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87|回复: 8

[【分享】在读] 【分享】在读(其十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8 08: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论坛名著阅读帖、外语学习帖都很火。我们这些没读名著、没学外语的人,都在读点啥、想点啥呢?不妨跟帖说说。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8: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偶得集》,王还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三版。
我在去年暑假听到王还先生(女,1915~2012,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语言学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届、第四届常务理事,北京语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会员。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擅长对外汉语教学。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现代汉语汉英双解词典》;主要论文有《汉语词类问题》《汉语动词述语的状语与补语和英语的状语》《汉语和英语的被动句》。2012年5月7日8点30分在被北京去世,享年96岁)的大名,当时想买她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门外偶得集》,找不到,只在孔夫子旧书网上看到有,8、9元钱一本,没买。深为憾事。但今年忽然发现再版了,很高兴地马上订购了一本。
王还先生英语专业出身,十分谦虚,虽然是中国对外汉语事业的开创人之一,还一直认为自己是个“门外汉”。这本专著收集了王先生的几篇学术论文,包括《“把”字句与“被”字句》、《关于怎么教“不、没、了、过”》、《“就”与“才”》、“到南方去旅行”和“到南方旅行去”等等。
王还先生名言:如果在汉语本身和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法研究方面、在汉语教材的编写方面、在汉外词典的编纂方面,我们无所建树,这将是我们的耻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8 09: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近在翻译的书稿,算不算是读书,翻译要深入理解原文,应该算吧。
我翻译的是一套丛书中的几本,这套丛书名叫玩转小学数学/小学数学大颠覆(暂定名),里面做了很多关于数学的科普。

有很多有趣的课外知识。

此刻正在翻译的这本叫《吠陀数学》,这是印度人特有的数学方法,我们正在使用的数字体系虽然名为阿拉伯数字,全称实为印度-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
古时候印度种姓阶级森严,只有统治阶级婆罗门族能够接触到吠陀数学的内容,但吠陀数学并未有书面记载,而是婆罗门族通过吠陀经文口口相传下来的。
所以这种数学被命名为吠陀数学!这就是它名字的来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 收起 理由
灵儿 + 3 有趣,等後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8 13: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兹·墨菲的《亚洲史》,把亚洲写到一起了,一直写到冷战结束,插图精美独到,海南出版社。 伯纳德·刘易斯:《中东:激荡在辉煌的历史中》,想对中东世界有所了解的,这本是入门必读。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也很有趣。 最近出了一个叫《大数据》的书,讲信息时代的变革,很有意思。

评分

参与人数 2贡献 +2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0 受教了,谢推荐!
白水 + 10 可以考虑入一本《亚洲史》。谢谢推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4 17: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零碎看了些马克斯.韦伯的东西,越发佩服他的“现代人生活在理性的铁笼”中的论述。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论述,极具解释力和预言力。

 

比如,他忧虑在形式理性高度发达的现代性社会中,个体命运的不幸,这被之后的大屠杀和消费主义等所证明;

 

再比如,他认为人的惟一非结构性的幸福存在于反理性空间中,人们逃避制度性常规的现实方法,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浪漫的爱情和逃避现实的音乐、艺术经历、有限私域内的修身养性”。联想到不少人一旦退休就无所适从郁郁寡欢,不正也是理性牢笼里的绵羊么。看到这些例子,感觉韦伯完全生活在21世纪,网络理性的发展更加佐证了他的预言的准确性。

评分

参与人数 2贡献 +16 收起 理由
古小即 + 10 理论联系实际,好。
木兰晓芙 + 6 谢谢分享!逃避方法说得很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7 02: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近年末,看完了陈冠中的《盛世·中国2013》。这之前没有读过陈冠中的著作。简单记录如下:

 

“一个月不见了”,远非对话中一句轻松的“一月未见”,而是“消失的一个月”,更确切地,消失的二十八天:二十八天前,世界经济进入冰火期;二十八天之后,中国盛世。其间的二十八天,如当权者所愿,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人们几乎在同一时间,选择性地忘记了这段时间的存在,似乎不曾经历。成就了“有序”与“稳定”。

然而总有人记得,有人在寻找,探寻这消失的二十八天。于是有了书中的方草地、小希、张逗;也有何东生,站在与前者不同的另一处,观望亦等待,等待着介入、甚至操控。


“忘记”“全然不知”

多数人忘记、少数人记得;“千万不要忘记”。

如作者所言,对于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忘记与否的问题,因为还有人“全然不知”。于是有些必要的思考在历史被掩埋的现实环境中便失去了现实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再怎样谈及“以史为鉴”似乎都不再具现实意义。

(参见:《陈冠中周保松座谈纪录》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ed09636638696bfc

 

读至半途,忽觉有些刘慈欣的《三体》,仔细想一下,似乎都有些亦真亦幻,只是一个更近玄幻,一个更近现实。


伪天堂与好地狱

“在好地狱,人们还知道自己是在地狱,所以想改变地狱,但在伪天堂久了,人们就习惯了,并以为自己已经是在天堂。”

“伪天堂”与“好地狱”,俨然再版的“美丽新世界”与“1984”,然而似乎更多人倾向前者。任何社会都不乏异见者,盛世无异,终究也只是极少数。书中的主人公“老陈”,若不是出于追随小希的私心,似乎也不会心甘情愿地选择后者。

想来许是常态:一如当权者求稳定,普通民众亦追求稳定舒适的生活。换种角度,心甘情愿选择“好地狱”的人不是没有,只是,这种选择、以致选择背后的信念,似乎都显得很无力。

“你的预感,也不能改变要发生的事。”

不知书中这句话是不是句暗示:预感改变不了什么,选择亦如是。这是不是又让更多人更愿陷入伪天堂?

 

“这样的幸福感让我写不出东西。”

想到赵翼那句“国家不幸诗家幸 赋到沧桑句便工”。对于一个人作家,终日蒙蔽在这样的没来由的幸福感之下,似乎是无以写就深刻的作品,然而这里的问题似乎更复杂些:这写不出东西的背后,是国家之“幸”还是“更为不幸”,又是国人之“幸”还是“更为不幸”?国家盛世,谁人盛世?

 

麦子不死

“一粒麦子不死,就只是一粒麦子,死了落在地上,就会变出更多的麦子,所以,落地的麦子不死。”

许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死之身,便有了希望,只是落地的麦子真的不死么?落地的麦子真的会变出更多的麦子么?因时局、因世道而异吧。



“人的生命,是孤独、贫穷、龌龊、粗暴及短促的。”      ---霍布斯《巨灵》

 

“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酿蜜,闹嚷嚷蝇争血。”      ---马致远《夜行船·秋思》

 

“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的最好的一个世界里,一切都是最好的。”      ---伏尔泰《戆弟德》

 

末章开篇,高潮之前的三段引言,发人深思。一个国家、社会总要求稳定,有保障,同时总要付出代价;总有人宣扬盛世,总有人被动接受,同时有人质疑,有人反抗……皆难以对、错断言,所谓“现实世界的最佳选项”也只是个模糊的说法。不禁令人想起那句“这个世界会好吗?”无以给出答案。

预言也好、寓言也罢,更多是引人思索吧。如作者所言,“盛世更要警觉”。

(参见:《陈冠中:盛世更要警觉》http://www.nbweekly.com/news/people/201307/33898.aspx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8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8 记录得详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7 02: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凡的世界》 《剑桥中国文学史》英文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7 09: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南卓 于 2013-12-17 02:47 发表 《平凡的世界》 《剑桥中国文学史》英文版

南卓可能还不太熟悉“在读”帖的体例,“在读”说到在读或已读完的书,最好展开说个三言五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9 19: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美国学者何伟亚(Hevia)的《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English lessons: the pedagogy of Imperialism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刘天路、邓红风译),心情沉重。

内容简介:“本书把中国嵌入到19世纪殖民主义的历史之中,指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不仅仅是枪炮、商品和各种侵略行为,它还是一个文化过程,一个需要被征服人民自愿去接受的“霸权工程”。为了实现此目的,帝国主义在19世纪通过武力和政治压迫,对清政府和中国人民进行“规训”。“教育”他们在一个帝国主义支配的世界里,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作者在这部著作中,运用后殖民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起义时期的近代西方对华关系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把它从一段人所熟知的历史变成了一段令人感到新奇的崭新历史。”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73257/

作者运用大量一手资料,主要关注鸦片战争和义和团事件的余波:签订条约、惩罚性远征和劫掠、记忆的塑造和书写……这些通过权力和语言的暴力对清帝国及古老中国传统的解构和重建工程。学术意义之外,这本书对我最大的震撼是作者对细节史料的运用和解读,让我更能进入历史现场,更切实体验到那半个世纪中国的命运。对我来说,比起理论叙述,一张英国军队就地拍卖圆明园劫掠品的照片,或是一张1900年英国游客坐在乾清宫御座上的照片,或许更为透彻地表明了“帝国主义”的沉重意义。

另外,中译书名的“课业”在我看来过于中性温和,事实上在全书正文中多次出现的一个词是“规训”。

评分

参与人数 2贡献 +16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6 谢分享!沉重。
古小即 + 10 极具参考价值。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3-28 17:26 , Processed in 0.04431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