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36|回复: 15

[思 想] 论新礼乐秩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5 03: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生生谓仁  生物之道 仁义礼乐  礼乐秩序  新仁政 以礼治国

 

一、什么是新礼乐秩序?


新礼乐秩序是社会秩序模式的一种。社会秩序模式是指以什么标准维持社会秩序,违反此标准者将受到社会惩罚。从历史来看,社会秩序模式可大致概括为四种:宗教秩序模式(如伊斯兰国家以宗教教义作为社会秩序标准)、暴力秩序模式(如法西斯政权以暴力强权作为社会秩序标准)、法治秩序模式(如当代多数国家以法律作为社会秩序标准)、礼乐秩序模式(如传统东亚国家以礼作为社会秩序标准)。

礼乐秩序是仁义礼乐秩序的简称,是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模式,这种模式以仁为目的,以义为内容,以礼为秩序,以乐为成效。仁、义、礼、乐是礼乐秩序的四个根本概念,四者互相联系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仁义礼乐不只是一种社会秩序模式,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标准。

新礼乐秩序以中国传统礼乐秩序为理论框架,结合当前中国和国际社会背景,尝试通过对传统礼乐秩序的损益性继承和改造,从而构建一种适合现代中国的新的社会秩序模式。

 

二 新礼乐秩序的思想渊源


1. 心灵的探讨

一颗种子为何能长成参天大树? 一粒受精卵为何能长成顶天立地的成人?当我们认真去思考这些问题时,会惊奇地发现,人与其他生物并无本质不同,受精卵与种子,同是“生生之气”的载体,是生生不息的精神促使生物不断生长蕃息,生生之气是生物的根本特征。生生之气蕴藏于种子中,称为“仁”, 平常提到的麦仁、杏仁,即是此意;因此,仁是生生之气的载体与起点,“此元者善之长也”[1]。生生之气蕴藏于人类之中,称为心灵,亦称为生生之心;心之起心动念,无非为生而起,因生而动,因生而有万般情思烦恼。人类的生生之心与动植物的“生生之气”区别在于,植物的生生之气仅及于一身,动物之生生之气及于母子和生存的小群体,而人类的生生之心廓然无极,小则惠及家国,大则及于地球甚至宇宙,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2],“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3],“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语),都是对人类心灵的描述。因此,心灵如种子般生生不息[4],又如虚空般廓然无极。心灵的这种廓然好生的特征被古代中国人总结为“天人合一”。


2.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是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和归宿[5],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结晶。在天人合一学说中,人之心灵受之于天[6],人与天本是一体。天的精神是廓然无私生物不息,也即廓然好生[7]。人心通天也,儒家认为心灵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8];道家认为心灵“虚无恬愉,善利万物”[9];佛家则认为“清净性体,妙用恒沙”[10];这三种描述皆是表达人心通天之意,即心灵以廓然澄寂为体,以妙生万物为用;犹如天空,灵明虚寂,却能化育万物。这种廓然澄明生化万物的心灵境界即是天人合一的内涵。天人合一,是人之天性,即人性也。


3.生生谓仁

   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11],两仪者,天地也,清者为天,浊者为地。天地互动,阴阳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变化无穷,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12]。故天、地、人三才,人居一也。天地之大德曰生,天之性至虚善应,生物不息,地之性厚德载物,成化万类。天地化育万物,“曲成万物而不遗”[13],万事万物皆在天地间生长,完成。人立于天地间,与天地有相似的功用[14]。人之心灵生于天,身体成于地,故人亦是天地之精神自身的映现(恰如西方所言,上帝以其自己的面貌创造了人)。天地好生之德廓然无私生育万物,心灵亦廓然无私生物不息。心灵以廓然澄寂为体,以生生不息为用。人类之所以自私甚至害人害物,是因为心灵的生生天性被后天习惯遮掩了。“心底无私天地宽”,人若能道法天地,恢复心灵无私好生之天性,则人类的生生之性与天地的生生之性本无阻隔,人即是天地精神,天地精神即是人,无二无别,此心即天地之心,则天人合一,参赞天地,辅育万物矣。人类的这种以天地生物精神化育万类的生生之性,即是仁(杏子的生生之性蕴于杏仁中,而人类的生生之性蕴于人类的心灵之“仁”中)。故仁即是生生之天性也。仁者能回天地之心。

心灵廓然无私而生生不息,这种生生不息的天性即是人的本性。“生生”与“生”的字面区别是“生生”还有使之生的意思。“生”是生物自然的生长,“生生”却不仅是是自己生长,还有主动关心其他物类的意思, “生生”即是普爱、慈悲、怜悯、恻隐、不忍人之心。人作为天地精神的映现,生生为大,人不仅将这种生生的本能形成道德和法律,甚至还形成信仰,如基督教之爱人,儒教之仁爱,佛教之慈悲。这种生生的本能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条件。如石头脱离了其石头的性质则不再是石头,小草脱离了其生长繁殖的特性即不再是草,人脱离了“生生”的本性则不再是完整的人。故《论语》说,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不可须臾离也。

综上,天地之性即人之性,人之性即生生之性,生生谓之仁。仁者,诚生生之大者也。仁心廓然无私而生生不息,廓然之性与生生之性是体与用的关系,廓然不动,仁心之体也;生生不息,仁心之用也[15]。廓然之性必然以生生之性体现,而生生之性必然周化流行于廓然天性之中,二者是一不是二。廓然之性决定了生生之性的广度与深度。但是,天性的开发会因人而异,正如被弄脏的镜子只能照出模糊的影像,自私狭隘的心灵决定了人的生生本能往往只局限于家庭或小群体。如果心灵能完全恢复空明澄净的天性,正如明镜一样映彻万物寂照不误,或如天空包容一切,则心灵廓然大公,民胞物与,“浑然与万物同体[16]”,生生之本能普施于众生万物,此时生生可谓之仁矣。仁者以天地为心,以万物为己。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儒家的参赞天地化育万物,佛家清净与慈悲双修,都是指心灵豁然恢复本来天性的情形,也即天人合一的境界。

儒释道的教育就是恢复心灵本来天性的教育,即明心见性,天人合一。能完全恢复心灵本性之人在儒教中称为圣人,在道教中称为至人,在佛教中称为佛菩萨。如何明心见性、天人合一?儒家的子思在《中庸》提出:“唯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又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17];因此,诚实是开发生生之仁的门径,而教育则是开发诚实的门户。周敦颐提出了三希的方式: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18]。 道家则认为“法天之道,行天之行,尽矣”[19]。佛家则有念佛、止观、禅坐等八万四千法门[20]

 

4. 仁之施用

宋儒以生生释仁,可谓切中肯綮。仁与生的区别在于仁是生生之性的最完整状态,是心灵完全恢复澄明天性的圆满呈现,也即廓然大公,普爱无遗。仁与欲、利没有冲突,爱是仁的目的,欲望是仁的动力,利益是仁的成果。不以爱为目的的仁是假仁假义,无欲望的仁是行尸走肉,无利益的仁是劳而无功。宋儒“存天理,灭人欲”是指灭除不正当之欲,须知人欲正是生生之天性的表现,是人之为人的自然属性;而自私自利、害人利己则是生生之性被歪曲的表现。生生之性之所以被歪曲,是因为澄明之天性被遮掩了,正如镜面不净则映照不清,天空雾霾遍布则日月不现。不能因为日月不现就认为日月不存在,同样,不能因为人的害人利己的行为就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所以自私自利是因为心灵之镜蒙上了一层灰尘,只能照到模糊的自己。明镜蒙尘,照性常存;雾霾锁空,虚空不灭;私欲熏天,仁性不动。孔子说,吾欲仁,则仁至矣[21]

天人合一,天地生物之道即是仁心生物之道。天地生化万物,以顺应万物自然规律为道[22]。因此,天地生物之德不在于强行安排万物的化育,而是无私无己,顺物自然而不扰之,善利万物而不争,以万物之生为己生,以万物之乐为已乐,因万物之性而成万物之美;故万物自生自为自成,而天地无言无为无德也[23],天地无德更足以显天地生物之大德。故天地之仁以无私普爱为心,以道法自然为径。“海阔天空,鹞飞鱼跃”,这种廓然无私万物生生的境界即是天地生物气象。天人合一的自然要求是学习天地之仁,大公无私,顺性自然,参赞天地化育万物,而不敢怀私心邪念。

综上,仁是天地之性,亦是人之本性,是天人合一的简称,孔子不言性及天道而言仁,仁即人性、天道也。仁以大公无私为体,以生生不息为用。仁在宋儒为天理,在明儒为良知。仁者,生生之大者也,仁的本质是普爱万物,尊重万物,生化万物。仁以廓然无私、道法自然为生物之道。人亦为万物一员,相对于人类而言,仁心生物之道,即是尊重和顺应人的自然规律(情和理),廓然无私,普爱群生。人的自然规律表现为人的天然利益,天然利益是生生本能的外在呈现, 是仁的具体内容。人的天然利益与西方的“天赋人权”理念异曲同工,温饱的需求,生育繁衍的需求,肉体以及与肉体相关联的财物、身份和人格,爱与被爱,都是人之为人的天然利益的表现。人的天然利益可细分为如下利益:(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爱和归属感需求;(4)尊重;(5)自我实现[1]。人的天然利益在当代宪政语境中可体现为生命权,人格权,身份权,财产权,自由权,选举权等人权权益。仁者之道,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立人达,则自己亦立亦达矣,如天地生物之道,以万物之生为己生。仁政治国之道,必然也是以仁爱为心,自然为道,尊重人情人权,顺应民意和自然规律,不因私害公,如此则民自生自育自成也。古人所说的无为而治,“此王道之大,所以百姓暤暤,而莫知为之者也”[2],“国犹身也,故游心于淡,合气于漠,与物自然,而无私焉,而天下治”[3],“治大国若烹小鲜,顺其自然而不扰之”[4], “帝力于我何有哉!”[5];西方的“小政府,大公民”,“人权民主”; 马列主义对客观规律的尊重,我党的“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都是以仁爱为心、自然为道的典例。这种内守仁心外顺群生之道,即是居仁由义内圣外王之道。


5. 传统礼乐秩序

心灵“寂然不动,感而遂通”[1],仁心通过心灵感通万物。人对外物的感通不只是被动地适应外物,同时还会主动的改造外物,使外物更适宜生生的目的。仁心施用于外物则发散为用;故仁之感通发散,义也[2]。义通宜[3],义就是合宜的行为[4],也即行为顺应万物的自然规律和具体特点,因地因时制宜,使人得其情,物得其性,事得其理。仁与义是本体与器用、知与行的关系,仁是义的抽象体现,义是仁的具体内容;义必然以生生之仁为目的,仁必然发散流行为合宜的行为;无不仁之义,亦无不义之仁。从仁心到义行,是祛除私欲顺物自然的过程,也是仁心生物的过程。仁爱无别,义因具体情形而有分别,如同样是仁爱,在夫妻之间则体现为相敬之爱,在父母子女之间表现为慈孝,在朋友之间表现为信任,在雇主与雇员之间表现为忠信,“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老者安之”[5]等。此外,义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损益。

人类群体通过长期互相磨合,逐渐对什么是“合宜”的行为形成习惯性共识,这种共识通过对个体行为的规制奖惩,使群体内的成员能够和谐共生,实现整个群体的“生生之仁”;这种为了实现群体成员的共同生存而形成的共识性规范,称为礼。礼的目的是回归仁义。礼具有广泛性,规范性,合理性,一定的强制性等特点。礼是社会群体对人的行为的节序[6],是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所有规范的统称,是对人性自然规律的抽象总结[7]。是实现生生之仁的工具[8]。礼的核心由人性情理构成[9]。礼的根本要求是卑己尊人[10],卑己尊人正是普爱无私、尊重人性人情的体现。前面提到,仁心生物之道,以无私普爱为心,以尊重情理自然为径;故对礼的遵守即是仁心生物之道。孔子曰,“克己复礼谓之仁”, 即是此意。礼的作用如此巨大,在礼乐社会,礼是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凭依的最根本准则,《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一般来说,合乎礼的行为,同时也是顺应情理合乎仁义的行为。

在传统身份社会中,礼以纲纪人伦形式出现。礼通过赋予身份尊长者权力,使身份卑下者服从于身份尊长者,而大家又都服从于一个身份最尊长者(即帝王)。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这种稳定的身份服从关系避免了私斗的发生,人人相安无事,故礼秩序比“弱肉强食、人人自危”的丛林秩序(如索马里的无政府状态,牧羊的小女孩也背着AK47,这是典型的人人自危的丛林社会)更有利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俗云: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礼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使人类社会更安全稳定,更能实现“生生”的目的。礼在传统中国是维持社会秩序的规范统称,是道德和刑律的合体。在现代中国,礼维持社会秩序的规范功能主要是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礼沦为礼貌礼节,失去了其本有的规范含义。为了发掘礼的传统价值,除非例外指明,本文中所提到的礼皆取其本意,即礼与规范同义。       

[ 本帖最后由 绿野仙侠 于 2015-5-5 01:4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03: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礼之用,和为贵[1],仁义礼的自然发展结果就是乐,乐是人心的和谐有序,是天地之乐,而非仅指音乐[2]。乐乃仁义之乐,顺性自然之乐,非不义之乐,孔颜乐处,即在此处[3] 

仁义礼乐是一个自内而外到自外而内的过程。仁,作为人心的生生之意发散为义,社会对义的规范称为礼,礼在社会人心中得到遵守的和谐有序的状态称为乐。这种乐的状态,是人心之天人合一在社会层面的体现,是仁心生物之乐。从人心的天人合一到社会的天人合一,是仁义礼乐的过程,也是弘仁的过程。

仁是廓然无私的爱,称为普爱。仁爱遇到外物顺物自然发散为义,义是合宜的行为。社会对义的规范称为礼,礼是国法和道德的合体,是仁义的工具与道路。仁义通过礼秩序得以在社会实现,这种实现表现为和谐有序的社会状态,称为乐。故仁是普爱,义是合宜,礼是规范,乐是和谐。这种以仁为核心、以义为内容、以礼为秩序、以乐为大成的社会秩序模式,称为礼乐秩序。

天人合一构成了礼乐秩序的思想渊源,仁义礼乐构成了礼乐秩序的概念框架。礼乐秩序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秩序模式,是一个从内到外再从外到内、能够自我循环和谐统一的理论体系。在传统中国,礼乐秩序不仅是个人修身养性的标准,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标准,体现了中国独有的天人合一、体用合一、知行合一、内外合一的特点。

 

6.传统礼乐秩序的时代变迁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讲,传统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乡土社会是一个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因而是一个静态和熟悉的社会。乡土社会的最大特点是“差序格局”,这种差序格局是在长期的静态化社会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在差序格局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差等次序,这种差等秩序就叫做纲纪人伦,也即身份和阶级。差等秩序构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也就是“长老统治”,即尊者拥有强制卑者接受教化的权力, 而卑者则有服从的义务。《礼记 祭统》中提到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秩序。《礼记 大传》中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整个国家是一个扩大的家庭,维持社会秩序依靠的是礼,礼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身份的尊卑关系,所谓三纲五常,出礼则入刑。因此,传统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礼治的可能性必须以静态和熟悉的乡土社会为环境,以传统能有效的处理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中国满足了这个环境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流动的陌生人社会,人与人稳定的身份附庸关系被打乱了,由身份关系走向契约关系, 平等的契约关系取代了身份尊卑关系,这时候就不再需要身份的最尊贵者“皇帝”来救民于水火,而是依靠平等的法律和法律的执行机构(政府)维持新的社会秩序。传统身份性的礼乐秩序已经无法满足工商社会的需求了,这就需要法治[4](见费孝通《乡土中国》)。

        在传统中国,礼乐秩序主要体现为身份的尊卑关系,这和当时安土重迁的乡土社会特征是分不开的。乡土社会是一个亲情人情社会,而现代社会是一个流动的工商业社会,陌生人社会,这是否意味着礼乐秩序已经不合时宜了呢?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知道,礼乐秩序是一个中性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人性不变,仁义礼乐的四维结构亦不变,只是仁义礼乐的具体内容会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损益。如义在传统中国体现为身份服从基础上的孝悌忠信关系,而在现代中国则体现为在身份平等基础上对生命权、人身权、人格权、财产权、自由权、选举权等人权的尊重。忠信孝悌,爱人也,生生之义也;现代对人权的尊重同样是爱人,生生之义。因此,义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而不断“合宜”变革,而生生之仁不曾损益。同理,礼在传统中国体现为尊卑贵贱的身份从属关系,起到了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序民人的功能,并且包罗万象,礼刑不分;而在现代中国,礼的内容随着时代变迁呈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礼作为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其规范性价值并无损益,只不过礼的维持社会秩序的规范功能不再以礼的名义出现,而是以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样,时代虽然变迁,乐并无损益,现代中国依然需要建设和谐有序的社会。《礼记· 乐记》中说:“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又曰“仁近于乐,义近于礼”。故义、礼的内容随时代而损益,而仁乐不变。

 

7. 小结

天之性廓然大公,顺物自然,化育万物。天人合一,天之性即人之性也。

      人之性体之则浩然无涯,用之则生物无穷,儒家称之为仁。仁心以廓然无私、道法自然为生物之道。人亦为万物一员,对于人类而言,仁心生物之道,即是尊重和顺应人的自然规律(情和理),廓然无私,普爱群生。人的自然规律表现为人的天然利益,这种天然利益在法治语境下即是指生命权,人格权,身份权,财产权,自由权,选举权等人权权益。仁,作为内心生生之意感通于外物就是义,义是合宜的行为,是仁的具体内容;从仁心到义行,是仁心生物的过程,也是顺物自然的过程。社会对义的外在规范称为礼,礼包括道德律和法律。礼在社会人心中得到遵守的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称为乐;这种乐的状态,即是人心之天人合一在社会层面的体现。从人心的天人合一到社会的天人合一,是仁义礼乐的宏仁过程。仁义礼乐构成了礼乐秩序的基本理论框架,礼乐秩序是一个从内到外再从外到内的能够自我循环和谐统一理论体系。礼乐秩序的内容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损益,这体现了礼乐秩序是一种中性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天人合一是传统礼乐秩序的思想渊源,而传统礼乐秩序又是新礼乐秩序的思想渊源。

 

三、新礼乐秩序的内容


1、概述

   新礼乐秩序以天人合一为思想渊源,以仁义礼乐为理论框架,通过对传统礼乐秩序的损益性继承和改造,尝试构建一种适合现代中国的新的社会秩序模式。

2. 新礼乐秩序的理论框架

新礼乐秩序认为,宏仁是国家存在的最高目的,“仁”在当下表现为人的天然利益(也即人权);义是宏仁的具体方法和途径;礼作为规范的统称,是社会秩序的载体;乐是检验宏仁成效的社会人心标准。仁义礼乐作为新礼乐秩序的四大基本概念, 仁是礼乐秩序的终极价值,义是具体价值,礼是秩序内容,乐是社会效果。新礼乐秩序利用中国特有的传统思维方式和概念框架,通过对历史和当前社会状况的研究,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礼乐秩序,建立与历史衔接的社会秩序理论体系,为中国当前的治国实践提供一种具有“本土资源”[5]的理论依据。

       在新礼乐秩序的概念体系中,仁是社会秩序所维护的首要价值,是最高之善,是一切规范的根本目的;仁在古代语境中是普爱群生,在现代国家层面就是促进民生保障民权,也即新仁政。义是新仁政的具体内容,义在古代表现身份关系,在现代表现为自由和公正的环境。礼是维持社会秩序的规范;礼在古代表现为纲常礼律,在现代则是一切规范的统称,是道德律与法律的合体,法律与道德律都是礼的一部分, 都以仁义作为内在价值衡量标准。乐是新仁政的成效,是和谐有序的社会状态,是社会人心之乐。

    综上,仁是民生民权,义是自由公正,礼是法治和德治,乐是和谐有序。仁义礼乐的四维框架体现了礼乐秩序的四维价值理念:即生生性,自然性,规范性,和谐性。

 

3. 新礼乐秩序的要求


3.1 新仁政。

仁是社会秩序所维护的根本价值,是社会秩序的灵魂。国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宏仁。在当代党和国家层面上, 新仁政就是爱民,也即对民生民权的尊重与保障;因为国家的产生就是亿万人民生生之心的结果,人民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因而共同组建了政党,创建了国家,这就是党和人民共和国的来历。党是宏仁的党,国家是党宏仁的工具,因此,促民生保民权是党和国家存在的根本目标。如何促进民生保障民权?通过前面对天地生物之道的论述可知,天地廓然不扰而万物自生自成,故仁心生物之道,必然是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宽政,清政,简政,不扰民,使公民按照其生生之天性自由化育成长,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6],“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7] 都是描述的这种仁心生物之道的情景。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巨大成效,也用事实证明了只有开放和竞争的社会才能真正地促进民生保障民权。但是,绝对的自由竞争也会带来现实的不公平,这也违背了为过上更好生活而创建国家的初衷;因此国家不仅应提供一个自由竞争的环境,还应当尊重人情人性,兼顾社会公平正义,“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8],“既让狮子有食吃,也让兔子不挨饿”,这也是仁爱的初衷和本意。因此, 实现促民生保民权的新仁政目的,必然要以建设一个自由公正的社会环境为具体施政方式。民生民权与自由公正是仁与义、体与用的关系,二者的关系体现了天地仁心的生物之道。自由公正的社会环境需要外部规范来维持秩序,法律与道德就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前面提到,法律与道德统称为礼,与规范同义。 法律与道德源于民情自然,假国家之强制力而实施,其根本目的是促民生保民权,其直接作用是维持自由公平的社会环境,其效果就是社会的和谐有序。社会和谐有序,即是乐的本义。民生民权是仁,自由公正是义,法律道德是礼,和谐有序是乐。仁是纲领,义是方式,礼是秩序,乐是成效,仁义礼乐的过程,即是新仁政的内容。新仁政的最终目的是实现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9]的大同社会。大同之境就是“廓然大公,生生不息”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理想社会。

 

3.2 以礼治国

礼是社会秩序的载体,是一切外部规范的统称,因此法律、道德、规范、甚至教义等外部规范都属于礼。以礼治国与依法治国并无冲突,依法治国是以礼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是具有强制力的社会共识,是保障自由公正的体制环境的工具,是民生人权保障的根本载体,也是维持新仁政社会秩序最有力手段。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只是礼的一部分,法律虽然可以定纷止争,却不能根本上避免纠纷的发生。以礼治国就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 “夫法令者所以株恶而不能劝善”,法律断无强人为善的力量,只能消极地禁人为恶。“民亲爱则无相害之意,动思义则无奸邪之心,夫若此者非法律之所使也,非威刑之所强也,此乃教化之所致也。”[10] 法律程序的繁琐性,法律资源的有限性,救济途径的限制性,法律部门自身的被动性,这些都导致仅仅依靠依法治国来实现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是不可能、不现实的,这些年来对依法治国的过分强调,对道德教化的忽视,导致了社会捩气弥漫,诉讼激增,小争议演化为大纠纷,纠纷因长期得不到解决而演化为群体事件,群体事件最终以暴力维稳终结。“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11],其实很多诉讼都是可以避免的。以礼治国就是要重视和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会后”[12] 道德教化所以劝善,法律制裁所以诛恶,二者一前一后,并行不悖。

 

3.3 以身教化

依法治国的推行靠的是强制性制裁,执法者与守法者处于不对等的地位,社会秩序的维持依靠的是国家强制,民众被动性地遵守社会秩序。 而以礼治国的推行靠的是教化的力量,社会秩序的维持更多地依赖于人心的向善回归。因此,仅仅依赖于依法治国,社会中弥漫的是恐惧和捩气,而在以礼治国的氛围内,社会中充满的是人人向善的“正能量”。中国千年的礼教传统表明,道德教化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教化就是言传身教,卑己尊人,以身作则,而非强制他人就范,所谓“礼有来学,义无往教”[13]。法律的推行是自上而下强制性的,而教化的感引则是平等自愿的。“性相近,习相远”[14] 人心本是相同的,教化的力量来源于心灵的感动,人心归仁,民胞物与,则社会自然会和谐有序。争议产生后,是当下暴力解决,还是对簿公堂,还是以身教化? 这三者的效果是断然不同的,暴力解决只会使争议扩大;对簿公堂一胜一负,矛盾依然存在;而双方能以身教化,爱人若已,生生之仁普惠众生,则争议不仅得以解决,还会感染教化身边的人。教化的力量犹如波纹,由己及人,由私及公,由单位群体惠及社会国家,由国家惠及国际社会。暴力传导向社会的是捩气,对簿公堂导致双方私人矛盾的社会化,而教化的感染力传导的是社会正能量,三者的成效一目而然。

 

.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探讨,指出天人合一就是廓然无私生生不息的心灵境界,而这种心灵境界就是仁。其中,廓然不动是仁心之体;生生不息是仁心之用;廓然之性决定了生生之性的广度与深度,自私狭隘的心灵决定了人的生生之性往往只局限于家庭或小群体,如果心灵能完全恢复廓然澄净的天性,如天地般包容万物,则心灵廓然大公,民胞物与,“浑然与万物同体”,生生之性普施于众生万物,此时生生可谓之仁矣。仁者以天地为心,以万物为己。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儒家的参赞天地化育万物,佛家清净与慈悲双修,都是指心灵豁然恢复本来天性的情形,也即天人合一的境界。天地生化万物,以顺应万物自然规律而不扰之为道;天人合一,天地生物之道即是仁心生物之道。仁,作为人心的生生之意顺外物的自然规律而发散为义(合宜的行为);从仁心到义行的过程就是仁心生物之道。社会对义的统一性规范称为礼,礼在社会人心中得到遵守的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称为乐。这种乐的状态,是人心之天人合一在人类社会层面的体现,从仁到乐的过程,即是仁心生物的过程,也是弘仁的过程。其中,仁是普爱,义是合宜,礼是规范,乐是和谐。这种以仁为核心、以义为内容、以礼为秩序、以乐为大成的社会秩序模式,称为礼乐秩序。礼乐秩序的内容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损益,这体现了礼乐秩序是一种中性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天人合一是传统礼乐秩序的思想渊源,而传统礼乐秩序又是新礼乐秩序的思想渊源。在新礼乐秩序的概念体系中,仁作为生生之意,体现为民生民权;义作为仁心生物的内容,体现为自由公正的环境,从而使万民得以自生自成;礼是秩序,表现为法治和德治;乐是社会的和谐有序。新礼乐秩序分别从仁义、礼、乐三角度提出了新仁政、以礼治国、以身教化三方面的治国方策。其中,新仁政方策认为,党是宏仁的党,国家是党进行宏仁的工具,因此,促民生保民权是党和国家存在的根本目标。如何促进民生保障民权?通过前面对天地生物之道的论述可知,天地廓然不扰而万物自生自成,故仁心生物之道,必然是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宽政,清政,简政,不扰民,使公民按照其生生之天性自由化育成长,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巨大成效,也用事实证明了只有开放和竞争的社会才能真正地促进民生保障民权。但是,绝对的自由竞争也会带来现实的不公平,因此国家不仅应提供一个自由竞争的环境,还应当兼顾社会公平正义,因此, 实现促民生保民权的新仁政目的,必然要以建设一个自由公正的社会环境为具体施政方式。民生民权与自由公正是仁与义的关系,体现了仁心的生物之道。新仁政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天下为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大同社会。以礼治国方策认为,法律只是礼的一部分,法律虽然可以定纷止争,却不能根本上避免纠纷的发生。以礼治国不是回归古代的身份社会,而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重视和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以身教化方策认为,千年礼教传统表明,道德教化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教化就是言传身教,卑己尊人,以身作则,而非强制他人就范,法律的推行是自上而下强制性的,而教化的感引则是平等自愿的。“性相近,习相远”, 人心本是相同的,教化的力量来源于心灵的感动,人心归仁,民胞物与,则社会自然会和谐有序。教化的力量犹如波纹,由己及人,由私及公,由单位群体惠及社会国家,由国家惠及国际社会。暴力传导向社会的是捩气,对簿公堂导致双方私人矛盾的社会化,而教化的感染力传导的则是社会正能量。


20147月第一稿

20151月第二稿

20154月第三稿

20155月第四稿

 

注1. 因为排版的原因,文中注释部分序号出现错误;为节省版面,将所有注释省略。




[ 本帖最后由 绿野仙侠 于 2015-5-5 01:4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贡献 +34 收起 理由
抱香斋 + 24 好文
木兰晓芙 + 10 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5 07: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懂,但感觉是在拉扯和整理,绿野兄这两年想的真不少。“仁”的那个想法挺好玩的,把坚果的可食用部分和孔子的“仁”混在一起了,有一种又认真又无厘头的可爱感。想知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小论文呢,是自发的,还是单位有要求呢?



[ 本帖最后由 寒凝 于 2015-4-15 07:2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3: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寒凝 的帖子

能读下去已经很非常不容易了,难为寒凝了,哈哈,非常感谢~ 以种子喻仁,是宋朝程颢老师说的,不是俺的发明哈,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二程遗书》。 写这篇小论文是打算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欢迎指出问题,继续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5 13: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野仙侠 于 2015-4-15 13:04 发表 能读下去已经很非常不容易了,难为寒凝了,哈哈,非常感谢~ 以种子喻仁,是宋朝程颢老师说的,不是俺的发明哈,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二程遗书》。 写这篇小论文是打算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欢迎指出问题,继续完善 ...

“宋朝程颢老师”,这个叫法特别有时代错乱的感觉。绿野兄是正在在职读博么?哪个学校呢,方向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20: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寒凝 的帖子

哈哈,还没报考呢,先选好感兴趣的题目,今年报名,应该是中国哲学与法律交叉方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5 22: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文章为什么建两座楼?如果合并看起来更方便啊。要不要帮你合在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09: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木兰晓芙 的帖子

那太好了,谢谢木兰老师,之前好显示的太长,合不到一起,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6 10: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恕不敢苟同文章中的些许观点。初读,感觉有些凌乱,并不是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的通向竹尖,待我再读读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6 11: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读完了,盛赞。如此深入的思考以流畅而富有逻辑的语言表达出来,十分赞赏。有时觉得水云间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是因为还有认真读书、思考的年轻人,有一个发表的园地。

回到主题。我没有对这些内容进行过系统的阅读和思考,但是我确实感兴趣,而且相信传统资源应该可以成为现代思想的来源,我不知道你读过新儒家的书没有?(其实我也不太了解),我觉得最后一部分有点仓促草率,儒家思想的核心都指向现实政治,最后要落实到社会实践上,所以如何有效地操作是一个大问题。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僵化的思维模式、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意识形态的别有用心、政治生态的复杂等等都很难使我们平心静气地讨论问题,实践和可操作性就更是一个大问题。以我的了解,日本江户时代的荻生徂徕就曾以先秦儒家的礼乐刑政作为统治工具并以他幕府顾问的身份付诸了实践,不过礼与法的冲突、现实政治的复杂都是他当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当然,思考是有益的,如果能提出有效的方案,别人的信服度又会大大增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0 01:54 , Processed in 0.0496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