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46|回复: 9

[原创文字] 朋友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4 20: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朋友间传递着一种东西,可以是实实在在的货物,比如财物;也可以是服务,比如信息、信任,而这些在中国可以统称为人情,或是好处。

这两个字太妙了,人情可大可小,但人与人之间的事都逃不出这点儿人情。

有人把人情二字理解得忒以的狭隘了,认为人情和利益可以等同,而利益不好听,太红果果了,再由利益衍生出四个字——“互相利用,由此推出的人事则全然不能相与。人人都想互相利用,则个人与国家何异?以前我们总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奉为圭臬,认为它深刻诠释了国家间的关系。但,那只是在国家之间,没人认为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没人敢认为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没人敢说他认为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如果人与人之间以利益为纽带的话,这个世界够多可怕。真挚的友情呢?说给谁听呢?

别傻了。

如果把利益等同于人情,而人情又是如此包罗万象,那么我们终将发现,人与人之间,不过如此。

所以朋友关系其实都是利益关系?

我们一直追求的那种所谓纯粹的朋友、毫无利益瓜葛的朋友,难道根本就不存在?

不知道。

我们先试着给朋友下个定义。这个定义不好下,朋友的形式太多了,但我们要相信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不从训诂上找,因为外国也有这个词,就说广义的。人是群居动物,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群体活动,不同的群体活动( 2人及2 人以上)中形成了不同形式的朋友。一起工作成为工友,一起作战成为战友,一起吃饭成为饭友,一起约炮成为炮友,此外,还有各种口盟的朋友、字面上的朋友等等。归根结底,朋友是人类在群体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起码在最初不是敌对的或对立的(否则我们会称之为敌人,那是我们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并且能持续一段时间。这种关系能否产生好的结果尚不明确,但我们可以确定,这种关系起码在最初,我们不厌恶。是为对朋友的简单定义。

回到之前的问题,纯粹的朋友存不存在?

似乎我们冥冥之中都向往着这种关系,纯粹的关系(别人我不知道,这是我曾经非常向往的),但对这种纯粹难以下个准确的定义,或是有了定义却难以想象出纯粹在朋友间的具体表象。我在这里定义一下,此处的纯粹,指没有任何利益纠葛、没有利益往来。很容易理解,我们不喜欢朋友之间谈钱,谈钱多伤感情,所以我们不谈钱,谈点儿别的,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但,这种朋友就纯粹了吗?

不能狭隘地理解利益,利益不只是钞票,马克思教导我们,钞票本身没有价值,只有把钞票花出去,进行了交换,你才获得了价值。用西方经济学的话讲,你才获得了效用。那么,利益其实就是效用。纯粹的朋友从定义看,就是互相没有效用传递的朋友。而谈诗词歌赋和人生哲学都能带给我们效用,某种程度上看,互相的认同感就是一种效用(一个效果极好的交朋友的方法叫树立共同假想敌),并且效用都是从对方身上获得的,这又何尝不是互相利用呢?如此看来,这样的朋友便也不纯粹了。

这样的朋友不纯粹,来看看是否可能有别的样的朋友,那些不交换效用的朋友。回到前面对朋友的定义,朋友是人类在群体活动中产生的不令人厌恶的能持续一段时间的关系。既然有关系,两人必须认识,换句换说,至少有过一次联系。现在我们把关于纯粹的定义拿进来。假设纯粹的朋友真的存在,那这种联系必然是对任意一方都没有任何效用的联系。这种关系有吗?不可否认,在联系是弱联系时,这种关系存在,比如在大街上相向而过的路人,两人互相都见到了对方,发生了极弱的联系,但谁都没有放在心上,心跳没有因此变速,就像没看见一样。但,这叫朋友吗?恐怕不符合我们的习惯,如果这都叫朋友,那还真是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了。然而我们知道,视全天下人为朋友,等于没有朋友。这个定义得不到我们理想的结果,那怎么办?

不怕,我能加字儿。

我们给朋友的定义补充一条:这种联系必须不是弱联系。用相声里的话说,必须同朝同代还说得上话

如果朋友如此定义,我们再看纯粹的朋友。假设纯粹成立,朋友之间是没有效用互换的,也就是,谁也没得到哪怕一丁点儿的好处,我们说这是完全纯粹的朋友。而这种联系还不能是弱联系,必须双方说得上话(能互换信息)。那么既要说得上话,还要不产生任何效用的朋友关系,有吗?不妨假设有,那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必然是下面这样,双方都把对方说的话(发出的信息)当作耳旁风,全然不做思考,左耳进右耳出,这样的交流等于没有交流。这是我们心中的朋友定义吗?恐怕也不是。

那我们就再加字儿。

朋友之间传递的信息必须不是耳旁风,必须能在对方平静的心水中产生一丝波澜(我们说我心水某某的意思就是某某使我们心中的湖水产生了波澜,这种波澜大了就叫心潮澎湃)。由于定义中的对这种关系不厌恶,这种波澜必须不是负面的,即不是心潮翻涌然后恶心、想吐。这种情况我们姑且叫正面的强联系

这里再加一句,这种联系不一定是双向,也有可能是单向的,即一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向对方发出了信息,但对方认为自己接收到了某种东西,可能是善意,也可能是别的。无论如何,这种情况也在至少一人的心水中产生了波澜,也算正面的强联系

这就差不多了。

由此我们就推出了矛盾:如果纯粹的朋友存在,那么必须是互相不产生效用的,这与我们对朋友定义中的正面的强联系不符。如果不产生效用,那么必然没有我们所期待的朋友间的正面的强联系。因为某种程度上,效用正面的强联系是等同的。

如此,则那种纯粹的、理想的、美好的、不带有任何利益瓜葛的朋友关系,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残酷的现实出现了,既然纯粹的朋友关系不存在,那么朋友就只能是互惠的,红果果的利益关系。

太可怕了。

太可怕了。

太可怕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20: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论

慢,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上面这两种关系集合是完全互补的吗?有没有别的可能呢?

我们再把之前定义的朋友概念重申一下。朋友,指的是人类在群体活动中产生的正面的强联系,换句话说,朋友是人类在群体活动中产生的能产生效用传递的联系。

问题来了,这种效用传递,可能是单向的吗?即一方得到效用,而另一方没得到相应的效用,换句话说,另一方只在输出效用。

可能吗?

不妨假设它可能。

那么根据效用的传递,朋友关系便可分为两种:效用的单向传递和效用的双向传递。

由此朋友关系中的人便可分成三种:只接收而不输出效用,只输出而不接收效用,既接收又输出效用。

我们分析一下这三种朋友。

在文章开头提到了人情,这里借用一下。效用在具体的人身上实现之后,叫效用;而效用在传递过程之中,叫人情。那么上面两种朋友关系便成了:人情的单向传递和人情的双向传递。朋友关系中的三种人便成了:总欠别人的情,从不欠别人的情,对人情有欠有还。

这里解释一下,对第二种人关于人情的定义,有人可能有疑问。这里给出的解释是,根据我们对朋友的定义,那么如果一个人从不欠别人的情(从不接收别人传递来的效用),而根据定义朋友之间必须要有人情传递(效用传递),那他必然会是只输出效用。

这就好办了。

来看第一种关系,人情的单向传递,涉及到两种人,总欠人情和从不欠人情。这种关系是稳固的吗?一个人要想总欠人情,需要什么?大概是厚脸皮,没皮没脸,类似夫妻关系中所谓吃软饭和家庭中的啃老。但也不完全相似,夫妻关系其实是人情的双向传递,而被啃老的父母也大部分在臆想中接收了儿女给自己的效用(如天伦之乐)。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厚脸皮不能理解为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能力,不能理解为是一个人有能力让别人情愿总给自己输出人情。因为一旦我们认为这个人是因有某种能力而让别人心甘情愿输出,那其实这个人依然是给另一个人输出了效用,才使另一个人心甘情愿。换句话说,这个输出人情的人,他输出的原因必须与接收人情的人无关(但二人必须有正面的强联系)。所以,这里的第一种人,他需要的是能够承担自己只接收效用而没有凭自己能力去输出效用的愧疚的能力,换句话说,就叫厚脸皮。正常人要想厚脸皮容易吗?大概挺容易的,惯着呗。

然而,决定这种关系能否存在的主动权在第二种人手里,这种人从不欠人情。要想从不欠人情,需要什么?大概需要雄厚的资本,以便自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人情。这里的资本指可以输出人情的任何物质或非物质,只要让对方觉得受用就可以。这种输出不是因为想要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而应该是不求回报。严格地说,连一丝帮助别人后的快感都不能存在。这种人是最为纯粹的无私者,完全认为自己输出人情是理所应当,而这个理是浇筑在天性中的,且并不会因为输出人情而感到天性得以满足,不会给自己内心带来任何哪怕最微小的正反馈。这种人有吗?假设有,那么他们不会是那些慈善家,更可能是那些在无意之间帮助别人(此处的别人必须有正面的强联系)、而事后又不知道的人。这种人符合我们前面对纯粹无私的定义,但问题是,这种无意的帮助不能长久。我们需要找的是从不欠人情的人,这是一个长的时间跨度。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地无意间帮助别人而不自知,我们只能理解为这个人不具备正常人的感知能力,是个傻子。

由此看来,人情的单向传递中,输出人情的一方必须是个傻子。如果没有傻子,这种关系必然会破裂。

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傻子,我们也不该羡慕傻子。在上面对纯粹无私的定义中,我们要求傻子必须对他输出的人情毫无察觉,连一丝快感都不能存在。

我们对傻子太狠了。

这种快感是有必要的,正常人付出应是需要回报的,哪怕是自欺欺人,也是一种安慰。那么在正常人的人际关系中,朋友关系应该属于第二种——人情的双向传递。

有欠有还,再欠不难。人情发生的时间可能不同,但最终效用都要落实。这里的人情就有些信用的意味,如果一个人没有按时归还人情,那他就是不讲信用。而一旦没有归还人情,那他就落入了人情的单向传递关系,结果只能是关系破裂。

朋友关系应该是人情的双向传递,这是可以确定的了。可还有问题,怎么传递?

人情的双向传递要想保持长久,意味着每份人情都能得到落实,化成实实在在的效用。一旦有一方没有还清人情,哪怕只欠对方一份人情,就会进入单向传递关系导致破裂。那么,这就引出新问题:什么是一份人情?人情可量化吗?可比较吗?

前面定义过,人情是传递途中的效用,具有信用的意味。某种程度上,人情是日后获得效用的凭证。我欠你人情,意味着你日后可以获得我给你的效用。我拥有的人情越多,意味着我日后可以从别人处得到的效用越多。如果我的人情没有得到兑现,我没有得到我应得的效用,那就是你不讲人情,不近人情。

人情是一种信用凭证,类似债券。

类比一下,人情也像债券一样,可量化,且一般与期限长短有关,分为长期人情和短期人情。长期人情风险大,得到的效用也大;短期人情风险小,得到的效用也小。在发放人情的时候,不论长期短期,只要人情的现值是一样的,便可达成这笔交易。

那怎么保证现值相同呢,即怎么保证等价交换呢?在关系开始时,没人知道。

时间会告诉我们,这笔交易是否成功,是否值得。

朋友关系就是交易。

太可怕了。

太可怕了。

再次太可怕了。

其实我们一直都知道,只是不愿承认而已。

而且这种交易还必须是等价交换,不然就会陷入人情单向传递而破裂。

这更可怕。

更可怕。

更可怕。

《聊斋志异》里有一篇《田七郎》。讲的是辽阳人武承休,家资巨富,夜梦神人告之曰:子交游遍海内,可惜都是滥交。只有一个人田七郎可以共患难,为何不识?武承休猛醒,寻访田七郎,原是东村猎户之子。田七郎家徒四壁,勉强打猎过活,家中只有老母一人。武承休数次登门造访,相赠金银,欲结交六郎。老母代七郎辞谢不受,暗对六郎言道:受人知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富人报人以财,贫人报人以义。无故而得重赂,不祥,恐将取死报于子矣。奈何六郎不听,与武承休八拜结交。后武承休果罹奇祸,六郎为救武承休舍生取义,武承休厚葬之。

富人报人以财,贫人报人以义。人命是可以用钱来换的。

可怕。

当一个人资本不够的时候,只能拿出命去偿还人情,太可怕了。

穷人值钱的就只有这条命了。这条命在富人眼里可能只值一套房子,所以叫贱命。

贱命,却是他能拿出的最贵的东西。

所以有些东西市场化了,并不好。

但就是这样。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概也是市场作用。相同阶层的人才一起玩,因为他们能互相等价交换而交换双方都没有压力。没有压力的交换才能是长期的交换,长期的交换就成了交往。

古人早就看透了。

穷人没有足够的资本,别和富人交朋友。

万幸,这里的资本不单是钞票,你还可以用别的资本来弥补,比如颜值,比如才艺,或者仅仅是一个共同的观点。

掂量好了再去,不然还不清的。

当然,如果你是抱着干一票就走的态度,拼着信用不要了,得到实惠就跑,可以。无可厚非。

可交朋友谁不想交一辈子呢?

一辈子的朋友,谈何容易啊。

还不如一被子的朋友,几个小时就行,可那叫朋友么?

朋友就是等价的互惠,人情就是契约。凡是不想执行这个契约的,定然是能力不够,资本不足,其他的都是借口。

所以所谓 想交纯粹的朋友,其实是借口呵。

想要交朋友的,目前资本不足者,不妨放一张长期债券,在此期间充实自己的资本,好连本带利还给人家。别动不动就以死报,对谁都没有好处。

市场也没什么不好。

别对不起人家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文采 +1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0 + 10 鼓励原创,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5 17: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用经济学的观点阐释了一遍朋友,很有意思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20: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紫璇 的帖子

哈哈谢谢,我写这篇文章其实不是为了向别人传达我的观点,而是为了梳理我碎片化的想法,自我探究。 我想知道我到底是怎么想的,我想知道我的想法到底对不对。 所以,如果您看出有任何逻辑漏洞,请一定提出来。前提或者逻辑错误,则结论就不可能成立了。您批评我就是帮我,万分感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6 21: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狗不理包子 的帖子

师兄不用这样客气啦~~~我觉得按照师兄的说法的确没有“纯粹的朋友”,如果真的彼此真的对对方一点效用都没有的话。可能真正的朋友就是自然而然地相互满足对方的需求吧,并不感到自己在付出,或者为对方做什么,你做好自己对方就很喜欢你,这样的朋友反正我最喜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8 19: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理性分析情感总觉有些冷冰冰,感觉自己还是迷迷瞪瞪,过得糊糊涂涂得比较开心~ 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0 16: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着这个话题写点感受,虽然自己也不做到。


1. 朋友这个词是我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中某种距离的一个统称。对不同的人来说,朋友这个词的意义截然不同。我觉得重要的是找到对于自己而言朋友的定义,找到自己筛选朋友的标准,找到自己对待朋友的方法。


2. 交朋友虽是人与人的之间的问题,但归根到底是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时间、感情、包括金钱的问题。


3. 但人要认识自己又必须进入到真实的人际关系之中,否则再精细的认知也还是中空的架子。



[ 本帖最后由 扣子 于 2016-9-10 16:2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 文采 +6 收起 理由
古小即 + 6 太有才了,很清晰的美感
剩翼 + 1 确实好!
白水 + 1 精到之至,加威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1 18: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狗不理包子 的帖子

大文已拜读。有想法,整理出来,挺好。文中的意思,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里也谈到过,楼主不妨找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1 18: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扣子 于 2016-9-10 16:17 发表  1. 朋友这个词是我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中某种距离的一个统称。对不同的人来说,朋友这个词的意义截然不同。我觉得重要的是找到对于自己而言朋友的定义,找到自己筛选朋友的标准,找到自己对待朋友的方法。


2. 交朋友虽是人与人的之间的问题,但归根到底是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时间、感情、包括金钱的问题。


3. 但人要认识自己又必须进入到真实的人际关系之中,否则再精细的认知也还是中空的架子。 

说的好!每一句说的都很好,加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1 12: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要看你如何定义“利益”喽,如果说利益就是能让人产生愉悦的事物,那有些“利益”的交换也可以很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0 09:15 , Processed in 0.04437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