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34|回复: 9

[思 想] [转] 俯首细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 19: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俞樾的信札
翁斌孙的日记 资料图片

         2011年,一个宏大的史料编纂构想,让张剑、张晖、徐雁平、彭国忠四位学者激动不已。

 

         近现代中国,有数量庞大的史料遗存,但其中的日记、书信、奏牍、笔记等文献,大多还处于秘藏、边缘、零散的状态,学界尚未充分发掘利用。这导致人们面对这段距离当代不过两百年的历史时,常常无法真正触及它的肌理与血脉、骨力与神韵。为何不把那些流散各地、字迹难辨的稀见文献整理出版?无疑,这些文献将揭示宏大叙事之外那些未被打量过的局部、日常与细节。

 

          这个后来被定名为《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的构想,很快得到众多学者的响应,继而成为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重大规划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图书。继2014年第一辑10种文献出版之后,日前第二辑13种文献整体面世,后续数十种文献也已进入出版程序。一个展现大变革时代个体生命脉动的史料集群,规模初具。

 

    一个丰茂的文献群

 

         2013年3月,《丛刊》编纂尚未正式启动,原拟主编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张晖赍志而殁。但他留下的一句话,让另外三位主编更加坚定:“冷板凳总得有人要去坐。有时我觉得这是个末法时代,可是你要好好做,把东西留下来,要相信会有人看得见,即便只是非常幽暗的光。”

 

         莫友芝的日记、俞樾的信札、张祥河的奏折、翁斌孙的日记等一系列文献涌进学者们的视野。这些文献的作者,有的是名臣宿儒,有的是鲜为人知的文人,但他们都或有意或无意地,通过个人的体验记录了近世中国的百年兴衰。

 

         “生活在清嘉庆、道光年间的潘德舆,因撰写《养一斋诗话》而享誉文学界,加之他又是道光八年的江南解元,所以许多人以为他生活一定很惬意。透过其家书与日记,我们才知道,原来他活得是那么艰难。即便到京师刑部侍郎钟昌家做塾师时,也仍然困窘得令今人难以想象。”通过整理《潘德舆家书与日记(外四种)》,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副馆长朱德慈真切感受到嘉道年间一位布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

 

         对潘德舆记载的每年八月赴南京夫子庙赶考的经历,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程章灿十分感兴趣,“其中不仅详细记录了所在的号房,还保留了大量考生的生活细节,这些血肉丰满的史料对于科举史的研究极具参考价值”。

 

        《赵元成日记》原是复旦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一部民国佚名日记,因作者不详而未受关注。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倪春军发现,日记作者与近现代众多文化名流过往甚密。几经考索,这部兼具文学韵味和史料价值的日记,作者原来是语言学家赵元任的堂兄赵元成。

 

          “1911年姚以价山西首义的历史事件,姚的自述遗稿仅寥寥数语,《赵元成日记》却从亲历者的角度对起义的发起有详细的记述,仿佛带领我们重新回到了起义的现场。”倪春军说,《赵元成日记》从亲历者的角度记录了清帝逊位、南北议和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以平民的视角再现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辛酸历程。

 

        《莫友芝日记》的出版,将促进人们对晚清最大的幕府——曾国藩幕府更加完整、细致的了解;《十五国审判监狱调查记》填补了中西法律文化交流史的空白;《1934—1935中缅边界调查日记》记载了周光倬深入中缅边境,揭露英军侵略真相、维护国家主权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人们期冀着,《丛刊》能够与其他已经整理出版的文献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丰茂的文献群,推动近现代史文献体系的建立。

 

    一次知难而进的挑战

 

           坐稳古籍整理这个冷板凳,着实不易,而《丛刊》则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挑战。

 

            “《丛刊》侧重选择未被纳入电子数据库的文献,尤欢迎整理那些辨识困难、断句费力或是其他具有难度和挑战性的文献,也欢迎整理那些确有价值但被人们的习惯思维与眼光所遮蔽的文献,在我们看来,这些文献都可以属于‘稀见’。”《丛刊》主编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张剑说,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珍本秘籍有了影印本或被收入古籍数据库,但是高昂的定价、难辨的字迹、未经标点的文本,仍使其处于专业研究的小众阅读状态,况且还有大量未被影印或数字化的文献,给阅读和利用带来诸多不便。

 

        即使对专业学者来说,整理这些常人难以接近的文献,也绝非易事。“整理前人稿本、抄本,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其杂乱、潦草、涂乙,都给整理者的辨识平添诸多繁难。”和《丛刊》大多数整理者一样,努力辨识潦草、漫漶的文字,是《张祥河奏折》的整理者黑龙江大学许隽超、哈尔滨师范大学王晓辉两位学者最费心力的环节。

 

         作为道咸年间大员,张祥河留下了数量可观的文书档案。当年具有高度机密性的奏折,与经过剪裁的《实录》《方略》史料相比,更为翔实可靠,其权威性毋庸置疑,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现存的张祥河奏折,大多是当时军机处存档备查的“录副奏折”,除粮价和秋收份数清单等用楷书书写,此外皆潦草不堪,篇幅占全书三分之二以上。“学者并不是都精通书法,或者并不诸体皆通,古人日记、书札书写比较随意,多用草书或行草,辨认不易。《丛刊》的整理者深知其中的困难,但鉴于影印本不便利用,仍知难而进。虽然整理稿本、抄本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会犯很多错,但其学术意义更大。”北京大学教授潘建国回忆起,早在20世纪80年代,《缪荃孙日记》就已影印出版,但学界利用得并不充分,这与未经点校整理有着很大关系。

 

        “学术总是有一个代际的问题,需要老一辈、新一辈之间的不断传承。《丛刊》能够集合一批青年学人,集中力量来做一些事情,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练习、实践、成长。从前三辑的整理群体来看,中青年学者占大多数。”在《丛刊》主编之一、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徐雁平看来,《丛刊》的“挑战”对于青年学者的成长极具价值。(本报记者 杜羽)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9: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完毕。本文原名:俯首细看,个体视角的百年兴衰。这些资料太珍贵了,如果没有人去搜集整理任其散乱遗失,实在可惜。“冷板凳总得有人要去坐。有时我觉得这是个末法时代,可是你要好好做,把东西留下来,要相信会有人看得见,即便只是非常幽暗的光“,说得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5 10: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冷板凳总得有人要去坐。有时我觉得这是个末法时代,可是你要好好做,把东西留下来,要相信会有人看得见,即便只是非常幽暗的光“

看到这个很有感触。关于文献整理,自己一直没有什么兴趣,不过知道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些东西的积淀,很多事情将只是浮于表面的不同样貌的重复。

不过让我感触的是,这句被木兰师单独提出的话,同样适用于每个人想要做,愿意做,却暂时不能得到理解,甚至是自己的理解。但是,要相信会有人看得见,即便只是非常幽暗的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5 15: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寒假时,动手整理一点韩国古代的汉文献,对文献整理的苦乐,深有体会。

  先说不易之处。如果是拓荒性的工作,那真得如蚂蚁啃骨头一般,一点儿一点儿地啃。有时可能就为了确定一个书名号,或者一段对话引文的起迄位置,就要查一堆东西来推求,可能几个小时就理清了一小段儿。如果要出注释,那更是到处都是坑,这里举两个在微信里举过的例子吧——

  1、某部朝鲜文人文集里说某人生于"神宗皇帝三十年乙巳七月",白纸黑字的影印版,看上去没问题吧?但,如果直接拿来用,就错!因为万历三十年并不是乙巳年,而是壬寅年,乙巳年是万历三十三年。因此,原文的"三十年"和"乙巳",两者必有一误,最后我根据后文关于此人的生平叙述中出现的时间坐标,推算出此人实生于万历三十三年乙巳年,可以断定,原文"三十"后脱落了一个"三"字。费了如此一般工夫,也只是保证论文里写上的此人生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这一句不出错,而已。

  2、某朝鲜文人出使清朝的日记里,记载了某事发生在壬辰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这一年为道光十二年,这一年对应的公元时间,简单一查,就是公元1832年,于是,就将这件事系于1832年,如何?答案是:错!因为这个壬辰年是闰九月,因此,这个壬辰年旧历十一月十一日就已进入了公元1833年,也因此上面说的这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发生的事情,应该系在1833年才对。

       主楼文中说的手稿中一些文字难以辨识,这种情况我也遇见过,还请屋兄和木兰这两位帮助看过。有些字,孤立地看,很难猜出是什么字,解决的办法,那就只有多看该书写者的文字,多找到一些出现此字的上下文,来帮助推断,也只能如此。

  但要说整理的乐趣,也有,一是一番辛苦得来的知识,往往特别结实,二是,有时一些文献的作者和产生时代,需要结合各种材料来考证推求,这个时候,那种思维状态就和推理小说里的那些侦探非常像,从各种表面现象中寻求线索,抽丝剥茧,若能推出一个确实的结论,那也会带来强烈的智力的满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6 14: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5-8-5 15:21 发表    二是,有时一些文献的作者和产生时代,需要结合各种材料来考证推求,这个时候,那种思维状态就和推理小说里的那些侦探非常像,从各种表面现象中寻求线索,抽丝剥茧,若能推出一个确实的结论,那也会带来强烈的智力的满足。

 

 

刘禾的学术《六个字母的解法》似乎就是这么写成小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6 14: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5-8-3 19:59 发表 转载完毕。本文原名:俯首细看,个体视角的百年兴衰。这些资料太珍贵了,如果没有人去搜集整理任其散乱遗失,实在可惜。“冷板凳总得有人要去坐。有时我觉得这是个末法时代,可是你要好好做,把东西留下来,要相信会 ...

 

百度“末法时代”,原来这是个佛教概念,长达一万年呢,长得可怕。一万年以后呢?又会回到正法时代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1: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西贝惑 的帖子

同感。当机立断,有梦就去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1: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白水 的帖子

从实践中得来的体会,特别感人。不论何时都需要一群坐得住冷板凳的人,做一些艰苦扎实的工作,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1: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古小即 的帖子

《六个字母的解法》,谢谢小即君介绍。搜索了一下,故事内容很是别致有趣,现在咱们图书馆主页上不去,我们应该借得到吧。刘禾女士来过学院讲座,她干练的样子至今印象很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1: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古小即 的帖子

担当生前事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5 02:51 , Processed in 0.0301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