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安然

[思 想] 直人思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3 12: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在看微信上的一篇文章时忽然想到,女权主义属于后现代的范畴么?为什么我更觉得它其实是启蒙运动的深化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3 19: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在一些中文译本中混用,但我觉得这二者有很大不同。女权主义的主要诉求在现实层面,比如女性选举权,堕胎合法化,同工同酬等等,这些目标基本上都可以在立法层面解决。现在的文明国家,这些问题也基本得到解决。无论什么样的女权主义诉求,都是民主化,自由化,科学化进程的一部分,是现代化的一部分。不应该划归后现代主义。而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的发展,应该属于后现代范畴。女性主义者对女权主义取得的成果并不满足,他们致力于解构有关女性的话语权力建构,虽然也关注现实层面,但最终目的还是改变男性意识中对女性的压迫,比如色情电影对女性身体的消费等问题。法律有其界限,一般只能禁止歧视行为,但对歧视意识无能为力,女性主义者希望通过解构话语体系来消除歧视意识。当然,这种理想能否实现则是另一回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3 19: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剩翼 于 2016-11-13 19:22 发表  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在一些中文译本中混用,但我觉得这二者有很大不同。女权主义的主要诉求在现实层面,比如女性选举权,堕胎合法化,同工同酬等等,这些目标基本上都可以在立法层面解决。现在的文明国家,这些问题也基本得到解决。无论什么样的女权主义诉求,都是民主化,自由化,科学化进程的一部分,是现代化的一部分。不应该划归后现代主义。而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的发展,应该属于后现代范畴。女性主义者对女权主义取得的成果并不满足,他们致力于解构有关女性的话语权力建构,虽然也关注现实层面,但最终目的还是改变男性意识中对女性的压迫,比如色情电影对女性身体的消费等问题。法律有其界限,一般只能禁止歧视行为,但对歧视意识无能为力,女性主义者希望通过解构话语体系来消除歧视意识。当然,这种理想能否实现则是另一回事了。 

谢谢,如此界说,一目了然。其实我觉得,无论是启蒙运动,还是现代化,还是后现代,说到底,追求的还是人的解放,强调的还是“人是目的”,只是这里的“人”和“解放”的外延在不断扩大,但在最根本上,应不离乎此。明乎此,也就可以探讨你说的后现代如何与中国现状相结合的问题,因为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的解放的历史课题就不尽相同,前面我在16楼转引的徐友渔文中的那个“后学”者,正因不明此理,自以为超越,实反陷于昏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3 20: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6-11-13 19:55 发表 谢谢,如此界说,一目了然。其实我觉得,无论是启蒙运动,还是现代化,还是后现代,说到底,追求的还是人的解放,强调的还是“人是目的”,只是这里的“人”和“解放”的外延在不断扩大,但在最根本上,应不离乎此。 ...


没错。我前些日子在安然公号文章后的留言就是这个意思。国外的后现代主义,实则是与其后工业时代相匹配的,后工业时代的特点是现代化过程已经完成或者基本完成。而反观中国,现在不要说后现代,就是现代化是否完成也得打个问号,甚至可以干脆说中国仍处于前现代时代,中国社会中前现代的东西比比皆是,五四时期邀请的二先生,可以说一个也没到来,中国社会最需要的还是启蒙。在这个时候开始谈后现代,就开始否定现代性的一些诉求,犹如讲述屠龙之术。更可怕的是,正如徐友渔先生所说,这种学说被援引作为否定民主科学自由的资源,反而为前现代的专制封建张目。当然,揭示现代性的一些局限,比如民主的多数人暴政等等,也有益处,但在一个尚需启蒙的社会,要让这种警示作为推动现代化走向更合理的助力,恐怕过于理想了。这也就是我对安然说,以这些后现代主义观念阐释中国社会问题时,需要倍加小心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3 21: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剩翼 于 2016-11-13 20:20 发表 没错。我前些日子在安然公号文章后的留言就是这个意思。国外的后现代主义,实则是与其后工业时代相匹配的,后工业时代的特点是现代化过程已经完成或者基本完成。而反观中国,现在不要说后现代,就是现代化是否完成也 ...

再说的远一点,近年来我看一些历史文化的批判文章,常觉得比过去反而有倒退,何也?就是上一代文化人,有不少是真读过马克思、黑格尔的,而历史唯物主义最优之处在于,分析什么问题都放在一定的历史前提下来看,当今很多批判者,已没有这个意识,或者这个意识非常薄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3 23: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6-11-13 21:17 发表 再说的远一点,近年来我看一些历史文化的批判文章,常觉得比过去反而有倒退,何也?就是上一代文化人,有不少是真读过马克思、黑格尔的,而历史唯物主义最优之处在于,分析什么问题都放在一定的历史前提下来看,当今 ...


点头。这个问题所在我之前还真没想到过,大概我以为做历史文化批评总要考虑历史前提,几乎成了习惯,这也是我提醒安然要补充一下演讲的背景和作者资料的原因。白水兄你这么一说,还真就是这样,现在的确有一些文章是在抛开历史前提的情况下,静态的讨论问题。白水兄说的这一点,值得好好记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7 19: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打开了一片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09: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最近太忙所以一直没来得及回帖,这两天我会慢慢回完的!

赞同剩翼大哥所讲,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有显著不同。前者主要强调为女性争取权力,在国内可以清晰分为女权理论派和女权行动派。理论派的研究实际多为将女权行动作为对象,并未提出前瞻性理论指导实践,因而国内的女权主义主要由女权行动派所引领,具体又表现为“占领男厕所”“穿带血婚纱上街”等较为激进的行动。 

而我所理解的女性主义则基于后现代的解构主义,其最终想要达到的并非平权。可以说,平权只是消解差异的手段,女性主义最终所希望达到的是消除性别的二元对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09: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西贝惑 的帖子

前些天学长说起非异性恋关系的事情,刚好我期末论文选择了相关话题。上周大概又读了三四百页的东西,刚刚列完研究提纲,本想直接发英文上来,又觉不妥,遂除了题目翻成了中文。贴上来供参考,其中理论部分基本都有论文支撑,之后可以继续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09: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Why is it important to give ‘heterosexuality’ a history? 

可以把这个问题拆分成三个层次: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对象异性关系该如何界定? 历史的所指是什么?

首先,历史不是简单的时间脉络历史(不要从唐宋元明清的角度思考),而可以放在前现代时期,现代时期和后现代的语境下考虑。 不要纠结讨论对象的表现形式,即不要考虑和跨性别关系,而应将重心放在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结构上。 重要性:证明异性关系并不具备天然合理性,并探寻突破之途径。  

按照时间脉络梳理: 
异性关系本身即为现代社会的产物 (宏观层面) 
语义随着时间而变化,其能指和所指不断发生着变化 
联系福柯的知识与权力,权力制造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 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 
异性关系实际上到20世纪初期才成为标准。 

前现代时期
异性关系的规制与资本主义,父权制,种族主义紧密相关。(微观层面) 在这其中着重考虑婚姻制度的确立。  

现代时期 现代国家形成后,才产生了什么样的关系应得到国家确认的问题。 
而在回答此问题的过程中,异性关系实际上垄断了合法性和正成性,成为规范。 
而这种规范主要涉及到三个层面的规制: 
1.首先是对女性从属性地位的巩固,与之相关的是父权制话语体系。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女性自身的权力和机会被否认。 (婚姻的起源之一是让女性在制度下实现其生理和情感需要) 

2. 其次是对非异性关系的压迫(将其他关系理解为具备威胁性的“他者”,他者的概念可以参照《第二性》) 
这种压迫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考虑: 
2.1. 否认其社会存在或将其理解为暂时性行为 
2.2 对其进行污名化理解(如异性关系建立在情感和社会承诺的基础上;对双性恋有原始落后和进步前卫的的双重理解标准) 
2.3 按照标准异性关系的模式理解其他类行为 (这里可以考虑的有《直人思维》中“女同性恋不是女人”的说法;女同性恋和黑人女性在关系中和身份中的底端地位;同性恋所争取的平权可能并非异性恋的婚姻形式,婚姻可能只是一种迂回战略,而其本身所能达到的也只是形式上的平权) 

3. 对异性恋本身的规制,在异性恋模式下仍然要符合异性模式的规范,也就是说这种规制不仅是状态上的,还是行为表现上的。 

继而考虑这种规制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即规制渠道是什么? 
社会规范和仪式典礼,而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婚姻。
婚姻的实质是什么—将私人生活公共化。 
在公共化的过程中,便涉及到种种社会现实问题,如税收,健康,住房,生育…… 
在这个过程中,婚姻实际上也由行使其他权力的前提,逐渐转变为了社会规范的一种。通过婚姻,实际上购买了一种合法性。(可参考福柯的《惩罚与规制》) 

进而需要考虑的是巴特勒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为什么婚姻成为规制的形式? 除此之外,为什么不能有其他赋权的方式? 

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考虑为什么国家可以垄断认可的权力。
那么首先就要考虑权力的来源。 
赋予国家权力主体实际上是公民个体,那么个体为什么要赋予国家这种缺乏合理性的权力?  

其次考虑这种不合理性是否有可能发生转变? 
可能。 那么原因呢?
可以分为两点: 
1.异性关系本身的霸权地位已经产生动摇。 
2.越来越多对异性本身的自我意识(异性关系不再具备天然合理性) (具体可以再参考巴特勒的论文) 

后现代时期 而解决这些问题便需要来到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框架下。
可以从两个维度考虑: 
1. 二元对立是否得以破除 
1.1 异性关系的出现是和性别二元对立相互作用的结果(参见巴特勒的消解性别;以及盖尔鲁宾的论文) 
1.2 跨性别和双性别者的存在实际上否认了性别对立关系。 

2.酷儿理论 性别是否具有连贯性 以及人是否可以不被男性女性所划分(参见拉康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3-19 15:38 , Processed in 0.02980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