔的故事》看完了,极为喜欢。看完之后,仍有不尽的意味,低回不已。只恨未得闲心,不能细说。姑且先列几段摘抄,聊记一二私心杂绪。(在网上搜到的一篇评论附在后面的帖子里,对故事梗概及理解都很有帮助。)

 

我们在一个文化荒芜的时代里长成,然后就来到一个八面来风的日子。二十世纪包括十九世纪末期的一百来年的思想,最最精粹的果实以及残羹剩饭,在同一个时刻里向我们奔涌而来。我们选择的高低往往听凭于我们的天赋和运气。可是,在表面上,我们却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气象,并且似乎总是走在时代最新潮流的前列。这使得叔叔那一类人会产生一种落伍的危机感,他们往往是以导师般的姿态来掩饰这种感觉,就像我们,总是用现代派的旗帜来掩盖我们底蕴的空虚。

(这一段,想到我父亲了。小时候一向以教育民主自傲,如今过年回去,却同我说:“你该怕我,要尊重我作父亲的权威。”又说:“儒家讲孝道,你读了那么多书,这都不明白。”我看着他,真觉得,他老了。他越端出架子来,他内心的恐惧,我看得越清楚。这真是很哀悯的一件事。因为这样的哀悯,我逐渐想要了解,父辈及祖辈的生涯。那是来路。)

 

他没有灵魂的羁绊,保存了肉身,以待日后东山再起,魂兮归来。

(人生是很可哀的。一个时刻颓败下去,必像滚连环一样,咕噜咕噜滚下去了。不是说运势,是说人心。可以为命运打倒,不可为其打败。这警句说得真好,二者判然分明处,就在于人格力量。魂兮归来,其实归不来了。尤其我们无宗教,无信仰,“救赎”一词,很难想象。)

 

其实游记这一类东西,就是将平日的所思所想,装进所见所闻,再以其时其地的心情打一个包装。

(我是不知道怎么写游记的,这个法子看来不错,可以一试。)

 

叔叔不止一遍地想:他再也不会快乐了。他曾经有过狗一般的生涯,他还能如人那样骄傲地生活吗?他想这一段猪狗和虫蚁般的生涯是无法销毁了,这生涯变成了个活物,正缩在他的屋角,这就是大宝。

(整本书里,这是我看过最沉痛的一段。字字锥心,句句泣血。什么叫不堪回首,这就是了。可偏偏我们就是教这些不堪回首和泥和水,塑出今天的面目来,削肉削骨都无法摆脱。我们小时候,念课本写作文,老是歌颂苦难,什么人生的垫脚石云云。可世代以来有几人真能将苦难踩成垫脚石?多半都是这样了——“曾经有过狗一般的生涯,还能如人那样骄傲地生活吗?”真是残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我们已经习惯了以审美态度来对待世界和人,世界和人都是为我们的审美而存在,提供我们讲故事的材料。生命于我们只是体验,于是,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什么都难不倒我们。我们干什么都是为了尝尝味道,将人生当做了一席盛餐。我们的人生又颇似一场演戏,练习弹的烟雾弥漫天地,我们冲锋陷阵,摇旗呐喊,却绝对安全。这种模拟战争使我们大大享受了牺牲和光荣的快感,丰富了我们的体验。然而,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的战斗力,我们反应的敏锐性,我们的临场判断力,在这种模拟战争中悄悄削弱。当危险来临时,我们一无所知。

(我向来觉得,人生的审美化是很好的。像止痛剂一样,遇上困顿坎懔,也能跳出面前危火,留存真身。可是真如以上所说,这样一种孩子气的悠游,能将人一寸一寸消磨?我不知道。前两天看到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说:“在生活面前,艺术家应当心怀谦卑。”我也不明白。古人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是这样么,真不晓得。这种种的一切,我都还在迷途。)

 

我们是非常自私的一代,只有自我才在我们心中。我们的游戏精神其实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无论是救孩子还是救大人,都不可能使我们激起责任心而认真对待。只有我们自己真正地遇到了事故,哪怕是极小的事故,才可触动我们,而这时候,我们又变得非常脆弱,不堪一击,我们缺少实践锻炼的承受力已经退化得很厉害。这世界上真正与我们发生关系的事故是多么少,别人爱我们,我们却不爱别人;别人恨我们,我们却不恨别人。······我们总是追求深刻,对浅薄深恶痛绝,可是又没有勇气过深刻的生活,深刻的生活于我们太过严肃,太过沉重,我们承受不起。

(这大约在结尾处了。简直像在说我们这一辈人:自私,自我,游戏精神,个人主义,脆弱,不堪一击。“别人爱我们,我们却不爱别人;别人恨我们,我们却不恨别人。”一针见血,入骨三分。这些缺点,我一个都不少。可是现在,要长大了,怎么办呢。)

 

絮叨这么久,一点都没谈到故事上,我是无暇顾及了,还请见谅。但从前看《姊妹行》,不很喜欢王安忆,今天看《叔叔的故事》,却很服气。窃以为,诗与小说,到最后在文字背后能升起境来,才是好的。我真是喜欢这个小说,不为她先锋的叙述,而是背后有境,一种唏嘘,无以言表。当然,文字不那么粗拙就好了。(勿怪我直言,尤其看了《余光中谈翻译》以后,对恶性西化的语句就格外敏感。随意一扫,确是不少,不能细究)。

[ 本帖最后由 行香子 于 2013-8-16 23:5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6 23: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香文思如泉涌,感觉跟不上这思路和这视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23: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8-16 23:17 发表 小香文思如泉涌,感觉跟不上这思路和这视野。。。
我错了,还是应该先讲故事梗概的。
网上搜了一下,在百度问答里看到一篇,不知道是谁写的。姑且附在这里。故事概述及分析都很好。我就没想到女权主义呢。

《叔叔的故事》创作与1990年,是王安忆停笔一年后写就的。《叔叔的故事》是女权主义第三期的一个文本。尽管王安忆公开申明“我不是女权主义者”。她的创作不是对一种理论的演绎而是以现实感受为基础的。但不管她是否有意自觉地按照女权主义理论进行创作,却都能通过自身的体悟达到与女权主义理论某种程度的契合。
《叔叔的故事》所重述的故事主要有三个:(1)“一个偏僻小镇的女学生,爱上一个摘帽右派”的故事;(2)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受难磨砺,成名超越的故事;(3)一个80年代知识分子在国外的故事。
王安忆没有改写这些故事的基本情节,她有意不在叙述的故事上标新立异,只是通过“重述”而改写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基本最庄严的也最落俗套的基本叙述格式。
在第一个故事中,“一个偏僻小镇的女学生,爱上一个摘帽右派的来自城市的老师”,这仿佛是一个可歌可泣的伟大的爱情故事。亦如“旧俄时代十二月党人和妻子的故事”。但事实上,这个故事并不包含任何浪漫的成分,只是适应了最基本的生存的准则而已。于是,当这样一个看似浪漫的故事以叔叔的离婚而结束时,就免不了带上一丝悲怆的气氛。后来叔叔和妻子的生活以及夫妻生活的结晶——大宝所带来的种种使叔叔焦头烂额的问题逐渐剥离了这则感伤的浪漫主义爱情故事的美丽的表象,看到了自身的屈服,限制和最深刻意义上的软弱。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的着力点有三个,一是妻子深夜解救叔叔;二是文革中叔叔和妻子共同患难;三是叔叔和儿子大宝的关系。
第一个着力点对妻子深夜解救叔叔的行为进行了叙述。其结果就是妻子彻底“降住了叔叔”。“叔叔一度成了妻子的大宝……他的一切,除了思想而外,全由妻子负责管理”这是叔叔一生辉煌中难以抹去的败笔。虽然他也为此爆发过,但爆发的结果却只能让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他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寄居在别人屋檐下的虫蚁而已。叔叔囚困在这样的牢笼中不能自拔。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段生活还是叔叔和妻子共同生活的日子中的幸福时光
第二个着力点将叔叔的形象推倒了没落的顶点。文革中的叔叔和妻子被共同推上了批判的舞台。在批斗会上,叔叔和妻子成了人海中两只漂浮的虫蚁,被提在一具土台上示众。
叔叔此时处于人生的最低谷,他像一个小丑在示众。这与他日后庄严、崇高的形象怎么也挂不上钩。虽然叔叔和妻子已半年未见,但他却在审判台上极力避开妻子的目光。这样的夫妻相会太令人难堪无法忍受。然而,妻子对叔叔的忠诚却愈加彰显出来。她视叔叔为自己的生命,不同的是,叔叔是视光荣为自己的生命。
从这两个着力点,我们不难看出,王安忆除了想剖析人性的自私、嬗变、为生存而无奈选择的一面之外,还希望通过这样的叙述来反映女人依靠丈夫而活,并以降服丈夫为最大目标的女性私人主义的实质。在这样的叙述背后,则是对男权的一种颠覆,是对男性“大自我”主义的批判。而这样的批判在第三个着力点——叔叔和儿子大宝的关系中显得更加明显
大宝不是叔叔想要的孩子。叔叔心中曾做过一个女孩的梦,这个梦却因为大宝的诞生而夭折了。于是叔叔从一开始就对大宝产生了敌意。大宝渐渐长大了,叔叔发现大宝的口音完全是和妻子、岳母一样,丝毫没有自己的影子,于是,叔叔更加认为大宝不是属于自己的,更不是自己想要的。叔叔不想对大宝尽责任,甚至一再追问“大宝究竟是谁的孩子”。他堂皇的自私显得是那样的突兀。
总之,小镇上那一段“做狗做猫做虫蚁”的历史,将叔叔的辉煌历史破坏殆尽。妻子也好,大宝也好,他们唯一的功能就是充当这段屈辱历史的见证人。而叔叔想要极力抹杀的也是这段历史。于是就有了第二个故事的叙述。
第二个故事中,以叔叔描写的一个右派青年的自杀的小说登场,勾勒出了叔叔潜意识里的“轮回辨证”思想。叔叔一直不相信灾难会永恒,他一直等待着苦尽甘来。祸福轮回、否极泰来的辨证思想根植于叔叔的世界观中。所以叔叔没有像他描写的小说中的那个右派青年那样自杀,他至多只有过自杀的念头。
在这个故事里,叔叔是想通过自己类似在碱水中煮三次,在血水中泡三次,在清水里浴三次的经历,获得古典主义的崇高体验。
在这个故事里,叔叔干了两件伟大的事:一是和妻子离婚;二是结识了两个女人。当然这两件伟大的事是叔叔超越成名后进行的。
离婚看起来是一种必然。叔叔觉得“婚姻非但没有像通常所说的分担他身上的屈辱和不幸,反而加剧了这屈辱和不幸。”所以他必须在他成名之后结束这段铭记其屈辱和不幸历史的婚姻,哪怕妻子对他有百般的恩惠。因为他不像妻子视自己的丈夫为生命,他视自己的光荣为生命。
至于叔叔结识的那两个女人,则是分别从精神和肉体上满足了叔叔,让他能够体会到他作为一个男人的价值。
大姐无疑是叔叔悉心呵护的对象。叔叔和大姐的关系有一种冰清玉洁的味道。和大姐在一起,叔叔觉得从思想到灵魂都有一种质的提升。叔叔愿意只和大姐保持这样的“纯洁”的关系。这是对一个男人思想和智慧的承认。叔叔需要大姐,需要维持一个男人所谓的智慧才气。而且和大姐在一起,叔叔能够寻找到对破败婚姻与屈辱历史某种遗忘。
而对小米,则直接的多。叔叔只想从她身上找到一种肉欲的满足和快感。小米只是他发泄的对象。叔叔把小米当成了那个只存在于他梦想中的女儿的化身。叔叔对小米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就充分说明了小米只是一个工具,一个供叔叔发泄的工具。
照理,在这个故事的叙述中,叔叔应该是一个成功人士的典型。然而,在叙述中,“我”却在叔叔成功的背后,又叙述了别的故事。“我”在叔叔自认为成功的背后,又不厌其烦的一再将叔叔的“成功”一一瓦解。
从叔叔离婚来看,王安忆似乎是想通过离婚来构筑一个“恢复的女性意识”与“自私的男权观念”激烈碰撞所体现的女性意识对男权的解构。叔叔成为了一个有名的作家之后,便提出了离婚,而妻子也同意了,并说“人有难的时候,就应该帮一把;人要往高的地方去,就要放手。”让人体会到一种大义的豪迈。而叔叔的离婚却被众人当成了“桃色新闻”作为笑谈,更具有了一种讽刺意味。“离婚离得了女人,离得了儿子吗?”不管叔叔如何想掩盖那段小镇的历史,这段历史却总会不断跳跃出来,让叔叔一再打破自己所构筑的“崇高”的舞台。大宝在故事的最后出现并成为切断叔叔一切快乐的唯一原因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大姐和小米,叔叔也同样以失败告终。
叔叔爱大姐,也希望被大姐所爱。他在大姐面前极力伪装自己,以为这样就可以和大姐接近一点,结果反而离大姐越来越远了。结果最能理解他的大姐反成了与他最最陌生的人。
而大姐再神圣也是一个女人,也有七情六欲。但叔叔对她的情感的圣洁,竟使叔叔这个最爱她的人,成了最不能爱她的人了。
叔叔一直把大姐当成提升自己才智和精神境界的平台,他舍不得破坏这样的平台。所以,叔叔和大姐的关系看似纯洁,其实是功利和自私的产物。
两个人最后一次见面以两人发生关系而叔叔失败告终。叔叔的骄傲和自尊荡然无存,他连男人都做不成了。这个失败的夜晚,注定了叔叔和大姐各分东西的命运。
而叔叔和小米的接触过程中一直处于强势的地位。小米在与叔叔的交往中从女孩成长为女人。叔叔越来越老,小米却越来越年轻。终于有一夜,叔叔败下阵来了,叔叔从未觉得自己如此失败。他开始出现虐待小米的倾向,并开始找那些十分年轻的女孩子,力图挽回一个男人的自尊。最终,小米结婚了,叔叔和小米也终于结束了。
在这个故事中,“我”与叔叔的矛盾是最为激烈的。“我”将叔叔的辉煌通过叙述一一瓦解,也将叔叔作为一个男人的自尊和自强通过叙述一一瓦解。王安忆通过第二个故事的重述力图呈现的是生命本身而不是生命的抚慰品。生命本身是充满痛苦和不可遇见性的,如果人们心里填塞满受难是为了身后赢得纪念碑的幻想,那么选择或无可选择的快乐和痛苦就会荡然无存,崇高也就无由产生。第二个故事的重述又一次呈现出男性英雄主义的虚幻。
第三个故事展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在文明选择和整和中的困境。叔叔随着名气的增大可以公费去国外旅游讲学了。他对自己的辉煌又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在国外讲学的叔叔,把自己当成了成功知识分子的典范。他认为自己可以“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他与世界是相同的,他可以成就自我了。然而叔叔又错了。
叔叔旅行德国时,结识了一位德国的女孩,她作为了叔叔旅德的伴同和翻译。她以德国人惯有的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博得了叔叔的好感;而她也被叔叔机智幽默锐利的语言所吸引。两人的相处十分融洽。叔叔觉得这一个德国女孩的友谊和理解就像一架桥梁,沟通了他和世界民族的关系。他已经融入了人类,而不是一个经过长期隔离而离群索居的孤独的中国人。
如果叔叔一直与德国女孩保持这样的关系,那么叔叔的快乐就会持续下去。但叔叔失态了。他想吻她却遭到了拒绝,拒绝使叔叔感到难堪,使他干脆对那个女孩动了粗。换来的是女孩的一计耳光。正是这计耳光,将叔叔打回了原形,使叔叔仿佛重新回到了过去,变成了那个小镇上倒霉的自暴自弃的叔叔。
叔叔对文明的设想过于乐观,以为有中西方两个家园可以选择,而实际上现代知识分子的真实生存状态是:既是乡土中国文化的叛逆者,同时又无法进入异族的现代的西方现代文明。叔叔出国访问,陶醉在“走向世界”,“成为大师”的理想梦境中。德国女孩的一计耳光使叔叔清醒地认识到罗曼史不可能在他们中间发生,而且终于认识到他是一个无家可归的荒原弃儿。王安忆用女性的视角解构了叔叔的异国罗曼梦。
故事的最后以叔叔命运的真实展示——大宝的出现为结局。大宝与叔叔的冲突是叔叔将自己所构筑的辉煌与崇高彻底瓦解的直接原因。叔叔有一千一万个理由不愿见到大宝,因为大宝也是其屈辱历史的见证之一。而现在,大宝就这样出现在叔叔的生活里了,叔叔觉得整个人都被大宝所占据了。
叔叔企图使大宝屈服于自己,听命自己的安排,尽快离开自己,以摆脱这样生活的折磨。但叔叔失败了,虽然大宝卑微的像路边的野草,但却不肯听命于叔叔。叔叔最终激怒了大宝,大宝在深夜向叔叔挥起了刀子……
叔叔没有死在大宝的刀下,但叔叔再也不会快乐了……
结尾的讽刺和嘲揄使叔叔的辉煌的大厦轰然而倒。
《叔叔的故事中》清楚地回荡着两个声音:叔叔和“我”,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力量。叔叔的叙述试图从每次的受难中抽象出崇高的意义,而“我”的叙述则是在每一个神话背后还原出乌鸦吃腐肉的细节:灵魂对肉体的屈从;功利、计算的婚姻,堂皇的自私;做狗、猫、虫蚁的历史……“我”的女性话语在重述中逐渐颠覆了男权理想主义和男性话语力量。使得叔叔每次“崇高形象”反倒更多了一丝反讽意味。这是其作为女权主义文本的一个显要的标志。
曾有论者提出,这部小说的意思是,通过一番情节的演绎后“终于揭开了叔叔不幸的根源,即在他光彩照人的形象之下,还有着一个曾经丑陋的自我,而在他那得意辉煌的现在背后,还存在着一段卑贱屈辱的过去……”
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对这样的说法提出了异议,认为如果上述说法成立,则违背了作者一贯主张的“故事本位”叙述方式。王安忆在《叔叔的故事》的前言中写道:“《叔叔的故事》积累了我许多情感,我特别强调它是被我叙述出来的。我很满意这篇小说。”她还特别强调:“这是一个充满主观的故事,一反我以往客观写实的特长,这还是一个充满议论的故事,一反我向来注重细节的倾向。”
因此,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将叔叔作为批判的对象,也不打算去揭露什么,而只是想好好叙述一个故事,与读者分享进入故事的快乐。
小说文本反映了作家对一个公共历史叙事的拆解过程。所谓“叔叔的故事”是一个历史叙事的浓缩形式,这个故事经王安忆以各种叙述手法拼合而成,最终暴露出了源自于几十年的历史遭遇、而存在于时代的精神现象中的一场皋大危机。
如果从文本形式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思想上的深刻探索正体现在作品的叙事方式之中:可以说重建世界观的工作对于王安忆而言,在根本上等同于探寻一种新的叙事方式。
《叔叔的故事》在叙事上具有的新颖特点,主要表现为它所内含的一个双层叙事文本,即这篇小说中的“故事”不仅仅是叔叔的故事,还应包括叙述者讲述这个故事的全过程。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叔叔的故事》是一篇后设小说。所谓后设小说,即元小说。就是关于小说的小说,它既沿用小说这种体裁的现实主义原则,同时又竭力破坏这些原则;它以彻底的自我观照形式,关注小说自身的虚构和记实的过程而非其结果。它的根本特点是编制故事的过程也出现在文本中,而它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打破它所讲述的故事的真实性,同时强化了叙述者的个人观点。
具体地看来,这篇小说在情节展开中大致具有两种新颖的叙述手段:一种是复数性叙述,即同一件事被叙述多次,而每次都有所不同;另一种是分析性虚构,即叙述者没有任何材料,完全通过他的主观分析来推导下一步的故事内容。
整篇小说就以这种拆解意义的方式叙述下去,最终要说明叔叔的那个警句:他究竟何以会发现自己不是幸运者。
王安忆始终坚信,“小说这玩意,从一开头起就要无中生有地编一个故事。”王安忆对故事的推崇,有着一种“为人生而艺术”的小说观。小说对故事的注重其实是借花献佛地显示它对于生命活动的依赖,因为故事其实也就是人的命运。在《叔叔的故事》里,也就是叔叔这个人物的一生经历。但作为主角的叔叔是一位与叙述者“我”同行的小说家这一点很重要。它表明了这部作品的“元小说”特征,也即这篇小说的故事不是一般地“表现”生活的,而是“思考”的存在。小说家的人生具有自觉的生命意识,通过表现这样一种人生故事,作品可以更直接的面对人生。在这个故事里,叙述者利用“我”和叔叔的职业特点发表关于艺术人生的看法,从而加强了这个文本“元小说”的性质。至此,王安忆的也达到了其创作手法转型的目的,也达到了对80年代以来小说叙述模式的颠覆与重建。
[ 本帖最后由 行香子 于 2013-8-16 23:4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3 15:28 , Processed in 0.0450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