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清和

[读名著] 讀《水滸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06: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5-2-8 19:58 发表 这种“剧透”写法,在中国古代小说里太多太多了,这也是中国古人的天命观决定的。现代小说很少有这样写的,很正常,时代变化,过去的那种天命观不流行了嘛。

是呀,所以覺得很有意思。

《百年孤獨》的開頭和《一場事先張揚的兇殺案》好像也有些這個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06: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碗清月 于 2015-2-8 18:12 发表 白水师思虑缜密!思考这个问题时,只是一步直接到五两一锭银子喝茶太不实际,既是熟人,不若先记账,待他日来付钱。并没想到时代背景及人物性格考量和佐证。佩服清和学姐!日日来此盖楼,好细致也很有毅力。近日只是 ...

我以前也愛在冬天讀《紅樓》~
每晚來胡亂說幾句,也沒什麼,留下個閱讀記錄,還有師友及時答疑解惑,感覺賺到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06: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碗清月 于 2015-2-8 18:31 发表 “唐煮宋点”的说法、日本抹茶茶道都是源自于宋朝时盛行的点茶法,寒凝姐对这些都是很清楚的!关于宋朝流行的点茶“斗茶”有几句想要补充。用少量沸水冲泡茶末、调成糊状后就是“点茶”:沸水连续注入茶盏,用“茶筅 ...

謝謝補充!

大家都這麼有文化,真是太棒了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06: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這「女兒房內說因緣」的計策,也真難為魯智深想得出來……

打闹里,【三字绝倒。】那大王爬出房门,【六字奇文。大王字,爬字,房门字,从来不曾连也。】奔到门前,摸著空马,【是空马。】树上析枝柳条,【不必折枝柳条也,恐读者忘却前文马系绿杨树句,故借此提之,以为一笑也。】托地跳在马背上,把柳条便打那马,却跑不去。【奇文。】大王道:“苦也!这马也来欺负我!”【也来二字妙,隐隐藏一句骂在内。犹言秃驴欺负我可也,何至空马也来欺负耶?】再看时,原来心慌,不曾解得缰绳,【奇文。】连忙扯断了,骑著产(注 :手字旁产。)马飞走,出得庄门,大骂刘太公:“老驴休慌!不怕你飞了去!”把马打上两柳条,拨喇喇地驮了大王山上去。【驮字妙绝,言非大王尚能骑马,马驮大王还山耳。 】
細節妙絕!這些有趣的細節閑筆也許是在一遍遍的說話中臨場發揮,再經過觀眾的檢驗、時間的淘洗慢慢保留下來的?


住了几日,鲁智深见李忠 、周通,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悭吝,只要下山,两个苦留,那里肯住。
第二回已有伏筆,此處又見照應,無論隔多遠都能一絲不亂,厲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9 09: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儿、寒凝、清月都这么谙熟茶文化,咱们这里人才济济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9 09: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和 于 2015-2-5 22:28 发表 兩個設定都很有意思啊,第二個很溫馨~~忽然想到,也許可以讓魯智深在聽錢塘潮信之時入定,魂魄飄到《紅樓》,與走出科舉考場的寶玉相見對談,然後一個圓寂,一個雪地上猩紅斗笠飄然而去…………

两人对谈,命运依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06: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回 九纹龙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官寺


智深正问间,猛闻得一阵香来。【瞥然截住,转出奇文。】智深提了禅杖,【禅杖三。】踅过后面打一看时,【五个看时。】见一个土灶,盖著一个草盖 ,气腾腾透将进来。智深揭起看时,【六个看时。】煮著锅粟米粥。【土灶土字,草盖草字,粟米粥粟米字,皆写荒凉。】智深骂道:“你这几个老和尚没道理!只说 三日没饭吃,如今见煮一锅粥。出家人何故说谎?”【是受戒过人语。○出家人何故饮 酒?出家人何故吃狗吃蒜?出家人何故毁像坏寺?出家人何故打人?出家人何故入妇女房中,坐妇女床上?出家人何故破人婚姻?出家人何故偷人酒器?出家人何故后山逃走?】那几个老和尚被智深寻出粥来;只得叫苦,把碗、碟、钵头、杓子、水桶,都抢过了。【夹 批:妙绝。○饿极矣,寻出粥来,已是绝处逢生,却又抢过碗碟勺子,遂令生处又绝,行文 险仄,令我心惊。○碗碟勺子,是吃粥家伙,抢过可也,至于水桶,亦都抢过,作者险仄之 情,何其奇妙乎!至于水桶都抢过,而人急计生,生出春台来,则岂一时所能料哉!】【眉批: 此一回文中,看仓寻出粥,又抢去碗;背后脚步响,又不敢回头;拖杖便走,又赶斗几合;避却两个,又撞着一个;问姓名不肯答,又斗十四五合,皆务要逼到极险极仄处,自显笔力,读者不可不知。】智深肚饥,【句。】没奈何;【句。】见了粥,【句。】要吃;【句。】没做道理处,【句。○行文至此,绝矣,更无路矣。】只见灶边破漆春台只有些灰尘在上面,【奇绝,何关吃粥哉!】智深见了,“人急智生;”便把禅杖倚了,【禅杖四。】就灶边拾把草,把春台揩抹了灰尘;【奇绝。】双手把锅掇起来,【奇绝。】把粥望替台只一倾。【奇绝,文 情如火如锦。】那几个老和尚都来抢粥吃,【看手。】被智深一推一交,倒的倒 了,走的走了。智深却把手来捧那粥吃。【如火如锦。】才吃几口,那老和尚道:“我等端的三日没饭吃!却才去那里抄化得这这些粟米,胡乱熬些粥吃,你又吃我们的!”智 深吃了五七口,听得了这话,便撇了不吃。【实是智深不喜吃粥,非哀老和尚数言也 。】
沒啥說的了,批註和正文一樣精彩!


那几个老和尚因见智深 输了去,怕崔道成,邱小乙,来杀他,自己都吊死了。【此处若非此句,则将听其仍 旧苟延残喘,抑将为之鼎新常住?故知此句之省手也。】智深,史进,直走入方丈角门内看时,【九个看时。】那个掳来的妇人投井而死;【此处若非此句,则将听其宛转废寺,抑将为之送去前村,故适知此句之省手也。】
嘆,省手也未必要結在個「死」字。


幾回連著下來,魯智深的回目都是「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魯智深大鬧五台山」、「花和尚大鬧桃花村」、「魯智深火燒瓦官寺」,一部又一部的動作片……卻不重樣,讀來也不覺得累贅,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07: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智深大喜。吃到半酣里,也有唱的,也有说的,也有拍手的,也有笑的。【是个泼皮酒席。】正在那里喧哄,只听门外老鸦哇哇的叫。【奇文怪想,突如其来,毫无斗笋接缝之迹。】众人有扣齿的,齐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叩齿为禳,不知始于何时,乃此时已有之。然定是泼皮教法,非士大夫所宜有,乃今此法,遍行上下,为之一笑。○赤口白舌,八字成文,其中无有,而其外烨然。凡道家经集皆尔,不足览也。】智深道:“你们做什么鸟乱?”众人道:“老鸦叫,怕有口舌。”
這個說法倒不知道。

智深相了一相,【四字不是细作,正是气雄万夫处。】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著;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写得有方法。】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智深道:“打甚鸟紧。明日都看洒家演武器械。”
看完這幾句話還沒回過神來,再讀了兩行才發現,這就拔了……拔了……拔了?沒有鋪墊渲染,也沒有一波三折,這兩行字,就輕鬆簡便地完成了本回的一個主要情節兼魯智深的招牌故事之一,不免有種期望過高卻撲了個空的失落感……


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著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豹头环眼,燕领虎须」,雖然這樣寫了,但似乎無論是戲曲還是近現代的影視繪畫作品中,對林沖樣貌的想像都和張飛不一樣哦~這背後應該有些很有意思的道理。

那一日,【突然三字直接前文,才子不虚也。】两个同行到阅武坊巷口,【坊名与宝刀映耀光采。】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著个草标儿,立在街上,【陆谦畜生,以情理论之,一刀岂足惜哉!若以才情论之,真堪引而与之痛饮。只如安排计策,却是卖刀,何等奇绝,偏又是抓角头巾,旧战袍,又插个草标儿,色色刺入林冲心里眼里,岂不异哉。】
賣刀的情節,電視劇裡也全演了,看時竟然沒有反應過來原來是個計策!


林冲别了智深,自引了卖刀的那汉去家中将银子折算价贯准,还与他,就问那汉道:“你这口刀那里得来?”【到家取了钱,便可去矣,却不住笔,重又问起宝刀来历,一来为壮士失时发汇血泪,一来表林冲爱刀之至,为下文比试作地步。】那汉道:“小人祖上留下,因为家中消乏,没奈何,将出来卖了。”林冲道:“你祖上是谁?”【血泪迸出四字来。】那汉道:“若说时,辱没杀人!”【只七字,妙绝。】林冲再也不问。【只六字,妙绝。○一句七字,一句六字,收拾得淋漓无限。】
若说时,辱没杀人」結得妙!無論從節奏、情理、還是收尾來看都非常乾淨妥當,簡直是想不到更好的說法了。


[ 本帖最后由 清和 于 2015-2-11 07:2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1 09: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和 于 2015-2-11 07:14 发表  豹头环眼,燕领虎须」,雖然這樣寫了,但似乎無論是戲曲還是近現代的影視繪畫作品中,對林沖樣貌的想像都和張飛不一樣哦~這背後應該有些很有意思的道理。

呵呵,是“燕颔虎须”。“雖然這樣寫了,但似乎無論是戲曲還是近現代的影視繪畫作品中,對林沖樣貌的想像都和張飛不一樣哦~這背後應該有些很有意思的道理”,这个背后的道理,在我课上讲《水浒传》时讲到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22: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5-2-11 09:00 发表 呵呵,是“燕颔虎须”。“雖然這樣寫了,但似乎無論是戲曲還是近現代的影視繪畫作品中,對林沖樣貌的想像都和張飛不一樣哦~這背後應該有些很有意思的道理”,这个背后的道理,在我课上讲《水浒传》时讲到过:)

抱歉抱歉,直接複製的維基文庫,大晚上的眼睛不好使了,沒發現……
這個背後的道理,願聞其詳,或一二。(說到這裡忽然覺得難道我聽過?不太記得了……)

我覺得就還是根據後來故事裡人物的表現和語言來想像的吧。
那麼問題就是為什麼會有故事安排的人物外貌和人物形象的整體感覺上的偏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6 01:41 , Processed in 0.03002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