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25|回复: 11

[原创文字] 人不可能两次成为同一个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7 23: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途

 

刘洁岷

 

从汉阳到松滋

一对准备去结婚的

年轻男女,那男的

中途下车后

就没有再回来

 

他拉开车门时

回头说:“莉莉

那帆布包里

有梅和牛肉干”

 

但在同一时间

又一个男人

从公共厕所

出来,侧身坐在

那女子的身旁

 

像刚才一样,他们

亲昵着,莉莉

将牛肉干

从包里掏出、撕开

他们开始分享

2001.11

 

   

    

   

 

       在《刘洁岷诗选》里,我读到一首特别的诗:《长途》。看到第一节结尾的地方“那男的∕中途下车后∕就没有再回来”,就被它坚决的灾难意味震住了。看到第三节,“同一时间∕又一个男人∕从公共厕所∕出来,侧身坐在∕那女子的身旁”,就开始恍惚,进入魔幻现实主义。

        诗里有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按照作者自述,这两个男人应该是不同的两个人,他们先后出现在这个女人的生活中。诗人所做的变形是,把本来有跨度的时间压缩为高速公路休息站里的一个点。两个男人的交替在瞬间发生,显示生活的易变、记忆的脆弱和感情的虚妄。(网上搜到作者为这首诗写的创作谈《诗的“窃听”》,大概表达了如上思路)

        不过,我阅读的第一直觉是把这两个男人理解为同一个男人,只是他下车后再回来的时候,就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人了。下车的那个男人永远消失了,回来的这个男人已是另一个人。“长途”正如古希腊哲人所说的那条河,在这条河里,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段流水,而在时间的河流里,人也不可能两次成为同一个人。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丧失和更新,每一刻都在成为另一个人。温暖的叮嘱言犹在耳,不过那个回到你身边的人,已是一个陌生人。

    这首诗的后面有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他用简明的文字固定的这一小段场景犹如得诸神助。读它如同读一篇先锋悬疑小说,它的深处是生活的震动与惊悚,诡异与荒凉。


         20121119

发表于 2016-7-8 15: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6-7-7 23:14 发表        这首诗的后面有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他用简明的文字固定的这一小段场景犹如得诸神助。读它如同读一篇先锋悬疑小说,它的深处是生活的震动与惊悚,诡异与荒凉。 

这首诗确实很有冲击力。重读时注意到了第一节里的一个限定语:“一对准备去结婚的”,如果没有这句限定语,后面的震动和惊悚可能弱得多。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一句的判断是怎么得出来的,通过对这对男女的服饰的观察?还是诗人的想象?再有,这种诡异与荒凉,为什么古典诗歌很难表现出来?是语言的原因,还是什么其它原因所致?这后一个问题,也是我一直非常感兴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9 13: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史铁生写过这样一段文字,他说有一次和朋友去海边,海滩上一对对情侣相拥着亲昵,朋友突发奇想:“你说,如果上帝开一场玩笑,让这些男女背过身去,同时消除他们的记忆,他们会不会和新的‘爱人’继续欢谈?”史铁生答:“上帝已经这样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1 06: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棒的詩!
我也理解為同一個人。確實,每一時刻我們都在變成新的人。
比荒誕更荒誕、比意外更意外的,是現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4 15: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看小即师读诗的文字,七人赏诗系列的也是这样。诗人读诗是同高度的碰撞,常有形成回环的奇妙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9: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6-7-8 15:49 发表 这首诗确实很有冲击力。重读时注意到了第一节里的一个限定语:“一对准备去结婚的”,如果没有这句限定语,后面的震动和惊悚可能弱得多。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一句的判断是怎么得出来的,通过对这对男女的服饰的观察? ...



谢谢楼上诸位!


为什么现代诗比古典诗更能表现“诡异与荒凉”?这个问题要很好地回答,应该可以做一篇博士论文了。其导向的是现代诗与古典诗的根本性差异。这两种诗歌采取了不同的语言形式,也寄身于不同的世界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4 21: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6-7-14 19:57 发表 谢谢楼上诸位!为什么现代诗比古典诗更能表现“诡异与荒凉”?这个问题要很好地回答,应该可以做一篇博士论文了。其导向的是现代诗与古典诗的根本性差异。这两种诗歌采取了不同的语言形式,也寄身于不同的世界观。

不知道古代有没有抑郁症,今天看了一集TED演讲,讲幸福和积极心理,谈到抑郁症。我觉得,可能跟古典和现代有点关系。古典的人们笃信某种信念,认真地生活,触摸亲吻大地,语言只在现实生活的本身维度上展开,想象也只是现实生活的倒影。现代的人们没有真正的信仰,解构一切,现实生活只是语言的材料,语言从生活的多维度可能性展开,可怖的是,语言中的所有材料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此中的世界已经远远超越了地平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5 18: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6-7-14 19:57 发表 谢谢楼上诸位!为什么现代诗比古典诗更能表现“诡异与荒凉”?这个问题要很好地回答,应该可以做一篇博士论文了。其导向的是现代诗与古典诗的根本性差异。这两种诗歌采取了不同的语言形式,也寄身于不同的世界观。

哪天喝酒时不妨专门聊聊这个话题,进而,也可以考虑用作秋季读书会的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00: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远风 于 2016-7-14 21:33 发表 不知道古代有没有抑郁症,今天看了一集TED演讲,讲幸福和积极心理,谈到抑郁症。我觉得,可能跟古典和现代有点关系。古典的人们笃信某种信念,认真地生活,触摸亲吻大地,语言只在现实生活的本身维度上展开,想象也只 ...


很有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1 16: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冲击很大,令人瞠目结舌的一首诗。

读了《诗的“窃听”》,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现实情境和诗的情境的巨大不同。我还是更乐于去经历作者经历的那个现实情境,我觉得那个东西,比诗更丰富。如果没有诗,没有诗的窃听的耳朵,这可能只是一个一般的情境,但是,有了诗之后,诗却达不到它,它总是比诗丰富。无论诗前进到哪一步,它总比诗还多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5 03:50 , Processed in 0.0461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