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安然

[思 想] 直人思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05: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西贝惑 的帖子

其实我也一直在思索如何表达“非异性化朋友的生活”,我自己的专业名称是gender media culture,在申请时认为其是研究社会性别在媒体上的表现和投射,而学习的过程,会让我更深理解culture在这里的意义,一切都起源于文化,最后也落在文化上面。

想来话语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误解往往就因话语而起。我个人的理论框架也没有完全建立,所以真的很期待一边学习,一边和大家继续把这个话题交流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07: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读论文时也在想如何把理论带出学术殿堂,引入生活的方式。想到暑假在去西安的高铁上读《他者女人的窥镜》时,旁边的伯伯就和我聊天,聊起所谓同性恋的话题,彼时就很想传递平权的思想,却发现缺乏理论支撑,只能一味去拿一些抽象的概念说事;而今发现理论越学越多,却又不知道怎么去结合实际。若从福柯,从语言学,去去中心化的思想谈起,感觉并不具备表达的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6 08: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然你或许可以补充一下作者的介绍和这篇演讲的背景,这会使讨论更具历史视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03: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剩翼大哥说的是,以下是背景补充: 

这篇演讲由莫妮卡·威蒂格(Monique Wittig)发表于1978年在纽约举办的现代语言学会议。  

莫妮卡·威蒂格出生于法国的阿尔萨斯,曾于索邦学院学习东方语言、文学、历史和哲学。 她是一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积极地参与法国的妇女运动和同性恋解放运动。  

她的思想深受法国左翼知识分子的影响;在女性主义和同性恋研究等等问题上,她的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但在立场上明显地靠近西蒙娜·德·波伏瓦(她的另一篇文章《女人并非天生》的标题即来自波伏瓦的《第二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1 17: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和 于 2016-11-5 17:36 发表 嗯,總之呢,要時刻警醒每個人都無時無刻不生活在話語霸權和權力關係中,所以要時刻反思,反本質,去中心。「話語」並不僅是口號式的意識形態,一切敘述、概念、判斷乃至日常生活中無心的一言一語,都是某種話語體系 ...
 

清和这一跟帖的确是简明清楚,难怪剩翼兄激赏不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1 17: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安然 于 2016-11-5 06:33 发表  此处真的要@@@剩翼大哥,当时在公号里写到福柯时大哥就留言提醒我注意后现代批判与中国现实的结合问题。去中心化与权力解构,能多大程度在中国话语体系下谈,我也的确还未想请。 

关于这一点,我举一个例子吧,徐友渔在《自由的言说》一书中,在《学术与生命的意义》一文中说到:

       9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80年代被学界一致认可的现代化导向,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启蒙的风气与潮流,对科学、民主、理性的认可和倡扬,均受到深深的质疑和猛烈的批判。80年代的思想主流被斥为知识分子对西方殖民话语的臣服(这是以另一种方式批所谓“全盘西化”论),大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进步的“五四”传统,开始被否定和清算。在这场民间色彩甚深的思想学术角力中,我全力以赴地捍卫“五四”的启蒙传统和8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对垒一直存在,阵线越来越分明,分歧越来越尖锐和深刻。在争辩中,我已在学理上作了许多阐述。我认为双方观点的对立与个人经验有关。学术立场的不同和代际差异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年长的学人,对科学、民主、理性的认同是不言而喻的,启蒙是未竟的事业,现代化是值得献身的目标。但新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却以种种奇谈怪论企图消解公认的理念和准则。
     作为当代西方思潮的研究者,我清楚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登陆中国的思想背景。我对这种思潮后果十分忧虑,但我不愿把事情说成是对立双方的动机有善恶之分,我不时反省自己的立场,挖掘自己的思想根源,严厉盘查自己的经验。
     中国的解构主义者和“后”学家们宣称,启蒙不过是近代西方的神话,科学、民主、理性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些理念预设了真实与谎言、光明与黑暗的二元对立,预设了普遍的人性,普适的价值标准。这些预设和普遍主义原则其实是不能成立的,它不过是反映了中国知识界迷恋现代性而不能自拔的精神状态。对上述说法抗拒的动机和批驳的理念资源首先来自“五四”传统,但对方把“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归结为西方思想文化扩张的结果。我自问,我对西方文艺复兴狂飙突起冲破黑暗,打碎桎梏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神往,被陈独秀、李大创、鲁迅、胡适的文字感动,原因何在?如果只有阅读经验,那它是否经得住解构的拆卸和侵蚀?
  ……
  90年代初,我在上海与一批学者聚会,当我提到“文革”、奥斯维辛集中营、法西斯时,一个致力于“后学”的年轻人轻蔑地拒绝我时以上事件的价值判断,他说,那些事件和历史上任何其它事件一样,都是文本、符码,供后人从任一角度解读、解构、阐释,不能把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等价值加在它们上面。我惊愕得几乎无话可说,我只想知道,如果他经历过那些残忍与迫害,是否还会坚持那种轻松、超脱的“后话语”。
  ……

  在我看来,再深刻的理论,也应该有其有效边界,能把握这种边界所在,就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15: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安然 于 2016-11-6 07:43 发表  晚上读论文时也在想如何把理论带出学术殿堂,引入生活的方式。想到暑假在去西安的高铁上读《他者女人的窥镜》时,旁边的伯伯就和我聊天,聊起所谓同性恋的话题,彼时就很想传递平权的思想,却发现缺乏理论支撑,只能一味去拿一些抽象的概念说事;而今发现理论越学越多,却又不知道怎么去结合实际。若从福柯,从语言学,去去中心化的思想谈起,感觉并不具备表达的效率。 

你在前面说到,你的同学们动不动就“出柜”,那自己说事,这其实就是把理论带出学术殿堂,引入生活的一种方式。主楼你转的这篇长文,虽然我是第一次看到,但毕竟是几十年前的文章了,类似的思想表达,我或多或少总接触过一些,所以这次看完演讲文章,倒没有受到特别的冲击。现在我倒是想知道,你折服于这种理论后,用来解剖了哪些日常现象,而解剖日常现象,往往是传播理论理解理论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所以我们也不妨结合一些具体的例证,来展开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16: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这楼里可否整理出一个书单,有个体系来读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23: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问题安然不妨思考一下,在后现代理论发展中,我觉得有一个很关键的历史事件,就是1960年代的学生运动。学生运动尘埃落定之后,罗兰.巴特关于“退回书斋”的论述尤为重要,这里涉及到的就是理论与生活实际的问题。当时的学者为何从街头退回书斋?而后又怎样企图走出来?当他们再次身处街头,他们的革命目标和方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我觉得想清楚这个问题,会对理论与生活的互动方式多一点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23: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西贝惑 于 2016-11-12 16:38 发表 不知道这楼里可否整理出一个书单,有个体系来读读。


你这话要是说给一个后现代主义者,他可能会问你,为何非得有体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3-19 11:57 , Processed in 0.02835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