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29|回复: 20

[原创文字] 每个人都有“激情”杀人的可能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8 11: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让我们回到19674月克柏莱中学的那场试验。——熊培云

 

报名了会饮沙龙的博雅讲坛,要求写一份教学大纲。一股脑想到了很多教学主题,比如女权,比如政治意识,比如新媒体社会……落笔时却将主题敲定为民族国家与个体意识,然后一口气写了洋洋洒洒一万多字的教学计划、主题阐述及阶段阅读目标。

笔试之后,在电话面试里再次谈到选题理由时说,自己无意做民主启蒙,只愿通过带领学生们阅读,让他们保持清醒,不被宏大的叙事所操控,也不去侵犯或干涉他人的选择。

 

今年的516日,正值文革发动50周年,结束40周年。有人用四个“没有”概括了那场离谱的革命:“没有人没有挨过整,没有人没有整过人。”一个民族的道德从来没有如此地沦丧,人类的尊严也从未遭受如此的践踏。站在新世纪的彼端,起初很难想象这样荒诞的闹剧竟真的成为现实,毕竟一个人的狂热可以理解,一个时代的疯狂却不可理喻。

 

直到看到被真实还原的历史。

电影《浪潮》还原了19674月美国克柏莱中学的那场试验——只需简单规定整齐划一的桌椅、整齐划一的着装,整齐划一的口号及整齐划一的手势,搭配对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感的反复宣讲,学生们就能在短短一周变得歇斯底里、暴力无比,甚至愿意将枪口对准曾经的朋友或同学。

试验结束时,教师对他的学生说:“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想到自己竟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愿承认自己被人操纵,你们更不愿承认自己参与了这场闹剧。”

曾经,如果你问我,历史还会重演么?我会斩钉截铁地说,怎么可能!比起父辈,我们接受过更加完备的教育——况且,我们聪明异常,理智异常,那样离谱的事情离我们实在太远。这一切就像影片中,中学老师问学生,“你们认为独裁专制在德国不可能重演,对不对”时,学生脸上的不屑与嘲讽;就像大多数日本人觉得极端军国主义已经彻底远离;就像大多数美国人断定麦卡锡主义永难翻身;就像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我们已经吸取……

然而当法西斯浪潮向那些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从小接受民主自由教育的年轻人们涌来时,他们迅速便成为了狂热分子,丧失理性之彻底,连他们自己都会在清醒后大吃一惊。

就像无数红卫兵在事后所回忆的那样,他们无法解释当时为何会做出那样残酷的举措,他们懊悔不已,有的甚至自责终生。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像我们一样充满困惑。

罗素的《权力论》试图这样解释:“集体的兴奋是绝好的麻醉,狂热是一种灵魂的疾病。”在目标一致的集会里,群众被瞬间赋权,得到超越法律与道德束缚的作恶合理性,就像红小兵所呐喊的“造反有理”。在此过程中,情绪完全支配了理性,尊重、人道及自我保护被彻底遗忘。这时,残忍屠杀与英勇殉难的可能性其实大体相同。

 

标题里的“激情”杀人,借用了药家鑫案里的抗辩。想表达的却是,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希特勒,每个人都可能头脑一热、丧失理智,继而情绪失控,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到理智所无法延展到的地方。

这种易操控,让集体无意识所导致的平庸之恶成为可能。就像《浪潮》所揭示的:法西斯主义从未远离,它是人性的一部分,就藏在每一个绝望灵魂的深处。更加可悲的是,这种无意识的力量异常强大,同时,人类群体性的趋同也大有可能。

更新迭代的始终是技术,人类的心智却在几十万年的发展历程中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时至今日,这种集体无意识依然存在:它发生在抢盐抢醋抢绿豆抢口罩的每一次疯狂之中;它发生在曾经火爆的股市与楼市中;它发生在每一个热点新闻后就立即骂医生骂媒体的站队中;它发生在每一次不假思索的转发中……

而这也是五十年后依然勿忘文革教训的原因,这也是五十年后再次讨论文革的意义:集体无意识是那样容易,平庸之恶又可怕异常。每个人都应对过去有着清醒的认识,从而保持基本的警惕。如此,历史的灾难才不至于再次发生。

 

最后简单谈谈平庸之恶与公民的不服从。

在汉娜·阿伦特看来,平庸之恶甚至超过根本之恶:没有官僚机器的运转,没有普通民众的参与配合,社会根本无法走向失控。

枪口抬高一厘米,人性便升起一寸。

在做公民之前,首先应该做的是: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11: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写完这篇就完了,但昨晚又看了一些史实资料,觉得这篇的“靶子”歪了 

立个Flag 近期写成一个系列,仅以此作第一篇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0 继续努力,早成系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8 21: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日看了个电影叫《希特勒回来了》,电影里德国民众热情地和穿越到现代的希特勒合影甚至哭泣着拥抱,最后希特勒对男主角说,我就活在你们的心中,恰好和老姐的文章主题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23: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紫璇 的帖子

转在朋友圈里的时候,也有小伙伴安利这部耶~看来我要去瞅瞅啦~~~ 谢谢傻学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9 09: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强权下的服从”是社会心理学60-70年代最为关注的主题,有关这一主题,还可以参见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米尔格莱姆的电击实验(有关这个实验的情况白水兄在水云间转过)。Cubberley中学的这一实验也很有名,不过由于不是心理学专业人士做的,所以心理学史上提及的比较少。经历了二战这样的人类历史上的大悲剧,60-70年代的学生运动,想到这些,之所以那个时代如此关心这一问题,也就可以理解了。

人们为什么会选择服从呢?我个人觉得,比起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类的“宏大理论”,倒是一些小型的理论更有解释力,也更容易理解。譬如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意指一个人不能长期处于认知和行为相矛盾的状态中,总会要么改变认知,要么改变行为。这个理论就这么简单,然而其解释力非常之强。比如小问题:抽烟,一个人明知道抽烟不好,可他却还是抽烟,这种矛盾不会持续很久,解决办法是要么不再抽烟(改变行为),要么我说服自己(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抽烟并没有那么不好(改变认知)。再比如大问题:斯德哥尔摩情结,因为我无法反抗,或者每次的反抗都归于失败(改变行为成为不可能)所以我只能选择改变认知,也就是认同迫害者,把自己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与迫害者价值观念一致的角色,比如认为自己是个耶稣式的“救赎”者,认为自己“爱上”了对方,甚至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奴仆”的角色。这样的认同(认知的改变),继而带来了行为的改变(变得和认知一致),比如帮助对方逃脱警察的追捕。

强权下的服从,也可以用这一理论加以解释。实际上,更进一步的话,这个小理论的基础就更为简单,就是我提到过的行为主义的理论:行为改变心理。当你长时间被要求作出一种行为,哪怕是强制性的,不可理喻的行为,你的认知最终也会完成对这种行为的认同。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不能完全解释的地方,比如时间多长就足够了?从米尔格莱姆的实验来看,要求的时间并不长,这也是实验结果如此令人惊叹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靠一板一眼地践行儒家之“礼”而完成一个人的心理认同,时间可能要长的多。这里面强权的作用应该是一个关键。斯坦福监狱实验中的扮演看守的被试,在几天内就完成了角色认同,米尔格莱姆的实验中,拷问者几乎是几十分钟内就完成了认同,这似乎提示我们,在实验场景下,正是由于参与者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在了听命于组织者的地位,所以才会那么快速地完成认同,更进一步,社会性认知的改变,要以角色的认同做为前提。对此,可以用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做一解释。服从,从众这类现象,有着进化的基础,人类历史上,那些选择服从强权,服从大多数的人,可能会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总之,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的确揭示出了深刻的人性,揭示出了人性与社会性的根本矛盾。我个人是个人性中性论者,我不想说人性本恶,但在社会性面前,一般人的人性的确是很脆弱的。正是出于这一点,才令我们呼吁更为健全的社会制度,建立健全的社会运行机制,正是依靠人类自身的智慧去战胜人类自身的弱点。反之,如果坚信人性本善,往往就会过分依赖于社会道德建设,其结果是对道德理想国的信仰每每被人性中的“小恶魔”打得体无完肤。这也是所谓以“儒”治国总是看上去很美的原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9 14: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剩翼 的帖子

按照大叔的说法,儒家那种长期的礼教也是长时间强制某个人去实践那些礼仪规范,以至于使他接受这一点,是不是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洗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9 15: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璇 于 2016-5-19 14:13 发表 按照大叔的说法,儒家那种长期的礼教也是长时间强制某个人去实践那些礼仪规范,以至于使他接受这一点,是不是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洗脑啊?


其实就是洗脑。洗脑这个词当下一般都是指靠强制灌输某种意识形态的办法来彻底改变他人的思想,最常见的日常例子就是传销,我单位司机的弟弟就曾被传销洗脑,亏得是这位司机原来就曾参与组织过传销,后来觉得良心过不去,不干了,他为了救弟弟南下广州,深入传销组织内部,加上原来一些人脉,历尽辛苦,终于把弟弟带出了传销组织。后来又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才说服弟弟放弃传销的念头。

儒家思想这个事情,历朝历代为了巩固其统治,抽取其中有利于皇权的思想加以改造,灌输给士大夫乃至普通百姓,本质上就是洗脑。废除女人缠足的时候,士大夫们以头抢地,疾呼祖宗之法不可变,典型的被洗脑的表现。现如今,也有不少这样的人,我觉得有些五毛,毛左之类,恐怕真未必是虚伪,而是真心相信那套正常人看起来非常荒诞的理念。

防止被洗脑的关键在于坚持怀疑主义,坚持用证据和逻辑考察事物,尤其越是流行的思想,越是需要怀疑,越是大多数人认同的东西,越是需要想想还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16: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剩翼大哥,看到这么仔细的回复超级感动。 

我之所以想写成系列,也是因为写完之后,看了一个日本拍的关于文革的纪录片,里面有一句特别戳我:不整别人,就要被整。瞬间觉得,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不是民众失去理性,而恰是对现实有了清楚认识的前提下,顺势而为是最保全最精明的决定。就像大哥所说,“服从大多数的人,可能会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换句话说,是过于理性吧。所有决定的背后都是利益的考量。 

到今天又在思考,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感觉这个命题太宏大,什么理论都可以沾一些边。但是大哥说的斯德哥尔摩情结,“认知不协调理论”的确是我没有考虑到的,大哥提出的这些新角度,的确给我不少启示。 

之前看过梁文道的一篇《一个普通人离杀人有多远》有多远,梁文道根据《路西法效应》分析环境对人的影响,作出人性恐怖的论断。在北师大媒介批评课里,老师又从媒体煽动的角度解读卢旺达大屠杀的发生原因。其实我长时间都是性恶论的笃信者,但经您这么一说,又有些动摇:也许不是恶,只是脆弱。 在这种脆弱之下,制度的作用才得以被放大吧。建立在人性的不确定性,确定性的规范才有了价值。 

ps.这段评论我读了好几遍,每一次看完都要大呼过瘾,我们这一代距离这些历史事件已有些远,回看总有种隔岸观火之感。再加上史实资料的缺乏,上一辈人常常不愿谈论这些更不愿做出解释。和野夫老师讨论时,他也悲哀于这个民族明明有文字却不真实记录。 O(∩_∩)O谢谢
[ 本帖最后由 安然 于 2016-5-19 16:0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16: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是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建立了一种完备的社会机制吧。把每个人都囊括到其中。 

前些天在看女权的研究,里面谈到缠足,割礼这些。我原以为,女性会是最想要抗争,废除这些不合理的毁灭人性的制度的。但事实上,女性也已经绞肉机上的一环了。废除时,有很多女性一样在其中充当旧制度的捍卫者。这其中有一部分现实的考虑,施割礼者丢掉工作,失去生活来源;但更有,在长期历史过程当中,女性自身已经肯定了缠足的美感,割礼的必要性。她们已经肯定了制度的合理性,同时又赋予其以“成人礼”等仪式感,从而自理性至情感上完全接纳了这一制度。 

又回到刚谈的健全社会制度建设的必须吧。身处其中,在行为和心理不断互动下,最终走向的大多都是屈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9 16: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整别人,就要被整。——这句话的确说出了文革最恐怖的一点。哈耶克所谓的“消极自由”,说白了就是“不选择”的权利。文革呢,恰恰是取消了你不选择的权利,不允许你选择不站队。一个取消了“不选择”权利的社会,注定是个恐怖的社会。

关于服从,我有一点没说清楚,补充一下。拿文革和那几个心理学实验来比较,情况要复杂得多。回头看这几个经典实验,其实并没有满足于对服从现象的揭示,而是试图解释这种服从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认同。服从和认同不完全一致,简单来说,服从可能是被迫的,我心里面其实并不认同,只是由于你持有强权,我要是不服的话,我就要被修理;而认同不然,认同是所谓的心服口服,完全接受,自觉地按照他人给出的理念行动,有人反对时还会不遗余力地为这种理念辩护。

这样一比较,实际上我们知道,服从其实挺好理解,胳膊拧不过大腿,有什么办法呢?真正引起我们兴趣的,实际上是认同。还拿文革来说,有的人可能始终都只是服从,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少,甚至很多,普通老百姓,属于根正苗红的,也未必打心眼儿里就愿意去整人,但正如前面所说,你不整人,就要被整,文革的逻辑很简单,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有的人呢,一开始只是服从,但如前面所说,行为是会改变心理的,长期的服从会使得这些人渐渐完成认同的过程,这时候他已经不是简单地服从了,可以想一想,为什么有的造反派到文革结束以后,依然坚持相信文革那一套,也可以想一想为什么有的日本人听到天皇宣布战败投降,马上剖腹自杀,这已经不能用畏惧强权而服从来解释了。当然,还有的人一开始就不服从,张志新,林昭,遇罗克,这些人基本上都被消灭了。

所以正如你所说,文革作为一个大悲剧,大主题,任何理论可能都无法全面地解释,对文革的反思,需要深入,也需要综合。但正如野夫先生所说,解释得明不明白倒还在其次,关键是现在这种“打死深埋”的处置方式,总是在试图取消你解释的机会。一个民族如此对待自己的历史,同样是一个悲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0 02:12 , Processed in 0.0374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