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49|回复: 4

[读名著] 《青春咖啡馆》读后感之清和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30 08: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這個……算不上文章,一點感想,小說的敘事還是挺有特點。
(居然沒有意識到週日就是30號了,我還安排了週末兩天都出去玩……先這樣吧,困了……以後有啥想到再補充。)
歡迎指正。



敘事者


這就是巴赫金所說的「複調小說」吧?四個不同身份、角度、參與程度的敘事者都從自己的體驗和記憶出發,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著相互關聯的故事,講述著故事的不同側面或內裡。如果說這些枝蔓叢生的敘述最終還是指向一個唯一的、完整的、達成共識的故事「真相」的話,那麼它也應該如同一顆多面切割的寶石般閃耀著變幻莫測的光芒。


四位敘事者的敘述相互支持、補充,隨著敘事者的身份從與孔岱眾人保持距離的局外人觀察者(大學生)發展到追尋露姬行蹤信息的私家偵探,再到女主角的自述和男主角的自述,圍繞露姬身世經歷的「事實真相」也逐步變得清晰、確實、可靠。前一部敘述中的謎團和猜測,在後來的敘述中或許得到解釋和補充:在筆記本上露姬名字下劃線的神秘人原來是打探信息的偵探;偵探找到露姬「未成年流浪」的記錄在露姬的自述中被充分敘述,百轉千回。那些彼此重疊的部份因為不同層面敘述的疊加而顯得更加完整和立體。


但同時,四個不同的聲音也在相互拆解、顛覆,前一部的敘述或許在後來敘述中被否定,一個不斷靠近「真相」的過程卻也將那可能存在的唯一的、確定的「真相」撕扯得支離破碎。大學生眼裡優雅神秘的露姬原來是一個不斷在尋找卻又不斷迷茫、沉醉、失重的年輕女子;偵探心目中的露姬只是他想像中的露姬;露姬的自述也不能完整地解釋她自己;親密愛人羅蘭自稱與露姬「聲氣相通」,但仍然「無論如何也弄不明白」。答案,也沒有答案;追憶,也是追問。失去的、破碎的、追尋而不得的,敘述的威嚴彷彿轟然倒塌,留下一地閃耀的寶石碎片。




敘事手法:圖像.記錄.想像.地理


這並非一部慣常所見以敘述情節(plot)為重點的小說,甚至很難說整部小說有一條完整清晰的情節線索,每個人在看似隨意的喃喃自語中袒露心聲,在隱隱不安中追憶著過往,更像是大珠小珠串起片段「故事」(story),一部彌散著神秘又晦暗氣息的慢節奏回憶錄。


在這非常規的敘述結構中,作者操縱敘事者交待人物和故事的手法也頗有新意,並非直述事件的起承轉合,而是藉助照片、筆記、想像的疑問,以及地理勾勒而展開。第一部份中,大學生敘事者對孔岱咖啡館的氛圍和顧客人物的勾勒描述,首先藉助了一位攝影師的照片,這些群像與特寫,將時間和形象定焦,照片從記憶中截取出如電影畫面般一幀幀的定格,讓敘事者可以在以後的時間裡重新仔細觀察,慢慢描述。照片之外,大學生也藉助保齡記錄顧客名字的筆記本來提供人物信息。筆記本上一條條的簡短記錄彷彿史料,將每位客人出入孔岱的時間和當時情形寫於紙上,「把他的影子固定幾秒鐘」,彷彿電影中快進鏡頭的時間流逝。在某種程度上,依靠照片和筆記保證了大學生作為局外人敘事者敘述的可靠性,也解決了從「後來」時刻追憶「當時」細節的真實度問題(敘事者坦言,「保齡記錄的那些人名和地址幫了我很大的忙,它們使我時不時地想起一件確切的事情」)。這些如同翻查史料般的行為更是凸顯出「追憶」的姿態,而其「追憶」,即已失去。


私家偵探的敘述,卻與一般偵探小說不同,其實是逐漸遠離探究真相、給出答案的道路,反而有相當的篇幅由他對露姬身世經歷的猜測和想像所佔據。偵探多愁善感又帶著問號的想像對露姬不無同情,甚至令他最終選擇向委託人隱瞞露姬的真相和行蹤。這些猜想,與露姬丈夫提供的信息以及對露姬身世的打探穿插出現,似真似幻,無法證實,彷彿沉入夢中,但又與露姬的真實不無指涉。


巴黎的地理,對於作者和小說來說無疑是重中之重:保齡將顧客到孔岱的路線在地圖上圈出;私家偵探重走露姬可能走過的地區;露姬少年時在夜半巴黎漫無目的的遊蕩;露姬和羅蘭一次次的同行散步,作者不厭其煩、如數家珍地列舉著街道、廣場、地鐵線、地標建築的名字、方向、交錯路線,地點印刻著回憶,路線也飽含深意,可惜從未去過巴黎的外國讀者如我,便無從體會了。

发表于 2014-12-15 09: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同時,四個不同的聲音也在相互拆解、顛覆,前一部的敘述或許在後來敘述中被否定,一個不斷靠近「真相」的過程卻也將那可能存在的唯一的、確定的「真相」撕扯得支離破碎。”

这一段说得特别好。我们很容易注意到“补充”,却较难感受到“拆解”,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小说显得更加真实,人的记忆本就是不准确的,四个人说同一个故事,如果一模一样天衣无缝,就太假了。

还有对地理的敏感也很独到和准确,正如作者自己讲的:

随着时间流逝,城市里的每个街区,每个街道都能引发起在这里出生或成长的人的一段回忆,一次碰面,一点遗憾或是一点幸福。一条同样的街道串联起一段回忆,这地方几乎构成了你的全部生活,故事在这里逐层展开。那些千千万万生活在这里的、路过的人们也都有着各自的生活和回忆。”

如果读者熟悉巴黎的城市地理,一定会对这本小说更有感触。就像我读《麻西小胡》的时候对安翔路、中国音乐学院和鸟巢那一带有明确的地理概念,所以更有代入感和真实感,直到现在经过那一带都会想起这个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06: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寒凝 于 2014-12-15 09:11 发表 “但同時,四個不同的聲音也在相互拆解、顛覆,前一部的敘述或許在後來敘述中被否定,一個不斷靠近「真相」的過程卻也將那可能存在的唯一的、確定的「真相」撕扯得支離破碎。”这一段说得特别好。我们很容易注意到“ ...

對,地理簡直像讀者和作者的秘密接頭暗號,懂的人得到安慰和庇護,不懂的人則陷入隔絕與焦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 20: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清和 的帖子

好赞!很受启发!

 

“但同時,四個不同的聲音也在相互拆解、顛覆,前一部的敘述或許在後來敘述中被否定,一個不斷靠近「真相」的過程卻也將那可能存在的唯一的、確定的「真相」撕扯得支離破碎。”

 

不过我没有注意到拆解与颠覆。我想到的是进行,是露姬故事的发展。不过这可能是我的思维局限吧。也许我过分注重线索了。

 

“在這非常規的敘述結構中,作者操縱敘事者交待人物和故事的手法也頗有新意,並非直述事件的起承轉合,而是藉助照片、筆記、想像的疑問,以及地理勾勒而展開。”

 

这个真好。清和姐不说我还没在意。想想,这一点确实是我最喜欢的一点。这本书读起来很顺畅,这也是和很多现代小说感觉不一样的地方。在每个人的叙述里,似乎都是在说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但其实却让人窥见了生活的样子。照片、笔记、路线等的运用,让叙事真实,并且结实。其实有一点像侦探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00: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5-1-2 20:11 发表 好赞!很受启发!   “但同時,四個不同的聲音也在相互拆解、顛覆,前一部的敘述或許在後來敘述中被否定,一個不斷靠近「真相」的過程卻也將那可能存在的唯一的、確定的「真相」撕扯得支離破碎。”   ...

所謂「拆解」和「顛覆」,其實也只對敘事者/敘事權威保持警惕罷了。

運用照片和記錄真是很聰明的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7 04:48 , Processed in 0.0429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