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萃玉

[原创文字] 李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7 20: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萃玉 于 2013-12-27 19:38 发表 这又是我犯的一个低级错误,这里当然是一个意象。奇怪的是,我心里也清楚是一个意象的,至今不明白当时为什么会写“几个意象”,我想我当时想说的应该是:你看他在选择意象时用的几个字。这就去编辑帖子(包括上一个 ...

 

不客气,我想可能也是笔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20: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3-12-27 15:39 发表   说到这个话题,至少韩孟已导其先路,如孟东野的“春桃散红烟,寒竹含晚凄”“轻红流烟湿艳姿”“香雨红霏霏”,皆颇像后来的李贺。
这个我觉得是不一样的。
重点不在于是否在意象方面自造新词,而在于造了新字之后的效果。要说到用新字词来代替意象,其实很多诗人都用过。后来的词中也有很多,比如纳兰性德,就用过冰茧、鹤翎等等来指代白梅,非常新颖,极为贴切。所以,李贺未必比别人用得经典。
如果追问这样用的起源,其实不仅是韩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从杜甫就开始了。杜甫的很多长诗里用过又新又生僻的字作意象。而且杜甫还有其他各种形式的创新,比如他那句很有名的“红豆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也有的版本不是“红豆”是“香稻”)。所以,李贺也不能说是这么做的鼻祖。
可是李贺确实在这方面是有突出点的。首先是数量。他不知在多少诗句中自创过新字,又自创了多少种新字意象。比如在我举的例子中,光是落花就有好几种说法,其实我举的只是一部分,因为我从没做过统计。而他用得也特别密集。比如在《金铜仙人辞汉歌》里,很短的一首诗,他就用了“秋香”(桂花)、“土花”(青苔)、“衰兰”“酸风”,这种都是别人不会想到可以这么指代的,而这些词语齐齐出现在一首诗里。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别人虽然也用,可是数量和密集度不能和他比。
第二个就是用了之后给读者的印象。像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他也是非常斟酌用字的。可是我们看杜甫的诗,看不出来他雕琢的痕迹,虽然有生僻新字,可是融入在杜诗的整体里,不仔细的话根本感觉不到。这就是杜甫化人工为天然的本事。然后再拿您方才举的孟郊的例子为例。是的,孟郊也用了,可是他用了新字的句子给你的是整体感觉,凄凉,或者美,而融入到整首诗里,更化不到痕迹。可是李贺一用这种手法就很凸显,属于你一看就会注意到。而他用了之后的效果,给人的震撼力也比孟郊大得多。
李贺用的时候,不仅新,而且突,而且尖。尖到你不得不注意,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种手法真正大量地使用并引人注意,是从李贺开始的。后人哪怕模仿,也是得其形而不得其神了。
最后再说韩愈。因为韩愈我觉得要单独看。我个人感觉韩愈用这种手法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的。他是为了当时那场诗歌改革运动,有意革新,不仅用怪僻新字,甚至用丑字,有意破坏原来主流规定的诗歌必须具备的美感。这种情况应该抽出来,和别人都不一样。
我个人认为,李贺虽然大量在用这个手法,倒未必是非常刻意。而是因为只有这种风格才能符合他的喜好和天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7 20: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萃玉 于 2013-12-27 20:24 发表 这个我觉得是不一样的。重点不在于是否在意象方面自造新词,而在于造了新字之后的效果。要说到用新字词来代替意象,其实很多诗人都用过。后来的词中也有很多,比如纳兰性德,就用过冰茧、鹤翎等等来指代白梅,非常新 ...

 

我们说的并不矛盾。我只是补充一句,有些造词方式并非自李贺始。要说这些方式李贺用得最密集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刻,那是当然的,我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20: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3-12-27 20:31 发表   我们说的并不矛盾。我只是补充一句,有些造词方式并非自李贺始。要说这些方式李贺用得最密集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刻,那是当然的,我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8 22: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萃玉君。君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令我受益良多。比如,谈到顾城时的观点:

 

“就像顾城,他从没有一首诗写到文革,他写奶油蛋糕,写羽毛,写青苹果,可是我一看就知道他是经历过文革的,而且深受毒害。若问我是如何看出的,这个无法言传,可是如果你很敏感肯定是有这种感觉的。”

 

我觉得深有见地。顾城童年、少年毛泽东时代的记忆的确构成了理解顾城诗歌的潜文本,顾城也绝不简单是个“童话诗人”,而是个有政治情结、红色情结的诗人。

 

唯有一点小建议不吐不快:君下判断时,最好别把话说得太满(当然,如果仅仅是闲聊图个痛快自然无妨)。比如《李贺》一文第一段,奉杜甫为“最”,我看时就想到,那李白呢?苏轼呢?是不是健康的方式?再如此处,说顾城“从没有一首诗写到文革”,恐怕也不符合实际。顾城写过很多工农兵文艺,还有许多旧体诗,都直接触及文革,即使是他写得最有代表性的一批新诗,如《一代人》、《颂歌世界》等,也可视为直接与“文革”相关。再说“毒害”这个用词,似也武断,因其中的影响,并非仅仅用“毒害”可形容。

 

胡乱言之,不当之处,尚乞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1: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3-12-28 22:38 发表 欢迎萃玉君。君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令我受益良多。比如,谈到顾城时的观点:   “就像顾城,他从没有一首诗写到文革,他写奶油蛋糕,写羽毛,写青苹果,可是我一看就知道他是经历过文革的,而且深受毒害。若 ...
你好!谢谢指正。
请让我先解释一点(之前和白水君也解释过):我写这篇时还是非常随意的,没有细细斟酌过每一个词。如有不妥,请多原谅。
您说的那两点,第一点的话,我说的是“把激情转化成另一种东西”这种现象,做得最健康的是杜甫,不是说诗人中最健康的是杜甫。这一点不要搅混了。而且,健康也不等于最好。因为这是我写的文章,且只是篇评论文而非考据性质的论文,必然带有我的性情和观点,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在我眼里,在转化这件事上,是杜甫做得最健康。李白,我觉得他没有明显的转化,也不需要转化,他的激情是非常天然的,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李白是“天生的天才诗人”。杜甫等都需要严密地斟酌,需要血泪的阅历,才能写出传世佳作,李白更多凭的是纯天然。这就像在音乐中,大家都是天才音乐家,可是莫扎特和众人是不一样的。如果君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在这一话题上再多做阐释。
还有一个”天生的天才诗人“是曹植,可是曹植和李白又有不同。另一位非天生可也是纯天然的、不需要转化的诗人,我认为是陶渊明,可是陶渊明不是“激情”。陶渊明的天然和李白也不一样,类似于返璞归真。关于曹植、李白、陶渊明,关于天然和转化,如果我要仔细说,真的是三天三夜千言万语也未必能说尽。所以只能在回复里非常简略地提一下。
至于苏轼,在我眼里,苏轼虽然转化得健康,可是在转化中有轻薄的部分,我不提倡,所以只能忽略了他。这些话题说起来都真的要相当长啊!而且很难用理论性的话概括的。说苏轼轻薄,恐怕要犯众怒,可我也是在经过了十几年的读诗中得出的感觉,并不是信口开河。如果您一定要追问,待我得空再详说,好吗?您也可以就您的感觉继续发表您对苏轼的看法,我先看看。
所以,在第一个例子里,我并不觉得我把话说满了,只能说我和您对各位诗人们的感觉不同。
第二个是顾城的例子。还是这个问题,您可能误解了我在文中表达的意思(这不是您的错,也未必是我的错,言语本身就容易产生歧义)。顾城确实是个有政治情结的人,不过,我所谓的文革对他的影响,不是单指这个,而是指方方面面。这么说吧,我认为,如果顾城是三四十年代或者古代人,他最后就不会死。这个话题说起来又很长,叹气,我的很多感觉可能对大家来说有点新鲜啊。我说我一眼看出他深受文革毒害,不是指文革对他的只有毒害,而是,我在看他的第一首诗歌时,一眼看出的是他深受毒害。至于其他影响,我并不是一眼看出的。
关于顾城写过反映文革的诗,这是我的错误。我看顾城的诗很少,您说的他体现工农兵文艺的,还有旧体诗,我都没有看过。我再去查查看。《一代人》这首诗,因为能衍伸出去的意蕴太深太远,可以说它和文革相关,但也不便说它是提到文革的诗歌。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0 喜欢你的辩论风格!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2: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3-12-28 22:38 发表 欢迎萃玉君。君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令我受益良多。比如,谈到顾城时的观点:   “就像顾城,他从没有一首诗写到文革,他写奶油蛋糕,写羽毛,写青苹果,可是我一看就知道他是经历过文革的,而且深受毒害。若 ...
对刚才的回复,还有一点要补充的:
说苏轼轻薄,我是把他放在非常高的位置上。要看跟谁比了。和芸芸众生比,甚至和白居易元稹晏殊等等比,苏轼当然不轻薄!岂止不轻薄,简直是太重了。可是我出于个人因素,对文学家的要求比较高,苏轼也值得我对他要求高。如果和陶渊明,和杜甫,甚至和李煜李商隐等等比起来,苏轼都显得轻薄。
而且我眼中的“好文学”和主流规则恐怕也有微妙的区别。我对文字是否漂亮、行文是否流畅等等,没有过高的要求。我对写的是忧国忧民还是落花燕子,儿女相思,甚至是色情,都无所谓。文者,人也。我只看这诗文是否情真。只看它从中流露出的人格是否纯洁高贵(这和写的是什么无关)。看的文学书越多,我越发现,文和人是一点也割裂不开的,血肉相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9 21: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萃玉 于 2013-12-29 11:40 发表 你好!谢谢指正。请让我先解释一点(之前和白水君也解释过):我写这篇时还是非常随意的,没有细细斟酌过每一个词。如有不妥,请多原谅。您说的那两点,第一点的话,我说的是“把激情转化成另一种东西”这种现象,做 ...

厉害啊,小即师随便不出手,如此郑重出手,萃玉君仍然有理有节,佩服佩服,真是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9 22: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萃玉 于 2013-12-29 12:15 发表       而且我眼中的“好文学”和主流规则恐怕也有微妙的区别。我对文字是否漂亮、行文是否流畅等等,没有过高的要求。我对写的是忧国忧民还是落花燕子,儿女相思,甚至是色情,都无所谓。文者,人也。我只看这诗文是否情真。只看它从中流露出的人格是否纯洁高贵(这和写的是什么无关)。看的文学书越多,我越发现,文和人是一点也割裂不开的,血肉相连。        ...
说到“人格纯洁高贵”,我觉得是与题材有关的吧。忧国忧民的文学家有性格不高贵的吗?一味写色情文学的作家能说他高贵吗?我想不出来这样的例子,希望萃玉君举例谈谈。
另外,建议萃玉君在论坛预设的头像图片中选择一个头像或者自己上传一个喜爱的图片当作头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0 07: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3-12-29 22:03 发表 说到“人格纯洁高贵”,我觉得是与题材有关的吧。忧国忧民的文学家有性格不高贵的吗?一味写色情文学的作家能说他高贵吗?我想不出来这样的例子,希望萃玉君举例谈谈。另外,建议萃玉君在论坛预设的头像图片中选择一 ...

 

呵呵,题材和文学家不是一回事,木兰这一问里有断裂不接之处,你再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4 11:08 , Processed in 0.04055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