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05|回复: 11

由清和12月9日签到想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2 21: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和姑娘在12月9号的签到帖里,谈到了一个“文化差异”而带来的无法进入作品的问题。原帖如下:

愛丁堡時間12月8日下午18:19,簽到。

週末最開心的就是去National Gallery of Scotland看了好多名畫,原來在我們這個遠離歐洲大陸的小地方也有不少大師的作品:提香、波提切利、拉斐爾、達芬奇、倫勃朗,再到印象派的一群人,激動!
(發不上圖片,好著急~)

除了激動,看畫的時候竟然產生了一種文化差異的無奈……和嫉妒的念頭。雖然說西方是現代工業文明的發源地,但同時它與傳統的關係仍然保持得很好。西方藝術傳統上千年,今日人們還在幾百年前建成的畫廊裡欣賞著更早之前的作品;時代早已風雲變幻,但這股藝術之泉卻汩汩不息,并已深入文化日常的肌理。這是他們的傳統,外來的人即使學習、懂得欣賞,卻永遠無法擁有這種彷彿與生俱來的、渾然一體的傳統和文化,這真讓人憂傷。(這也真是偏執又政治不正確的一個念頭啊。。。)

特别理解这种感受,在上学期的《文学史问题研究》课的课后笔记里就曾这样写过:“中外文学史有非常相通的地方,但若想做等量代换却是万万不能。比如,唐代的古文运动和18世纪欧洲的新古典主义都是为了扭转华丽绮靡的艺术风格(六朝骈文和巴洛克艺术)。但具体到对作品的感受,即使同样是繁复绮靡的文风,欧洲人感受到的“繁复绮靡”和中国人感受到的“繁复绮靡”也一定是不同的。所以,从做学问的角度讲,中外文学史可以互为参照,帮助理解。但作为一个中国读者,想要复制欧洲人阅读时的感受,却是不可能的。反之亦然。语言和文化的浸润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一次性且不可逆。每想及此,都会有些灰心。学文学真是件既快乐又忧伤的事:)”  

呵呵,这段字放在加分的评论里有点儿长,于是就抄在这里了。可能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感受吧,大家不妨说说:)
发表于 2013-12-12 21: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无奈嫉妒有共鸣。很多事情,一说又远又大,所以不说了。

[ 本帖最后由 行香子 于 2013-12-12 21:5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2 21: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会有无奈和嫉妒。。。难道是我没有看清楚表述。

 

 这种基于文化的差异而带来的阅读感受,我很能理解。每次我读到中国古代诗词的时候,都会想,天哪,这么好的诗词,外国人怎么感受的了呢?译成外文的话,大概意思也就变了吧。

 

现在看lz这么一说,我突然有种想法,就是翻译可以做到韵味十足的,只要找对了外文里面体验韵味的那个点。。。。好像说了等于没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21: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12-12 21:32 发表 我对无奈嫉妒有共鸣。
西方人会不会面对我们的艺术也感到“无奈和嫉妒”呢?但无奈和嫉妒的前提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想了解得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2 21: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罗勒 于 2013-12-12 21:48 发表 西方人会不会面对我们的艺术也感到“无奈和嫉妒”呢?但无奈和嫉妒的前提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想了解得更多。

 

呵呵,咱们重点不一致。

 

我看的重点是:

“雖然說西方是現代工業文明的發源地,但同時它與傳統的關係仍然保持得很好。西方藝術傳統上千年,今日人們還在幾百年前建成的畫廊裡欣賞著更早之前的作品;時代早已風雲變幻,但這股藝術之泉卻汩汩不息,并已深入文化日常的肌理。”

 

罗勒姐可能说的重点在:

“這是他們的傳統,外來的人即使學習、懂得欣賞,卻永遠無法擁有這種彷彿與生俱來的、渾然一體的傳統和文化,這真讓人憂傷。”

 

清和姐提到“偏执又政治不正确”。会心一笑。要我说,我也大概是些这样的话。所以就不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22: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12-12 21:54 发表   呵呵,咱们重点不一致。   我看的重点是: “雖然說西方是現代工業文明的發源地,但同時它與傳統的關係仍然保持得很好。西方藝術傳統上千年,今日人們還在幾百年前建成的畫廊裡欣賞著更早之前的作 ...
嗯嗯,我理解你说的。的确,我们的关注点不太一样,但我们应该是互相理解对方说了什么的。至于我们自己文化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和打击,只能给后人更多的警醒和告诫。其实也未必要无奈而颓唐,还是有事可以作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22: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南卓 于 2013-12-12 21:45 发表  这种基于文化的差异而带来的阅读感受,我很能理解。每次我读到中国古代诗词的时候,都会想,天哪,这么好的诗词,外国人怎么感受的了呢?译成外文的话,大概意思也就变了吧。 
和南卓有同感啊~~~所以翻译绝对是另一次创造,不是简单的鹦鹉学舌。既是体力活,又是脑力活。“翻译可以做到韵味十足的,只要找对了外文里面体验韵味的那个点”,这句同意一半吧。就是我觉得好像完全找到外文里对应的那个点,似乎翻译出来又不是中国文学的味道了。有时候觉得,外国文学的翻译,好像应该在本国语言中具有一种天生的“陌生化”的效果的。(呜呜呜,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说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2 22: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罗勒 于 2013-12-12 21:26 发表  比如,唐代的古文运动和18世纪欧洲的新古典主义都是为了扭转华丽绮靡的艺术风格(六朝骈文和巴洛克艺术)。 ...

 

 

对这个例子挺感兴趣。一般来说,巴洛克艺术风格是否约等于华丽绮靡?在通常的语境中,洛可可艺术能否用巴洛克艺术来涵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3 00: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才看到。

事实上我关于“文化差异”的感受是在香港那几年逐渐形成的。那几年中港矛盾愈演愈烈,“身份”标签被无限放大,而“身份”又是来自成长和教育背景,如罗勒姐说的,都是“一次性且不可逆”,所以(在我来说)我的文化和身份本位都只能是中国大陆;我可以了解、喜爱香港文化,但是仍很难获得他们的文化身份。不过在香港,“文化差异”的难处是难以面对人为制造的身份矛盾和冲突(可能是太玻璃心。。。),而不是嫉妒。

另一方面也是来自我的学术体验,可能是因为学翻译出身,所以对文化的交流、沟通、以及差异都多有关注。而我硕士又是关注晚清翻译小说,面对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学都剧烈变化的时期,也就对文化的断裂或延续、中西的交融或对比这些问题颇为感触。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5 收起 理由
罗勒 + 5 可能有些经历和清和相似吧,所以非常理解并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18: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2-12 22:32 发表       在通常的语境中,洛可可艺术能否用巴洛克艺术来涵指?
我对洛可可艺术也不是很了解,只是听说过。在网上查了些资料,大体是讲洛可可风格是巴洛克后期的一种装饰艺术,以细小精微著称。而巴洛克更主要是指建筑本身(特别是外立面)的繁复与夸张。巴洛克是一种思潮性质的艺术革新,而洛可可只是原有形式下的花式衍变。
至于文学,找到了一个关于巴洛克文学、哥特文学和洛可可文学对比的帖子,很简略,我也看得似懂非懂的(主要是作品读得不够)。贴在这里作为参考吧。http://www.douban.com/note/1867661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7 13:11 , Processed in 0.0404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