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09|回复: 6

看书是为了保持粗俗【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6 19: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书是为了保持粗俗

来源:孙珊 的日志

得知我每周细读两本书,所有人都说:您真高雅。


这可是天大的误会。我看书可不是为了他妈的什么高雅,我是为了保持粗俗。


人们常常有一种误解,认为粗俗是一种天赋,仿佛后天不需要任何努力,就可以游刃有余地粗俗下去。比如蔡康永就说,我不认为那些恶心的人没有灵魂,他们的灵魂只是一直没保养、渐渐就坏掉了。看书,是保养灵魂的重要方式。


蔡康永真是太天真了,像我这种恶心的三俗的重口味的家伙,更需要看书,以保养自己的灵魂,否则一不小心,就真善美了,就风雅颂了,就又红又专了,那该多么可怕。


重口味和小清新之间,不是品位的差异,而是知识结构的差异。


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介绍明代文学名著《三言二拍》,我乖乖买了全套,认真看了,结论是:语文老师可真流氓,这根本就是一黄文集锦啊。海陵王让人用绳子牵着自己的生殖器,在后宫随机找人交配的情节,完成了我的性知识启蒙。我之前十几年活得也太苍白了。于是,高考填志愿,我选择了中文系。


众所周知,中文系是培养流氓的摇篮。我所有的歪门邪道、胡思乱想都是从文学经典里学来的。《白鹿原》、《废墟》里的性描写,王小波、张贤亮、张抗抗作品中的性意识,这些都太清淡太常规了。读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李渔的《十二楼》、《无声戏》,那才是基佬的乐园、荡妇的乌托邦。明清人士尺度太大了,两个男人共同娶另一个男人,三个人和谐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可以;一个男人帮他死去的心爱的男人养育子女,被社会赞赏;有的地方还会每一年推出当年美少年排行榜,在集市上招贴,供其他男人挑选……好吧,我去读正史还不行吗?我对魏晋南北朝历史很有兴趣,结果,单是《北齐书》就把我砸晕,北齐王室简直是活在A片里,乱伦、兽交、轮奸就是日常生活。坦白说,这些乱七八糟的阅读经验,极大地深化了我对人性的理解、拓宽了我对世界复杂性的认识。


重口味是一种忍耐力,更是一种想象力。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庄子,大二的时候读《庄子集释》,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汪洋恣肆的文风,让我有种看到二次元世界的震撼感,我身体里的那种放肆、散漫、张扬、乱来的基因完全被激活。别人读了庄子变得恬淡超脱,我读了庄子变得胡作非为。


从四书五经中读出黄赌毒,从唐诗宋词中读出屎尿屁,从古代圣贤身上脏乱差——我就像一只从高雅到三俗的转换插头。每次读书评,那些书评家猛拽“零度写作”、“环状结构”、“中国套盒”等术语,批发“犬儒”、“民粹主义”等大词,我就深深地怀疑,我们看的是同一本书吗?


我真想为那些公认为高端又深刻的书,写点三俗书评:


波拉尼奥《2666》: 不要被它的70万字吓到,第一章就很有爆点,女学者和一个西班牙学者以及一个法国学者玩3P,跟两个人同时恋爱有什么区别呢?饭菜有区别,巴黎的好一些。


伊恩·麦克尤恩《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书名真浪漫、真温馨、真抒情啊。一共8个短篇,8个故事分别是:杀妻、操妹、死姐、群P、溺童、返童、兽交、异装。作者就是“云淡风轻地描写变态”这个领域的大师。


冯内古特《冠军早餐》:作者一上来就画了个屁眼。他说密德兰市是宇宙的屁眼。这是一个准备疯的疯子和一个已经疯了的疯子见面的故事。


鲁迅《故事新编》:无厘头巨著,恶搞老子、大禹、后裔等,以讽喻时事。这就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话西游》。


大卫·米切尔《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高富帅和刀疤女的扭扭捏捏的爱情,男女主相遇,猴子在一旁自慰。

 

杜鲁门·卡波特《冷血》:非虚构著作的经典之作。叙事冷静、节制,还原了杀人犯的成长史。作家和杀人犯之间的同性情感戏更狗血,参见相关电影《卡波特》和《声名狼藉》。

 

我知道,这种不靠谱的点评能把严肃的书评家气哭,或惹得他们骂娘,但是,那些面目可憎的文学经典,是不是有了人味,有了烟火气,降低了飞行高度?


干嘛非得把阅读这么轻松愉悦的事,弄成一场苦肉计、比惨大赛或者深奥的装逼行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这两句屁话,害得多少人对读书这件事,敬而远之。读书对我来说,就是娱乐或游戏,跟我看《康熙来了》和刷微博目的一样,满足我的好奇,对知识的好奇,对信息的好奇,对八卦的好奇。看书的时候,我往往是怀着守株待兔的心情,去捕捉意外。在枯燥书里,读到狗血和八卦,就是了不起的惊喜和奖励。连知性的民主女生刘瑜,也会在书里飚脏话,“人均GDP到底和随地吐痰有什么关系呢?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到底他妈的有什么关系呢?”连优雅的绅士、永远的贵族木心,也会写出“十字架不好看,非要把耶稣钉上去才好看”或者“卢梭应该为了他的《忏悔录》从头忏悔”这种刻薄话。我喜欢的,是作者在书里,人性完全袒露的部分。


我永恒的文学偶像,鲁迅大爷,谈起读书就说,哪怕是讲扶乩的书,讲婊子的书,也不要排斥。这点我做得很好,《屎的历史》、《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病假指南》等种种奇葩书我都虔诚地读过了,把好玩的段落背诵了。但有一天,我在豆瓣发现一个人生必读书单,一想到这么多经典没读过,自卑之情油然而生:《怎样制造一颗核子弹》、《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如何谋杀你的丈夫》、《怎么鉴别黄色歌曲》、《我们怎样保卫毛主席》……还有《写得像郭敬明一样好》,宣传语是“让每个读者都能掌握郭氏写作风格的要旨,让每个读者都可以写出郭敬明一样水准的文字”,这本旷世奇书,真正摧毁了我的世界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19: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我平时读书的时候也有这种困扰,书评里高大上的东西一点都没读出来,关注的反而是一些很奇怪的但是自己觉得可乐东西😁,因此不免经常怀疑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6 21: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看书容易关注到书中粗俗的东西、奇怪的东西,很正常。这里转的王朔那篇《我看鲁迅》,开头也说到了这个,但王朔是就此说过一句就算,接下来后面大段大段地就谈别的了,而且还真有东西,所以同样是走“粗俗”风,王朔到底还是王朔。而主楼这个呢,一大篇说来说去的就是那么一个意思,外带抖落自己看了点书,再没别的了。这种分量的文字,还是不要放在“思想”的分类里了,放到水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7 23: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后来得到的教训是,粗俗也好,高雅也好,古典也好,先锋也好,民国也好,现代也好,不要去标榜什么。标榜意味着狭隘,夸饰,与炫耀,就是坐井观天。借用里尔克《秋日》里的一句诗:Der Sommer war sehr groß. groß"的基本意思,就是“大”。英译即:The summer was very big,可见一斑。就是这样,生活是很大的,文艺是很大的,人性是很大的。无论哪个方面,都不只是胃,排泄与生殖。止庵前日微博有言,一个作家要够狠,意思是作家不能遇到善良美好崇高等处就下不了手。但是在我看来,现在这个时代,不论是否作家,遇到善良,美好,崇高都太下得去手了。反而是卑污,阴暗,痛苦,绝望——或多或少,有某种软弱在其中,如果一个作家要够狠,就不能止步于这些。我想我永远记得陀氏的《罪与罚》,那是我难得的阅读巅峰体验:在最后坦白罪行的时候,那个房间里,一个杀人犯,一个是妓女,但是陀氏写出来,就是有一种神圣的光,让人切切实实感受到救赎的意义。我真的很难用言语描述那种感动。标榜深刻与标榜浮浅一样,都流于表面。我常常觉得,文学,就是理解自己生而为人,也理解他人生而为人。所谓人,就是有粗俗,烟火,动物的一面,同时也有高雅,诗意,神性的一面。就好比万有引力,不论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就是这样的存在。真正去理解作者,理解人物,而不是去排斥,窥探,猎奇或者标榜。“重口味”与“小清新”,都失之一端。至于“阅读只是娱乐或游戏”的论说,我以为,不把阅读当作娱乐或游戏,并不代表阅读就得不到快乐吧。

 

至于:

 

连优雅的绅士、永远的贵族木心,也会写出“十字架不好看,非要把耶稣钉上去才好看”或者“卢梭应该为了他的《忏悔录》从头忏悔”这种刻薄话。我喜欢的,是作者在书里,人性完全袒露的部分。

 

刻薄与粗俗,是两样的。木心常说刻薄话,但少说粗俗话。刻薄或粗俗,并不等于“人性完全袒露”的地方,更不是阅读文艺,评判文艺的标准。在艺术里,最重要的还是艺术。

 

既然说到木心的刻薄话,就用他一句刻薄话作结:

 

“惊世骇俗,其实是媚俗。”

 

当然,这些是我自己的经验教训。不为训人,只为励己,如此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0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4-10-6 21:58 发表  而主楼这个呢,一大篇说来说去的就是那么一个意思,外带抖落自己看了点书,再没别的了。这种分量的文字,还是不要放在“思想”的分类里了,放到水区吧。
哈哈,要得,冷不丁冒出这种小“粗俗”,是很吸引眼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0: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4-10-7 23:35 发表 我后来得到的教训是,粗俗也好,高雅也好,古典也好,先锋也好,民国也好,现代也好,不要去标榜什么。标榜意味着狭隘,夸饰,与炫耀,就是坐井观天。

非常赞同,看罢行香子的这段话,我突然会想起来自由这个词,内心生出宁静的力量。

谢谢!节后第一天上班,忙到跳脚,现在心静了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9 13: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4-10-7 23:35 发表 我后来得到的教训是,粗俗也好,高雅也好,古典也好,先锋也好,民国也好,现代也好,不要去标榜什么。标榜意味着狭隘,夸饰,与炫耀,就是坐井观天。借用里尔克《秋日》里的一句诗:Der Sommer war sehr groß ...


每次看到这样的想法就觉得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维方式是根植人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6 18:43 , Processed in 0.0326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