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77|回复: 1

[语 言 学] 李宇明:正眼看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4 10: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代知识分子对“著书立说”都保有内在冲动,因古有“三不朽”之说,“立言”为其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古人著书,竹片韦编,笔墨篆隶,实属不易。而今键盘码字,做书不难,但立说更难:一则文化人多,能说话者众;二则能说之言,前贤时哲已说得差不多了。今日,著书者不少,然立说者不多,求不朽难。
      不过,“语言生活黄皮书”(简称“黄皮书”)则著之不易,且有新说。黄皮书是反映世界语言生活的系列丛书,由《世界语言生活状况》《世界语言生活报告》两部分构成。王克非、蔡永良教授主编,40余位学者参与,多门类语言学家审阅,用时5年,数易其稿,艰辛备尝。我作为黄皮书的倡议者、目历者、审订者及第一读者,作为克非和永良的学术朋友,非常愿意在序言的位置写点感言。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如林则徐、魏源诸君(其实还可上溯到明末的徐光启),开始“睁眼看世界”。但在当时,或欲“师夷长技以制夷”,或称“西方的月亮比东方的月亮圆”,虽“睁眼看”,却不能“正眼看”。历史步入21世纪,对世界我们既应“睁眼看”,还应“正眼看”。黄皮书就是中国语言学界在“睁眼看世界”,也在尽量地“正眼看世界”。
      了解世界语言生活,其作用起码有三:其一,有利于中国语言生活的治理。了解世界语言生活状况,对于中国语言生活的治理具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的借鉴意义,这是不言而喻的。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人员不停流动、信息即时交流、产品相互交换,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与日俱增,中国的语言生活已经是世界语言生活的一部分,世界语言生活是中国语言生活的宽阔背景。欲全面认识中国的语言生活,把握中国语言生活的发展变化,分析中国语言问题的成因,就不能孤立地只看中国一侧,而忽略世界一侧。如此说来,了解世界语言生活状况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借鉴”层面,而应置于“必要”“必需”的层面上。
       其二,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语言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个人交往、生存、生活和发展,涉及社会的运作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通信、卫生等各领域的进展。当今中国已非闭关锁国之中国,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已经同等重要。只有谙熟世界语言生活,包括各国的语言生活和各国际组织的语言政策,中国才能顺利在世界上行走。所谓“顺利行走”,应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保证中国的正当国际权益,其二也为国际共同关注的语言问题提出治理方案,履行一个大国应尽的责任。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而愈加显露出来的语言人才短缺,人们对第一方面的含义已经有所认识,并在积极寻觅良方灵丹,但对第二方面的意识还相当淡漠。
       其三,有利于语言规划学科的发展。语言规划既是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门科学。语言规划学的发展同任何科学一样,需要建立在足够事实的基础上。语言规划学的事实,就是全世界古往今来的语言生活状况,包括面对语言生活所采取的各种社会举措。中国语言规划学界,对百年来的中国语言规划实践有些研究,对当下语言生活状况用力较勤,但是,对中国历代语言生活、语言规划的研究较为薄弱,所知不过就是常作引用的那几部书、那几件事。对世界语言生活的了解更是有限。全球有224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数量不同、语言关系不同、语言政策不同,都具有学科观察价值。当然,世界上还有数以万计的国际组织,这些国际组织也有自己的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中国学人在国际学术界有所作为,获取更多的国际学术话语权,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方面的表现,也是国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中国语言生活、语言规划的研究,近十多年来发展很快,还有了同人学会,有了博士学位,有了专业杂志等。有人不吝辞藻,形容为“井喷式”现象。加强对世界语言生活的研究,无疑是薄处添厚、短处接长,有望大幅度推进中国语言规划学科的进展。
       “黄皮书”的编纂出版,除了上述的三个“有利于”,还有“开风尚”、“融学科”的意义。先说“开风尚”。
        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使语言研究成为一门现代学问,有了不少学术积淀。但是,中国语言学界骨子里似乎缺乏探讨未知语言的冲动。人类语言大约有  6000余种,但除我国的一些语言、方言和常见的几十种外语之外,对其他语种视而不见,甚至连介绍的兴趣都没有。西方则不同,16世纪的欧洲已把已知语言的各种样例结集成册。18世纪俄国的彼得堡科学院活跃着多位语言学家,有计划地采集“语言标本”,连叶卡捷琳娜二世也热衷此事,甚至还颁布沙皇令,让俄国各省长官和驻外官员也帮助收集。收有279种语言的《按字母排序的各语言比较词典》,便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敕令的直接成果。
         语言教学界,包括外语教学、民族语言教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也很少将学眼移至教室之外、校园围墙之外,兴趣拘囿于教学问题,教材、教法、教具、偏误分析、文化冲突等事体几乎成了研究的全部。其实,学生的语言学习并不只是学习语言技能,国家的语言事业也不仅仅是培养语言人才。教室之内是语言教学,校园之外是广阔而丰富的语言生活。校外之语言生活之不可忽视,是因为它决定了校内应开设哪些语种,决定了语言人才的培养规格,同时也是教室之内语言教学的很好补充。语言教学界应当关注语言生活,研究语言生活,善于利用语言生活以助教学。
         其实,过去一些有远见的学者,已经走出教室,研究或报道过一些新的语言,研究或报道过矛盾较为突出的国家的语言生活,但不系统不连续,因为没有以此为学术目标,没有以此为学术目标的团队与平台。“黄皮书”以此为学术目标,有团队有平台,多角度地持续地研究世界语言生活,在学术研究领域着实开了新风尚。
         再说“融学科”。
         十年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持续编纂出版,并由德古意特出版社追踪出版英文版,韩国出版了韩文版。《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编纂与外译,是汉语学界与外语学界联袂之功。而今,“黄皮书”的出版,又是两个学界密切合作的新成果,呈现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绿皮书”)与“语言生活黄皮书”双璧同辉的学术景象。如果浏览一下国家的学科目录,便会意识到汉外两学界的联袂合作是多么的重要。
         国家学科目录显示,中国的语言学其实被切分在不同的学科里。首先是中外二分。中国语言文学又分为汉语言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学有“古、今”有“方言、文字”等分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又以语族或语种切分,比如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下面有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等;外国语言文学再分为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等。近几年的发展是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以及一些“非通用语种”等也列为三级学科名目。语言学所在的不同学科,一般都是与文学同室而居,且在许多学术机构中,语言学都处在“文学附庸”的地位。
         中国语言学的“碎片化”格局和附庸地位,使得它不能通过学术体制和机制进行顶层设计和学术思想整合,不能便利地沟通信息和协调学术步伐,因此也就难以有共同的目标追求甚至也形不成共同的学术范式。这种“语文学式”的学科布局,使得中国语言学“有学无界”,亦即有语言学研究,但没有统一的语言学界别。在西方,稍微像点样子的大学就有语言学系,而我国的大学几乎不设语言学系,华中师大的语言学系、南京师大的语言科学与技术系等,算是做了首创性努力,欲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欲获得大科学、大数据时代的语言红利,必须打破目前这种“语文学式”的学科设置,将语言学凝聚为一级学科。《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与“语言生活黄皮书”实现了语言学的跨学科合作,为整合语言学碎片、打破“有学无界”现象,做出了有益贡献。
          阳历已入2月,农历正值乙未、丙申更替,春的脚步正悄然加快。不几天,就能听到春节的爆竹声了!
                                                                                                                                  2016年2月4日
                                                                                                                           农历乙未年腊月廿六立春之日
                                                                                                                           序于北京惧闲聊斋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10: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完毕。《世界语言生活状况》、《世界语言生活报告》两本黄皮书百度图片里竟然没找到,这里只附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绿皮书封面图片。主楼内容是李宇明先生为这两本“语言生活”黄皮书所作的序,视野宽广。另李先生的书斋名也有趣得很。
1097315581-1_w_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3-29 12:47 , Processed in 0.0336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