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南卓

[原创文字] 去县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6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白水师所说,一楼二楼全看完后更有味道,对待大舅舅的方式很能反映出一些共性的问题,读了有些感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6 07: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对我这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文章似乎也并不隔膜。话说人们对与其生活情状相差很远的叙事依然可以共鸣,这也实在是个有趣的现象。或许只能说,是文章背后超越私人情境的那些为人所共有的情感才是真正打动读者的东西吧。日本的所谓私小说也许“吃定”的就是这一点。所以南卓你说模仿了三浦哲郎,我倒不觉得突兀。说到时代社会人情的变迁,其实无论成长在哪里,总会有类似的感觉,复古怀旧也好,忧伤无奈也好,总之记忆的痕迹被一点点抹去的感觉,古今中外大概都是一致的吧。
那天和紫璇说起什么才是好的小说,言及好的文章,无论体裁,都要有些意味,有时候说到意义就有些大了,所以只说意味,文学固然是经营形式的艺术,但意味寡淡的东西,终归行而不远。或者说,意味本身即是形式的目的所在。南卓这篇,冷静的叙述背后,就有一种值得体会的意味。
当然,文字尚可再精练些,在保证表现力的条件下,还可以再动些脑筋去掉一些字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8 16: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卓的县和我老家离很近,描述的生活场景也是我很熟悉的,写了这么多真切的经验,读起来很有味道。 
上下两个部分,感觉第一个部分比第二个部分好。第一个部分里有一个孩子的眼光和灵魂在,他的语气贯通了叙述,这个感觉很好,有点疯魔的先锋派的感觉,俗言之,这个部分是活的。第二个部分变成纯描述了,而叙述者的面目感觉不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22: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璇 于 2016-8-30 17:57 发表 关于小时候串亲戚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但是看到这篇,那种灰头土脸但却生气勃勃的村镇生活还是在脑子里活了起来。小时候并不喜欢乡下那种土气的感觉,但现在每次回到家,想到老家房子改建之前的又矮又黑的小厨房和门 ...

人生总是有很多矛盾,像我这类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孩子,总是需要面对处理城乡文化差异上的矛盾。很久以前,觉得在城里生活的自己,和自小成长的社会是隔绝的。但现在发现,那些都深深地烙印在心里、性格里,而且总会想回去寻找些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22: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沉默的邦兄 于 2016-9-4 15:58 发表 和故乡渐行渐远,引发的感觉当然包括忧伤,但更多的是无奈,和对整个时代的疑问

原本想写出一些事实的无奈感,但发现确实太过牵强,也有些做作,倒不如单纯回忆来得好,比如去记录一种曾经的生活,把他们都写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22: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东方 于 2016-9-6 00:10 发表 确实如白水师所说,一楼二楼全看完后更有味道,对待大舅舅的方式很能反映出一些共性的问题,读了有些感概。

这样的人和事,每个人的身边应该都会有或耳闻过。原本便准备二楼来个升华,哈哈,可惜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22: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6-9-2 13:35 发表 这一篇昨晚在学校办公室看的,一楼缓慢的铺垫要到二楼叙事速度加快后前后对比才生发出味道,铺垫叙述中的一些细节本身读来也很有意思。

我从爱丽丝门罗的作品里学到的,前面慢慢叙述,叙述中夹杂情感的升华。原本想从舅舅抱怨有些痛开始加大情感比重,后来觉得按事实叙述过来时间跨度太大,能力也有限,便一下子跳脱出来了。或许现阶段可以尝试自己揉捏材料、提取材料,再进行创作,而非要绝对地针对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22: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剩翼 于 2016-9-6 07:24 发表 即使对我这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文章似乎也并不隔膜。话说人们对与其生活情状相差很远的叙事依然可以共鸣,这也实在是个有趣的现象。或许只能说,是文章背后超越私人情境的那些为人所共有的情感才是真正打 ...

师兄说的意味,也正是我从三浦哲郎的《忍川》中捕捉到的、学习中的收获。然而三浦哲郎又是通过人物、事件的发现,慢慢渲染出这种意味,文章越读意味越强;而我则是在第二部分强行地加入这种意味,写作技巧太过欠缺。相反,现在自己看,反而第一部分平平淡淡地叙述,意味更浓。

也正是通过阅读、学习近来看的许多小说,慢慢捕捉到一些小说写作的思路、技巧和感觉,尤其觉得这感觉更重要,或许也就是意味吧。然而语言确实还得精炼,也是一个需要长期磨练的事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22: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6-9-8 16:38 发表 南卓的县和我老家离很近,描述的生活场景也是我很熟悉的,写了这么多真切的经验,读起来很有味道。 上下两个部分,感觉第一个部分比第二个部分好。第一个部分里有一个孩子的眼光和灵魂在,他的语气贯通了叙述, ...


第一部分,是学习写小说的一种尝试,也是对近来小说阅读心得体会的一种阐发。第二部分则又落入以前的窠臼,纯粹地想表达一些观点。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把之前那篇《死亡是无关过程的结局》仔细揣摩,尤其是老师们的评论,发现确实很多时候,我太急于阐述个人观点,而不能让文章自然生发,以致让文章里的人物少了灵魂,纯粹成了笔下的白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1 23: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评论,这篇文章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当然也包括我。成长环境的相似性、人生轨迹的相似性,以及社会变迁所带来的无助与无奈也是相似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概是某一天夜晚吧,我突然就怎么也睡不着了,心中的那种空白是怎么也无法填满的。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尝试一切我曾经试过的用来治疗失眠的方法:编故事、回忆过去美好的事情等等......这些都失效了。我恍然大悟,自己的这种情形不就是“边际人”的处境吗?我查了查,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就被一个美国学者提出,最初就用来形容黑白混血的。然而,在今天的中国,又有多少人徘徊在边际人的阴影中而惶惶不安呢?我想是很多的吧,至少我在水云间就看到了一些。 初看这篇文章,我也很喜欢第一部分以“我”小主人公的视角来讲故事这样的手法,很传神。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意识流......总之,有些心理活动很细腻,很可爱。第二部分可能是因为“我”并不怎么参与这些事情,所以也就只能才通过别人的转述来粗略描写了吧。我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总之,小说虽平实,但是意味深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7 03:33 , Processed in 0.03609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