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11|回复: 15

转自小天鹅:今天这一课:师德与生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30 16: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12-1 03: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经贸论文写作事件.


     我觉得倒是还有一点可怕,就是大家的不作为与消极.我们心里都明白,董老师的课程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也许有些过分但最终会对我们有益处,但是所有人真正面对这件事情的时候都会想:老师算了吧,何必呢,大家出来混都不容易,放人一马得了;在贸大,我不认为大多数人是麻木的,我们有意识,没错,在让你说说对经贸大学的意见的时候,大部分人都知道我们的学术水平不行,太浮躁,没有人真正做学问,我敢说会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会这么认为;但是我们又见得在这百分之九十清醒者当中,有多少人去做学问了?有多少人重视理论了?言而不行,明而不做,这才奇怪.

钱与素质的问题.

上周市场营销课,老师拍案而起:"经贸大学!不谈钱还算什么经贸大学,经贸大学就得谈钱!"总的来说,我觉得,向钱看不是什么错误,不能去责怪学经济的学生张口闭口就谈钱,这是职业,学中文的学生难道不应该谈文学么?不是很讨厌想找好工作想挣很多钱的人,因为其实大部分人只是想有个好生活然后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我的经验来看,想找好工作的人中不乏很有见识或很会生活的人;钱和素质不矛盾,一个人可以同时去追求这两者。但是最坏的是去用金钱去衡量人.恰恰经贸大学有不少这样的学生,我也是其中之一,为此曾经被人教训过,之后倒是稍有悔改.其实大家都明白,看人应该看素质和能力,至于为什么很少人去重视,恩,又回到第一个问题了,明明都清楚,就是不去做,我想了又想,大概是因为没有真正见到过这样做的好处.于是你混我也混吧.

[em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 09: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刘虎在2007-12-1 1:38:04的发言:

好啊,希望在水云间多看到这样的转帖,对其他老师也是一种启发。我还不知道有“小天鹅”这么一个地方,哪天有空去看看。流星雨能不能将此事介绍得再具体详细一点,以便我们参酌反省?

小天鹅就是经贸大的BBS啊,http://bbs.uibe.edu.cn/mainpage_my.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 09: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妄以为在2007-12-1 3:20:26的发言:

钱与素质的问题.

上周市场营销课,老师拍案而起:"经贸大学!不谈钱还算什么经贸大学,经贸大学就得谈钱!"总的来说,我觉得,向钱看不是什么错误,不能去责怪学经济的学生张口闭口就谈钱,这是职业,学中文的学生难道不应该谈文学么?不是很讨厌想找好工作想挣很多钱的人,因为其实大部分人只是想有个好生活然后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我的经验来看,想找好工作的人中不乏很有见识或很会生活的人……

这个学期给学生讲《论语》,还涉及到这个话题。比如孔子,貌似反对人追逐财富,一些人批孔子也把这作为一条罪状,但孔子明明说过“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也就是说在合理的社会秩序下,用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富,是值得鼓励的。只是孔子对自己和弟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自己和弟子不能只沉迷在对财富的追逐里,还应该有一种更高的理想。所以,话题回到经贸大,贸大学生追逐财富当然也不能算错,并且,大多数学生所学的专业也决定了,将来获取财富的多少也是衡量其人生成就的重要标尺之一,这是他的专业和今后的工作性质决定的。问题就在于你所说的,一个人谈钱没错,但只谈钱用钱衡量一切恐怕就有点问题了;一个学校有些人用钱衡量一切也不算什么,但如果一个学校绝大多数学生甚至给人的印象里所有的学生都这样,那恐怕就出了问题。由此再向前推一步,如果一国如此呢?那就可以用上孟子的那句话了:“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 9:52:5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 15: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07-12-1 9:45:49的发言:

这个学期给学生讲《论语》,还涉及到这个话题。比如孔子,貌似反对人追逐财富,一些人批孔子也把这作为一条罪状,但孔子明明说过“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也就是说在合理的社会秩序下,用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富,是值得鼓励的。只是孔子对自己和弟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自己和弟子不能只沉迷在对财富的追逐里,还应该有一种更高的理想。所以,话题回到经贸大,贸大学生追逐财富当然也不能算错,并且,大多数学生所学的专业也决定了,将来获取财富的多少也是衡量其人生成就的重要标尺之一,这是他的专业和今后的工作性质决定的。问题就在于你所说的,一个人谈钱没错,但只谈钱用钱衡量一切恐怕就有点问题了;一个学校有些人用钱衡量一切也不算什么,但如果一个学校绝大多数学生甚至给人的印象里所有的学生都这样,那恐怕就出了问题。由此再向前推一步,如果一国如此呢?那就可以用上孟子的那句话了:“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赞同白水老师说的,可以向钱看,但是切记不可用钱去衡量一个人,其实经贸大学的问题最终都要上升到整个社会的问题,大学就是一个微缩的小社会。可是如果谈到社会,就变得复杂了,浮躁、急功近利、不注重内省,是人类的退化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16: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0 22: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所涉之事,亦有耳闻,在下不拟于此多论是非。只想说一句,看完这篇东西,肃然起敬。贸大园里能有这样的学生,足堪欣慰。这篇东西不要放到水区里,移到思想区里吧,这样有胆有识的文字,放在思想区里,当之无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0 22: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当初在小天鹅看到的时候,也震撼了一下。我也保存了。

有这样的学生,才觉得这个大学是有灵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0 22: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诶  相关问题我在大一时也思考过,痛苦过,不过现在坦然多了,舒服多了。

在大环境不易改变的时候自己要怎么做呢?我的选择只能是“独善其身”,自我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0 23: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两年前为迎接评估,重新检查整理各科试卷的时候,偶然发现某门课试卷的最后一题,有一个学生写下了这样一些文字。这常常让我警醒,我可以做什么。也许跟顶楼的文章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这种思考,正代表了大学应有、而贸大缺失的精神。

《大学之“大”》

      我理解的大学,不仅是有大师,有大楼,更重要的是有大气。这种大气体现在人的精神面貌上是一方面——谦厚儒雅,心胸广博;体现在学识上,则是博大精深,海纳百川。这种少年时对大学的印象曾支持我,让我带着无限的期待走进大学的校门。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当我发现实用性课程总被挤得爆满,理论性课程却永远冷清的时候;当我发现很多人都在为混个高一点的学分放弃自己真正兴趣所在的时候;当我发现自己作为一名语言类学生总不经意被商科学生用那样一种语气问到整天学文化类的课有什么意思的时候;大学那种“大”的形象在我心中开始萎缩。

      大学,变“小”了。这是一种眼界上的狭小,一种思维上的固化。是不是跟“金钱”沾边,就会变得功利?随便拉几个学生过来问问,学习为了什么——“找好工作,挣高工资”,这答案很现实,也很可怕。

      国家到底为什么要办大学,为什么要搞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犹太民族有个传承千年的传统就是读书,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时做得最多的事也是读书,读文学,读哲史,读诗文,而犹太人是世界上公认的最聪明的商人。我认为他们的聪明决不是因为他们终日挖空心思想些赚人钱财的小计,而是因为他们浓厚的文化积淀。只有有了这种真正的知识,才能有大眼光、大智慧,才能做大买卖、挣大钱。

      对不起,我又提到钱了。在经济类院校被熏陶了两年,我充分肯定这种身外之物的价值。没错,我们是要挣钱过好日子,也算为国家作贡献;但我们不能因为钱而变得思维狭窄、目光短浅,不能把文化和经济割裂开来甚至视为矛盾。

      大学,是让人厚积薄发的地方,而不是教你几招把戏上街赚钱的地方。实用类的课程,在社会上有的是机会学,但文化上的感染、理论上的积累,可就不是哪都能学的了。什么是“有用的”?为什么商务英语就“有用”了,古代汉语就“没用”了?这确实是值得所有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思考的问题。

      大学终究是大学,学的是那些“大气”而不是“小节”,现在我的目标就是,当个真正的“大学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30 23:16:5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20:51 , Processed in 0.0727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