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43|回复: 28

聊几句《倚天屠龙记》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8 06: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隔壁《金庸小说中令人感动的若干片段》这座老楼里,多处提到了《倚天屠龙记》这部小说。在金庸的十四部武侠里,要我排名的话,这一部肯定排不进前五。但它被改编成影视的次数并不少,这个小说,也肯定有它的特点,或者说独到之处。各位觉得它的特点,或者说独到之处,或者说可能对读者独有吸引力的那个地方是什么,或者,就拿各位自己来说,看这部作品,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能不能聊一聊,也许会碰撞出一些有意思的想法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4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4 只能密切关注此楼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06: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约稿,让我就这部作品写两篇东西,我也在找这个点,所以大家就这部作品闲聊,同时也就是在帮助我,先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08: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扯一个八卦一点的问题,你们觉得四女中张无忌真正应该选择谁?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09: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木耳兄在隔壁楼“令人感动的若干片段”楼里,有一段精彩的评论,转到这个楼里吧——

  说到倚天,总觉得周芷若的魅力丝毫不亚于赵敏。用个不太贴切的比方,如果说赵敏是薛宝钗的话,周芷若就是林黛玉。

  赵敏不乏爽朗,然而就叫没有心机?为了一个张无忌,不惜用假的黑玉断膏涂在手下的身上,那种残忍又何以言说,恐怕每个有恻隐之心的人都不忍为之,尤其当看到杨不悔为殷六侠受尽假药之苦而痛不欲生的片段时,这种感觉就一次次袭上心头.

  而且,赵敏的家世总为她添色不少,贫贱夫妻百事哀,真正悲美的还是周芷若。从汉水相遇开始,周芷若就注定是流水中的浮萍,她的一生也必然是为外力所困的悲剧一生。周芷若在一个复杂的大环境里身不由己,她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当她闭上眼睛将倚天剑刺向张无忌之时,何尝不是林黛玉狠心将香囊剪破的那刻?说她狠毒,对比杀人不眨眼的赵敏而言,恐怕是窃国者诸侯窃钩者诛了。说她心机,对一个人的无比爱恋必定会费尽心思,但爱恋的方式不同,林黛玉总会猜测不休,但我们何忍将心机用在她的身上?毋宁说心机太盛其实是幼稚的表现,周芷若是纯美的,她没有赵敏的成熟。

  赵敏背叛的是父母,但父母子女之间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背叛,更不需提朝廷。但周芷若却从来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她从小就是孤儿,她没有可以背叛的。而这恰恰使得她无法做一个真正的自我,她任何不为周围人所认可的行为都成为了背叛,她和世界之间不存在任何类似父母的中间缓冲层,她的人生成本因此成为最重的。唯一可以成为周芷若屏障的灭绝,反倒最后用死亡成就了周芷若的梦魇。当忠诚和诺言被每一个江湖人和有良知的人所信奉时,跟着灭绝一字一顿立下毒誓的周芷若泪流满面,她要断绝她与张无忌那段事后证明有缘无份的爱情,不仅如此,她还要通过张无忌完成灭绝的宏愿。自古红颜多薄命,周芷若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她担负起了恢复武林正统的使命。可是,她的手段本来是她的目的,当目的成为手段之时,当周芷若被迫发誓要将最爱的人变成最不幸的人之时,她就不心痛吗?她的无限的泪珠就不苦涩、不美丽吗?

  一个工于心计而又狠毒的美丽女子,最后都能被一个死魂灵吓得心惊胆颤,恐怕还是因为她心中"灭绝"的造化不够吧。

  执着的结局,只是看着别人花前月下,此情此景,如何释怀……既生若,何生敏!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6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6 今天还要给这段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09: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云间的帖子的确是常读常新的,哪怕是一个回帖亦如此。楼上木耳兄八年前写的回帖,今日再读,就颇有几分惊讶,其见识绝不输于现在很火的某个微信公众号发出的东西,略作修改,就可以拿去换酒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21: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惭愧,居然八年了,今天回望当时话语还是有些地方过于偏激,反问句式也多了点,幼稚之处还请各位师友海涵。


今天本想感冒了,也没什么安排,能够早早回家,谁曾知临下班时一个好兄弟叫去喝酒,实在不好拒绝,所幸回来尚早。不过还是有点昏昏沉,而且越发感觉,有些事情讲出来容易,但付诸文字就不容易了,这也许就是为文的不易吧,当然,功力不够应该占了大部分原因。


话归正题,白水师说倚天可能进不了前5,但金先生15部小说里,单论字数的话,应该也跌不出前6。既然这里单聊倚天,那可能要多说些倚天的好话,有时做些对比难免畸重畸轻,但这里的叙事命题也决定了别无它法。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甚至推崇倚天,甚至于我以为它在某些方面能够执金庸小说之牛耳,当然,这貌似有点废话了。下面就单说我认为最好的两点吧。一是思想性;一是艺术性。


第一,思想性上,在政治哲学的角度,它可能获致了古典武侠小说(主要是金庸小说)所能达致的最高高度。一是张无忌出身,名门与邪教组合,而且这个邪教跟其他小说中的邪教似乎又有所不同;二是张无忌成长,历经坎坷苦痛,貌似其他英雄罕有其匹,特别是他没有报不共戴天的母之仇,很多人说体现了他的懦弱和软弱,但政治的智慧往往就在妥协和宽容;三是张无忌成名,武当弟子而为明教领袖,关键是两个组织皆是他的信仰,在胡斐、韦小宝那里就没有这种信仰,在萧峰那里信仰为身份所裹挟而破灭,这里张无忌调和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四是张无忌的急流勇退,诠释了信仰和现实的冲突,并做出了符合他自己认知也许是符合君主论思路的选择。说到君主论,也是我以为最重要的思路,即倚天是一部政治上的建国史,它不同于卫国史,也不同于抗争史,更不是纯粹的江湖恩怨史,这就拓宽了倚天的视野,从而也增添了英雄人物命运的复杂性。之于卫国,郭靖是,杨过是,韦小宝也是;之于抗争,陈家洛是,胡斐是,袁承志也是,而萧峰之死,某种程度上死就死在卫国的纠结上,当然,这里说的建国、卫国和抗争,不仅仅是打仗,也包含了相关的行为选择和价值信仰。再说张无忌,他不仅仅是要调和江湖恩怨,他也不仅仅是要推翻元朝,他面对的既是要建立抗元统一战线,更要在打碎元朝这个旧世界之后建立新秩序,而更复杂的是,他的建国历程还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历程,政教合一放眼世界政治历史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我觉得金庸在小说背景的设计上,使得倚天拥有了可以深度诠释的政治哲学资源,纵使他没有天龙八部的磅礴,也没有笑傲江湖的快意,但他却给出了许多必须克服江湖感性的理性思考,而在理性的牢笼里,张无忌势必会变得不那么可爱。


第二,艺术性上,在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下,它设计出了赵敏和周芷若这个互相匹敌却又截然不同的两个情敌角色。这个就不细说了,角度实在是很多。

久不读书,抛砖引玉,见笑。


[ 本帖最后由 木耳 于 2015-9-28 21:1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5 收起 理由
白水 + 5 多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21: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木耳 的帖子

你说的第二也还罢了,“第一”真得琢磨琢磨才能消化:)但毫无疑问,这个看法里有含金量,能道人所未道,这就很难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9 00: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5-9-28 08:39 发表 先扯一个八卦一点的问题,你们觉得四女中张无忌真正应该选择谁?为什么?:)


“真正应该选择谁”——问得有点复杂。“应该”本就暗含着一定的标准,总觉得这个词相对于“感情”,略略偏向于“道义”或“功利”一点,但“爱情”本身就是不讲道义和功利的,而武侠世界中的爱情,由于浪漫主义的设定,这种特点尤为突出。当然,白水兄你说的这种选择要是指“嫁娶”的话,又是另一码事,婚姻往往是要考虑感情之外的各种因素的。此外,这一问也没明确究竟是要我站在张无忌的角度来论说其应该的选择,还是要我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谈。

因为有上面这些疑惑,我能够说的只是:我不知道张无忌真正应该选择谁,但我以为赵敏是他最自然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张无忌这方面看,十岁以前他都在荒岛上生活,接触到的唯一女性就是他的母亲殷素素,不难想象,这样“简化”的生活环境下,一个男孩子会对女性有怎样的理解。有人套用“恋母情结”来分析他的性格发展,虽然有点生硬,但也有一定参考价值,从张无忌后面的所作所为来看,张无忌无疑是完成了对父亲张翠山的认同,他所奉行的价值观显然是偏向正派的,而同时他又没有张翠山那样的决绝,往往优柔寡断,在爱情方面,始终在寻找一个母亲的替身,这些迹象又表明他的俄狄浦斯阶段未能正常度过。综合来看,张无忌这一阶段的成长任务似乎是部分完成,部分未完成。也许这是造成他优柔甚至自我矛盾性格的原因之一。

十岁时,他在武当山失去了父母。尤其是殷素素死时说了一句话,叫他不可相信漂亮女人。这话的深意不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尤其还是刚刚走入文明社会的孩子)能够理解的,但母亲死时的交待自然是极其要紧的,即使一个十岁的孩子,也知道是重要的。其后他与朱九真的一场“初恋”,刚好印证了母亲的这句话,这种经历很可能造成了无忌对女性的多疑,他对四女的不能取舍,虽然主要是因为他觉得她们都是“很好很好的”,但谁能说这四个绝色女子一点也没受到殷素素的遗言之害?

流俗的说法是,一个男孩子将来会爱上一个类似其母亲的女孩子,而一个女孩子也会爱上一个类似于其父亲的男孩子。虽然流俗,但也不见得全错。由于特殊的成长经历,张无忌最终用了二十几年的时光才完成了他人本该在几岁时就完成的发展任务,完成形式就是与一个最类似于其母亲的、漂亮的却可以相信的女子结合,这女子就是赵敏。其他三位,殷离与他有家族血缘关系,按理说应该外形上最肖似殷素素,她也可以相信,但殷离却没有殷素素那种带有邪气的机智,她的性格只是因为遭遇而有些乖僻而已,这显然不是一个母亲的完美替代,乖戾显然不是殷素素的气质,但就是这么沾点邪气的一种性格特质,也让张无忌对其心动了一番,因为他内心里本就存在着一种对于带点邪气的美女的下意识向往,人们常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实际上女人不坏的话,魅力也要打点折扣,男人其实最喜欢的,往往是那种有点无伤大雅的坏的女人,这恐怕有进化的原因,我们的先人要在远古那种以丛林法则为唯一准则的社会中生存下去,坏一点比好一点存活下来的几率更大些。由此推断,张翠山可能也有这种潜在欲望,而金庸本身也存在这种潜意识,甚至比他笔下的人物还要严重,因为他要写这么多正邪男女相恋结合的故事,才能化解其内心的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小昭与殷离的情况类似,但小昭本就是外族女子,外型上至少不像殷素素,小昭有些鬼聪明,但还是不比殷素素那种妖女。小昭即使留在中土,最好的情况是个二夫人。周芷若无论如何是正派中人,虽然性格转变之后,其狠毒和心机远在殷素素之上,但却变得不可相信了,作为张无忌的“初恋”,朱九真给他的打击定然是巨大的,张无忌永远会防备自己再遇上第二个朱九真。

这里要说明一点,就是我觉得张无忌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跟着感觉走”的人,他很少做非常理性的分析,很少去做有意识的取舍,不被逼到绝处,他就希望随遇而安,能够维持现状就好,包括以不去选择去应对多项选择,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样子。然而,张无忌超过常人的地方就是,他耐得住等待,他跟着感觉走,却不轻易凭感觉去做决定,他能够长期平静地生活在自我意识的多重趋避冲突之中。放到现在,张无忌要是去炒股,恐怕是要盈利的,因为他只在大趋势来临时才放心出手,而一旦自我满足就退出了。想一想,张无忌在本书中做出的种种选择,包括放弃教主的选择,谁能说不是正确的呢?难道他当皇帝会比朱元璋更合适么?他从来不愿选择,但最终他很少选错,包括自己的最终伴侣。赵敏,至少在这四个人中是最符合他择偶标准的。赵敏身上有邪气,她机智,狠辣,敢爱敢恨,与殷素素一样可以放弃自己的阵营,甚至比殷素素还要彻底,连民族矛盾都不顾了。

或许,赵敏唯一的缺憾就是最初她是敌人,不可信任,但其后她却是对张无忌一片赤诚。赵敏帮助张无忌完成了对母亲的精神占有,同时又破解了母亲遗言留下的“魔咒”,这是其他三女不能比的。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周芷若是从最初的可以信任变成不能信任,而赵敏则正好相反。这对张无忌的选择也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你先坏后好,甚至比对你一直好,还要让你高兴,而一个人对你先好后坏,甚至比对你一直坏还令你沮丧。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倾向于自我价值保护,先坏后好,意味着别人从不认同你的价值转向了认同,而一直好的话,你往往认为这是应该的。先好后坏,意味着你的价值不再被人认同了,你的价值受到了威胁,而一直坏的话,你往往就从来都不会重视他怎么对你了。张无忌这种事事依赖别人的孩子更会在意别人对他的态度,对他由好变坏的周芷若无疑会完败给由坏变好的赵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面说的这些都不是张无忌意识中的想法,也不是一般人有意识的想法,这些思想过程在下意识中完成,却最终影响人们有意识的决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表面上张无忌仍是对周芷若一往情深,不能割舍,但潜意识里他已经远远偏向赵敏了。

今天太晚了,自觉还有些话,明天再说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5 贡献 +2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20 受教!想到蒋勋评《红楼》
白水 + 5 多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9 09: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剩翼 的帖子

太好了!这些都正是我想看的内容,很有意思。其他各位也请继续,等俺拿到润笔后,请大家喝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9 15: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还是很喜欢《倚天》的,在回忆金庸小说时,首先想起来的就是这部。这部特别亲切,感觉和自己接近,可能是张无忌是这样一个平凡人的原因吧。还有就是喜欢赵敏,喜欢她无所顾忌的爱的态度。再就是感动于那种男人之间的情义,武当七侠之间的,和谢逊之间的,和张三丰之间的等等。贴十几年前写的一篇今天看来很空洞肤浅的文稿《有何胜利可言?》:

 

    真后悔不该看金庸的《倚天屠龙记》(简称《倚天》)。看完的时候,正是黄昏,眼睛酸胀,全身冒冷汗,惆怅万端,内心空虚无比。这个小说仿佛有麻药、毒品的功效,可以让你长久地沉浸在一种幻觉里,直到书翻完了,仍然久久难以自拔,不忍与书中的人物告别。尽管知道金庸只不过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甘心被他讲的故事所俘获。金庸把文学的娱乐放松功能真是发挥到了极致,从这个意义上说,金庸小说是最纯粹的文学。看完一部小说,像大病一场,这种体验在我的阅读经验里是不多见的。金庸真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师。 
  可能有人会笑我土,直到今天才来感叹金庸的好(或竟会感叹金庸好),直到今天才看《倚天》。其实,我很早就知道金庸是个好东西,但能看进去金庸需要一种恰当的心境和外部环境。我就知道,有很多人是根本读不进去金庸的;我有一段时间,也完全读不进去金庸,觉得简直是垃圾。现在我感到很庆幸,因为我还有好几部金庸小说没有读,这就意味着还有好多扇幸福的房门等着我去开启,不像那些已经读完的人,金庸提供的幸福已经被开采殆尽了。人生而有金庸,不亦快哉!
 
  金庸尽管喜欢扯上政治、历史、种族这些东西,但说到底,他的小说讲的不过“情”、“义”二字。《倚天》说到底,讲的不过是张无忌和四个女子的“情”,再加上张无忌与谢逊及“武当七侠”之间的“义”。赵敏说,只要你喜欢我,我才不在乎什么郡主、天下、蒙汉。《倚天》里的“人情”彻底抽空了关于历史、政治的宏大叙事——金庸的武侠是富于市民精神的文化产品(有限的吧)。
 
  我还记得十几年前,在家乡的阴雨天里读《倚天》的情景。那时我只能得到其中的一本(最后一本)而读之。读完之后,就郁郁寡欢了,和今天的情景一模一样。我不知道为什么《倚天》会让人如此惆怅。当我向朋友倾诉苦恼时,她说你为什么要难过呢?《倚天》难道不是大团圆结局吗?相爱的人不是最后在一起了吗?是的,金庸还是一个足够慈悲的人,他终究还是把相爱的人写到一起了。但这个结局一点也不能让人高兴。
 
  我想起了诗人里尔克的一句名言: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是啊,当我们历尽艰险,达到目标时,这个时候,又有什么胜利可言!我们已经饱经沧桑,对“胜利”这样的属于年轻人的词汇再也没有感觉了,有的只是途中的凶险留给我们的难以愈合的创伤。在《倚天》里,当发生了这一切之后:周芷若暗算了殷离、盗走了倚天剑、屠龙刀;赵敏与父兄决裂了;小昭舍己救人、远走波斯,迎接火刑的命运;殷离的脸上留下了难以祛去的伤疤;大量的杀戮与死亡……当这一切发生后,还从何种意义上谈“爱情”、“幸福”、“胜利”?当有这一切惨痛的经历之后,金庸所设置的“团圆结局”竟类似于施舍了。我私自揣度,当张无忌、赵敏、周芷若开始“幸福生活”的时候,内心应该充满难言的苦涩吧。
 
  然而,认真考究一下,聪明如金庸又何尝提供过什么“团圆结局”?《倚天》以“画眉”未成而结束,是一个“开放式”结尾。在这个动态局势中,凸现的正是张无忌“霎时之间百感交集,也不知是喜是忧”的复杂心绪。通过这个结尾,金庸超越了中国古典小说中简单化的“大团圆结局”,并使得《倚天》“余音袅袅、绕梁不绝”。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20 文采 +2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20 + 20 入情入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3-29 21:54 , Processed in 0.0436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