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9|回复: 1

[语 言 学] 汉字与古代音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2 13: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音乐起源很早。《吕氏春秋》说:"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近30枚骨笛,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比汉字产生的时间还要早几千年,这说明,中国确实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音乐国度。

既然音乐的起源比汉字早,人们在创造与音乐有关的汉字时,难免会以乐器的形象作为参照。甲骨文的乐字,罗振玉说,"乐从丝附木上,琴瑟之象也。"从字形上看,上面的部分,左边和右边合起来,即后来的"丝"字,下面的部分,是后来的"木"字,后来,发展到金文、小篆,增加了中间的部分。有的学者认为,象调弦之器,也有人认为像鼓或者其他乐器,但不管是什么,音乐的"乐"字,是取自将丝弦张设于木架之上的弦乐器的形象,其象乐器之形这一事实是十分明确的。

《说文》说:"乐,五声八音总名。"其中的"五声"即宫商角徵羽,是我国古代关于音阶划分的五种不同名称;"八音"即丝、竹、金、石、匏、土、革、木,是八种不同材质的乐器所发出的乐音。郑玄《周礼注》说:"金,钟镈也;石,磬也;土,埙也;革,鼓鼗(táo,一种手持的小鼓)也;丝,琴瑟也;木,柷敔(zhù yǔ两种木制的打击乐器)也;匏,笙也;竹,管箫也。"其中的"丝"就是弦乐。作为音乐的总名,"乐"字选取弦乐器作为众多乐器的代表,说明弦乐在各种音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到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国古典戏曲仍然以弦乐为主。

从汉字构形方面看,"五声"的"声"字也取象于古代的乐器,即“八音”中的石类乐器"磬"。"声"的繁体作"聲",其甲骨文由四部分组成,其中左上角的悬挂的古代打击乐器磬(磬的形状大致成微弧形或微折形,使用时需要悬挂在架子上),右侧的像手持工具敲击乐器的样子,而和组合起来构成一个会意字,也就是后来的"听"字。敲磬时人所听到的,那当然是"声"了,可见此字的结构之妙。发展到小篆字形,字形逐渐规整,繁体字的部件结构基本定型。再后来简化汉字时,采取了以部分代整体的方法,只保留的繁体"聲"左上角像磬的部分,这就是简体的"声"字。那么,古人为何用磬来作为声音的代表呢?因为磬这种乐器不仅起源很早,地位也十分重要。磬传说是尧的臣子无句发明的,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磬距今已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可见其历史之悠久。早期的磬多为石质,后来也可以用美玉制作。在古代打击乐器中,玉制的磬曾经与铜制的钟一起,构成乐器的重要组合,这就是所谓的"金声玉振"和"编钟组磬"。磬和钟一样,大多是按照音程的高低编组使用的,所以称作"组磬"(磬的音程的高低是由磬的大小厚薄决定的)。也有一个磬单独使用的,叫做"特磬"。

"八音"的"音"在甲骨文时代和"言"是同一个字,这说明在古人的观念中,人的发音和其他物质的发音,都可以纳入音乐的范畴,都可以作为乐声的代表。金文以后,人们为了区分"音"和"言",便在"言"字的部件"口"内加上了"一"。许慎《说文》在"音"字下解释说:"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从言含一。"这种解释包含了后世儒家对音乐的理解。因为到了礼制盛行的时代,音乐已不再是纯粹的愉悦心情的古代艺术了,而是被赋予了浓厚的教化意义。许慎认为,音是发自人们的内心,并用一定的节律表现出来的,因而音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外化。许慎所说的"含一",在字形的解释之中,暗含着传统儒家对人的内心修养的要求,即要纯正如一。就如同八音一样,只有和谐一致,才能合成美妙的音乐。

对于音乐本身来说,和谐确实是音乐的基本要求。但是,儒家所说的和谐,则更多地强调了社会政治的色彩。《礼记·乐记》说:"是故乐在宗朝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乐可以使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和顺亲敬,符合儒家维护"三纲五常"伦理关系的需要,因而被儒家推崇到与"礼"并重的地位,在儒家经典中经常将"礼乐"并称。如《乐记》说:"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只有"礼乐"兼得,才能谓之有德,可见乐对于人们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乐的这种重要作用的发挥就在于"和"。

"和"字在《说文》中有两种写法,即"和"和"龢"。"和"许慎解释为"声相应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唱一和"的"和";"龢"许慎解释为"调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调和""协调"。其实,唱和也好,协调也好,都是在强调声音之间的相互配合,人们之间的一唱一和,各种乐音之间的组合搭配,都必须相互协调才能达致和谐。因此,"和"和"龢"其实是从人声和乐声两个不同的角度而造的一组异体字。甲骨文有"龢"而无"和","和"是后来产生的,并最终取代了"龢",成为现在的通用字。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甲骨文"龢"字的结构,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儒家的和谐观念与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甲骨文龢    金文龢    小篆"龢"的甲骨文字形,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即"龠"字,甲骨文又写作,正与"龠"字的构形相对应。郭沫若认为"龠"是一种乐器,象编管之形,是由并排的竹管制成的,类似于现在的口琴。其中的三个"口",正像竹管上用于调节声音的孔眼。由于这种乐器是由竹管编成的,所以后来又添加了"竹"字头,写作"籥"(yuè)。《诗经·邶风·简兮》有"左手持籥,右手秉翟"的诗句,就是描绘当时人们左手拿着籥吹奏,右手拿着羽毛来跳舞的场面。羽籥是古代文舞的主要道具,与之相对应的武舞的常用道具则是干戚。其实,籥是古代乐器的一个大的类别,《说文》“籁”字下注云:"籁,三孔龠也。大者谓之笙,其中谓之籁,小者谓之箹(yuè。""笙"、"籁"和"箹"是从形制大小来区分的,它们的总名都叫"籥",都是由竹管编排而成。"笙"据说有十三孔,常在春天祭祀时吹奏,象征万物生长之义,所以命名为"生",后添加"竹"字头以与生产的"生"相区别;"箹"字从"约","约"有"节省""减少"之义,正应了上面"小者谓之箹"的说法;而"籁"则居于二者之间,与"笙"、"箹"共同构成籥的系列。"龠"字甲骨文还可以写作像两只手捧着籥吹奏的样子。吹籥需要吹奏者手口之间的密切配合,也需要籥的各个竹管的音调高度和谐,和谐的"龢"字从"龠",正是取的这个含义。《说文》将"龠"解释为"从品侖;侖,理也",说明作为汉儒代表的许慎,已经将音乐的和谐上升到人类社会的伦理和谐了。由乐调的协调,到人声的应和,再到社会人伦的和谐,这便是"龢"字意义发展的脉络。

再看"龢"字的另一个部件"禾"。"禾"在"龢"字中虽然起着提示读音的作用,但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声符,它也与"龢"字的意义密切相关。《说文》:"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意思是说,谷物的生长,须得四时之中,得五行之和,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谷物才可能顺利成熟。事实确实如此,农作物需要阴阳风雨的调和,即所谓的“风调雨顺”,才会有好的收成。可见,"禾"的前提就是"和","禾"与"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除了"和""龢"之外,还有一个字可以证明"禾"和"和"的关系,即"盉"字。盉是古代的调酒器,多用青铜制成,圆口,腹部较大,三足或四足,盛行于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王国维《说盉》:"盉乃和水于酒之器,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所谓"节酒之厚薄",就是用水来调和酒的浓淡。后来盉也可用于调和菜肴的味道。《说文》:"盉,调味也。"《广韵》:"盉,调五味器。"调和菜肴,须使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搭配得恰到好处,吃起来才会有好的口感。可见,"盉""龢""和"三字都有调和、和谐的意思,它们的意义都跟"禾"有关。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调声曰'龢',调味曰'盉',今则'和'行而'龢''盉'皆废矣。"现在,在调和的意义上,就只用"和"而不用"龢""盉"了。

与"龢"相关的还有一个"龤"字。"龤"字也从"龠",说明它的意义也和音乐有关。《说文》:"龤,乐和龤也。""和龤"就是"和谐",由音乐"和龤",到社会"和谐",同样体现了"和"这种社会观念与音乐之间的亲密渊源,也进一步印证了古代音乐文化与汉字字形的密切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3: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完毕。这是北师大王立军老师的一篇论文。古文字字形无法转载,故略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6 00:22 , Processed in 0.0262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