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27|回复: 1

[语 言 学] [转帖]王宁先生:说“白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1 08: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 “ 白菜 ”

  白菜,古代的学名叫作“”。《本草·菜部》列入“别录上品”。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菘即今人呼为白菜者”。如果说得更准确一些,菘有两种:一种是白菘,叶大,根小,根不能吃;一种是紫菘开紫花,根似蔓菁,又称芦菔。白菘才是今天的白菜。古代典籍记载,唐代以前北土无菘菜,是从南方移植到北方的。但唐代以后北方的菘菜生长极佳,超过了它的原产地。

  菘菜列为上品,是因为它的茎叶甘、温、无毒,可以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又可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嗽气。冬天的白菜尤佳,和中,利大小便。它的籽也甘、平、无毒。而且产量也很高。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菘有二种:一种茎圆厚微青。一种茎扁薄而白。其叶皆浅青白色。燕、赵、辽阳、扬州所种者,最肥大而厚,一本有重十余斤者。”所以,菘列为上品,是不奇怪的。

  《齐书》里记载过两个故事,都与菘菜有关:第一个故事,卫将军王俭曾经去拜访武陵王晔,晔留王俭吃饭,席间并无珍贵菜肴,仅有菘菜鲍鱼而已。王俭认为这正是他以真诚相待,所以吃得很畅快,尽欢而去。第二个故事,周颙隐居在钟山,文惠太子问他:“菜食里什么味道最胜?”周颙回答说:“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这两个故事,前一个可见菘菜并非贵重之菜,值钱是不多的;后一个又可见菘菜品味嘉胜,是秋冬的美食

  白菜所以名“菘”,也有它的来源。陆佃《埤雅》说:“菘性凌冬晚凋,两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这个说法很有根据。一想起白菜就是草本的松,再想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说法,那么,在大雪纷飞的冬天,端上一海碗白菜汤来,便会在美食之外,增加更浓的诗意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1 08: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完毕。相比较之下,大白菜在秋冬蔬菜中,确实水灵异常,称之为草本的松,也是名副其实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4:40 , Processed in 0.0618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